摘 要:通识公选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但目前高职院校在通识公选课教学中存在一些困难。文章在对高职院校通识类公选课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技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及成效为例,探讨了通识选修课改革的策略,以期为高职通识公选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选修课;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7-017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第四批课程思政示范课“中国传统技艺”项目;202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通识类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闫桂萍(1978—),女,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通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一、高职通识类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越发凸显。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一系列重磅文件,掀起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使通识教育成为热点。职业院校以此为契机开设了一系列通识类公共选修课,对丰富学生知识宽度、拓宽学生视野、突破专业壁垒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大多通识类公共选修课并未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通识类公选课教学必须开展教学改革,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开设的通识类公选课“中国传统技艺”课程在课堂组织管理与教学中尝试大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识类公选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识类选修课必须遵循通识教育“纵横贯通,内外兼修”的初衷,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既教会学生做人,又教会学生做事[1]。但目前高职院校通识类公选课课堂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授课内容缺乏体系
通识类公选课种类丰富并且数量较多,给了学生多样化的选择,但也容易走向一味简单“做加法”开设新课的极端,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难以协调,最终可能增加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如一些通识公选课,内容缺乏学科之间的整合和知识统整,有些内容既无“专业”,又无“技术”;有些课程仅仅是对某门学科的简单介绍,难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口中的“水课”。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导致课程教育意义受限,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二)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意识
通识教育要在思维、能力等层面对专业教育进行补充和突破,将丰富的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智慧和素养。因此,通识选修课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聚焦问题的解决和思路的创新。有些通识类公选课教学理念陈旧,依旧停留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缺乏课堂活动和课堂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方面认知模糊,在步入社会时对从事的工作适应能力不足,造成学生“学而不能用”“学而不会用”的尴尬局面[2]。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意识,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在课堂及课外实践中转化为知识素养。
(三)学生上课缺乏兴趣
部分学生主观上对选修课不够重视的现象,其选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分要求。有些通识类公选课甚至还存在教师不点名,学生便不会主动去上课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迁就学生不打击学生选课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课堂管理、日常考核、期末考核不够严格,也存在学生旷课的现象,到课率不高。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有盲目性和偏向性,就易避难,持消极应付的态度,“混学分”的現象普遍。
(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对所教通识类公选课不够重视,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一味地对理论内容进行介绍或让学生自己组队组织活动。被动式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使学生从根本上形成实践创新的内在动力。而学生单纯地重复实践流程,缺乏对具体学习内容的文化内涵、审美意蕴的深入理解,导致实践成果较为肤浅[3]。部分教师对交叉、边缘、新兴学科知识或技能掌握得不够,缺乏驾驭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的经验,使整个课程枯燥乏味;还有部分教师上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安排或自己的课时量,呈现出知识浅显、知识灌输等现象,使课堂教学变成一种空洞的内容输出。
(五)评价与考核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通识选修课的学期考核大多还停留在以出勤、课堂作业或简单的开卷考试进行考评的陈旧框架。这种“宽进宽出”的做法使得选修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也使得选修课处境更为尴尬。
三、“中国传统技艺”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重构教学内容,打造在线课程思政单元链
“中国传统技艺”课程有针对性地规避了通识类选修课程存在的内容概论通史化、 雷同化、单一化等问题,打破职业院校通识类选修课原有的学科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重构。本课程以器物为单位,构建了厨房器物、手工艺品、民族乐器三大板块, 15个专题,60个单元链的教学资源,呈现资源模块化、专题化特色。模块、项目、任务层层递进,课程体系内容丰富。在每一个器物章节后都设计了一个与其匹配的图文并茂的课程思政单元链,对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和总结,便于学生消化吸收,在拓展学生知识及思维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二)加强选课管理与课堂组织
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课,“中国传统技艺”线上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任课教师、选课程序等信息,以及1—2节线上试听课程,便于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整体了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知识基础、专业特点、今后的发展方向等综合考虑做出选择。考虑到场地和实践活动材料及教师指导等问题,为了保证课堂实践及活动的效果和质量,线下课程采用小班教学,每个班级严格限定50名学生。在上课前,通过扫二维码、地理位置定位、邀请码、课堂打卡等快速统计学生真实到课情况,保证到课率。在教学环节,用师生互动、主题讨论等方式作为检验学生学习的手段。用到课率、作答率和正确率规避个别同学可能存在的学习划水现象。
(三)实践“通专融合”的教学理念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结合是一个难题,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二者基本是互不相干的两类教学体系,难以相互结合和融通。甚至有人认为,通识类选修课更多关注大学生学会做人,专业教育则更多关注大学生学会做事[4],可以分别独立地培养相应的能力。这种做法不利于通识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会弱化整个大学的教育功能。“中国传统技艺”课程敢于突破学科壁垒,尝试跨界融合的效果,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坚持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的理实一体型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设置教学情境、小组活动、品鉴活动,通专融合,相向而行,相互融合,共同服务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进行专题上课
本课程由多学科背景双师型教师团队担任,各教师师德高尚,专业优势互补,职称和年龄梯队合理,在联合开展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集体备课、集体研讨,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各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生动,在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中贡献集体智慧。本课程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还邀请了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全程参与,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打造高质量课堂
实行专题走班授课。团队成员采取教师专题走班授课方式,每位教师主讲2—3个专题,力争把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每位教师以器物为抓手,讲述匠人的故事、体验匠品制作、感悟匠心独运。
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的“理实一体型”动态化教学。课前,教师线上导学;课中,教师线下授课;课后,教师线上答疑、督学、评价,教学服务贯穿始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设置教学情境,重现器物产生的背景;设置热身活动,现实感受器物背后的科学原理;设置小组活动,重现器物完成的制作过程;设置品鉴活动,激发学生的工匠精神。以鲜活的器物在情境教学中完成“教、学、做、创、评”等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既是实践课,又是劳动课和美育课。
(六)巧设思政育人元素,构筑学生职业梦
为了更好实现思政育人的目的,授课教师根据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专题要求,以“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作为课程思政主线,在授课中将思政主线细化为劳动创造价值、文化自信、中国梦、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工匠精神、守正创新等思政元素,以点燃学生职业梦想、磨砺职业精神、和谐职业人际关系、精进职业技能,为培养理论基础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品业双修,学以致用”的高职人才服务。完成小组任务后,各小组成员还要对本次课的学习过程进行讨论反思,交流心得体会,归纳总结,最后每小组形成一篇完整的文字与作品一起提交(见图1)。
(七)课程考核及评价动态多元化
本课程依托课程教学平台大数据,结合过程、结果、定性、定量、线上、线下等多种评价方式全程采集和分析学生在每个项目中的学习进度、完成质量等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学生及时反馈,教师及时捕捉,评价贯穿教学全程,既引导学生明确改进方向,又支撑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八)技艺联动,增强课程的技能性和审美性
“匠人匠心”需要更鲜活的匠人现身说法,本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工匠进校园、进课堂,拓展匠人课堂,指导教师或为学生讲授和展示相关内容,为学生传承优秀技艺、学习匠人精神持续赋能。
四、“中国传统技艺”课程改革成效
(一)课程覆盖面广
本课程以单件器物为切入点,从其前世今生的历史,到古为今用的科技启发,便于学生全面掌握器物发展的历史,洞悉其科技原理以创新自己的专业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逻辑。章节的拓展延伸、学生课堂作品展示、课外拓展活动等资料包齐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有持续对中国传统技艺关注的动力。
(二)课程传播影响力强
“中国传统技艺”课程已于2022年3月份开始行课,截至目前,页面累计浏览量18804531,线上班、线上线下班混合班累计8195名学生选课,累计互动次数近15万人次,在校内校外都有较高的影响力,选课学校已有200多所。
(三)课程评价高
2022年6月,“中国传统技艺”被超星集团正式收录为高职高专类优质课程“示范教学包”,被学校认定为第一批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从一期学生对每个器物的学习心得,可以感受到学生在本门课程中的诸多感受与收获。尽管是公选课,但每节课学生出勤率保持在98%以上。在主动参与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抬头率大大提高,每期学生评价均接近满分。
(四)教师团队提升快
团队教师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对外传播方面,受重庆市对外交流协会邀请,团队成员被聘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课程智库专家。该课程已成功申报为2022年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2年立项公选课团队,2023年3月立项学校第四批课程思政示范课,2022年4月立项“中国传统技艺”教材立项。
五、“中国传统技艺”通识选修课课堂改革经验
(一)形成理实一体、通专融合的教学实施策略
首先,高职院校通识选修课应加强对课程资源的挖掘整理,依据课程内容,精心编写教学案例,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其次,在教学中,依据不同的内容主题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故事讲述、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形式实现融入。最后,要实施实践课程的设计规划,以App、微信公众号以及学生微信为媒介传播弘扬课程内容,与学生沟通交流,加强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形成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的教育活动合力,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二)打造通識类公共选修课高效课堂
以知识为纽带和载体,师生亲密互动和共同实践,将知识内化为品德、态度、思维、能力和智慧的过程。通识类选修课教学改革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学学习共同体,在师生互动中实现通识教育的功能,使这种教学学习共同体延展到其他教学知识体系,打造通识类公共选修课高效课堂,杜绝“水课”,也杜绝学生在学习中“划水”。
(三)达成通识类选修课育人目标
通识类公共选修课是一门承担着传授知识、技能以及立德树人使命的课程。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体现人文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讲究艺术性,在教学方法的实践中追求多样性,在教学方法的效果上注重渗透性[5],真正实现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庞海芍.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 江苏高教,2010(02):64.
[2] 李凤亮,陈泳桦. 新文科视野下的大学通识教育[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171.
[3] 张蔚,李星丽,陈璃,等. 中国传统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04):123.
[4] 别敦荣,齐恬雨. 论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 江苏高教,2018(01):4-12.
[5] 刘丽红,吴兴富. 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寻[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03):60.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