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笑含 项国平
摘 要:对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进行心理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使之发挥出最高水平。文章对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集训基地的两位参赛选手(S1、S2)进行为期一年五个月的系统性心理训练,主要从目标设置训练、增大价值训练、积极自我对话、放松训练、集中注意力、表象化训练六方面开展。研究发现,系统性的心理训练进一步稳定了两位选手的心境状态、提高了选手的心理技能。S2代表中国队,参加在瑞士举行的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凭借稳定的心境状态和强大的心理技能,成为我国第一位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的世界冠军。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心理训练;精细木工项目;心理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7-0135-04
作者简介:徐笑含(1987—),女,硕士,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心理辅导、技能大赛心理训练;项国平(1979—),男,学士,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集训基地的训练安排和组织管理。
一、研究背景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技能大賽,是全世界最高级别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优胜选手的竞技水平代表了各个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最领先水平。世界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每一个技能人才竞技的最高舞台,每个国家都在努力提高比赛成绩。中国自2011年(第41届)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近几届的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世界技能大赛对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美国心理学家格鲁波的研究表明,在高水平比赛中,优秀选手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心理素质、心理技能的较量[1]。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心理训练专家,都在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为参赛选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技能训练。
心理技能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载人航天计划[2],是指心理训练师通过心理学手段对参赛选手有意识、有目的地施加影响,以提高其竞赛水平、增进其身心健康的实训活动。心理技能训练是现代技能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赛前的最佳心理状态应该是镇静的、战斗的、自信的,情绪兴奋性水平适中,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取胜信心、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与自我控制力,以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等[3]。我国李艳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世界技能大赛的竞赛期间,培养选手使用积极自我对话技术和放松训练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可以帮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比赛,发挥出最高水平[4]。徐晓敏对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心理技能与竞赛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心理技能及动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与竞赛成绩有很大关联。心理技能水平越高,其在比赛中获奖的可能性也越大[5]。徐大真教授认为,心理技能训练必须长期化、专门化和科学化,才能帮助选手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因素的重要性会随着比赛的临近而提高,基于此在冲刺阶段,对选手进行心理技能训练非常重要[6]。
世界技能大赛的心理训练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徐大真教授对参加2015年在巴西举办的43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训练。徐晓敏对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S项目选手Y进行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木块练习、表象训练、放松训练等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对提升选手的心理技能有一定的帮助。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作为世界技能大赛44、45、46届精细木工的集训基地,有完善的硬件场地和完备的教练团队。学校从44届世界技能大赛开始,就开始对选手进行心理训练,但心理训练主要安排在国家集训队训练期间,时间不够稳定。根据心理训练开展的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原则[7],心理训练教师对学校第46届精细木工项目的两位参赛选手进行为期一年5个月(分三个阶段)的心理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技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国家队选拔赛和世界技能大赛。
二、研究方法
(一)训练对象
46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校备赛选手S1、S2(排序按照年龄大小)。
(二)训练方法
训练分为三阶段:备赛选拔阶段4次;国家队集训阶段16次;冲刺世赛阶段4次;每两周一次,每次1.5小时。
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3]:目标设置训练,包括设置短期目标、设置长期目标、全面认识自己等;增大价值训练,包括讨论比赛的收获、价值拍卖活动、与带教教练沟通等;提高自信心,包括自我暗示、寻找自己的优势、训练技能的反馈等;放松训练,包括音乐放松、绘画放松、正念冥想等;集中注意力训练,包括舒尔特方格、背景声音剥离训练、抗干扰训练等;表象化训练,包括木块训练、涂色训练、闭眼练习等。
每次心理训练先进行简单的情绪评估,选手交流一周以来遇到的困难、令人开心的地方、最大的进步等,接着进行两项主体心理训练活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最后进行作业布置、总结和分享。
(三)研究量表
本研究选用《心境状态量表》(简式POMS)、《运动心理技能问卷》(改编)来评价参赛选手的情绪稳定性和心理技能。《心境状态量表》(简式POMS)共40题,均为情绪词,可细分为7个因子,分别为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自尊感,四点评分。《运动心理技能问卷》(改编)共30题,细分为6个因子,分别为参赛动机、目标设置、焦虑控制、集中注意力、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四点评分。
在心理训练正式开始之前、心理训练结束之后,分别进行前后测,比较前后测的差异,并在后测结束后进行个人访谈。
三、研究结果
(一)心境状态
《心境状态量表》(简式POMS),四点评分,四个等级分别记录为1、2、3、4分。7个因子中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为负向情绪,精力和自尊感为正向情绪。
根据《心境状态量表》的前后测发现,两位队员整理心理状态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S2整体心理状态均好于S1(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五个负向情绪因子上,两次测量的平均得分均低于S1,在精力和自尊感两个正向情绪因子上,两次测量的平均得分均高于S1),见表1。
S1,后测和前测相比,紧张、愤怒、疲劳、慌乱四个因子略有下降(紧张:3.00下降到2.83,愤怒:2.85下降到2.50,疲劳:3.80下降到3.60,慌乱:3.60下降到3.20)。
S2,后测和前测相比,在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四个因子有较大的下降(愤怒:1.29下降到1.00,疲劳:3.20下降到1.00,慌乱:2.60下降到1.80),精力、自尊感有较大幅度提升(精力:2.33提高到2.83,自尊:2.60提高到3.00),紧张感也增加(紧张:1.67提高到2.00)。
(二)心理技能
经过三个阶段的心理训练,两位队员作为细木工竞赛参赛者的心理技能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其中S2心理技能总分从84分提高到96分,提高程度较大。S1从67提高到69分,见表2。
S1,后测和前测相比,心理技能总分略有上升。在集中注意力、参赛动机两个方面略有上升(集中注意力:6提高到8,参赛动机12提高到14),但自信心有所下降(自信心:从11下降到8)。
S2,后測和前测相比,心理技能总分与前测相比有了较大提高。在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焦虑控制、目标设定、参赛动机五个方面均有较大提高(自信心:13提高到16,沟通协调能力:15提高到18,焦虑控制:14提高到17,目标设定:13提高到15;参赛动机:14提高到17)。但注意力略有下降(注意力:从15下降到13)。
四、讨论
1. 心理训练对参赛选手心境的稳定和心理技能的提升有一定帮助。
本套心理训练方案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并且根据训练阶段的不同有侧重地调整。在备赛选拔赛阶段,主要侧重增加比赛价值感,树立合理目标;在国家队淘汰赛阶段,主要侧重提高自信心,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提高应变能力;在冲刺世赛阶段(赛前1—2个月),主要侧重放松心态,调整赛前状态。在不同的心理训练阶段,心理训练的具体活动也各不相同。目标设置训练具体活动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我的短处和长处”“独特的我”等。增大价值训练具体活动包括:价值拍卖活动、参加精细木工学习能够带来的收获、与带教教练沟通、“我和我的祖国”等。积极自我对话具体活动包括:自我暗示、寻找自己的优势、“夸夸我自己”“我与我的对手”等。放松训练具体活动包括:绘画放松、正念冥想等。集中注意力训练具体活动包括:舒尔特方格、背景声音剥离训练、抗干扰训练等。表象化训练具体活动包括:木块训练,涂色训练、闭眼练习等。
经过一年5个月的训练,S2心理技能总分从84分提高到96分,提高程度较大,S1从67提高到69分,也有一定提高。心境方面,两位队员整体心理状态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S2心境稳中有升。两位参赛选手在访谈中也都提到,规律性、长程性的心理训练,让自己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待自己的训练过程,学习到一些有用的调节情绪、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与心理教师每两周可以见一面交流目前遇到的困境,心里有一种踏实感。可见,对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开展心理训练很有必要,心理训练对参赛选手心境的稳定和心理技能的提升有一定帮助。
2. S2整体心境稳中有升,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四个因子有较大幅度下降,精力、自尊感有较大幅度提升,但紧张感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在心理训练中,可通过不同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选手心境状态进行调整。例如通过“做情绪的主人”这一活动,帮助选手认识愤怒、伤心等负面情绪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察觉和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尝试对这些负面情绪做出调整;通过“音乐冥想”“绘画放松”等活动,减低选手的疲劳,提高选手的精力;通过“寻找自己的优势”“夸夸我自己”等活动,提高选手的自信心和自尊感;通过“我与我的教练”“我与我的对手”等活动,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尝试从多角度看问题,降低慌乱情绪。通过心理训练,选手S2在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四个因子有较大的下降,精力、自尊感有较大幅度提升
针对选手S2紧张感提升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心理学家耶基斯(Robert M. Yerkes)和多德森(John Dillingham Dodson)提出的压力倒“U”型曲线:压力和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随着压力(紧张感)的增加,工作效率表现为提高后下降。在毫无压力(紧张感)和极大压力(紧张感)的状况下,工作效率表现都不佳,在中等压力下,工作效率达到峰值。本量表中,2.50分是紧张感的最中间值。S2,在前测中,紧张感分数为1.67,后测中紧张感分数为2.00,在紧张感从1.67变化到2.00的过程中,工作效率和工作表现进一步提高。因此,S2后测比前测紧张感的提升是一件好事。
3. S2在心理技能方面,后测总分与前测相比有了较大提高。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焦虑控制、目标设定、参赛动机均有了较大提高,但注意力略有下降。
在心理训练中,可通过不同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选手心理技能进行提升。例如通过“我的支持系统”“我和我的祖国”等活动激发选手参赛自豪感;通过“目标的意义和作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我的冠军梦”等活动帮助选手设置合理的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通过“我与教练面对面”“我和我的队友”等活动引导选手以良性的方式与身边的人沟通与协作;通过“我的短处和长处”“自我暗示”等活动,引导选手全面看待自己,树立自信心。通过心理训练,选手S2在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焦虑控制、目标设定、参赛动机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提高。
针对选手S2注意力下降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影响注意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通过和S2的个别访谈以及量表数据的分析发现,S2目前情绪较为稳定,内部动机也较强,基本排除内部因素的影响。S2表示第一次出国,远到欧洲,对于即将出国比赛可能会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比赛形式有些担忧。复杂的比赛环境可能让选手有些不知所措,注意力分散。通过和心理教师的讨论和进一步交流,S2决定用“享受比赛”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大赛。
4. 心理技能的提升与专业技能的提升相辅相成。
两名选手在2021年年初,技能水平大体相当,但随着训练的继续,S2日常表现更加稳定、教练综合评价更高,并在2021年年底的国家淘汰赛阶段11进5的队选拔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最终获得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的参赛资格。通过数据分析,S2心境状态更为平稳,心理技能的水平更高,心理技能的提升也更为显著。这也说明,心理技能和选手专业技能能力相辅相成,心理技能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专业技能的提高。
5. 心理训练方案需要根据参赛选手特点,做更细致的调整,因材施教。
此套心理训练方案对S2的提升更为明显。对于S1在心理技能方面,后测总分略有上升。在集中注意力、参赛动机两方面略有上升,自信心却有所下降,可能和2021年年底的国内选拔赛没有获得非常好的成绩有关。国内选拔赛的成绩和选定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最终人选结果有较大关系。S1可能从教师们和教练的话语中察觉出一些消极暗示,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参赛和训练信心。在和S1的访谈中得知,S1认为自己已经训练五年多,持久的训练可能讓自己的心理状态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尽管接受专业心理训练也难以达到一个最佳值。
此套心理训练方法对S1提高不够显著,下一阶段针对S1,可能需要更为个性化的辅导,例如开展长程个别心理辅导、细致的目标规划、更为系统的正念冥想等。
五、结论与启示
本套心理训练方案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并且根据训练阶段的不同进行训练侧重的调整。本研究证明,本套心理训练方案对参赛选手心理技能的提升有一定帮助。
但此套训练方案,面对不同的个体,效果有较大差异。教师应根据个体差异更加因材施教,继续在往后的心理训练中进一步完善和修正。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 现代心理训练方法[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 许铮. 载人航天中的人际交流[J]. 中国航天,1998(11):23-26.
[3] 徐大真.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的心理技能训练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4(10):40-44.
[4] 李艳,徐大真. 基于心理训练视角的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问题探析[J]. 职业,2015(02):14-15.
[5] 徐晓敏.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技能训练研究[D]. 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
[6] 张如意,徐大真. 心理训练对世界技能大赛的作用研究[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02):88-91.
[7] 李艳.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训练模式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5(01):71-74.
(荐稿人:郑新成,河南工程学院会计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