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老龄社会文明建构

2023-09-01 18:25:37李程骅张钒
江苏社会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养老

李程骅 张钒

内容提要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正视庞大老龄人口来袭、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老龄社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走好中国特色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道路,建立起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特色的老龄社会文明,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追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深化推进积極老龄化的中国方略,不仅体现在多层次、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上,还应从社会与文化建设高度,大力弘扬保障老年人生活权益、体现老年人价值的全龄友好、全员幸福的社会风尚,在“共同富裕”的轨道上推动养老服务、老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构让全体老年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文明”,为现代化国家中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赋予新的内容。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老龄社会文 明积极老龄化 养老

李程骅,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群众工作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张钒,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伟大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鲜明的中国特色: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追求,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按照我国现代化“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我国推进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亿多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超乎想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物质生活丰富,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均健康寿命大大提高,加上前期人口政策,促使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全国老龄办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持续快速加深,到2050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我国总人口的35%左右,占亚洲老年人口的40%,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相当于发达国家高龄人口的总和[1]。这就预示着人口老龄化将是贯穿21世纪中国的基本国情。未来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的趋势难以改变。因此,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是具有紧迫性、长期性的“国之大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在应对老龄化社会这一人类共同命运问题上提供的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的时代担当。走好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老龄化道路,建立起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特色的老龄社会文明,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追求。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十年,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健康中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2]。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党和国家立足国情,针对老龄化挑战推进的积极应对战略直接相关,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医学进步会降低人类社会的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3],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又内生性地降低了人们的生育意愿,导致生育率的降低[4]。低死亡率、低生育率的结果是低自然增长率与老龄化。因此,老龄化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老龄化研究也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在老龄化的认知上,国际社会总体呈现出经济—社会—道德的转向。历史上,国内外对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都有持续的关注[5]。延续着对经济的关注,人口老龄化的讨论最早聚焦在年龄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上[6]。1956年联合国发布《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划分了人口老龄化标准,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的国家或地区认定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根据该标准,19世纪中叶,法国、瑞典等国已跨入老龄化社会[7]。随着该研究成果的问世,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人口老龄化进入“社会”视野[8]。1982年,联合国第一届老龄世界大会在维也纳召开,从发展与人道主义两个方面探讨了老龄问题[9],老龄化议题被赋予道德的面向。2002年,联合国第二届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召开,将“积极老龄化”写进《政治宣言》,并把“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列入《2002年行动计划》。“积极老龄化”以承认老年人的人权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增龄的过程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1]。“不分年龄、人人共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将全生命周期纳入老龄化的探讨之中,从而以一个更为全面、公平的综合性视角探讨老龄化,进一步加深了老龄化议题中的道德色彩。

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空巢老人数量迅速增加、未富先老等现象导致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大[2]。在与世界交流的基础上,中国学者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老龄化及养老理念进行独具中国文化意涵的阐释,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理论。例如,邬沧萍将“共融、共建、共享”等蕴含中国文化意涵的概念引入“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阐释中,将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描述为含有多代人融洽、和谐、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享各种机会和资源的社会[3],为积极老龄化社会提供了中国式模板。这些扎根于中国文化与现实的理论不断更新,逐步加深人们对老龄化的认识,也推动积极应对老龄化相关理念的产生,例如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成功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理念[4]。健康老龄化的理念提倡构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以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成功老龄化理念强调推动老年人自我实现;生产性老龄化理念注重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去;积极老龄化理念则将健康、保障和参与看成一体,对社会提出更加综合的要求[5]。不过,理念倡导要通过政策实践才能真正地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发挥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推动解决老年人养老、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现实需求问题,努力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制定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201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这些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6]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7]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为新时代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十四五”时期如何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深刻变化,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面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认真研究并作出工作部署[1]。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3]。2021年10月,习近平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的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4]。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指示,我国加快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到了强基固本作用。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基础持续巩固,财富储备日益充沛,人力资本不断提升,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产品和服务丰富优质,社会环境宜居友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學有效;到21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使之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体现了最高层级的国家意志与发展定位。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统筹发展,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2月,《“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发布,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向老龄社会转型、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百姓福祉,事关国家发展全局。面对急骤而来的人口老龄化,我国从“积极应对”到“国家战略”,应对老龄化的政策体系日趋成熟健全,政策涉及领域更加广泛全面,相关内容不断丰富精细,老龄群体的保障更加坚实,整体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岁提升至2021年的78.2岁[5]。过去的十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织起了世界最大的养老保障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全面推进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呈现代际公平和成果共享的特征。所有省份均建立了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基本建立,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让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照护等需求得到保障。截至2021年,全国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达3184.1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数为104.7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为511.8万人,享受综合补贴的老年人为76.1万人[1]。与此同步,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备,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推进加快。“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在203个地区投入50亿元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自然资源部要求“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相应国家标准规范,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促进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增量供给[2]。协同推进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老龄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对养老机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财税、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持续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老年产品用品不断丰富,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东部地区的一些城市,已经将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家庭适老化改造、居家上门服务等纳为高质量发展的考核监测指标。截至2022年8月,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达到36万个,床位数为812.6万个[3]。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各地政府相继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着力推广普惠制的长期照护保险,促进政府补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造福失能失智的老人及其家庭。截至2021年,全国建成老年友善综合性医院529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431个[4]。由此,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搭建起来。

以人民为中心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老龄化之路,探索面向数亿老年群体的养老路径,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是直面中国式现代化挑战的战略选择。尽管我国老龄化浪潮疾骤而来,且与城镇化、工业化、数字化等形成复杂的交织,诸多问题集中爆发、同步呈现,由此带来城乡与区域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老龄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但是,在应对老龄化上,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集中显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社会与市场化力量协同推进的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养老服务体系的持续健全,加上老龄事业的推进行动与传承弘扬孝亲敬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城镇社区彰显出以老人需求为核心的老龄文明建设成效,让我国得以自信从容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快速城镇化和快速老龄化相互交织,在高质量发展引领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内城市大力推进老龄友好型城市建设,人民城市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在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行动中,我国加大对城市空间尤其是社区的适老化改造,带动了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引领的新一轮城市更新行动中,围绕居家、社区、机构三大养老服务主要场域,以及与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养老服务需求,发挥家庭、社区和机构的协同作用,促进养老服务形式和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优势互补、无缝衔接、融合发展,为社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系统支持,着力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城镇公共文化设施基本上实现免费为老年人服务开放。推进全龄友好的“完整社区”建设行动,以“一老一幼”为重点,深化社区公共服务理念,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在为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硬件支持的同时,也营造出尊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氛围,较好地满足了日益增加的社区养老需求,加快推进新时代的老龄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步伐。

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老龄社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所有人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决定了我国正在进入的老龄社会是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积极老龄化观念下的老龄社会文明或曰“老龄文明”,是充分保障老年人生活权益、体现老年人价值的全龄友好、全员幸福的社会风尚。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战略安排,不仅要体现在多层次、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打造方面,还应从社会与文化建设的高度,构建让全体老年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老龄文明”,为现代化国家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赋予新的内容。

二、积极老龄化助力“美好生活”:老龄社会文明的现实观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十年,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引领下,党和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顶层设计的思路理念日益明晰,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也为现代化国家的老龄事业更高质量发展、书写“美好生活”的新篇章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总体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积极老龄化推进行动是从两个方面来落实的:一是积极老龄化战略下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重满足老龄人群的生活,应对老龄化的法治和制度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已形成涵盖生育、教育、就业、退休、养老、医疗、长期照护和老年优待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初步做到了適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制和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全覆盖。二是在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战略下,着力推进包含老年健康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提升行动。健康提升行动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1]。进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健康中国与老龄事业发展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内容,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是现代化新征程上对老龄事业发展的更高要求。人人享有全面发展、实现美好生活的权利体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文明的高品质生活样态。因此,针对我国老龄群体的需求结构已经加快实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现实,必须把积极老龄化的各项推进行动与健康中国战略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基于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老龄友好型社会。这是提升老龄化时代社会文明程度的可行路径,也是在全球视域下担当重构“老龄文明”责任的体现。

2021年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新阶段,这个阶段是将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进实现基本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窗口期,对加快构建基于老龄友好型社会、满足老年群体“美好生活”的老龄文明极为关键。对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文明高度,着力解决老龄事业发展布局、发展质量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方位建构老龄友好型社会、建设基于积极老龄化的社会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要求。作为“美好生活”基石的物质文明发展水平决定着老龄群体的生活品质。促进发达的物质文明创造出包括老龄群体在内的所有人皆可享受到的高品质“美好生活”,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积极老龄化的应有之果。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与此对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中国支撑体系正加快建立,但因中国特色的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相伴而行,区域与城乡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区域与城乡老龄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首先,持续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加剧了不发达地区乡村老龄化问题。推进积极老龄化战略,必须着力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养老体系与养老服务短板。其次,随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重心调整,对照“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新格局,居家社区服务发展不充分与机构服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凸显。再次,老龄产业与老龄事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不强,养老服务质量体系得不到充分推广,老龄产业政策碎片化现象突出,从事老龄产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认同度不高,社会化养老机构可持续运营难度加大[1]。这些问题既与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顶层设计有关,也与对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方式有关。只有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老龄事业发展的所有方面,加快构建与物质文明发展水平适配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让养老服务体系惠及所有的老龄人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破解长期存在的老龄事业与养老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在全社会树立起建构“老龄文明”的观念认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也是推动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应有观照。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推进的角度来看,推动老龄群体“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有助于持续提高老龄化时代的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现代化新征程上,老龄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凝结,代表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公民道德水准,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直接体现,具有创造出高品质生活的动能。社会对弱势群体、老龄群体的关照关怀,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在现实场景中,与在经济社会一线打拼的中青年群体相比,老龄人群处于弱势地位,尤其需要获得充裕的物质保障和广泛的社会认同。但从老龄群体不断提高的生活诉求来看,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充分保障之后,其精神生活的满足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前提下,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提升老龄群体的学习能力以及科学人文素养,发挥好老年人的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得以精神富有,有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到社会公益与文化行动中,展现出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丰富和提升老龄化时代社会文明的内涵。

从系统提升老龄化时代社会建设水平的角度看,只有建立起涵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老龄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老年人权益保护等多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治理架构,才能展现积极老龄化战略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家庭伦理等方面的资源禀赋与综合优势,为我国的积极老龄化战略提供了多元的治理工具[3]。首先,全社会都应把老龄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来看待。在满足庞大的老龄群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老龄服务品质,优化老龄产业结构,促进老龄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为满足包括老龄群体在内的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根本保障。其次,统筹推进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以及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为老龄群体提供高品质生活坚强保障的同时,综合提升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与健康保障水平,比如制度化地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公民的待遇水平,让“已老”与“未老”群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确定性都充满期待,消除快速老龄化带来的群体恐慌与社会焦虑[1],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再次,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行动中的熨合作用。在新型社会结构变迁中弘扬孝亲敬老、互帮互助的文化传统,为老龄化时代的家庭与社会伦理夯实思想观念基础。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发挥邻里守望、救急扶弱传统,展现新型“熟人社会”的助老文明。在未来养老体系重心“下沉”、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成为新趋势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加强社区支撑居家的养老服务供给。要放大“孝道”在家庭养老中的特殊作用,放大家庭的养老功能,比如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家庭成员与老人同住或就近居住,通过市场之手扶持培育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以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从而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在家中有尊严老去的需求。此外,要有效运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多重效能,加快破除老龄群体的“数字鸿沟”,让智慧养老服务助力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的特点,要加大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引领的老龄产业、银发经济与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在老龄服务、老龄消费的最优化配置,为高品质的老龄生活提供智慧保障,书写老龄文明的关键篇章。

三、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建构中国特色的老龄社会文明

老龄化被联合国称之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的老龄人口规模已超过世界发达国家老龄人口的总和。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以积极老龄化战略为引领,高质量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不断提高老龄群体生活品质,提升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水平,是建构中国特色“老龄文明”的应有担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国特色的老龄社会文明建构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前进的道路上充分展现文化自信自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战略与实践创新的高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构起具有鲜明特色的“老龄文明”,彰显自身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应有作为,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更丰富的内涵、呈现出更生动的可观可感场景。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现的是国家与社会的价值提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体现为形态和样式的多样化。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2]。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上起步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制度安排上,中国可以全方位审视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应对之路,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少折腾。建设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老龄友好型的文明社会,以积极老龄化的社会和文化心态应对老龄潮,让老龄群体有尊严、无忧虑地融入全社会的体系运行中,体现应有的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是现代化国家社会建设与治理的基本准则。20世纪末,国际社会倡导“积极老龄化”的新理念:老龄人口不是负担、“负资产”,而是可以被持续开发利用的资源。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要以“健康”“参与”“保障”为三大支柱,构建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在世界应对老龄化的集体行动中,无论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还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都把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层次、多元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供给作为主攻方向和重点革新领域。这就启示我们构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老龄文明,要将中国老龄化国情的特殊性与世界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性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量“健康”“参与”“保障”的支撑方式与持续动能。老龄化带来的长寿时代,延展了全生命周期,积极健康的老龄化为包括老龄群体在内的全社会所有群体的创造创新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完全可以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力量。从世界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变化规律来看,当老年人口增长到一定水平,人口年龄结构将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社会经济组织和要素配置在调整、重建后,会逐渐形成一种新均衡[1]。我国在积极老龄化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制度安排上,必须充分尊重老龄化及其引发的全社会变革的基本规律,让积极老龄化行动突破以往“养老育幼”的局限,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拓展。在加快构建老龄友好的硬件支撑体系与软件服务体系,与全面高质量发展同步对应的同时,还要彻底扭转将老龄化社会视为“社会老化”的传统认知,促进老年人的角色转变,着力营造“全龄友好型”的制度环境和“不分年龄、人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树立起老龄化是现代文明体现、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全新认知。在吸取借鉴世界发达国家老龄化应对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要全力打造老龄群体服务社会、不断展现自身价值的平台,积极探索完善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生活习惯与满足百姓多重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与养老方式,为中国特色的老龄文明赋能助力。

建构中国特色的“老龄文明”要突出鲜明的文化自信自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积极老龄化战略安排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美德的核心之一——“孝道”,在现代社会的家庭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传承弘扬并发挥有效作用,带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我国的文明城市、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活动中,要把孝亲敬老作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让推进积极老龄化理念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尊老敬老助老成为文明风尚,让积极老龄化社会中各年龄群体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场景得以展现。要将积极老龄化的老龄文明建设,提升推进至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高度,强化老龄群体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巩固全社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对外讲好老龄事业发展、老龄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不断提升丰富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新内容和新实践。

建构中国特色的“老龄文明”要在“共同富裕”的轨道上推动养老服务、老龄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利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具有发展基本养老服务的多重优势,可以充分调动各领域促进积极健康老龄化社会发展的资源,共建共享老龄化社会的美好生活。在“共同富裕”的轨道上高质量推动养老服务、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规避快速、大规模老龄化带来的系统性社会风险,充分体现老龄社会的“善治”制度优势。要始终坚持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来系统推进积极老龄化,破解老龄化社会的重大问题;为老龄群体筑起法治的保护防线,推进上下贯通、全过程的人民民主;调动老龄群体投身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强化老龄领域的社会组织建设,让老龄群体可以通过自身的智慧创新创造,获得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满足感,促进他们在新型社会形态中发挥多重作用,将全社会的老龄友好轉变为全龄友好、代际友好。从建构健康的社会形态来看,以积极老龄化营造“全龄友好”的社会环境,是对老龄社会的最大“善治”。在一个健康的文明社会里,所有人的发展权利与机会都应该是均等的,“善治”就是通过制度化的政策手段撬动代际利益最佳的平衡点,找到符合代际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从而不断促进代际的共建、共融和共享,打造代际利益的共同体[1]。

建构中国特色的“老龄文明”要突出终身教育体系的“化人”作用。老龄化社会是长寿时代造就的新型社会常态,这就决定了长寿时代托起的老龄社会文明更加具有学习型社会的特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教育支持,可以进一步提升老龄生活的品质与价值。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培育的老龄文明,必须建立完备的老龄学习教育体系,并将其纳入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之中,作为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有机构成。2019年出台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要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创新发展老年教育,实施发展老年教育行动计划[2]。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3]的目标,指出未来的关键是要突出终身教育体系的“化人”特色,把老龄教育作为公共产品来惠及大多数老年人。老年大学、开放大学、职业大学以及社会化的老年教育机构,要从老年人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出发,开发满足不同需求、特色各异的老年学习课程体系,促进老龄教育多元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最大程度地实现老龄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由此不断放大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红利和长寿红利。

建构中国特色的“老龄文明”须全力拥抱数字文明。我国的老龄化与信息化、数字化相伴而行,“数字化生存”与老龄社会新形态形成融合联动,也在重构人类文明的内容。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已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得到了具体应用,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全力拥抱数字文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时代选择,是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现阶段发展态势来看,综合运用信息数字技术推进积极老龄化战略,我国具有先发老龄化国家在相同阶段所不具备的科技手段优势,数字化治理有助于提升老龄事业发展的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促进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涉老数据共享,为推进积极老龄化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在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面,数字化应用带来的新场景更加丰富、空间更为巨大[4]。从世界范围来看,促进老年人的“数字化生存”问题已经得到普遍重视。与此对应,老龄社会形态的健康运行、老龄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决定了数字文明时代的标志是“科技向善”,即发挥数字技术的全方位助老作用,最大限度地消减老龄群体与社会的“数字鸿沟”。就我国现实状况来看,尽管依托数字化新兴科技构成的新型养老助老运营和服务平台被广泛使用,但整体的效能还有待于提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三年来,城市中社区封控、居家隔离的高龄家庭、独居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对外及时沟通带来诸多悲情事例,不少老年人在核酸检测、团购、就医等方面遇到很大困难,甚至寸步难行。互联网技术推进的“科技向善”要落实到老龄社会的应急管理与服务中,很多应用场景需要细化验证。要积极探索数字文明赋能老龄社会文明的路径、措施与系统支持,建好数字政府对接老龄事业发展的“数字底座”,遵循人性智能、便捷高效、即时预警等运行原则,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高品质服务,填平老龄社会中的“数字鸿沟”,加快消减社区、家庭中存在的代际认知差距,在促进代际的生活与情感弥合中,整体推动老龄社会形态下的文化反哺,为中国特色的老龄社会文明注入更加丰富的数字化内涵。

〔责任编辑:吴玲〕

[1]何毅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22年8月3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2022年9月2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209/06bc4e553c77405d89ff77a6b4323547.shtml。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0-11页。

[3]宋全成、崔瑞宁:《人口高速老龄化的理论应对——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4]王金营、刘艳华:《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回旋空间:存在性和理论架构——基于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和借鉴》,《人口研究》2020年第1期。

[5]杨菊华:《“人口论”与“人手论”的千年迷争——兼述“人脑(才)论”》,《人口与发展》2017年第6期。

[6]D. V. Glas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and the Future", The Eugenics Review, 1937, 29(1), pp.39-47.

[7]刘厚莲:《世界和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老龄科学研究》2021年第12期;黄小燕、陈卫:《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模式》,《人口研究》1999年第3期。

[8]王岱、刘旭、蔺雪芹:《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第1期。

[9]陈功、宋新明、杜鹏等:《国际老龄行动:从维也纳到马德里》,《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3期。

[1]任继萍:《人口老龄化问题:挑战及其应对》,《理论探索》2009年第1期。

[2]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3]邬沧萍:《构建中国特色的“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人口研究》1999年第1期。

[4]穆光宗:《成功老齡化:中国老龄治理的战略构想》,《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5]林卡、吕浩然:《四种老龄化理念及其政策蕴意》,《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科学版)》2016年第4期。

[6]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日报》2016年5月29日。

[1]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8月24日。

[2]《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20年10月30日。

[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人民日报》2021年6月1日。

[4]《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4日。

[5]2022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

[1]何毅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22年9月2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209/06bc4e553c77405d89ff77a6b43235 47.shtml。

[2]陈燕:《习近平总书记的尊老情怀》,《瞭望》2021年第40—41期。

[3]李昌禹:《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6万个》,《人民日报》2022年8月21日。

[4]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2022年10月24日,http://www.nhc.gov.cn/lljks/pqt/ 202210/e09f0 46ab8f14967b19c3cb5c1d934b5.shtml。

[1]周先旺:《以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养老需求》,《人民论坛》2022年3月上。

[1]王海东:《走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南方周末》2022年11月12日。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页。

[3]胡湛、彭希哲、吴玉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

[1]樊浩:《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基于改革开放40年持续调查的数据》,《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8期。

[2]范玉刚:《从坚定文化自信迈向文明自信——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使命担当》,《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1]陈东升:《长寿时代的理论与对策》,《管理世界》2020年第4期。

[1]李志宏在2022年11月26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学术大会上的主旨演讲:《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思路转变和政策取向》。

[2]齐志明:《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延伸阅读)》,《人民日报》2021年9月22日。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4页。

[4]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促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养老
养老生活
环球时报(2022-05-19)2022-05-19 17:17:09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 18:28:21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 02:18:59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房产与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