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把握历史主动对唯物史观的原创性贡献

2023-09-01 18:25陈永杰杨泽光
江苏社会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的解放唯物史观

陈永杰 杨泽光

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要把握历史主动。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把握历史主动是指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掌握历史规律以摆脱依附状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明确了抓住历史机遇、党的自我革命、主动担当的实践自觉是把握历史主动的积极呈现,指明了把握历史主动必须依靠人民主体,拓展了“现实的个人”的全方位、多向度的时代意涵。就把握历史主动的价值旨归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全人类解放理论,提出了实现美好生活、达成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代目标,展现了中国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唯物史观 人民主体 人的解放

陈永杰,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杨泽光,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把握历史主动发展了唯物史观并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唯物史观真正揭示出了历史发展规律的本质是现实的个人主体的实践活动规律,是主体性与规律性的内在辩证统一。这意味着历史规律是主体历史活动的中轴线,历史主动就是历史主体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主动作为实现对自身历史命运的掌握。对把握历史主动的强调体现了我们党在坚守唯物史观基本原则和价值旨归的同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性实践中发展和丰富了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刻领会把握历史主动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不仅有助于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对党和人民昂首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把握历史主动的表征:从对象性活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握历史主动,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1]。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把握历史主动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掌握、利用历史规律,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推动人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状态。应当说,感性对象性的活动对于理解历史主动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唯物史观做出了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创性贡献,通过把握历史主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抓住历史机遇:实事求是地推进对象性活动

把握历史主动意味着在深刻理解我国当前的历史性进程与现实境况的前提下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习近平对当前历史阶段和未来任务的准确把握,基于他对唯物史观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马克思通过阐发对象性活动原则为唯物史观奠定了哲学基础。最初,马克思接受的是费尔巴哈哲学,即以感性直观原则理解世界,但他很快发现其中的“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脱离的”[3]。在费尔巴哈那里,通过感性直观只能得到静止的、表面的理解,看不到世界的历史性生成过程,结果仅仅是局限在意识的内在性中理解世界。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诠释了历史性的活动原则。同时,马克思发现,黑格尔哲学是从自我意识的活动来理解现实世界,即局限在意识领域内部理解世界,真实的现实世界变成理念运动的一个环节。马克思主张,现实的活动应当被理解为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和实践活动,只有这样,主体才能抛开意识的内在性视角,真正深入现实世界。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4],观念的对立和理论的问题都必须在实践中解决。如果脱离实践与社会现实,那么势必陷入主观主义的错误之中。我们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所走过的一些弯路,恰恰是由于当时没有对主观主义进行深刻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握历史主动的论述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对主观主义的批判,而且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5]把握历史主动的首要任务在于对当前社会现实做出准确评价,认识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回望党的百年历程,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共产党遵循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党在历史重要关头总是能够明辨所处的历史方位,及时准确地做出历史抉择,把握住转瞬即逝的历史机遇。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我们党及时总结和反思了党在幼年时期犯的几次“左”和右的错误;在危急关头,我们党及时召开了遵义会议,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做出了正确抉择,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自此,我们党顺应历史大趋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后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正确判断: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向好发展,虽然偶有失误或困难,但“胜利前进的航道已经打通”[1]。新时代,我们党及时、正确地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些都是把握历史主动的生动体现。增强历史主动要求在把握规律与现实的基础上把握历史机遇,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党的自我革命:在吸收历史智慧中拓展了实践概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主动采取的革命运动,体现了马克思实践活动的革命性。马克思提出,实践活动并不只是为了建构某种理论,更要展开现实的革命性运动。费尔巴哈等的理论批判“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2]。观念领域的变革应当扎根于现实社会的土壤。实践才是改造现实的活动,才能使现实世界革命化。

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实践活动的革命性表现为带领无产阶级基于客观历史进程主动采取革命行动。在以魏特林为代表的传统共产主义者看来,发生革命的原因是无产阶级“忍耐的线已经被扯断了”[3],是人民被压迫到极点而产生的自发行动。这显然忽视了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性,马克思批评道: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自觉地参加我们眼前发生的革命地改造社会的历史过程[4]。中国共产党人主动采取的革命行动不仅体现在社会革命行动之中,而且体现为积极、持续的自我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经常自我批判,往往在前进中停下脚步,返回到仿佛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开始把这些事情再做一遍”[5]。按照唯物史觀,生产力的进步引发社会关系的对抗,表明社会革命具有长期性与持续性特征。因此,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必须以历史运动的阶段性判断为根据,进行持续的自我更新与自我革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坚定地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6]的科学论断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实践概念。党的自我革命是使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鲜明品格和政治优势。“党通过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斗争,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7]面对个别党员干部的腐败与变质,中国共产党毫不避讳地提出自我革命,对全党明确提出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要求,这种刀刃向内的坚定气魄凸显了创造历史的主体意识和勇担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具有历史主动精神的自我革命不仅是面向全党的普遍性要求,而且对“关键少数”提出了更高标准,通过由上至下层层压实责任将自我革命推进到底。

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國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领导人民群众摆脱资本逻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日趋尖锐,西方出现了很多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西方政党不得不进行自我调适,但西方政党只是少数人利益的代表,建基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根本上必然服务于少数占有生产资料的人。而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则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束缚的革命,也是具有根本性、彻底性的革命。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吸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把自我革命摆在突出的位置上,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3.主动担当的实践自觉:在把握历史大势中创新了实践活动

把握历史主动作为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建立在马克思对实践的正确理解之上。马克思称赞黑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抓住了劳动的本质”[1],但也发现黑格尔仅仅将劳动视为精神的劳动。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活动原则的主体不是人,而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绝对精神。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受内心的激情和欲望的驱使,通过发挥主体能动性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人在实践活动中又必须顺应客观规律。

唯物史观主张,实践是人改造客观现实的有意识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历史主动应当结合时代现实,充分发挥实践的自觉能动性与主动担当性,其中也体现着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实践的自觉能动性表现为,在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进行适合时代特点和现实情况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2]。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深入准确理解历史发展规律与演进趋势,才能赢得主动权。新时代,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高度的历史自觉,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在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统筹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规律[3]。

党的主动担当体现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勇担历史使命,自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围绕党的宗旨、初心和使命,从全局出发制定战略和政策并付诸实践。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面对机遇能够果断出击、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面对风险能够积极应对[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了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立足于国内外“两个大局”,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牢牢掌握斗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在解难题、办大事、抓发展、促稳定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勇毅前行、敢于担当,展现了一往无前的主动开拓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奋勇争先的干劲、迎难而上的拼劲和逢山开路的闯劲,创造性地开辟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二、把握历史主动的主体:从“现实的个人”到人民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5]。那么,如何实现对历史主动的把握呢?依照唯物史观,“现实的个人”能够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不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摆脱外在束缚。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创造者,必须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是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实践展开和理论建构,是对“现实的个人”做出的全方位、多向度拓展。

1.继承与发展:从现实性阐发把握历史主动的主体

唯物史观对历史主体的界定既不同于思辨哲学中的精神主体,也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主体,而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党的根基和命运在于人民,我们党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唯物史观对主体的现实性规定,将人民群众视为发挥历史主动的主体。

马克思将主体当作现实的个人,是基于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主体的批判性超越。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时期,在黑格尔哲学基础上形成了自我意识主体概念。但马克思不满于“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被设定为绝对的原则”[1],要求从精神和社会现实的联系中理解自我意识的活动。一方面,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想,展开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强调了主体的现实性,“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2]。另一方面,马克思借助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认为在费尔巴哈哲学中主体实际上是永恒不变的僵死的主体。由此可见,马克思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双重超越,将抽象的人理解为现实的人,将主体性植根于社会现实之中。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3]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明确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发挥历史主动性的主体,而且结合我国发展阶段的新特征,确保将人民的切实利益作为我们党推进历史发展、提出时代任务的现实依据。要真正做到把握历史主动,首先必须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这样才能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体现在宏观的国家大政方针和基本国策上,要切实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要把满足人民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具体需求落到实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4]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具有真切的现实力量,把握历史主动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巨大能量。历史多次向我们证明,诸多难题的破解与关键机遇的把握往往归功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摸索与创造。

2.守正与创新:从历史性解读把握历史主动的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主张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受到历史规律的制约。依照唯物史观,历史的进程就是“现实的个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非精神领域内部的活动。虽然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唯物史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来源,但马克思扬弃了“理性与热情交织构成了世界历史的经纬线”[5]的主张,提出“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并非纯粹思维的运动,而是现实个人的实践活动过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7]。黑格尔只是以一种概念史、精神史的方式在思想中描绘人的产生,缺失了现实性与规律性的历史将沦为主体的想象活动。这意味著,一方面,“现实的个人”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主体受制于客观历史条件即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

基于对唯物史观中历史主体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尤其要注重党史学习。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了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方向。掌握历史规律是发挥历史主动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视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研究,这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1]。作为历史活动主体,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其自身的发展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毛泽东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2]毛泽东总结了建党之后尤其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遵义会议前的历史经验教训,实现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正确把握,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面对时代风云与世界大势的新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深刻阐释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3]。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对于历史进程的无尽创造伟力,而且强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由此拓展了唯物史观视域中主体的历史性向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4],充分彰显出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领导在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来自国内外的诸多困难,发挥主动奋斗精神,实现了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转变。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展现出重要的主体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与严峻的困难考验,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把握历史主动的高度,极具针对性地对全体党员提出增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由此强化工作中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3.坚守与原创:从整体性诠释把握历史主动的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既把人民群众看作历史的创造者,也把人民群众视为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彰显出“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意蕴。马克思对主体的阐释是以“对象性活动”为基础的,由此扬弃了主体主义与客体主义的阐释原则,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对客体的偏执使得主体沦为被动的受体,历史被理解为客观的机械运动过程。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等阉割了主体的能动力量,仅仅以感性直观原则把握客观世界,并未将社会现实真正纳入人的范围。实际上,“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5],自然界确实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人类可以通过劳动占有自然物,使自然物满足自身需要,同时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外化,达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不同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原则的夸大使得历史成为抽象的运动。在黑格尔看来,历史不过是自我意识的运动发展,是理性对人们活动的支配。这种做法过分强调主体方面,却忽视了客观现实性方面。主体与客体应当是相互依存的,但在资本逻辑的笼罩下,客体并非主体的意志与愿望的产物,而是资本实现自身增殖的工具,主客体的对立消解了主体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只有使主体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在把握事物规律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才能在符合人的本质的活动中真正实现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对象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是创造主体和需要主体相统一的理念融入追求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激活了主体的时代因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庄严宣告,我国实现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1]。也就是说,其一,人民既是奋斗者也是享有者。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对人民创造性的激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彰显以及二者的良性互动。其二,全体人民都是享有者。全民共享内在地包含着公平正义的诉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充分彰显出对人民主体的深深关切。其三,共享的内容是全面的。主体共享的需要是整体性的,而不是单独某一方面的,全体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整体成果极大拓展主体需要的范围、样态和层次。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主体整体性意涵的原创性贡献,还体现在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是创造主体和需要主体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统一的制度基础,人民群众才更加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当前,人民群众产生了更高层次、全方位的需要——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需要,应当“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2],继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主体作用,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主体与需要主体相统一的本真要义,在新时代的中国得到了具体化运用与时代性发展。

三、把握历史主动的价值旨归:从全人类的解放到人类文明新形态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构成了唯物史观的主要议题,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把握历史主动的价值旨归。“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现阶段的目标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4]。这意味着我们党以人的全面解放为目标,以实践需要为基点,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使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焕发出理论活力。

1.把握历史主动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指向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增强历史主动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当代目标。马克思将革命实践活动视作“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活动,可以说,唯物史观蕴含着人的根本价值诉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未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动体现着这一宗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美好生活的内容更多地侧重于物质需要,经过四十余年的飞速发展,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既包含物质需要,也包含多元化、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还在文化生活、生态环境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提出更高要求。“感性的需要”的满足只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需要只是人的全面解放的基础而不是全部,真正的人的解放必然包含精神解放,必须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遵循唯物史观的价值诉求,彰显出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之下对唯物史观的具体化、时代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期许中提出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离不开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主动把握,也意味着中国正在开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明新样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感,从未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时时刻刻胸怀历史责任感。中国共产党通过把握历史主动开创美好生活,鲜明地展现出独立自主的特质,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西方文明的“翻版”或“再版”之路。美好生活作为把握历史主动的目标,蕴含着中华文明生活智慧的方案,真切合理地表达了人民意愿,准确反映了人民需求的历史性变化,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2.把握历史主动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通过发挥历史主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尽管马克思并未直接使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但并不能否认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共同富裕的价值意涵。按照唯物史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加剧两极分化,导致普遍贫困和阶级对立。而消除贫富对立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就在于扬弃私有制,迈向共产主义阶段。到那时,生产的目的是“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以及“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而不是满足于资本的增殖,因为这一目的将被扔进历史的“故纸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与时代特征对共同富裕做出了系统论述。把握历史主动就是要在尊重历史规律的前提下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价值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秉承唯物史观的本真要义与价值意蕴,以共同富裕表达了把握历史主动的阶段性目标,对新时代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理论要求和指导,极大丰富了共同富裕的时代意涵。其一,适时主动做出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的历史性判断。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意味着习近平总书记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同富裕的阐述,明确将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摆上了议事日程,作为当下历史阶段的重要着力点。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追求并非口号,而是将其作为现实的历史实践。其二,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依靠历史主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3]。其三,对共同富裕进行主动战略布局。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目标。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区分表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性与长期性。毛泽东曾设想用一百年或者更长时间把中国变成富强的现代化国家。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将三个阶段的人民生活水平依次安排为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和比较富裕。习近平立足当前社会历史阶段,把握历史规律,对共同富裕进行全面、明确的战略构想: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4]。习近平总书记在遵循历史规律基础上做出的战略布局,推进共同富裕在中华大地上逐步实现。

3.把握历史主动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旨趣

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历史主动,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逐步迈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世界历史早已被开辟,当今世界更是紧密相连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应当立足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的开阔视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探究历史规律,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1]。增强历史主动必须具备世界历史的宏大视野,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世界历史意义。

我们党始终关切全体人类的前途与命运,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提出,成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人类和平事业的重大贡献。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应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进入新时代,世界性的难题与机遇并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中国共产党通过把握历史主动,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成就与光明的未来,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为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不仅如此,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理论构架,使尊重、平等、包容、互促真正成为交往原则,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充斥着不平等的人类交往模式。通过把握历史主动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扬弃唯利是图的资本逻辑的可行性方案,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走向现代化、实现人类解放的全新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尊重并包容一切文明与文化,因为文明与文化从来不是在故步自封中发展的,而是在交流互鉴中才得以发展。把握历史主动要求我们必须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积极主动地面对不同文明与文化类型,在交流互鉴与求同存异中推动人类文明演进。党的百年辉煌历程生动展现了我们党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对世界不同类型的文化与文明,并且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文明互鉴,善于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因此,充分彰显历史主动精神的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不仅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性超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方案,而且积极地开启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贡献。

四、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握历史主动的系列重要论述彰显了唯物史观的重要意蕴——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是封闭性的既定原则,而是为人们提供了发挥历史主动的空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把握历史主动,意味着主动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充分发挥人民主体的力量,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不被资本逻辑所裹挟,进而开创出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行进至关键阶段,更加迫切地需要增强历史主动,要在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在对社会历史现实的把握中、在对未来的战略布局中深化并发展对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为现代化范式的建构提供独特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展现出对世界历史的非凡意义。

〔责任编辑:洪峰〕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1]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2年1月1日。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0页,第192页。

[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页。

[3]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孙则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0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65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4页。

[6]習近平:《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2年1月1日。

[7]习近平:《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人民日报》2022年6月19日。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510页。

[3]侯衍社:《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4期。

[4]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2年3月1日。

[5]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0日。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2][6][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第295页,第295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8页。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3—214页。

[5]黑格尔:《历史哲学》,潘高峰译,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2]《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页。

[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1][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70页。

[3][4]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猜你喜欢
人的解放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研究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人权”抑或“人的权利”
为创业创新扫清障碍,实现“人的解放”
从“政治解放”概念看马克思与布鲁诺·鲍威尔哲学思想的关联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