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终生价值追求,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人的解放理论是马克思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之上,为无产阶级挣脱剥削与压迫,争取自由和解放而创立的科学理论。目前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研究,既是对历史的传承,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殷切期盼,不仅具有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意义,也有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资源,更是为我国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根据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写作上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阶段;第二部分,讲述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实现途径;最后一部分,考察和探寻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解放;主要内容;解放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又使人片面化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的是健康文明有序的道路,但在其完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采取怎样的途径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形成阶段
1、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之前的初步探索阶段
马克思自小就生活在自由的思想氛围里。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认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要把自身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作为首要目标。
1841年12月,普鲁士政府出台了新的书报检查令,打着“自由主义”的幌子反对新闻出版的自由。次年1月,马克思撰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将矛头直指当时的书报检查制度,辛辣的揭露了其反动实质,认为应当使新闻出版成为相对独立的公共舆论领域,摆脱外在力量的束缚,使其顺着人类精神自由的方向发展。因为,自由报刊是人民的报刊,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的重要场所,它介于管理机构和被管理者之间。人民的自由直接被普鲁士政府颁布的书报检查令剥夺了,同时它也堵塞了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
1842年10月,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利用国家理性批判由物质欲望驱动的林木所有者的私人利益,他认为本应理性的法占据优势,但事实是国家政权的力量战胜了贫穷百姓的力量。由此,他坚定的站在贫苦百姓一边,尖锐的批判了封建贵族和地主阶级对贫苦大众的剥削与压迫,认为普鲁士政府不具有理性立法的资格。
马克思通过对摩泽尔河沿岸地区贫穷问题的考察在1842年12月底至1843年1月中旬,撰写了《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指出广大葡萄种植业经营者陷入贫困的重要原因是当时脱离人民的官僚机构,揭露出了普鲁士政治制度的官僚本质。
通过对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以及摩泽尔河地区的贫困问题研究,马克思认识到自由与物质利益密切相关,而物质利益的自由单靠政治自由的斗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由此,他开始批判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性质,渐渐的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1843年1月到1844年2月这段时间,马克思专心进行理论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些著作表明他已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在《黑格尔哲学法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关于作为普遍观念的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不过是国家观念分化出的两个环节的观点,提出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形成的基础这一唯物主义观点,揭露出的虚假性即国家只是表面代表普遍利益实则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提出应通过建立普选的民主制实现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统一,实现人的自由。可以说《论犹太人问题》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他更快的转向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2、伴随唯物主义历史观确立的成熟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但这两篇著作当时未能发表,所以《哲學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同时,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也逐渐成熟。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人们的社会实践出发考察人的本质,指出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实践着的人,从而人的解放与现实的物质生产紧密相连,人的解放也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解放。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表述了唯物史观,从物质生产的作用出发,论证了人的解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才能实现。
在《共产党宣言》里,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得以论证,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首先要战胜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尽可能的发展生产力,进而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的。
3、唯物主义历史观确立后的完善阶段
《1848年-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资本论》及其手稿、《哥达纲领批判》及晚年的《人类学笔记》是自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到马克思去世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要著作,标志着这一时期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得到不断丰富、发展与完善。
在前两部著作中,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不仅要消灭私有制更要消灭私有观念,要打破一切旧的国家机器代以新的国家机器,当然无产阶级专政要进到更高级社会需要长期的经济解放过程。
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阐述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壮大以及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是真正实现人的解放的社会。
马克思在晚年著述的《人类学笔记》是对他以往问题的反思与补充,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人类发展道路、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和关于俄国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他指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但其中又掺杂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他设想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俄国农村公社并不一定会灭亡,它有可能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对人的解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論主要内容
1、人的劳动解放
人类劳动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意义被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他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进行实践活动,而且这种实践活动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由此,他把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认为,劳动包含了自然和社会双重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因此,人的自然解放和社会解放也就内在地被包括在人的劳动解放之中。劳动在自然方面的解放就是突显人的本质力量尤其是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突出表现就是人挣脱外在自然必然性对人的束缚,成为自然的主人,而不是受到外在大自然的全面控制。这样就可以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人的自由时间,使人超出自然主体和生产主体的存在形式,成为自由的社会主体,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前提。劳动在社会方面的解放,就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劳动异化,劳动是自由自主的劳动而不再是异化劳动,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而不是满足生存需要和生产需要的手段,每个人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的参与社会劳动并平等的分享劳动成果,使人真正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总而言之,劳动解放就是人类依靠自己的劳动能力,实现自己对自己的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解放就是人类的解放”。
2、人的社会关系的解放
劳动的解放与人的解放具有一致性,但是劳动的解放并不等于人的解放,从根本意义上说来,人的解放以劳动的解放为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当人的生存与生产需要得到满足时,人便会争取发展需要,通过社会交往寻求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多种社会角色中表露自己的能力,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一些兴趣爱好、地域风俗、教育水平、价值观等等的不同,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要实现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造成束缚的社会关系解放,实现“联合起来的个人”摆脱被资本家支配和控制的狭隘的社会关系,从而每个人都可以共同占有、支配他们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发展历程,把社会形态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第一大社会形态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形态,人只能紧紧的依附于血缘共同体或者地域共同体,完全受外在大自然力量的支配,只能在孤立的地点上和狭小的范围内活动,根本没有任何自由。第二大社会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里,人受到物与社会关系对人进行全面统治,个人全面依赖于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颠倒的表现出来,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人成为自己创造出来的物的奴隶,劳动者失去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发展片面化,得不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第三大社会形态是以“人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的进步及财富的增长步伐一致,人获得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此时,人成为自然、社会关系和人自身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3、人的政治解放
“政治解放”是马克思在1843年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政治解放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用形式上的自由平等以及人权更换封建等级制,使国家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大大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而且使宗教成为民众自己的事。但是,如果把政治解放当作人的解放,那就是把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理想化了,它没有根本改变人们的奴役状态,也没有把人从对宗教的迷信中彻底解放出来,人仍然是不自由的,发展仍是不全面的。而人的解放则是要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个人对宗教的迷信以及对金钱的崇拜,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所以人的政治解放只能是人的解放的一个前提,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4、人的个性解放
人的个性解放是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中的一条主线,不论是劳动解放、社会关系解放还是政治解放都是为人的个性解放做铺垫,都是为其服务的。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人的个性解放”,通过对马克思的个性解放思想,我们可以大致地将人的个性解放分为:“自然的个人”——“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三个历史阶段。
在人类发展早期,人处于“自然的个人”阶段,该阶段人的个性阶段在表面上由于当时简单的社会关系显得相对全面。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分工的出现,私有制得以确立,人从“自然的个人”过渡到“偶然的个人”阶段,人失去自主性,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人的个性发展片面化为“有个性的人”提供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而且为“有个性的个人”的实现锻造了完成这一使命的依靠力量——无产阶级。随着生产力和人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必将消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人必将在自由王国里,人必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有个性的个人”。劳动成为“有个性的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不是谋生的手段,人们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大大增加,人的主体性将会得到充分实现和发挥,人类开始进入第一次进行自由自觉地创造自己历史的时代,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三、马克思人的解放的实现途径
1、人的解放所依靠的物质力量是掌握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工业无产阶级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即解放全人类从而解放自身。但是当时马克思对此的阐述还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色彩,只是从彻底否定旧世界的角度论述的,不过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私有制不能容纳巨大的生产力从而造成周期性的、愈益全面而猛烈的商业危机并且资产阶级还锻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现代大工业不仅加速了资产阶级的壮大,也产生了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成为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它“不要求享有任何一种特殊权利”,是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阶级。无产阶级只要掌握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就一定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与压迫,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2、人的解放所依靠的客观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和交往的巨大发展
马克思通过分析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的起源,找到了人类解放的客观物质基础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即社会物质生产,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以前的哲学家只是把哲学、神学、实体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只是把人从这些词句中解放出来,人一点儿也没有得到解放,人还是受到奴役的人。但是哲学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而不是反映世界,所以,也就是说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实践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它必须要依靠物质财富的极大增加,来为人的解放提供物质条件,此外,马克思特别强调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每个人的发展都受到其他一切人的发展程度的限制,在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利用他人的发展来发展自己。
3、人的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种历史活动,而非思想活动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不是漂浮在高空之中的,而是坚实的奠定在物质生产发展基础上,为我们指明了人类解放的根本方向。人的解放是一个历史的实现过程:人类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本质能力的不断实现、人类理性能力的觉醒与高度自由自觉,都体现出人的解放在不同时代的程度和水平。只有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才能不断丰富,精神财富也会随之增加,由此才能为人类解放提供根本前提。只有共产主义阶段,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将得到巨大发展,随之而来的,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结合方式也会大大的丰富,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具有真正自由个性的人,从而人的解放也将只能再此阶段得以真正实现。
4、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运动不仅是要解放无产阶级,更是要解放全人类。无论是无产阶级解放还是全人类的解放都源于资本主义所开辟的世界历史。资本主义通过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开辟了第一次世界历史,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分离状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流,在开辟历史的过程中伴随着无产阶级的产生,产生出共产主义现实运动,带来了人的第一次解放,从而为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提供了条件。
四、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
1、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物质财富方面可能超越了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社会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人类生活的最理想社会。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革命破除了封建的、宗法的关系,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资产阶级先是在在经济上取得了统治地位,然后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实现自己在政治上的统治,然后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意识形态,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阶级,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利用资本对人进行统治,使人丧失自由个性,变成资本的奴隶,从而造成异化现象,使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阶级处于相互对立的角度。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是受到束缚的,是不自由的。但是资本主义并不会长久的存在下去,其内在矛盾决定了它必将被能容纳更大生产力的社会主义代替。
无产阶级专政为人的全面解放提供了各方面条件。第一,在经济上,它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经济剥削与压迫,解放了生产力,增加了自由时间,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它消灭了资产阶级,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第三,在文化上,正在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人们获得思想上的解放提供了条件。
2、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资源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自由王国中,人挣脱了社会关系与自然的束缚,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虽然,我国社会目前在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比如虽然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是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程度越来越大;国家建立越来越多的学校,但是城乡教育不公的现象越来越多;国家虽然在不断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制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于此同时医患纠纷愈演愈烈;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提到日程上来,但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大气污染、水污染。所以我们目前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断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完善各项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加强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将以人为本作为政策制定和修改的主要原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首先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解决的首位,全方位的照顾各方面利益,推动社会矛盾的妥善解决。在党的十八大上,党和国家将关乎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归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由原来的“四位一体”变成“五位一体”,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全面而具体。国家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强度,全方位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加强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全社会树立起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表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积极改善自然环境,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优美宁静的大自然,向着美丽中国的目标坚定向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根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所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可以说是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底蕴。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过不断地丰富、发展与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在价值取向上把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并把这一目标贯彻落实到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措施中去。但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达到的小康只是总体上的小康,是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脱离这一社会现实而片面要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根据我国的客观条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再就业市场环境,多方面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尤其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着力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积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努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织就好民生安全网,发挥社会保障的“减震器”作用;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和规范化建设,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营造稳定和谐的民生环境;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扶持力度,优先供应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合理解决建设用地“瓶颈”,加强对保障对象的资格审查,加快实施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办法,努力实现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强调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为了人民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力量作为发展的基本动力,充分调动人们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而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动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2] 马克思. 资本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
[3]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5).
[4] 马克思. 德意志意識形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2).
[5] 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8).
[6] 丰子义. 如何理解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J]. 北京社会科学, 2002(4).
[7] 韩庆祥.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 科学社会主义, 2004(1).
[8]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作者简介】
施雯(1991—),安徽铜陵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