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为聋生打开另一扇窗

2023-08-29 16:14:35崔莉莉
天津教育·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聋生教学活动绘画

崔莉莉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虽然“特殊”,却依然牵动着无数教育教学者的心,他们就是来自特殊学校的聋生。对这群“特殊”的孩子而言,美术课程在他们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由于先天缺陷,聋生的世界是无声的,他们无法确切地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他们依然需要一个渠道来抒发与表达。上天为他们关上了一扇门,那么美术就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希望之窗。基于此,作为特殊小学的教师,应当重视美术课程,从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学习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寄情于艺术,在艺术的熏陶中快乐成长,保障心理健康。

一、当前针对聋生的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照本宣科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不少特殊学校的美术教育方式呈现出落后性与单一性等问题。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美术教学,即教师站在讲台上演示,学生依照教师的指导作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美术对聋生的意义与作用难以得到真正实现。这些特殊的学生具有听力障碍,无法听到声音,也无法及时与教师保持语言上的沟通,因此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倍感枯燥乏味,难以真正品味到美术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自然不能通过欣赏与绘画抒发自己的情感,导致美术教学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学生的心中,无法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

(二)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在针对聋生的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较为片面,因为聋生的特殊性,便降低了对其美术学习的要求,致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部分特殊学校的美术课堂甚至呈现出“散养”的形式,即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不做过多要求,只是让学生自由绘画,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创作自由,却忽略了对学生创作技巧的培养。要想让美术学科真正成为聋生的“心灵之窗”,教师就应当注重在美术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技能,拥有“用我手绘我心”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在针对聋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当一味地降低要求,而应该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这些特殊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兴趣爱好既能推动他们学习效果的提升,又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在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美术教学的僵化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基于教材却又受制于教材,没有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只是将美术课本中的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美术学科在这些学生的眼中只是一项课程内容,无法激发起他们内心的热情,也无法帮助他们抒发内心的情感。兴趣,是针对聋生的美术教学活动的必要培养内容,却在教学活动中难以获得真正重视。

二、美术教学对聋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聋生的心理健康

在特殊學校的聋生教学中不难发现,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健康成长,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学习状况,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内心世界。美术对聋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与重要影响,可以成为他们与世界沟通表达的方式,也可以成为他们宣泄情感的渠道。同时,由于一些先天性的缺陷,这群稚嫩的孩子可能很难取得外界的真正理解,而美术教学注重个性培养,在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的同时,又能够充分体现他们的个体感受,为他们搭建起一座沟通外界与心灵健康的桥梁。有一些聋生可能因为外界不能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产生暴躁易怒的心理状况,而美术既能够帮助他们宣泄情绪,又能够使他人理解聋生的内心世界。同时,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聋生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地投入一幅画的绘制过程中,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陶冶情操、锻炼耐性。可以说,美术教学在促进聋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有助于帮助聋生发挥优势

要想画出一幅有灵魂、有情感的作品,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多多观察,而细腻专注的观察正是属于聋生特殊的“礼物”。由于这些孩子无法通过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所以他们需要通过手语动作与细致观察来了解他人的情感与状态,在“安静”的世界里,他们比旁人更专注,一花一草、一树一叶、一只鸟儿的飞跃、一位同学的微笑都有可能在他们细微的观察中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激荡。比起常人,聋生对人、世界、万物的观察更细致,这为他们的美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超乎常人的观察力能够帮助他们将所见所感之物生动地表现出来,为静态的画作赋予动态的生命活力,帮助聋生发挥自身优势。除此之外,美术教学还能够为一些学生的人生提供新的可能,很多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爱上了美术,早早便树立了人生的理想与方向,为未来的成长积蓄力量。

(三)有利于培养聋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聋生都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产生自卑心理,长久的自卑让他们很难打开自己的心门,更无法对自己的成长与未来树立信心,甚至部分聋生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将自己视为“累赘”,把自己的人生看作“无意义、无价值”的。而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等具有先天不足的艺术名人激励学生,帮助学生燃起生活的斗志,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与严格的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让美术成为他们的“一技之长”。当自己能够亲手绘制出满意精彩的作品,当自己能够用双手表达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的作品能够给别人一些心灵的触动,聋生的自信心便会从此建立。美术能够帮助聋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虽然有不完美,但依然可以璀璨夺目,依然可以创造出与他人一样的精神价值。自信心是特殊学校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也是开启聋生健康心灵的一把钥匙。

三、针对聋生进行美术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丰富美术课堂教学方法,让世界充满“色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聋生的绘画工具与绘画空间都极为有限,通常是一个主题、一张画纸、一套画笔就构成了聋生美术课堂的全部内容。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科的魅力。基于此,教师应当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让美术在聋生的学习过程中散发光芒。

首先,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工具,增设更多的教学环节。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欣赏互联网的影视、图片、名人画作打开视野、开阔思路,更直观、具体地理解所学内容,新奇有趣的信息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升。此外,因为聋生听不到声音,所以要想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教学内容与绘画的对象,教师应当注重发挥他们的视觉与触感,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观察、去触摸、去感受,将死板的美术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场景。例如,要想教会学生画好一个苹果,教师可以在绘画開始前给他们一个苹果。苹果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但是很少会有学生留心观察,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在绘画开始前仔细观察,细心触摸手中的苹果,感受苹果的形态与触感。同时,每一个学生手中的苹果各不相同,因此学生的画作也不会千篇一律,这也是在引导他们美术创作不应当流于俗套,而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情感,体现个性。

其次,教师应当拓宽聋生的绘画空间。曾经,聋生的绘画空间只有一张白纸,现在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互联网上作画,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项技术,为学生的未来积蓄能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事物”上进行创作。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些蔬菜或水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与理解为这些蔬菜水果画上表情。有一个学生将苦瓜的表情画成了哭脸,将梨的表情画成了笑脸。当教师询问这位学生为什么这样作画时,学生用手语回答道:“因为苦瓜是苦的,所以画成哭脸;梨很甜,而且我喜欢吃梨,所以梨被画成了笑脸。”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万事万物皆可表达情感,也明白可以将自身情绪蕴藏在绘画中。绘画既要考虑事物本身的特点,也要考虑自己的情绪感受。

(二)打破美术教学的局限性,让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只有在美术课堂上才有机会进行美术活动,美术成了一门学科,却无法成为一项爱好。为保障美术教学给聋生的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意义与作用,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让美术教育不仅只停留于课堂教学,而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美术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从而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基于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美术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在特定的节日或活动时,设计一些美术相关的具体活动,例如在元旦晚会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装点教室,营造一片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在自己亲手设计的教室中度过元旦,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油然而生,还能够引导学生意识到美术可以装点生活、改变生活、为生活增添不一样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元旦联欢会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将整个活动中最难忘的一幕用画笔记录下来。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喜悦全部寄托于画中,从而感受到情感与美的关系,意识到美术是抒发心灵感受的一个重要途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日记,并为日记配画,当自身的情感无法用文字描述时,色彩的补充一定会让自身的表达更全面。在这种情况下,美术不仅具有艺术效用,还发挥着工具性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积极且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三)打破僵化思维的桎梏,让学生以我手画我心

在美术学习方面,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发展。针对聋生的美术课程目标,除了提高学生美术技能与审美能力的普通功能外,还兼具着帮助聋生表达内心情感的责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打破僵化思维的桎梏,画出自己内心的“声音”。基于此,特殊学校的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美术技巧的教学,也要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性思维,让学生真正做到以我手画我心。

五六年级是聋生美术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对物体的概念已经基本形成,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以模仿为主,而是指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例如,教师要教会学生画一棵树,不是让学生对教师所画的树进行模仿,而应该让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真正的树。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近一棵又一棵树,让学生观察树、抚摸树、拥抱树,学生虽然听不见,但是可以通过双眼感受风吹过树叶,感受阳光透过叶的间隙洒在脸上。有了这些感受与观察,学生便能够绘制出自己眼中和自己心中的树。有的学生将树画得很高大,而且在树下画了自己,因为他觉得树荫可以帮助自己遮挡阳光。有的学生将树画得和自己一样高,因为在他眼中,树是自己的朋友。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表达与感受,并且就绘画手法与绘画方式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用画作表达内心的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对小学阶段的聋生而言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扇“希望之窗”。因此,作为特殊学校的美术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美术对聋生成长与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并运用科学的策略纠正当前教学设计照本宣科、教学活动流于表面、学生兴趣难以得到激发等问题,通过丰富教学方法、打破局限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实践路径,实现美术教学质量与成果的双重提高,让学生爱上美术,让美术引领学生的成长。

猜你喜欢
聋生教学活动绘画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江西教育C(2019年10期)2019-11-26 03:24:37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5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3期)2014-08-16 0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