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3-08-28 09:17于洪波宓有睿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于洪波 宓有睿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与大同思想,是百年来党对于探寻解放全体人类伟大实践的理念集成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牢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使命,全方位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现实表现,更是人类未来规划的新蓝图。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构建国家命运共同体、优化全球治理体系、打造新型国际关系、正向释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全方位、深层次的具体实践中实现的。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同思想;新型国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23)03-0009-09

世界历史时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趋于停滞,经济增长日渐乏力,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曲线日益攀升,对人类贡献的比重逐年递增,致使原有以西方为主的世界格局、全球发展模式暴露出与现实不相适应和阻碍人类整体共同前进的严重问题,导致世界经济动荡严重,政治冲突日益频繁,文化对抗愈加明显,流血战争频频爆发。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担当使命的世界最大执政党,对世界性发展危机深度研析并采取对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1]6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破解当今全球危机和发展矛盾的一剂中国式良药,以和平共赢为核心理念,以人类整体利益为立场,为各个国家和国际发展提供了不同于一元化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板,最终实现各国各文明各民族多元并进、多域共行和命运与共。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百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为坚实厚重的理论渊源,以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大维度为理念主体内容,并具有历史大视野、和平共赢性和唯物辩证性的理论特征。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渊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构建新型世界关系与人类文明发展蓝图,有着深远和坚实的理论渊源,其理论源自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全球和谐关系与人类和平发展的思想和实践,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撑。不仅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与天人合一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理论渊源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对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构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根源。马克思辩证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认为要想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和对人的剥削,就必须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同体,而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这样的共同体,在其中人可以实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自由人的“虛幻的共同体”[2]536,为“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3]199,只有打破、摧毁这个桎梏,消灭资本主义,才能建造真实的、完全的自由人的共同体即“真正的共同体”[4]148。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51联合起来的自由人是自由人共同体的存在基础,也可以说是自由发展的人创造了自由人共同体。自由发展的人是不被剥削、压迫的人,一切压迫人、剥削人的社会存在都是使人自由发展的对立物,是社会向自由人共同体迈进转化的旧的部分,需要通过斗争将其克服。但是,这个斗争过程是漫长的,是螺旋式进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便是以此为基而诞生的,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为实现全体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而不懈奋斗,在实践与理论双层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关键突破,而百年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现实支撑和理论支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民主革命等政治革命的方式,与欺压奴役人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坚决斗争,不但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更是响应、推动、顺应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解放事业。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建立自由人共同体的初步探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边倒”政策,坚决站在捍卫人类和平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期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间的矛盾冲突,用最大的努力避免流血战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全人类和平发展的希冀和实践,更是对建立人类真正共同体的推动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坚守以和平取代争端的方针,并且提出更为丰富和细致的思路,主张建立互信互助、平等协作的安全观与和谐世界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对冷战后的国际新秩序作出重要贡献,更是对建立自由人共同体实现了重大突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不仅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建立自由人共同体的实践与理论,而且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谱写了更为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全体人类自由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宏伟蓝图。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始终贯穿、传承着天下大同、天地和合的思想观念,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类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理念渊源。《礼记》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6]58其中蕴含着天下是天下人的公平天下的大同思想,即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人类所共同所有与和平公正的世界,是中华民族孜孜不倦地追求的大同世界,更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民族共识和民族心理。《论语》讲“君子和而不同”[7]298;《中庸》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8]82。中华文明是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中不断丰富、突破、升华的,始终秉承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明,讲求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美美与共的和合观。中华文明中的和合观重在说明发展是在和与合中发展,以和平共赢为主要基调,以合力合作为主要方式,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和智慧的重要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9],更为人类命运共同理念的发展提供着无穷无尽的理论源泉,而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天下大同、天地和合思想观念的扬弃与超越。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特质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内涵,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0]46。 这一科学内涵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大维度规划人类发展新蓝图,着力于世界各国各族人民的命运前景和未来路径,是应对人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伟战略和科学理论。

从政治维度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各国家保持持久和平的政治态势和政治局面。历史证明,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和矛盾若是以零和博弈、丛林法则等极具对抗性的政治手段来解决,势必引发更大的政治冲突,甚至诱发军事冲突和流血战争。此乃违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违背时代发展大势。针对国际间的政治冲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干涉别国内政。”[11]306这深刻阐释了维持国际政治局势的持久和平的具体要义,即坚持各国的主权平等,做到互相尊重和友好协商,进而化解国家间的政治冲突。从安全维度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构建人类的普遍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12]543当今世界,各国利益的联结日趋繁密,面对的风险挑战日趋普遍化、全球化,所谓区域性的矛盾不会只影响该区域的生存发展,而是造成全球性的动荡风波。各国以共同应对、综合处置、合作承压和可持续互助的方式,构筑起保护全人类的合作体系和世界性安全领域,摒弃贪图一己之私而危害全人类的国家行为和发展思路,形成各国普遍安全的安全格局和安全共识。从经济维度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在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以求各国共同繁荣。共同繁荣不是一国繁荣、多國衰退,一国盈利、多国负债,而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势,削减国家贸易壁垒,畅通贸易投资自由渠道,规范国家经济合作行为,依照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各国携手共进,深化各国产业行业合作。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倡议,“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13]。逆全球化和贸易摩擦只会造成各国共同衰败,建立共同繁荣的开放型合作型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是解决世界经济危机和摆脱国家经济衰退的时代大势和可行路径。从文化维度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世界各民族在其千百年发展中形成的文化,是全体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宝库,文化之间应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和行为,从而保护世界文化多元化多样性。各国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是其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环境的综合反映。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10]470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文化交流的广泛性、世界性日趋明显,而文化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是各国文化共鉴、文化共赏的文化发展障碍。当今时代,文化只有在与其他文化开放包容的交流互鉴中才能得到突破和进化。从生态维度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视全体人类集体的生存环境,清洁美丽的生存环境是人类持久繁衍的客观物质基础。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破坏是惊人的,如今我们对自然生态“负债累累”,长此以往,人类的恶性发展会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毁灭,人类终将毁灭于自己的恶性发展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14]4构筑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人类的时代使命,更是发展中不可忽略和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世界各国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共同构筑人类生存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全体人类发展大视野、和平共赢为中心和辩证统一性的理念特质。全体人类发展的大视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视野特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拘泥于个别国家、民族、地域、领域,而是站在全体人类和人类发展的宏观视野,并且整体把握人类诞生至今的大历史、大发展,进而探索人类文明进程的最佳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5]和平共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特征。纵观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但凡发生战争,无一例外地给人类造成沉重的现实灾难和文明倒退。而只有在多国多民族多文明的和平合作共赢的交流中,世界各类文明和各族人民才会齐头并进共发展,突破发展桎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12]443。和平共赢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是迄今为止人类整体发展的最佳路径,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如一所体现、倡导的发展概念和理念特征。辩证统一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特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逻辑之下的科学理念,辩证统一性是其最为突出的逻辑表现。该理念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统一、各民族群体与人类整体相统一、发展与矛盾相统一、风险与机遇相统一、个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等,辩证统筹诸多对立统一关系,实现在辩证统一中克服人类共同发展的消极障碍,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为世界各国各族人民解决全球性普遍问题和发展矛盾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全人类解放事业的切实努力,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和平共赢的愿景和实践,更为人类美好明天擘画一幅蓝图。

(一)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使命和大党担当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而奋斗。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其初心使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使命彰显和责任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6]党的初心使命是落实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之中的,是在为世界谋大同的具体实践中呈现的,是建党以来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个时代所一以贯之的存在。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最高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和执政党,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有着独特的时代使命,那就是创造全体人类自由发展的社会。实现这个时代使命是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其历史过程的关键步骤。面对当前对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影响的国际动荡局势、严峻生态问题和激烈文明冲突,中国共产党运用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诸多阻碍人类共生和谐的世界性风险挑战作斗争,持之以恒地履行时代使命,一直行走在中国特色的和平道路上,大力拓展国际间、洲际间和区域间的对话交流沟通渠道,创新文化间、民族间、团体间、国家间和联盟间的合作模式。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庞大体系的系列实践中,丰富、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之在客观世界的变化中发展,对当前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合作路径提供更精准、客观、科学的理论指引,进而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舞台中切实、持久、全面地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大党担当。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持之以恒地在践行时代使命的全部过程中担当起世界大党应当承担的责任、迎战着世界性的矛盾冲突、肩负着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10]436目前,国际局势中充斥着单边主义抬头、冷战思维顽固、霸凌行径不灭、军国主义复燃的危机因素,外加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明显,新型病毒屡屡抬头,袭扰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不曾固守己见、固守一域,而是迎难而上、开诚布公。一方面,坚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全力主导、倡导并建立国际友好合作平台渠道,旨在以沟通、对话、交流、互助、共享的方式路径与他国共同应对潜在的和已在的世界难题和区域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同危害全体人类共同利益的危险因素坚决斗争、科学斗争、联合斗争。正因为地球不是某一个国家和联盟的资源库、后花园,予取予求而不管不顾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状况的霸主行径,终将遭到时代和全体人类所唾弃,必将被全体人类视作全人类的公敌。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无人可在世界性危机中独善其身,而不同国家及其政党、执政党、社会团体应当求同存异、协作前行和携手斗争。并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以人类公正心和大党责任心为内在要求,主动担当、坚决负责,为全人类的未来迎接挑战、贡献力量。

(二)为世界持久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为解决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面临的诸多世界性难题,中国有责任、有智慧、有能力、有力量提出化解世界性危机和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中国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大国智慧。100年前的中华大地和中华民族处在文明蒙尘、丧失主权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征服世界的目标之一,更是处于帝国主义的全盘操控之下,故而难以提出和展现中华民族本就具备的民族智慧。100年来,唯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接连不断地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融会贯通中西方先进思想,向世界各国各民族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理念不仅涵盖某一领域世界难题的解决方案,更在人类整体的思维高度上谋划人类未来发展宏远规划和现实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激烈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合作机遇。”[17]具体而言,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的顺利建构,如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世界能源问题、经济复苏动力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人类贫困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稳定发展问题等世界诸多发展性难题,均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与中国同各国合作中渐次解决和逐步好转,其过程中,中国所倡议的正确义利观、人类共同价值观、天下大同观、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辩证统一观、民族平等观等代表中国智慧的理念思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客观的事实屡屡证明,当今中华民族是极具智慧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极具智慧的政党,中国是极具智慧的国家。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中国解决人类发展难题的大国力量。自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由解决本国的人民解放、促进亚洲地区和平,发展到站在世界中央,进而解决全球普遍性问题。百余年的党史和七十余年的国史雄辩地证明,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有力量推翻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牢笼、有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国家、有力量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更加证明中国有力量处置国际事务、调解国际争端、进行国际援助、建构国际平台、达成国际合作、完成国际项目、创造国际理念、规划国际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11]273中国不仅有能力在本国发展创造“两个奇迹”,更有力量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前行,“关注发展中国家特殊需求,通过缓债、发展援助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困难特别大的脆弱国家,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8]469,切实践行“万物并育”和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

(三)擘画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蓝图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不同于以往的以利益国家集团和区域国家利益为主导的人类文明发展新思路,是全体人类共建共享、共同生存的新型人类文明发展新蓝图。

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发展思路新在和平、新在平等、新在共享。人类文明存在至今,大都经历过进步缓慢而悠久的封建时代,直至世界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文明开始前所未有的迅猛成长,尽管如此整体人类的发展思路囿于西方资本主义所设计的发展模板,而事实证明,此模板存在难以调解的国际矛盾和难以消除的流血冲突,并且矛盾冲突周而复始地上演和愈演愈烈,严重阻滞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196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人类首先以和平的方式和现实进行国与国、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往流动。其过程中,各国、各地區、各民族、各文明之间秉承坚守互相尊重、相互平等的交往原则,不因实力大小而分高低贵贱,坚决摒弃零和博弈、霸权霸凌的行径。在和平与平等中的交往合作、互通有无的目的是共同提升生产力和共享生产力提高带来的现实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19],在共商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共同克服持久贫困问题,共同跨过修昔底德陷阱,共同进入现代化进程。世界各国各民族各文明均有其独特的发展动力和潜力,保持、鼓励、升华各国各民族各文明的发展多元化和多样性,同力而不同质,共同而不相同,使各方力量在和而不同中和谐统一地促进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进程。

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规划的发展蓝图是人类整体体系化、科学化和公平化的文明新形态。与近代以来西方世界所设定的一元化发展路径相比,二者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人类未来向何处去始终是全体人类共同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命题,正因人类是由多民族和多文明的构成的整体,其实现路径与方式不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某一种模板。但是,创造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全体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世界人民的集体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指向的未来社会是人类整体内部各要素进行合理分工,进而取长补短地发挥出各要素最大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并且在各要素普遍交往中贯穿执行公平正义准则,终而以各要素所展现的多元发展路径共同推动人类整体同步前行的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超越国别性、超越民族性和超越文明性的世界视野,意欲构建全体人类风险共担、矛盾共解、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人类文明新蓝图。具体而言,中国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者,更是其实践者和建构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12]42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12]548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在促进国与国间各领域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在优化革新全球治理体系和创造新型国际关系的过程中破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壁垒,在国际重大会议、活动中正向释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世界人民对命运相连的价值共识。

(一)构建多国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为多国结成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纽带。自2013年提出以来,其成员国近200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推进了广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文明交融和经济交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1]258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域中的文明交流互鉴并不是狭隘的单一国家与其他国家之家的交往互通,而是秉持和平合作共赢理念的国家之间的集体交流。国家间广泛而长期的深入交流,需要宏大和稳定的世界性平台,“一带一路”的建立和完善正是应时而成、应运而生。“一带一路”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并非类似以西方中心论为主导的某些国际平台那样贬低、压制和欺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而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12]513。另外,就现实而言,一个国家单独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逆全球化横行、世界卫生安全问题、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等世界性和全球性问题的多重叠加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更是不可行的。正因如此,“一带一路”提供以和平共赢为核心理念的国际交流平台,协助世界各国能够正确处理人类发展的多种危机,并且在高频次和深层次的多国合作中共同推进共进共赢、命运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以全领域的深度合作助力多国结成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庞大而又系统的整体,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可分为国家、洲际之间纵向的共同體结构和行业领域之间横向的共同体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12]541不论纵向与横向的命运共同体都是整体的一个部分,只有将每个部分坚实地建造好、巩固好、发展好,整个整体才能行稳致远。横向上看,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方面倡导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全球严峻的海洋环境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在世界网络方面提倡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互联网共治共享,使世界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红利;中国在世界发展方面呼吁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坚持多边主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各国共同复苏、发展;中国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力主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中国在全球卫生安全方面倡导构建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正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国坚定不移地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旨在为全体人类的卫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纵向上看,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国家间友好发展的共同体,如中国与巴基斯坦、老挝、东盟、阿拉伯国家等建立中巴命运共同体、中老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国与周边齐力前行、和合共进;中国与本洲和跨洲建立和平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如中国与非洲各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各国建立中非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旨在多方多地域在平等交往中互惠互利、共克时艰。中国在过去的10年中以全领域、全方位的发起和建立多种层次的命运共同体,切实扎实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体系建造愈来愈多的部分元素,使之愈加充盈完善和和谐稳固。

(二)优化全球治理体系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性建构,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体制机制基础。当今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尽完善,无法凝聚人类共同价值和普遍共识,对于冷战后新兴崛起的国家未给予公平的对待,仍旧以“中心—边缘”式的国际等级架构约束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发展。究其本质而言,其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排他式“半球”治理体系,以非西方国家为发展资源为掠夺对象和全球性输出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统治体系,从而导致全球治理机制失衡甚至破碎。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12]448。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指引下,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实践的具体指向是顺应、适应目前国际的实际局势,公平公正地对待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整体迅猛发展,正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回升乏力等现实问题。现阶段,国家发展依旧离不开对“物的依赖性”[4]52。全球治理体系应建立世界各国平等民主、协商合作的体制机制和具有对所有国家普遍有效约束力的规则法则,树立全体人类共同价值导向和整体利益立场。坚持以人类整体利益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坚守重要准则理念,在优化全球治理体系向着维护各国共同发展利益和平等发展地位、推动整体人类共同协作前行和凝聚全部主体力量共克风险挑战过程中,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运行体制和实现机制。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破除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国际阻碍。国与国之间的现实关系及其交往原则是当今人类发展的核心环节,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键要素。但目前国际关系充斥着对抗与冲突、壁垒与阻滞、歧视与打压,在西方资本主义一意孤行地推行资本逻辑之下,国际交往环境一再恶劣,甚至有的发达国家主动挑唆别国发生流血战争,而后售卖军火从中牟利。类似行为屡屡上演,与人类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愿景严重违背。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倡议:“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新型国际关系,是秉持全人类的整体价值和共同利益,对国家间军事结盟进行武装恐吓、政治联结实行群起围攻、固守冷战思维而扩大世界两极分化的行为坚决抵制、坚定斗争;是要寻求各国发展中的广泛共同利益,使个体国家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相统一、个体地域发展同世界整体发展相统一、发展中国家诉求与发达国家意愿相统一;是在国家互相尊重中公平合作,在国家地位平等中自由发展,在国际事务民主协商中和平治理。“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10]20,实现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梦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更加需要建设合作共赢、和平正义的新型国际关系。

(三)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性正向传播

对歪曲、误解、攻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舆论进行正向释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性范围的传播和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其诞生起,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备受好评,也遭到西方国家的肆意歪曲和恶意攻击。西方国家以自身资本主义国家利益高于人类整体利益的立场大肆宣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面舆论。其一,将“一带一路”“中国梦”和中国式现代化等人类文明发展新路径和新实践的内容称为中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掩护;其二,将中国与他国的友好合作稱为中国对外的价值观输出;其三,将“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等经济领域的和平交往平台称为中国对他国的经济威胁与捆绑。马克思曾阐释人类的历史之所以走向世界历史,是因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3]404。纵观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历史,显而易见,是对全世界各民族压榨与剥削才积累巨额财富,进而支撑西方国家的科技进步。相比较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承诺,“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12]525。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注重从人类整体和平共同发展的立场出发,以中国的发展带动其他友好国家共同发展,以其他友好国家的发展助力中国自身的进步。

在国际重大会议、活动中宣扬和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是中华民族对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科学构想与现实设计,更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实践。由此,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机会,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在访问别国、国际会议等国际公开场合用正向理念传播澄清、驳斥负面解读尤为重要。早在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中强调:“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1]272该演讲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初步的阐释,其理念开始迈向国际舞台。其后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生态五大领域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国际广泛认同,并在2017年2月,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式写入联合国决议之中。此后,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反法西斯纪念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G20峰会、冬季奥运会、联合国会议、国家访问等重大国际场合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不懈和庄严郑重地释义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做到行与知相统一、实践与理念相结合,极大幅度地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认同,致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各个要素现实建设更加畅通有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 朱正义,林开甲.礼记选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7] 刘兆伟.《论语》通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8] 中庸[M].刘兆伟,译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9]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2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3] 习近平.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4):5-8.

[14]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5] 習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J].当代世界,2017(12):4-7.

[1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1).

[17] 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J].当代世界,2021(7):4-9.

[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9] 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3):5-7.

[20]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Abstract: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originates from the idea of the Marxist community, inherits the idea of harmony and great unity i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s 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Party?蒺s ideas to explore the great practice of liberating all mankind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As the worlds largest ruling party and a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the mission of The Tim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fully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vis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he vision is a realistic expression of China?蒺s wisdom and strength, and a new blueprint for the future of mankind. The realiza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cannot be achieved overnight. Rather, it needs to be achiev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 deep-seated concrete practices such as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all countries, optimizing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forging ne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actively interpreting the vis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 words: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great harmony;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