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晖
摘 要: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到各门课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了无形且积极的影响。显性的“政治课程”与隐性的“课程思政”具有一致性、互补性和契合性,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文章立足于高中政治教学,分析了高中政治“大思政”教学的策略,希望以下内容能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政治;大思政;课堂教学
一、“大思政课”视野下高中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意义
“大思政课”之所以“大”,在于其充实了紧贴现实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指向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在“大思政课”理念指导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首先,立足“两个大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自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两个大局”,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勾画出我国在一个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图景。在“大思政课”视野下,高中思政课教学要自觉置身于“两个大局”的时代语境中,紧密贴合国内外时局发展的最新动向,牢记我国在脱贫攻坚、抗疫斗争、举办冬奥会等领域取得的伟大胜利,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优越性,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强国志和报国行,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胜任“关键课程”,使思政课更具开放性和生活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清晰透彻地讲好思政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教学内容上看,高中思政课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等方面,是一门综合性极强并且内容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课程。从教育对象上看,高中生的心智日趋成熟,思维日渐活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奏效。那么,思政课应该如何胜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功能定位呢?引入“大思政课”理念无疑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驱动力,为思政课教学变革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由于“大思政课”凸显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双向同构,强调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强调理论学习与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良性互动,强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上好思政课,这就使高中思政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
二、高中政治“大思政”教学实施路径
(一)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政课彰显真理的力量
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为了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思政课教师普遍养成了对标统编教材落实教学的良好意识。但全国统编教材受篇幅的限制无法兼顾地区差异等因素影响,呈现的大多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如果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教学就会显得干瘪空洞、枯燥无味,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不管是上海“二期课改”还是全国“双新”(新课程新教材)改革,都特别强调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特色。《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大思政课”视野下的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印证教材中的结论,不是满足于学生能用学科知识来解题,而是学生通过“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借助学科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等方式,使教材的理论观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在运用学科基本观点和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品尝真理的味道,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教材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呈现的知识比较抽象。在“大思政课”理念指导下,师生可以聚焦北京冬奥会的会徽“冬梦”,通过临摹行书“冬”的字帖,领略滑冰运动员和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再将“冬”的行书字帖和“冬”的会徽进行比较,在动手实践和比较分析的活动过程中概括出冬奥会会徽的设计思路——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鉴中国书法中强调线条流畅和字形舒畅的行书形态,以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的呈现形式来诠释冬奥运动的激情与活力。学生追寻着会徽的设计思路,在体悟行书形态的转化中可以进一步从哲学的高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涵。
(二)联通线上线下,使思政课“网”住学生的身心
根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青少年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各种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信息裹挟着,容易产生价值困惑。因此,教师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在“大思政课”理念指导下,高中思政课应该如何联通线上线下,使思政课的“真理之光”照亮互联网的角落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思政课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运用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方式,借力微信、慕课等新技术平台,使互联网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催化剂”。以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我国的国体”内容为例,本课主要讲述我国国体的内涵和本质。在课前,教师可以依托学习任务单,请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新中国国徽、国旗和国号的故事并提交。教师还可以借助“问卷星”平臺调研学生对我国国徽象征意义的掌握情况,以便摸清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上,教师请学生上台讲述我国国徽、国旗和国号背后的故事,并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完善,进而由表及里地揭示我国国家性质的内涵。在课后,教师还可以请学生搜集能够体现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案例并在班级微信群讨论,或者提供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电子书籍供感兴趣的学生阅读交流。如果学校有条件运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学生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搜集资料、分组讨论、反馈评价。例如上海市大同中学除了在思政课上探索利用平板电脑助力线下教学的模式外,师生还一起拍摄“顾老师讲红色故事”“先驱”“铭记”等慕课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形成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实效。
(三)走向社会生活,使思政课充盈人间的烟火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致力于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思政课,也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而是一门贴近社会生活、凸显现实关怀的課程。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走向社会生活中去讲。正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言,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么,“大思政课”视野下教师应该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讲思政课呢?
首先,要厘清在怎样的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政课这一前提问题。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能够给予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生活体验。但社会生活也是复杂多样的,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生活都能够对学生产生正向作用。为此,必须把社会生活的选择视角聚焦到英雄的中国人民身上,聚焦到党的先进性上,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上。
其次,要找到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的“抓手”。正如有学者所言:“思政课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为思想武装,化为信仰信念、价值追求,化为行动实践。”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序列化、结构化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在“行走”的思政课上了解中国国情,解读社会生活,坚定理想信念。
再次,要回归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的“初心”。“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毋庸讳言,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仍然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因此,为实现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除了要讲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外,更要鼓励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永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初心使命。例如大同中学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企业、政府,调查新能源电动车推广难的问题。学生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提出的合理布设共享充电桩、完善技术创新企业奖励机制等建议受到政协委员的好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大思政课”视野下高中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一)“大思政课”建设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思政课”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思政课时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能网上网下相结合,还要深入社会生活,做到有设计、有抓手、有成效,这样的高要求进一步加剧了思政课教师的“本领恐慌”。面临“本领恐慌”,思政课教师应该如何强基固本、战胜挑战呢?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大思政课”更加强调讲道理。教师只有把理论学深了、学透了,才能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的疑点、盲点,真正让学生心服口服。
(二)“大思政课”凸显了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紧迫性
“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如果没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无论是将现实生活资源引入思政课,还是在社会生活中讲思政课都会大打折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那么,立足学校层面,如何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来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呢?
首先,学校以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为契机,共享学校德育工作部门的育人资源。近几年,书记、校长走进思政课课堂,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借助书记、校长的统筹协调,思想政治学科可以打破从属于教学部门的学科教学与从属于德育部门的育人活动之间的制度壁垒,共享德育部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资源以及家长、社区、场馆、企业等实践资源,从而更有效益地上好“大思政课”。
其次,以思想政治学科教研组凝聚力建设为纽带,激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活力。站在思政课教学的立场上,思想政治学科教研组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并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教研组的凝聚力,一方面有助于思政课教师借助团队的力量夯实理论基础,增长社会经验,克服“本领恐慌”;另一方面有助于通过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德育部门丰富多样的育人资源向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的生长点,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政治课是落实思政育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努力探索多种途径,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在灵动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多种多样的思政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小平. 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引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J]. 中学课程资源,2022,18(08):16-17.
[2]孙庭梅. 运用时事热点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有效性分析[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08):9-10.
[3]姜瑞强. 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引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05):79-81.
[4]朱龙洋.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的有效策略[J]. 求知导刊,2022(25):80-82.
[5]邵迪.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内容的植入与教学方式[J]. 亚太教育,2019(11):116.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