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坊庆 陆丽萍 姜尚京
【摘 要】针对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Project综合板块内容设置单薄化、教学过程碎片化和教学效果浅表化的问题,文章依据项目化学习理论和具体实施流程,以五年级下册Project 1 Around our city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项目化学习在英语综合板块实施的过程,旨在通过项目化让知识学习从“散点”走向“聚合”,进一步充实语言、丰富话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言学习,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综合板块;小学英语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Project综合板块是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该板块在内容设置上主要由几个环环相扣、联系紧密的语言实践活动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环节,综合运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呈现学习成果。这旨在“用英语做事情”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但从任务设置来看,该板块在内容编排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完全符合真实的交际场景,话题内容不够丰满,语言不够丰富,形式比较单薄。从具体的教学实施来看,教师仍通过单元复习的方式巩固旧知,语言分散,知识点凌乱,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从学习成效来看,这只是对旧内容进行复现,这些散装的知识很容易被学生遗忘,无法获得深度理解,未能真正达到“用英语做事情”的初衷。“散落的珍珠不是项链”,项目化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知识连接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串联语言、研究语言、运用语言,在推进过程中,逐步感受整体性学习的魅力。
一、项目化学习的内涵
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通过完成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学习,是一种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实践活动[1]。项目化学习是教师创设真实的驱动性问题或挑战的探究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项目成果展示,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以及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2]。项目化学习是用高阶认知“包裹”低阶认知,是超越原有学科教学对知识的“点”式理解,从更高一层的“网”来思考、运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项目化学习不直接指向琐碎的、零散的知识点,需要用概念作为聚合器,不断聚焦更多的知识信息。概念是项目化学习的直接知识目标,是骨架和灵魂;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作为项目化学习的骨肉,可以用来丰富对概念的理解;元认知知识在项目化学习中经过转化被用来作为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是解决问题和完成项目必不可少的条件[3]。
二、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实践
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Project 1 Around our city教学为例,依据项目化学习内涵,将具体实施过程整合为三个阶段。
(一)项目准备:专注概念知识,聚拢语言
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中自然单元的板块内容基本一致,由于每个单元的话题不同,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点也不尽相同。如果每个单元的教学都只是围绕分散的知识点开展,一节课学一点,一个单元再多学一点,这样一点一点地学习,会导致学生学习一直处于“盲人摸象”的迷茫之中,无法探知语言知识的全貌。在真实世界中,有良好洞察力和判断力的人看待现象或问题的方式往往不是通过零散的知识而是通过不同的概念框架[3]。概念是项目化学习的直接目标,教师可以用概念有机黏合这些碎片化的语言知识,高度组织学生学习。
Project 1 Around our city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教学参考书给出了两个活动任务建议:一是绘制简单的城市地图,确定学校和家所在的位置,标注地标性场所和建筑,如公园、银行、邮局等;二是根据所绘制的城市地图,综合运用第二、第三单元所学的词句,介绍交通方式和路线。综合分析以上两个活动任务,Project 1 Around our city旨在复习一些场所、地名、路名的表达方式及问路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生活的场所以及自己生活的城市。大量琐碎的词句知识会因自制地图被学生使用,但这些任务比较简单,内容也比较局限,没有能真正实现情境的迁移,只是将前几个单元的语言知识进行重复练习。
教师应先考虑用合适的概念将碎片化知识重构、优化,使其成为适合学生需要的整体性知识,将项目设计的语言点梳理出来(见表1),进而确定“如何利用信息进行合理规划并表达” 这一大概念,做好项目準备工作。
在确定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How can we make a travel plan of Suzhou?”驱动性问题,用“制作苏州路书”这个新任务替代原有任务,重构已学单元的词句等语言知识,以“如何为游人制作苏州路书”问题驱动任务,促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社会性实践。学生需要在统整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和实地寻访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苏州的风景名胜、名人特产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规划设计旅游线路并能向他人准确介绍旅行攻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教师还应把驱动性问题分解为一组相匹配的子问题(见表2)。这样问题化的组织结构,能为学生碎片化的学习内容提供有意义的目的,触发他们对项目的兴趣。
在项目准备阶段,学生需要对碎片化的学习资源进行搜集、筛选和加工,在“制作苏州路书”这一终极任务的驱动下,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高阶知识。这样的知识重组对学习个体和学习小组都充满了挑战,他们需要克服语言知识零碎、分散、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等弊端,通过专注概念的学习,促使语言聚拢,使碎片化的语言知识融入概念的生成,获得知识迁移,对新学习产生更好的理解。概念是项目化学习中的“航标”,为学生实施项目保驾护航,是项目准备的首要前提。
专注概念,通过结构化将内在关联性知识聚拢,促使学生的学习进入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阶段。结构化的语言知识能够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帮助学生唤醒已有的知识,关联新旧语言知识,有机整合多领域的知识,寻找出所需信息内在、深层次的结构,获得信息的重组、语言的重构[4]。
(二)项目实施:依据观察反馈,聚焦语言
项目化学习强调: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否得到有效反馈。反馈的依据是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主要是对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
做好项目准备工作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实地寻访等形式完成旅游线路规划,并通过旅游手账、PPT、短视频、图文绘画等形式尝试向他人推荐旅游线路。教师根据项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聚焦语言学以致用,设置有关语言表达和作品設计观察量表(见表3),观察、研究学生的具体表现。观察者依据各观察维度确定等级,然后在相应表格内用质性评价的方式简述,关注汇报者的感受、反应、行为、思考、发展和成长。观察的起点与归宿都是为了改善学习,学科本质始终是观察的聚焦点,因此语言的掌握与运用作为英语学科的本质,是观察维度的基本要素,如材料与主题的关联度、语法的正确性等。
师生通过观察,收集学生在具体学习目标上的完成情况、取得进展的信息,如语言知识的运用方面,包括专有名词首字母有没有大写、地标性建筑的翻译是否准确;路书的专业性方面,包括行程路线安排是否合理、是否体现文化精粹;版面设计方面,包括图文设计是否美观、重点是否凸显。
以上各项观察的维度因“制作苏州路书”项目而建立内部联系,帮助学生聚合碎片化知识,使其看到不同细节、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形成全局性理解。这样基于观察所得的反馈能更好地对应目标、形成关联、统整学习内容与形式,强调整体把握、多维度观察,在完成“制作苏州路书”这个大任务的整体观照下,信息与信息、学生与信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关联,形成整体,进而解决碎片化学习所带来的弊端。
学生在项目探究过程中,需要搜寻专业的信息来完成自己的作品。教师不是唯一的信息输入源,也不太可能是每一个方面的权威,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应聚焦于语言,帮助他们找到在情境化任务中符合认知特点的表达。这是基于学科本质、学生本位的专业反馈。教师扮演“顾问”角色,对于初稿中发现的语言错误,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如拼写、句法、标点等错误,还有句型单一、表达单调等问题,让学生根据反馈修改整个文本。除了解决文本表达的“形式”问题,“内容”也应重点关注,如“是否满足游客需要?”。学生在接受反馈后,再次调整“路书”的内容,修正相应语言,逐步完善作品,使其因不断完善而更具竞争力。
(三)项目总结:通过纠正反思,聚合语言
学生将碎片化学习所获得的外在语言知识,在项目中经过筛选、加工、整理,找出关联性、生成点,并经过理解、内化、迁移,聚合成为整体性、系统化的内在知识。
经过项目的准备、实施等前期工作,在项目总结阶段,通过纠正反思、成果展示及展示现场氛围营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整体呈现项目成果的获得感和荣耀感。通过充满仪式感的项目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反思之前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为下一步行动指明方向。得到反馈的学生,会对当前作品在整体上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进一步修正细节或者一些不合理的表达,调整、完善作品。以下是学生经历数次迭代所制作“路书”的具体内容,并借助PPT大方得体地用英语进行演示,语言连贯,思维清晰。
[学生作品]
Hello,everyone. Today well introduce how to
travel in Suzhou for two days. Heres our plan.
When you arrive at Suzhou Railway Station,you
can get on the metro at Train Station and get off at Le Qiao Station,then you can walk to Guanqian Street. The JI Hotel is on the street.
On the first day,you can visit the Grove Forest Garden. There are lots of rockeries in the Lion Grove Garden. You can go through the rockeries and walk on them. In the evening,you can walk on Guanqian Street. You can see many old and special things there. You can taste lots of Suzhou snacks.
The second day begins in the morning. You can
take Bus NO.32 to the Tiger Hill. Thats a wonderful place. It is the worlds second leaning tower. In the afternoon,you can visit the Suzhou Museum. There are a lot of treasures in it. In the evening,you can walk around the Jinji Lake and enjoy the fair view.
Do you like our plan?
在任务驱动下,这组学生对整个城市进行观察与调查、信息搜集与筛选,根据项目主题和主线,链接已有的零零散散的知识,设计整体性与可行性较强的方案。在项目探究的进程中,学生经历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设计排版、交流反馈、修正改进等一系列分散而有序的过程。学生通过完整地展示成果,发现知识是具有生活价值的;经过反思,感受学习是充满挑战的。
公开展示是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展示过后的分析评鉴有助于优化成果,激励学习。成果展示并不是项目化学习的终曲,每个学习小组展示作品之后,由在场的观众投票表决(人手一票,只能投给其中的一组),并辅以简单说明(见表4)。
这些投票整體反映了每组项目化学习的质量,正向的建议是对学生闪光之处的反馈,也是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努力的最大肯定与褒奖。这样积极的体验,无疑为整个项目的完成增加了美好的回忆,即使任务是有挑战的,过程是波折的,学生也经历了一些困难,但最终的体验却是美满的,是幸福的。投票意味着“对比”,对比能优化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为后续学习提供契机。
项目完成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某组的“路书”更受欢迎?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文化之旅”的思路?我们城市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到底是什么?下一次我们该如何改进?这些问题表明学生具备初步辨认重要内容的能力,逐步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模式,体现了专业的学习品质。为了呈现更高品质的成果样态,学生会把此项目学习中引发的反思卷入下一个项目,促使学生的学习逐步呈现出系列化、进阶化、专业化,从零碎走向整体。
三、结语
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通过专注概念,聚拢散点分布的语言知识,建立语言在知识、能力上的联系,可以有效避免语言学习碎片化所引起的难以应用、影响思维和阻碍表达等弊端,提升学生多元化迁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形成全局性理解,自如应用所学语言进行完整、连贯且有一定深度的表达。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可以改变教材中Project综合板块的授课模式。通过驱动性问题,以小组活动探究为主体,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为目标,将学习不断引向深处,促进所学知识的整体关联,并以积极的评价与反馈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 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 2版. 任伟,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王淑娟. 美国中小学项目式学习:问题、改进与借鉴[J]. 基础教育课程,2019(11):70-78.
[3]夏雪梅.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4]赵俊峰. 解密学业负担: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周彩珍)
【作者简介】陆坊庆,高级教师,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义务教育领军教师百人计划学员;陆丽萍,一级教师,苏州市高新区学科带头人;姜尚京,一级教师,苏州市高新区学科带头人。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C-c/202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