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霞
初中学生性格各异,具有个体差异性,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而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要吸收其他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创建良好的班风,让班级管理的成果惠及更多学生,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初中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一、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一)管理方式
班主任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班主任的管理模式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严格的班级管理模式盡管在短期内能够见效,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班级的发展。在严格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对班主任存在畏惧心理,不愿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会阻碍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使学生难以排解心理压力,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过于松散的班级管理模式则无法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同样影响管理效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张弛有度,合理把握班级管理的尺度。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要了解每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师生沟通
沟通是班级管理的灵魂,良好的沟通是增强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通过沟通做到相互理解,能够为后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用足够的耐心和真诚对待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提高师生沟通效率。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沟通时,班主任要注重方式方法,既要指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能从内心真正接受自己的建议和要求。
(三)管理目标
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时,班主任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准确定位班级建设方向。同时,班主任要让每一名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并根据总体目标制定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三者相辅相成,构建完整目标体系。
二、初中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果班主任以领导者自居,学生就很难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是有独立思想的鲜活个体。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在理解、信任、尊重、宽容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倾听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用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用心管理班级,用爱引领学生,以增强班级管理的效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尽可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鼓励学生展现自我风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发挥班集体的感染作用,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例如,针对体育特长突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鼓励他们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充分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优势,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班级归属感。
(三)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榜样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引发学生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其生活阅历少,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班主任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在班级中树立良好榜样,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具体来说,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班主任都要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时时刻刻感染学生,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班主任要做到事无巨细,意识到个人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充分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心理特征,将自己作为学生的榜样。
(四)遵循因材施教的管理原则
因材施教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班主任要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换言之,班级管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将各项班级事务做到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注意学生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从根本上说,班主任要意识到“班级管理无小事”,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和能力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在人际交往、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要了解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适时介入,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指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班级活动的调节作用,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释放压力,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与此同时,班主任要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模式,明确班级管理活动的落脚点,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让班级管理过程更加高效。针对存在厌学倾向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帮扶活动和举办心理讲座等,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五)鼓励学生自治自理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班主任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毛遂自荐,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在班干部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以民主选举的方式组建班委会,并让学生监督、评价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班级管理工作。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学生不仅能够站在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表现,还能更全面地看到班级管理的困难之处,从而增强自主管理意识,自觉维护班级纪律。
引导学生自治自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制定班规,尽可能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诉求,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从而使学生学会自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鞭策自己。
(六)开展主题班会
班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向学生征集班会的主题,鼓励学生提出有创意的班会活动方案,从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学生在思考班会创意点时,可以将具体的想法制成班会策划投标书。班主任可以采用竞标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最中意的投标书,以此作为班会方案。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学生的参与权利,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班会形式方面,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演讲、才艺表演、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班会活动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在主题班会中,班主任要与学生积极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班主任要基于学生的思维模式与心理特征设计具体的班会方案,真正把学生作为班会的核心,引导学生在班会中积极发表意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情感变化。为了增强班会活动的效果,班主任要着力丰富与学生的互动形式,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消除学生的思想负担,拉近师生距离,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七)建立民主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班级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班主任要建立民主化的评价模式,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融合多种评价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除此之外,班主任也要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和管理结果反馈,自我反思并改进管理模式,使班级管理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结语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班主任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班主任要革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着力优化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刘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