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是应对数字经济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能够为其专业发展带来新动能、新要素、新工具、新方案。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在逻辑上要遵循“适用”“实用”“管用”“好用”的原则,在遵循教育规律与科技原理的前提下高效推进。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在发展进阶上表现为建构数字化思维、推进制度化升级、赋能“三教”改革、创建资源平台、优化治理模式五个维度。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技术;职业教育;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王蓉(1982- ),女,江苏南通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苏 南通 22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基于智能航运的高职航海类专业‘四层五融三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项目编号:2021JSJG421,项目主持人:朱志海)和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重大公共安全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0SJB0822,项目主持人:王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6-0101-06
2022年8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主论坛所做的主旨报告中强调,要整体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级,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数字化转型。2022年10月,“推进教育数字化”被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专业建设作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核心发展要素,与产业发展的内核要高度匹配。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全面驱动产业实现数字化变革,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上要紧跟变革潮流,自觉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新能级,重塑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
一、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价值
1.数字化新业态注入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新动能。《2022中国数字经济主题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占GDP的32.5%。在我国的主要经济产业中,数字化技术正全面融入实体经济,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产业新一轮革命: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能效益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数字化的高速发展使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数字化的大力发展必然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端产生更复合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需要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的供给侧进行深刻变革和专业内层的再造。当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数字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人才供给还远不能满足产业数字化要求,对此,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要加快数字化改造与转型的速度,有效地提升支撑数字经济的能力,以应对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2.数字化新变革赋予职业教育专业构成新要素。数字化嵌入职业教育,是将数字技术融入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学习实践等各个构成要素中,为专业建设宏观层面(如发展定位、治理模式、育人方式)和微观层面(如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带来新变化的过程。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简介涵盖全部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的1349个专业。从各专业的具体描述看,大多数专业提出了强化学生掌握数字技能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要素构成具有新的特征,即数字技术与专业技术的组合。在专业发展内涵上,要适应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演变规律,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的组合优势,从外在的形式升级转向内在的价值激活,使专业数字化的要素具有更强自适应能力和创新张力。在专业发展形式上,使数字化体现于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用数字化驱动职业教育专业各环节衔接更加顺畅、运转更加高效。
3.数字化新技术带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新工具。在数字资源方面,一系列新技术开发、存储、汇聚了海量的专业资源、教学资源、实训资源,各职业院校可以依托这些资源进行云共享、云研讨、云互动。国家层面、省市层面以及职业院校逐步开发了一系列优质数字化教育資源,为广大师生群体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研究平台。在教学模态上,“数字技术+云资源+虚拟现实”的新型教学模式快速发展,专业教学的重心逐步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配套数字化资源供给,教师的角色也演变成“教+引+导”的复合角色。在学生学习形态上,学生在接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依托在线数字资源、云端“技术技能中心”,具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学习内容具有更强的精准性,学习形式更富有弹性,学习的方式也更多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泛在学习与定制学习的融合。
4.数字化新平台供给职业教育专业实施新方案。数字化催生了大量职教新平台,它们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职业教育专业的固有边界,专业发展的差异化、专业治理的精细化、专业服务的智慧化、教学实施的精准化等得到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有利于形成专业建设新的“生态系统”,借助数字化平台和工具,不断打破专业建设的时空界限,促使不同区域、不同院校、不同资源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有利于推进专业治理的智慧化过程,突破传统治理模式的时空约束,通过大数据、算法等进行资源的有效分配,进而实现专业建设的善治、共治、智治。此外,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还有利于创设校企合作“数字化工厂”,帮助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实现降本增效,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真实生产情景的黏合度,增强了校企融合的广度与深度。
二、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逻辑
1.适用:数字化遵循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律。社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数字化带来了巨大机遇,激发了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新活力。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数字化要从更宏观的视野审视数字化嵌入专业的适用性,遵循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循序渐进、有序铺开的总原则,从相对成熟完善的产业数字化领域倒推职业教育的专业数字化,从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土木工程等具备一定信息化基础的专业着手,对专业内部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验实训体系等进行系统的数字化再造,逐步形成专业数字化样板,为其他专业的数字化改造提供可复制的方案。此外,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会带来产业的链式突破和结构跃升。职业院校在遵循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积极进行调研与论证,及时发现转型重点难点,从而为适应产业数字化新变动做准备。
2.实用:数字化应对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现实。全力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数字化,要以“实用”为原则,对专业发展全面进行增值赋能。要按照教育部教育数字化“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总要求,抓住职业教育数字化新基建、新结构、新模式的发展契机,将数字化作为职业教育专业新建构整体性、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推动专业建设各要素的全面变革。在专业建设的内核上,突出“顶层设计、数字嵌入”理念,根据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基本要求重构专业建设层级,开发适合数字化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要求的各类资源和平台,对专业内部的各要素进行数字化资源改造与升级,持续提升数字要素禀赋在人才培养和仿真生产制造中的能力,增强人才数字化复合发展能力。在专业建设的外延上,坚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开放性、服务性,营造开放共享的开源性文化,使数字化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成为常态,让更多同类专业、相似专业能够实现跨区域、跨教育类型、跨院校的互动,扩充专业数字化发展的范畴。
3.管用:数字化满足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在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下,逐步由原来的“人治”转变为“人治+数治+智治”,专业发展需求的数据来源、数据生成以及数据转化也变得更加智能化、科学化。在处理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时,数据算法能够为专业发展的管理者、建设者提供更先进、更准确的意见,有利于实现专业调整、转型的精准性。数字化在融入职业教育专业进程中,要以“管用有效”为基本前提,确保数字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增值。当前我国各职业院校在专业上的数字化改造或升级仍处于初级阶段,专业数字化的新基建推进还不尽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建设的数字化进程。各职业院校要着重通过连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产业等数据平台,加强自身专业发展的数字技术赋能,通过引入第三方数字技术高科技公司等多种手段对专业进行技术配置,从基础设施上满足专业数字化的基本需求。此外,还要强化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需求的数据纵横融通,在专业建设上将国家、省市自治区、产业、学校四级数据资源联接,打破数据隔阂和数据壁垒,建立基于专业的统一数据库,做好数据安全的维护,将数据风险降到最低。
4.好用:数字化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能级。通过数字化营造的职业新生态,就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更加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新体系,构建虚实结合的更具沉浸性的职业教育新样态,构建数据驱动更加精准的职业教育新路径,构建人技结合更加智能的职业教育新范式。这表明,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将迎来新的发展能级和更美好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的最终发展方向体现于“维度+质量+结果”。第一,理清维度是前提。要充分理清产业、岗位、专业之间的数字化逻辑关系,界定清楚专业要素数字化所要达到的高度,并分层、分要素进行数字化建构,将专业发展的整体性、协同度和契合度设置成一定的目标值,确保专业数字化发展的能级与数字经济同步。第二,优化质量是关键。专业建设的数字化必须建立起基于数据驱动的自优化、智能化决策机制,以质量数据流动促进专业要素的跨界协同和服务创新,推动专业发展的持续优化。第三,评价结果是保证。要通过多元评价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具备工作岗位数字化要求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并引导其树立数字化的终身学习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维,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进阶
1.精准认知,更新思维,凸显专业数字化价值理念。第一,建构专业数字化价值思维。从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看,各职业院校要充分厘清专业建设数字化的内在价值,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切实将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结合起来,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进行协调,加大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资金、数字化人力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好专业在数字化改造和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增强数据利用的频度、信度、效度。第二,建构专业数字化复合思维。职业教育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利用大数据、交互资源、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手段构筑了一个巨大的数字系统,各主体、领域、要素形成了全新的结合形式,学生能够将多种学习模式进行有效衔接,对于行业产业的具体工作岗位数字化要求、技能数字化要求的理解也更清楚。教师要基于现实情境,主动建构数字化复合思维,既强化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更高阶的数字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字意识;又要跳出数字化技术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情怀,使他们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数字经济时代“技能+素质”的复合意义,更加科学、完整地理解数字化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第三,建构专业数字化人文思维。数字技术通过技术、效率赋能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职业教育的本质目的仍是育人。因此,在专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要审慎把握数字技术应用于专业发展中的价值尺度,注重摒弃数字化可能带来的价值异化。要弘扬与发展职业教育应具备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精神,建构对待数字技术的科学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既要培育学生“敢于探索、联通互造、无限创新、自我创生”的数字化精神,又要引导学生在专业能力、素养成长中养成独立的自我性格。
2.建构标准,设立制度,实现专业数字化迭代升级。第一,专业标准的数字化重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目的是确保职业准入的严格性和发展质量的提升。目前我国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已经开始体现信息化和数字化要求,但与全面实现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数字化应全面渗透到专业教学标准以及学生技术技能核心素养的标准中,一方面,国家要尽快修订和完善专业教学标准,界定清楚学生在职业教育各层级人才培养中应具备的关键要素,适时出台《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数字核心素养框架(指南)》,开发学生数字化素质素养在线测评工具或平台;另一方面,要增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开放性和前瞻性,给予职业院校在应用数字技术或特定数字工艺、设备等方面一定的自主权,以应对各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和产业结构差异带来的专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第二,规章制度的数字化构设。我国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上的规章制度比较齐全,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涵盖了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各个领域,职业教育专业的制度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有了基本保障。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规章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基于现有制度框架,根据数字技术的特性与规律,完善现有规章制度条款;另一方面,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建构基于职业教育专业的数字化专门制度,明晰各主体的数字化职责,规定设置专业数字化的目标、任务、资源、平台、师资、保障等内容,通过定性與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地推动专业数字化的制度顶层设计。第三,体制机制的数字化建构。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发展的主体虽然是职业院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涉及政府、学校、企业、专业机构等多种力量。要加快推进专业数字化的建设速度和力度,各方主体要深度协同,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共同作业,从机制上理顺相互关系。要建立能够发挥各方优势的机制,通过明晰职责、细化分工,将专业数字化建设任务和要求进行精细传导,保证工作落实到位;要建立专业数字化的应用机制,梳理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绘制产教对接谱系图,使数字化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养、产业工作岗位的全流程更加清晰与准确。
3.改革“三教”,数字赋能,推动专业数字化要素优化。第一,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水平。职业院校要对所有专业教师进行全员数字化培训,针对各专业的数字化改造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送培、引培,重点强化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应开展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和教学胜任能力的数字化标准与指标制定工作,将数字胜任力纳入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和评价,将刚性要求与柔性激励充分结合。第二,数字技术赋能教材多样展现。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层出不穷,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要借助数字技术将新职业、新岗位、新技术、新知识等融入教材之中,将典型生产案例、1+X证书在岗位上的最新要求等在教材中实时体现,实现岗位与教材内容的同频。同时,要紧扣产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要求,大力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等新形态教材,开发移动交互式、多功能、智能化的“云教材”和“电子学材”,同步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大大拓展教材的外延,使教材从平面转向立体、从单一转向多元。第三,数字技术赋能教法深度变革。在教法变革上,要通过对接数字化生产流程和数字化生产需求,打造将学校课堂、企业课堂、虚拟课堂融会贯通的多维教学空间,将岗位技能、工作流程与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化集成、解构与重构,实施以学生数字化技能获得为核心的课堂革命,加强翻转课堂、混合式课堂等教学模式融合运用,使教法更多地体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特征;在学法变革上,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核心,“岗课赛训证”一体化推进,全面推进数字化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技能生成上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中熟练应用数字技术。
4.生成资源,创建平台,增进专业数字化开放共享。第一,创设数字化工作情景,拓展工作世界场域。职业院校各专业要强化数字化工作情景和真实工作岗位情景,将数字化作为学习者与未来工作岗位直接联通的特殊媒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展示出“现场工程师”“实践专家”“技能专家”的工作目标、工作意图、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实现对工作情景所要求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转化,进而将真实工作世界与实操世界全景式、模拟化展现给学习者,使学生能够将教师赋予的教学内容与自我建构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数字化工作能力,减少企业用人的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第二,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立新型学习范式。充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重要依托,要解决专业数字化学习资源供给端的问题,重点在于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层面专业数字化资源的供给,重点是强化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业资源库、在线精品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资源数量与质量;第二层次是省域和行业层面,国家要强化有关省份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试点,根据各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进行差异化专业数字化资源生成,将行业企业的数字资源纳入其中,并拓展应用模块,丰富应用场景,便于学习者进行智能化搜索;第三层次是职业院校要自主进行专业数字化资源的建设,着重围绕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点,从微观领域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数字画像”,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帮助学生建立新型的学习范式。第三,创建数字化实践平台,增进校企深度融合。借助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产业园区产教联合体、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重点项目,全力打造数字化公共实践中心、企业实践中心和学校实践中心,与行业企业共同打造数字化系统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生产车间+课堂”实时平台,利用VR技术、AI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将生产景观、技術图谱全景展示给学生,使教师和企业技能大师通过实践平台更好地进行生产岗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5.优化治理,增强智治,促进专业数字化智慧集成。第一,专业建设的智能治理。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涉及多元化主体和要素,要实现这些主体和要素效能的最大化,必须强化相关的数据采集、处理、反馈。从宏观视角看,要将全国职业教育同类专业、专业群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收集,建立一体化、集约化、网络化的综合型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集成分析、可视化处理实现专业的智能化管理,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管理者、实施者提供全面、有效、精准的数字支持;从微观视角看,要建立校域的专业数据中心,强化对专业实施过程中全流程、全时段的数据采集与监测,加强专业治理的智能化,为专业的自我评估与诊断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第二,人才培养的智能监控。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所要塑造的数字化技术技能人才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经济领导力、数字化业务能力和数字化发展潜力。对于职业和岗位的数字化,要具有感知力和洞察力,能够拥有数字化办公技能、数字化运维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数字化价值观。在具体专业人才培养中,既要运用数字技术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智能监控,推动人才培养管理流程和规则的深层次变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效率、运行效率,增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评测的智能化水平,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自我监测,在自我数据分析中发现短板和缺陷,并借助自我诊断的智能导引及时解决问题。第三,专业发展的数据评价。运用数字化技术对职业教育专业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周期的评价变得更容易实现。专业发展的数据评价能够突破传统专业评价的多方面不足,真实测评课程、教材、课堂、实训等层面的达标度,客观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从而实现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全面融合。教育者要通过知识、技能学习结果的数据分析观察学生在学习行为、思维情感、价值取向等潜在的发展要素,便于在现实中通过教育教学干预激励学生的发展成就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求是,2022(2):4-8.
[2]徐兰,邓映峰.“三教”改革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J].职教论坛,2022(7):52-58.
[3]方绪军,王屹,陈业淼.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逻辑分析、现实挑战与时代进路[J].教育与职业,2022(6):80-86.
[4]赵志群,黄慧婷.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8):10-17.
[5]王敬杰.新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困境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2(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