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跨入信息化2.0时代,智能教学模式改变着课堂上教和学的方式。翻转课堂是智慧教学环境下创新出来的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先学后教”的创新模式对教师来说是一种突破。文章以翻转课堂和高中语文古诗教学的融合作为切入点,以情景教学法为背景理念,分析了高中语文古诗教学的现状,并以“翻转”为创新开展高中语文古诗情景教学活动,以具体的案例分析其教学实施的效果,为研究情景教学法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教学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高中语文;翻转课堂;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8-0044-05
翻转课堂是在智能环境下创设的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依据,巧妙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所打造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智慧学习环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当中提出,要创设利用语言文字的真实的情景,以此来形成有意义的互动的学习环境。鉴于此,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改革,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来为学生创设一个网络学习的空间,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的学习环境,让语文教学更加形象化,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 情味寡淡——高中语文古诗教学现状分析
(一)互动问题:师生互动受限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师生进行互动的方式仅仅局限在单向传输和交流上,尤其是传统的课堂上,时间、空间的约束导致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深度的互动,而互動的开展也仅仅是语言上的沟通,信息技术的缺乏导致教和学之间的互动元素缺乏。
纵观语文学科的表现形式,具有人文性和语言性的特点,这也使得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更加全面化。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通过单向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也停留在书面作业的检测上,使得对学生的思维判断出现偏差,而课堂互动的低效和延时,也导致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想要改善这一形式,还需要教师借助新型的媒体形式,为师生之间打造一个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堂,让互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二)情景问题:教学情景缺失
目前的语文教学环境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情景化的教学主要在课堂内部开展,并且围绕教材的内容进行,具体为教师讲述或者借助PPT的形式来设计情景,这一方法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无法激发学生的真实欲望,进而使得语文课堂的容量受限。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被束缚在语文教材中,只会按照教师的情景步骤理解课文含义,缺乏学生主观意识和情感的渗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语文课堂也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而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学生素养发展的需求。语文学科为了实现创新改革,越来越注重在具体的“情景”中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也是目前高考语文的考查方向,为此,教师应该认准这一方向,主动和信息化的环境接轨,和情景化的教学理念融合。
二、 翻转创新——高中语文古诗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活动
基于情景教学法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翻转课堂的构建,能够将原本静态的故事,转化成为可视化的动态意识,课堂的学习环境也由原本的封闭式课堂转化成为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打造一个思维互动的活跃课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基于情景教学法,开展了高中语文古诗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活动的设计(图1)。
在情景教学法背景下的高中语文翻转课堂的古诗教学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具体为:课前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掌握学情;课中生成交互式情景课堂,深入文本;课后智能推送个性化练习,强化巩固。下面以《李凭箜篌引》教学活动为例,围绕以上的三个方面打造情景教学环境下的翻转课堂,助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
(一)课前: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掌握学情
1. 先学后教,任务引导
先学后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依托于智慧化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就《李凭箜篌引》中的作者背景、创作历史、诗歌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制作一个个简短的微课视频,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放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初步地走进《李凭箜篌引》古诗当中,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鉴赏诗的音乐美。
在完成微课学习之后,教师为学生发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结合自己的学习完成任务单,《李凭箜篌引》的学习任务单见表1。
学生通过完成以上的导学案任务,在互联网提交练习答案。教师在批阅完学生的导学案之后,便会以数据的形式来分析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存在以下几个疑惑点:对字词的理解出现偏差;分不清古诗的体裁;描写音乐手法不理解。
对此,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课堂的教学活动,以具体的任务清单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具体的课堂任务设计上,教师要紧扣《李凭箜篌引》古代诗歌的特点,阶梯状地为学生呈现出探究问题,并且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 巧用翻转课堂,激发兴趣
翻转课堂让教学活动更加多元化,依托智能化的教学设备,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前的自主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发挥的空间,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在通过导学案的学习初步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情之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第二阶段的预习练习:比较阅读,激发思维。学生阅读《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分析比较不同的古诗词所体现出的艺术风格。
与此同时,还为学生设计了第三阶段的预习练习:自由地吟诵《李凭箜篌引》,激发兴趣。采用诗配乐的方式来演绎《李凭箜篌引》,要求情感的表达和原本的意思一致。在这一任务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地搜寻和古诗意境相似的音乐,完成作品的录制。而学生录制的作品也被当作了课堂的开始环节,通过展现趣味的作品来为学生打造一个别致的意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环境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方位的互动,这一互动可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可以是人际互动。学生在课前结合导学案的任务,将自己的实际能力作为起点,选择采用个性化的方式来巧妙地解决问题。
(二)课中:生成交互式情景课堂,深入文本
在传统的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课。而翻转课堂让师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转换,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由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形成一个交互式的情景课堂,让学生针对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的交流讨论,深入文本分析问题,聚焦小组的力量,完成知识的解答,这一过程也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得到释放,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当中语言构建和思维发展等多项的能力。
通过课前导学案的检查,教师将班级的学生分为5个小组,分小组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探讨。
问题1:《李凭箜篌引》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箜篌”所演奏出来的优美的音乐的?
问题2:在诗人的描写当中,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的描述有何妙处?
问题3:为什么古诗的开篇要从乐器的精良入手?
问题4:诗人李贺在描写音乐方面,有哪些特点?
问题5: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针对以上的问题,小组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并展示结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点拨。
1. 成果展示
通过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对《李凭箜篌引》有了自己的理解,而课堂的交流讨论,则是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分析解答的过程。而成果的展示,主要是针对在课前第三阶段的预习练习,让学生思考《李凭箜篌引》的感情,并且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李凭箜篌引》的吟诵音频,和学生自己所录制的音频做比较,感受情感方面的异同之处。
2. 整体感知
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来让学生对《李凭箜篌引》形成整体的感知。最后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来赏析全诗:
第一段: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赏析]诗人在前四句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地点顺序的写法,而是另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是一前一后穿插在其中的。这样的写作方式突出了“乐声”,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力量。
第二段: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赏析]前两句描写音乐时而清脆如昆山上的玉石碎裂,时而空灵仿佛凤凰的叫声;时而凄惨仿佛芙蓉花在哭泣,时而欢快犹如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这是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后两句在用语上浪漫夸张,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真情实感。
第三段: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诗人凭借着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将读者带进了更加广阔的境界,也让情景教学法更为凸显。
3. 细微分享
在交流探讨中对整体的内容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为了达到情景交融,则需要从细微之处进行分析,为学生创设音乐情景,以互动的方式完成鉴赏。
结合课前“学生阅读《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分析比较不同的古诗词所体现出的藝术风格。”这一问题,设计以下的探究环节:
①《琵琶行》的片段中,是通过什么角度来描写声音的?
②《听颖师弹琴》的片段中,是通过什么角度来描写声音的?
③总结归纳:比较鉴赏三首诗在描写音乐方面所形成的异同。
(提示:描写音乐的手法有直接描写、以声写声、以形写声、运用修辞、侧面烘托)
在翻转课堂的理念下分层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欲望,也进一步地凸显了情景教学法背景下翻转课堂的运用价值。
4. 评价反馈
最后,需要教师对整个翻转课堂进行一个点评,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学习完《李凭箜篌引》之后,为学生发放了课后评价表(表2),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来查漏补缺,提升能力。
(三)课后:智能推送个性化练习,强化巩固
对古诗的教学来说,在完成一首诗的品读之后,对古诗的学习还未结束,而翻转课堂为古诗的深层次解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般情况下,教师所布置的练习题,都是按照大纲的要求为学生布置书面的作业,尤其是语文学科,更加强调知识的巩固练习。而这一作业设计的问题就在于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难以精准对接学生的具体问题。在翻转课堂的引导下,对学生的预习和课堂的表现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智能化地推送个性化的练习题。
在《李凭箜篌引》的课后练习中,针对学生在导学案中出现的鉴赏和字词解释方面的问题,教师为学生设计和知识点相关的鉴赏练习,帮助学生进行重点的强化和巩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三、 发微探幽——以《李凭箜篌引》为例
(一)学习者分析
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古诗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并且掌握了适合自己的鉴赏方法,但是由于对古诗词积累量的不足,以及鉴赏经验的缺乏,在阅读和理解方面还比较片面,无法读懂晦涩难懂的文本,古诗鉴赏的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二)核心素养提升
1. 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借助互联网资源领会古诗的背景文化,通过关键词的解读掌握深层的内涵,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 通过课堂的小组交流合作、交流探讨的方式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同时以辩论、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情景教学法下的翻转课堂评析
高中阶段的古诗教学,本质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对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理解晦涩难懂的古诗是一项艰巨的学习任务,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还要教会学生鉴赏古诗的方法与技巧。
《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作品,诗人李贺用词比较奇特,通过神秘的意象为大家呈现了李凭演奏的天籁之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感受李凭的演奏之妙和音乐之美。在具体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利用情景教学法,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情景中,初步地感受音乐之美;二是鉴赏古诗的内容,掌握表达的技巧,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
四、 古韵览胜——高中语文古诗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活动效果分析
(一)学习兴趣提升
情景教学法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翻转课堂构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即时生成,也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学习的深层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相比较,学生在翻转课堂的情景下,更容易主动去学习和探索,结合具体的情景形成不同的思想理念,与教师、学生发生交互,实现多维度的提升,这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一个方向。
(二)学习成效明显
情景教学法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翻转课堂构建,是课堂的内外结合,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后,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本节课之后,学生对古诗更加地感兴趣,其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也是本次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意义。
五、 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对语文课堂进行创新,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在情景教学法的背景下构建翻转课堂,让情景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使得原本抽象的语文古诗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化和形象化,进而实现了教学目标和整体教学活动的交互,有利于發散学生的语言思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最终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秋凤.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古诗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J].高考,2021(12):117-118.
[2]刘华丽.高中语文古诗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教师博览,2020(30):17-18.
[3]董洋.高中语文古诗“5+3审美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文学教育(上),2020(3):108-109.
[4]赵得梅.浅谈高中语文带领学生领略古诗魅力:以《将进酒》为例[J].课外语文,2018(18):49.
[5]蓝跃丽.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究[J].高考,2021(29):147-148.
[6]徐慧建.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1,23(20):201-202.
[7]杨爱芹.诗意的语文,快乐的体验:谈高中语文古诗教学的重要举措[C]∥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2021:710-713.
作者简介:王道敬(1988~),女,布依族,贵州望谟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