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文
[摘 要]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拓展教学眼光,要进一步丰富课堂展示的内容,要想方设法通过课堂展示的优化与实施,来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能够将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梳理得更加清晰,能够形成更好的数学知识运用意识. 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时,必然借助基本的数学语言与相应的操作,其中有着巨大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空间.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辟课堂展示空间,客观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当下初中数学教学要开辟课堂展示空间,以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展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提到:“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教学中要想落到实处,既在于教师面向学生进行教学,也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展示. 如果说前者是教师为了学生的学习而做出努力的话,那么后者就是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为自己发展而做出努力;如果说前者是为了让学生接受并建构数学知识的话,那么后者就是学生建构了数学知识或解决问题后,通过信息输出的方式来表征自己的学习结果.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展示往往是隐性的,只体现在解题结果上,教师往往也是根据学生的解题结果去判断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样的努力具有显著的知识教学指向,无法上升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拓展教学的眼光,要進一步丰富课堂展示的内容,要想方设法通过课堂展示的优化与实施,来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下面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9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课堂展示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稍微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教学是由若干个环节组成的.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环节比较重视,而对于学生输出知识的环节相对弱视. 即使遇到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形,也总是从知识输入的角度去分析,比如让学生细致复习一些知识一定量的习题等. 实际上,知识输出的过程同样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讲知识的输出可以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的输入过程,从而打通知识学习与运用的通道. 体现知识的输出,最好的方式就是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课堂学习中学生主体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1]. 如果教师能够抓实课堂展示环节,那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还能够让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更有保障.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学生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能够将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梳理得更加清晰.
数学是一门高度重视逻辑的学科,学生是在无数个“因为……所以……”的推导过程中建立起数学知识逻辑体系的. 相对于日常的解题教学而言,课堂展示不仅要面向解题的逻辑推理过程本身,同时要面向数学知识建构过程本身.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这个时空里将自己建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呈现出来——这是课堂展示的核心. 课堂展示的方式是多样的,最常见的就是语言,同时也包括文字、图表(尤其是当下流行的思维导图)等. 由于要进行课堂展示,所以学生就必须将默会知识变成显性知识,这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其可以让学生将一些模糊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于是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就会体现得更加明确. 这有助于学生完成数学抽象,并且有助于学生运用数学逻辑思考问题,因此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是学生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好的数学知识运用意识.
任何学科都具有学以致用的一面,数学当然也不例外. 初中数学知识虽然相对简单,但同样有其运用价值. 这一运用价值未必要指向实际生活,也可以指向学生的思维本身. 如果学生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更显著的数学知识运用意识,那么就可以巩固学生的数学思维、优化学生的数学眼光,当然也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而这就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落实的充分体现.
所以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展示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既能够为学生的应试服务,又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课堂展示的空间,要通过恰当的评价来引导课堂展示走向高效,让课堂展示成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展示例析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一步重视课堂展示,最初的目的就是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得到保证. 既然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评价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课堂展示有效与否,就是有效课堂的指标之一.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要创建有效课堂,就必须给学生尽量多的时间和空间[2]. 只有时间与空间得到了保证,那么学生的课堂展示过程才可能有效,尤其在课堂展示推行的初始阶段,由于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不足,以及学生数学思维模糊甚至混乱,因此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时遇到诸多挑战,这些挑战的显现与解决都需要时间与空间来保证.
“中心对称图形”作为初中平面几何中的重要知识,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对称”的理解,又可以在这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从有效课堂展示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这一内容教学中,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
一是让学生围绕“图形的旋转”来展示动态表象.
中心对称图形的学习是建立在“图形的旋转”基础上的,这高度依赖于学生的动态想象能力,依赖于学生大脑中的动态表象. 动态表象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中,教师无法直接感知,因此只可能通过课堂展示,来判断学生大脑中的动态表象是否清晰.
为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具、语言等工具. 无论是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还是借助学具进行表现,都是课堂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根据学生语言运用是否准确、学具表现是否到位等进一步判断学生的课堂展示是否到位.
二是让学生围绕“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来展示思维过程.
教学经验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大脑中已有的轴对称表象,会对中心对称图形概念的建立形成负迁移. 这时如果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困惑与收获表达出来,那么学生就可以进一步厘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关键在于对称轴,而中心对称图形的核心在于对称中心. 这是“線”与“点”的区别,而这种区别被学生发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展示.
三是让学生围绕“平行四边形”来展示对中心对称图形的理解.
平行四边形是这一章的核心知识,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 当本章学习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围绕平行四边形来阐述本章的学习收获,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阐述判断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网络构建是否全面、逻辑是否清晰.
初中数学课堂上课堂展示的实践思考
上述三个课堂展示环节的设计,对于促进学生知识理解与运用的作用自不必说. 从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来看,类似于此案例中的课堂展示也值得深度思考.
上面已经指出,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时,会借助基本的数学语言与相应的学具. 无论是数学语言的组织还是学具操作的设计,本质上都是学生思维的结果,这一思维既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又具有逻辑思维尤其是推理思维、概括思维的特征. 所以从学生在课堂展示的表现来看,思维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思考现实世界”“表达现实世界”;学生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借助生活素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里就涉及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生活,这当然有助于学生“观察现实世界”. 因此从这样的分析可以发现,课堂展示确实能够成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空间.
进一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堂展示,也可以发现课堂展示实际上是学生的学习所需. 很多学生都意识到有效输出才能证明自己已经学懂了数学,但传统教学的输出空间除了解题外再无其他,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辟课堂展示空间,客观上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因此,科学有效的课堂展示,应当成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慧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展示的建构与实施[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2):34-35.
[2]袁小平. 深度对话课堂,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记一次高中数学课例展示活动有感[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2(1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