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探究

2023-08-21 09:40:23黄日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创新模式高职院校

黄日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读者服务模式连接了网络平台,有了新的创新点。但就当前的发展模式来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只局限书籍检索、网络续借等方面,更高层次的读者服务模式还没有真正投入到使用中。伴随着师生对知识的渴求及更高的借阅需求,读者服务模式必须要寻求新的发展点。基于此,本文将重点介绍读者服务的特点,并根据相应的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性策略,以期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6.034

0 引言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现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的时期,师生对阅读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为了满足师生在阅读方面的需要,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必须革新信息技术,紧跟信息社会前进的步伐,对读者服务进行创新性的变革。比如,读者服务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在搜索文献信息方面提供便利,丰富高职院校的信息资源库。

1 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现状

读者服务模式通俗来说就是一种便利的图书管理工具,简化学生使用馆藏图书的过程,尽力满足学生的读书需要。从功能性上看,读者服务便于图书的流通,图书管理人员也能通过读者服务宣传书籍,向学生普及知识。同时,读者服务还借助了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线上阅读辅导的功能。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的问题都能通过线上答疑咨询的方式解决。另外,读书服务模式的使用是配合图书馆的工作特点来进行的,所以其还能成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还处于低级服务阶段,只能满足学生查询或借阅馆藏图书的需求,为了最大化读者服务模式的效应,其模式在应用方面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创新。在创新时,一定要考虑到图书馆的实际职能,尽力从图书馆的发展层面,去研究与创新。因为图书馆为高职院校的全校师生提供了阅读服务,如果最终创新的模式忽略了图书馆的本身职能,创新结果将没有任何意义。再者,讀者服务模式本身就是围绕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开展的,若创新的重点偏离实体,改革的目的将不复存在。

2 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特点

在互联网技术没有诞生之前,图书馆的检索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完成的。自互联网技术引入教育模式之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渐趋自动化,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范围,除以往的传统服务对象之外,线上通过网络使用本馆信息的学生也可以成为读者服务模式的主要对象。基于此,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就拥有服务对象社会化的特点。而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职能服务范围更为有限,在服务时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如果对读者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改革,这类障碍可以被跨越,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资源。

3 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意义

3.1 满足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高职院校图书馆本身就是为全校师生提供图书管理服务,师生在图书馆中有着崇高的主体地位。就此而言,读者服务模式必须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尽力为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阅读服务空间。同时,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读者服务能够给师生带来极好的阅读体验感,消除图书馆以往给人带来的人为束缚感。更为重要的是,读者服务模式结合互联网打破时空界限之后,师生获取阅读帮助时,将会更为方便快捷,从而使读者服务模式真正践行“以人为主体”的服务理念。

3.2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读者服务模式位于低级阶段时,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人员还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上,导致其每天都要应付烦琐的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图书管理工作容易出现差错,给师生阅读带来不便。而读者服务模式创新之后,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度的增强。例如,在图书检索工作方面,工作人员只要录入图书编码,就能在图书库中记录书本信息。同时,读书服务模式还能对记录在库的图书进行追踪,明确图书的流向渠道。

由此可见,创新后的读者服务模式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分担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让图书管理人员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师生的阅读指导工作上来,优化读者的服务体验感。

3.3 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效率

高职院校图书馆中除了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之外,还引入了不少的电子出版物,创建了较多的网络数据库,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网上信息资源。读者服务模式更新之后,师生对图书馆文献方面的利用率将会大幅度的上升,匹配机制也会渐趋完善。在此基础上,馆藏资源能够充分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的价值。且各项措施完备之后,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还可以开展开架借阅项目。从试点情况来看,此项目的实施能够加速学生对文献知识的检索,快速定位自己所需的信息位置;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能实现迅速流动和传递的目的,扩大图书馆的整体流通量。

3.4 丰富了服务内涵

新的读者服务模式诞生后,意味着图书馆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给师生阅读锦上添花。并且在新的服务模式下,师生对图书馆的服务会有更新的认识。因为读者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后,摆脱了以往的时空界限,提供的信息服务更具现代化的特征,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内涵。

4 高职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4.1 服务理念较为滞后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是整个学校的信息资源库,为师生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属于教辅部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所拥有的服务意识并不强,甚至有部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还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忽略了读者的主体地位,以致读者服务模式在具体应用时根本无法发挥效果,严重偏离服务要求。在此情况下,读者服务模式很难与信息技术相接轨,很难找到创新的要点。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也会因为读者服务模式的应用不佳,大打折扣。受此影响,学生在进行文献信息检索时,会遇到极大的阻碍,无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会因为读者服务模式的滞后性,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无法顺利开展。

4.2 服务手段较为落后

信息化技术现已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多媒体技术有了一定的改革和提升。进而,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但因一些客观原因,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无法借鉴利用信息科技技术,导致读者服务模式无法与现代化的发展接轨,无法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在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情况下,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例如,传统读者服务模式只能为师生提供简单的信息咨询服务,其很难接触到更为深度和广度的信息资源。再者,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深受时空的界限,师生在查询相关的文献信息时,必须在图书馆开放的时间段内到馆内检索,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传递速度。

4.3 图书馆资源的投入建设力度较弱

没有创新改革的读者服务模式缺乏个性化的特征,与现代科技社会相脱轨。长此以往,读者服务模式的价值会越来越低。其发展趋势逐渐衰微后,很多高职院校会大大减少了在图书馆方面的投资,导致图书馆的投入经费不充足,图书馆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资金缺少的问题。而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又需要大量的纸质资源,资金再周转不足的情况下,图书馆就只能舍远求近,放弃了对数字资源的采购,将资金全部投入了纸质资源上。这就导致图书馆的资源过度地不平衡,信息资源库当中的储备越来越贫瘠。

4.4 图书管理职能存在不足

图书管理核心功能即为:收集、存储与传递资料信息。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图书管理的此类作用已有变化。特别是最近的30多年来,随着通信、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人类社会已快步迈进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种氛围下,图书管理的资料信息生产和流通组织管理使得资料信息的地位遭受了强烈的冲击,这为文献资料大众化及图书管理普及化的具体表现。高校图书管理要想在当今信息资源急速膨胀的环境下取得进步,就不得不强化、优化对图书的管理。

4.5 图书资料不够丰富

如今,人们对图书资源的需求往往都是只看重数量,却忽略了质量,图书是否可以同步到某学科最新的分析成果上一般都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很多图书馆的规模偏小,图书资料也不够集中,而且由于图书馆的资金匮乏,从而导致图书资源严重缺少。有一些高校为确保图书馆的图书数量而保存了大量时间陈旧或已经落后时代发展,只有很少利用价值的一些资料。

4.6 信息资料与安全等相关建设有不足之处

信息年代的来临使得数字图书馆逐步建立起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建立依靠计算机与互联网设备在全球渐渐完成了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图书馆信息资源建立的目标即为掌控信息化的建设,增加了网络信息方面的资源,提升了实现信息化的速度,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来了很大方便,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全方面的问题。

5 高职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

5.1 创新服务理念

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滞后性,读者服务模式应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使其从原来的单一化特征转为多元化特征。服务对象范围扩大后,读者服务模式的价值会相应地提高,其利用效率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除此以外,馆内工作人员因工作量大,减少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放的时间,致使读者服务模式在应用时会受到时间的限制读者服务模式在应用时,无法为师生提供应有的服务项目,无法发挥应有的图书管理效果,减少了馆藏图书的流通率。基于此,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一定要培养馆内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普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其遵从服务至上的原则。为了减轻馆内工作人员的负担,图书馆在创新读者服务模式时,一定要接入现代信息化技术,让人工智能去分担一定的馆藏工作,转移工作人员的服务重点,使其将精力投入到为师生进行阅读服务上。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应站在师生的角度,去革新读者服务模式,让读者服务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感,真正践行对师生负责的理念。

5.2 促进服务的多样性

在信息资源不断丰富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应依据信息服务的发展变化去做更改,使读者服务模式能够体现快捷化和多样性的特征。所以,图书馆在对模式进行创新时,一定要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入发掘,使读者模式创新时能够融入自身特色,为高职院校的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化阅读服务。同时,图书馆内部的文献数据库也需要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完善。以便信息资源库的资源能够为读者服务提供便利性。再加上高职院校中也普及了校園网,信息资源库建立完善之后,图书管理人员可在校园网站内设置有关的专栏,为学生提供在线阅读咨询服务。

5.3 加大对图书馆的建设力度

高职院校对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不能少。读者服务模式创新的关键点,就在于图书馆是否能够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图书馆如能获得稳定的资金投入,其除了能够购入大量的纸质资源,还能在馆内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上留有余力。馆内资源充足后,将有利于文献资源库的建立。而文献资源有助于师生开展科研工作,进行工作方面的创新。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能以文献资源为依据,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另外,图书馆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后,还能引入多媒体技术,让读者服务模式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对管层资源进行更为合理的分配,为高职院校的师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当代的高校图书馆还必须坚持“以读者为本,服务至上”的认真工作态度,为各类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高校的专业建设、教育的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服务。高校图书馆还要不断地创新服务方式,在服务的过程中怀揣着最真诚的情感和读者师生实现更良好的沟通,做到耐心地对待读者,热忱服务读者。

5.4 定期对师生需求进行调研

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改革的重点一定要基于高职院校师生对信息的需求上。因为学校师生在图书馆的日常使用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师生是其模式的主要服务对象。当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偏离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其创新将会失去原有的意义。所以,图书馆在创新读者服务模式时,一定要以人为本了解学校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为获取相关数据,图书馆一定要定期针对本校师生开展调研工作,让用户需求成为模式创新的基础。

6 结束语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读者服务模式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创新管理,否则其会一直处于滞后状态,无法有效管理图书馆内的馆藏资源,导致图书馆的服务性能大幅度降低。而在创新读者服务模式时,图书馆一定要坚持高职院校师生的主体地位,创新的要点需以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基础。同时,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也要加强服务理念,尽力提升综合素质,共同促进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模式革新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转移工作重点,为高职院校的师生提供更优质的阅读咨询服务。高职院校也要注重对图书馆投资的连续性,确保图书馆能有充足的资金去完成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任务。图书馆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创建信息资源库,完善文献资源,进一步发挥服务模式的文献检索价值,为高职院校的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咨询服务,优化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学活动,提升师生科研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柳较乾,卢十平,张兰,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2(03):4345.

[2]刘洋.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供给侧创新研究——以威海职业学院图书馆新媒体服务模式为例[J].知识文库,2019,(04):1415.

[3]王文中.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创新——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多元化主动信息服务”模式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2):89+12.

[4]李桂文.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读者服务创新初探——以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8):145146.

[5]吴鸣晓.基于读者需求的高职院校圖书馆资源建设创新服务——以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科技视界,2019,(06):259261.

[6]黄秋宁.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研究——以微信订阅号平台为例[J].科技资讯,2017,15(19):35+37.

[7]张聪红,温春雨.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导读服务创新研究——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04)

[8]主雪梅,殷婷婷,王雷,等.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图书馆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7,(05).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创新模式高职院校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11:48:12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3:29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8:20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8:39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