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名句默写,考的不只是识记

2023-08-18 06:42:50张志强
关键词:新高考

张志强

摘 要:2023年新高考语文Ⅰ卷的名篇名句默写创新命题形式,综合考查识记、理解、应用等能力,引导学生细读深思、古今融通,促进教师依标施教。从考查重点和变化趋势来看,该题以“默写”为切口,考查学生的文本理解、学科融通、问题解决等能力。教师在教学和备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深学透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高考;语文试题;名篇名句默写

传统的名篇名句默写题,侧重考查名篇中名句的识记,无法引导学生体味名篇章法之妙、炼字之精、用意之深,学生甚至无须通篇背诵即能做对。为确保该题的正确率,师生耗费大量精力在筛选名句、记忆字形上,容易忽视古诗文的丰富意蕴和艺术特色。2023年新高考语文I卷的名篇名句默写题以前几年的成功探索为基础,进一步创新题型,有助于引导教师依标施教,指导学生细读深思、融通古今、切己体察,提升语文素养。

一、 试题的创新之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要求对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新颖或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1]2023年新高考语文Ⅰ卷的名篇名句默写题通过创新问答情境,综合考查学生的文本识记、文本解读、语句关联、语言应用等能力,令人耳目一新。

第1题: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_______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___”。

此题有三个亮点。一是回避名言、警句,考查学生能否默写全篇以及能否理解太史公包羞忍辱“就极刑而无愠色”与《史记》“草创未就”的因果关系。二是题干没有从含义、作用等方面进行提示,而是与填空处构成承接、因果关系。因此,该题在考查背诵、书写、理解能力之外,还考查学生连贯、严密、有逻辑的表达能力。学生须通过第一空前面的“编写《史记》”,锁定该空在原文中的大致位置;从“便遭遇了李陵之祸”的“便”,判断出时间上的先后;从“所以”一词,明确太史公之所以选择“就极刑而无愠色”的隐忍态度,只因《史记》未成。三是答案并非照抄原文整句。题干中的“所以”即原文“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中的“是以”之意,为避免语义重复,第二空应填“就极刑而无愠色”,删掉“是以”。综上,该题综合考查了识记、理解和根据语境裁剪原文以实现得体表达的语用能力。

第2题:

《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该题引用史书中关于竖箜篌的记载,要求学生默写《李凭箜篌引》中的诗句,证明箜篌弦数有另一种可能。学生须理解“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中的“二十三丝”是用弦数借代竖箜篌,才能准确作答。此外,用诗句证明“竖箜篌”的弦数,是“以诗证史”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科融通的意识。

第3题:

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该题涉及传统人文画中的题画诗,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之美巧妙结合,相互映发。这道题既体现了学科融合、古今融通的理念,又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用语文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答此题,需要学生从自己的积累中挑选适合题写在“诸葛亮画像”上的古人诗句,答案具有开放性。

三道题中有两道回避了经典名句,这能够防止学生猜题押宝、投机取巧。学生必须要对名篇熟读成诵,并且能提取、剪裁其中的语句来有效应对。第3题通过默写歌颂诸葛亮的诗句,落实立德树人的宗旨,题目更加灵活,融创新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体现了新课程、新高考的理念。

二、 考查目标及变化趋势

名篇名句默写的题型变化体现了新高考重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趋势。该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准确识记、透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并从中汲取营养,解决学习、研究、生活中的问题。虽然仅6分,但对挖掘统编教材的育人价值意义重大。试卷的“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由“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三项组成,其中“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多以课外文本为媒介考查古诗文阅读能力,因此考查学生对教材涉及的经典篇目的掌握情况这一任务就落在名篇名句默写上。命题者力图通过此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篇目的背诵、理解、鉴赏、内化、迁移等情况,从而促进学生研读经典,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指出:“高考要注重考查掌握學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关注不同知识内容之间、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2]名篇名句默写题的命制要关注经典篇目与当下社会、个体生活、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学习的关联。例如,用古诗文作品中的语句印证古代器物、制度、人物、风俗;考查现代诗、歌词对古诗文的化用;运用古诗文中的语句解释或解决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问题;等等。这种命题形式有助于引导学生积累古诗词,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灵活运用,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要实现上述目标,名篇名句默写需要不断创新。根据“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充分发挥引导教学的功能。语文课程包括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与古诗文有关的有“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名篇名句默写题要推动这5个任务群教学内容的落实。例如,“文学阅读与写作”方面,可以请学生根据前人鉴赏,默写对应内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方面,可以请学生根据特定篇目中的特定说理技巧和行文逻辑,默写对应内容,还可以请学生用古诗文名句来证明或质疑某种社会现象;“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方面,则可以从内容的针对性、语言的得体性等角度设置默写题目。通过考查默写,引导教师按照所在“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古诗文教学,使古诗文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 教学导向及备考启示

名篇名句默写开始重视对经典作品所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自身的篇章结构、生活价值及学科融通价值等方面的考查,这必将推动古诗文教学和备考方式的改变。死记硬背、低效重复的学习方式已经难以应对高考题型的变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熟读深思、自主点评、梳理行文思路、联系社会情境,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结合字形、语境、成语、历史背景推测词义的能力。具体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 深:由“言”入“文”,持“法”测“意”

教师不应先疏通文义再分析课文,将“言”“文”割裂,而应该带领学生以准确把握文义为目标,反复研读课文,精准把握字词,通过反复研究文本的语言形式,推测作者的行文意图。例如,教学《劝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比喻背后的行文逻辑。为完成该任务,学生必须透彻理解每个词语、句子的含义,并梳理句子之间的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喻人可以超越自我。为什么能超越自我呢?下一组比喻回答道:“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正是“”这种工艺,使原材料实现了由“木”到“轮”、由“直”到“曲”的变化。这句话比喻学习像“”一样,是帮助个体改变自我、提升素养的外力。“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比喻学习可以将一种修养内化为终身不易的素质,学习结果具有稳定性。荀子进一步总结:“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前两句是类喻,“木”“金”仅是原料或半成品,只有“受绳”和“就砺”,方可成器。同理,君子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才会“知明而行无过”。该段的三组比喻分别从提升自我、结果的稳定性和效果三个方面,剖析了学习的重要性。学生领略了古人行文之精妙和比喻论证的独特效果,便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形式的默写。例如,“《劝学》中比喻学习可以形成抵御外界影响的稳定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 。”通过“外界”“稳定”两个词,就会锁定“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学习古诗文时,运用“意法论”,关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相互关联,则容易透彻理解文本,提高迁移能力。

(二) 通:古今贯通,学科融通

名篇名句默写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启示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和其他学科,领悟古人智慧,挖掘古诗文的生活价值,有意识地把他人的语言纳入自己的生活语境中加以理解。如《答司马谏议书》的片段: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翻译和解读文本,还要运用逻辑学、历史等知识,带领学生梳理文字背后的逻辑和作者思维方式的当下价值。“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强调清晰的概念界定是理性讨论的前提。例如,解决“人善被人欺”与“善有善报”之争的前提是如何清晰界定“善”。前者将“善”理解为温和、缺少攻击性甚至懦弱,后者将其理解为见义勇为、济困扶危的善行义举,不同的概念界定导致不同的判断。在反驳中,王安石从与司马光迥然不同的角度重新界定了几个关键概念。司马光的所谓“侵官”,是指变法增设官职,削弱了原来官员的权力,这是以官员原有职权为参照。王安石认为“不为侵官”,强调“官”本应由皇帝任命,自己受命于皇帝,依据合法程序变更官员职权,并非“侵”,这是从程序角度来批驳。司马光认为“生事”“征利”,是从结果的角度来评价变法,而王安石从变法依据和动机角度来批驳对方。至于“拒谏”,王安石釜底抽薪,否定敌论的大前提:正人君子提出正确建议。摒弃“壬人”“邪说”,自然不算拒谏。结合历史背景,学生会发现王安石是站在王朝长治久安的高度锐意改革,司马光是从当下效果和舆情角度秉持保守稳健的态度。如果打通古诗文、逻辑学、历史等学科间的壁垒,学生就可以从容应对各类跨学科、理解性、情境类的默写题目。

(三) 整:整合考点,专题统整

尽管“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包含断句、概括、翻译、鉴赏、默写等多个考点,但这些考点均为语文核心素养的不同侧面,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渗透的。专项复习、逐点训练看似针对性强,却将本来浑然一体的诗文肢解、捣碎,使学生体会不到篇章的意义,学习乐趣也丧失殆尽。一旦学生丧失了探寻意义的冲动,所谓断句秘诀、翻译法则、鉴赏要点將难以发挥作用。名篇名句默写的题型变化提醒我们,复习备考时务必重视教学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在梳理、探究中获得新发现、新感悟。可以采取如下整合方式:(1) 以体式为专题。例如,整合教材中古诗词(包括课文和“古代诗词诵读”),以“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为主题,探究从《诗经》到元曲,诗歌在用韵、句式、体裁、风格等方面的发展脉络;以“唐宋散文”为主题,探究不同体式的独特抒情达意功能。(2) 以人物为专题,例如古诗文中的“诸葛亮”“曹操”“李白”“苏轼”,探究他们在古诗文中的形象或他们的写作风格。(3) 以意象为专题,梳理古诗词中的“酒”“月”“云”“山”“舟”等意象背后的情感密码。(4) 以时代为专题,探究时代、思潮、士人、文学之间的互动等。专题统整复习时,教师可以补充课外资料,使课内外文本相互补益,默写、断句、翻译、鉴赏相互促进,将不同的考点纳入一系列有价值的文本中,使学生融会贯通,学得更深、更透,在复习备考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样,在学生眼里,古诗文不再是一堆晦涩难懂的语言符号,而是古人的情感、智慧和自己的精神资源,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均可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2.

[2]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0.

猜你喜欢
新高考
因导引生 以生为本
以微专题为载体的地理新高考二轮复习策略探讨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4:02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考试周刊(2016年54期)2016-07-18 07:19:53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求知导刊(2016年8期)2016-04-21 14:03:54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选修课程建设
类文合观:新高考背景下的阅读奠基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化学教学(2015年11期)2015-12-19 01: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