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补益正当时

2023-08-17 01:15:51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3年8期
关键词:夏养阳肺系补益

受訪专家

王成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肺病专科学科带头人。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对慢性咳嗽、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肺癌等临床肺系疑难复杂疾病有较深入研究。对慢性胃炎、疲劳综合征、便秘、头痛、长期低热等病证及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药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门诊时间:星期三上午

“芒种至,盛夏始”,芒种已经过去近2个月,七月初更是早早地入了伏,氤氲着热浪的柏油地,湿透了汗衫的工地师傅,正午时分的水方潋滟,无一不透露出盛夏的威力。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而不同的年份,三伏天的时间也不同,一般三伏天的时长是30天,初伏、中伏、末伏各10天,但今年却有些特殊,中伏长达20天,所以今年拥有一个40天的“超长版”三伏天。八月中旬为末伏,但天气依然炎热难当,因此此时的主令邪气仍是热邪,大家通常会选择清热去火之法来养生保健。然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王成祥院长却告诉我们,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三伏天气温高,天地阳气充沛,人体气血浮越于体表,五脏却是阴寒的特点,如果仅清热去火难以祛除暑热,还会加重五脏六腑的内在寒气。相反,此时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养阳驱寒、治冬病、防未病正当时!

夏季该清还是该补

张爷爷已经80岁高龄,耄耋之年的他经常咳嗽咯痰,2年前已被医院确诊为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断断续续吃了一年多的药,共做了3次CT检查,结果却显示张爷爷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于是张爷爷开始中医治疗,奇怪的是中医总让他在夏季非常炎热的时候通过进补来治疗,而在肺部疾病易高发和加重的冬季,基本只进行对症治疗控制病情,症状不加重即可。张爷爷半信半疑地吃了近2年的中药,症状竟神奇地出现了好转,现在只有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才会偶尔咳嗽几声,且多为干咳,不再伴有咯痰了。

为什么夏季以补益之法治疗冬季高发的肺部疾病反而效果更好呢?王院长告诉我们,冬季寒邪当令会侵犯人体,导致阳气虚衰,此时确实需要适当进补来抵抗寒邪,可冬季正是肺部疾病的高发期和急性期,是张爷爷病情凶猛的时候,此时冬季之寒邪直中于里,易伤及脏腑阳气,立即补阳往往难以起效,如果强行进补,甚至还可能加重原有病情。相反,夏季通过进补的方式来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等冬季高发的疾病反而效果更佳。

这一重要的养生观念其实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们现行的冬病夏治理论与养生观念息息相关。《黄帝内经·素问》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夏养阳”,是指适当地将阳气维护在正常人体需要的状态,顺应其自然而不去攻伐它,让阳气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春夏二季万物生发、繁茂,天地间阳气充盈,《黄帝内经·素问》原文已经做出了很明显的提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夏三月应“无厌于日”,“所爱在外”。这样做可使夏季顺应自然,其阳气得以宣泄,是为“夏气之应”。春夏二季正是万物阳气充沛、万物生发生长的季节,人之阳气也应与之相应,故春夏使阳气得以生发宣泄便是养阳。

而许多冬季易高发和加重、出现急性期的疾病,其发病基础与寒邪、寒性体质都密切相关,因此冬季的很多疾病均有寒邪的特性,会伤及人体的阳气,造成阳气亏虚,治疗当“寒者热之”。而夏季是外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正是加强补益的最好时机,此时做好“春夏养阳”,养护阳气后冬季之病自然能够更加轻松地得到治疗。

夏季更需补益的人群

除了肺系疾病,很多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以及季节性疾病都会损耗人体阳气,使人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会出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典型的阳虚症状。

患有以下疾病的人群,如果出现了阳虚的症状,也可以在夏季适当地增补阳气。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心脏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等。

【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耳鼻咽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其他】阳虚型体质或素体阳虚的人群。

冬病如何夏治

既然需要在夏季补阳的疾病和人群如此之多,那我们该如何在依旧酷热的末伏天补益身体呢?

王院长提示大家,患有多年肺系疾病的人群很容易出现肺、脾、肾三脏阳虚的情况。

情况一:气短易感、畏风自汗、懒言声低、纳少腹胀、喜温喜按、四肢不温、浑身乏力。

情况二:气短易感、畏风自汗、懒言声低、腰膝酸软、小便清长、面色晄白。

1.御风固本方调理

肺主气,司呼吸,肺阳虚会使人出现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的症状。脾主四肢,四肢不温是脾胃阳虚的表现,还可兼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暗黄之象。腰为肾之府,腰膝酸软、四肢冰涼、畏寒怕冷、夜间起夜频繁都与肾阳虚有关。针对这种肺、脾、肾三脏具虚的情况,王院长推荐在夏季使用御风固本方来调理。

● 御风固本方

【药材】黄芪、白术、防风、人参、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蛤蚧。

【功效】健脾益气、滋肾养阴。

【主治】肺系疾病绵延导致的肺脾肾三脏阳气虚衰之证。

【方义】黄芪在补气中偏补阳,搭配白术、防风,能治疗肺气虚;茯苓、白术、甘草、人参、半夏、陈皮组成“六君子汤”,健脾化痰;淫羊藿、补骨脂、枸杞子、蛤蚧补肾阳肾阴、纳气。这样的组方,肺、脾、肾三脏兼顾,补而不漏。

【专家提醒】此方不适合阳气较盛的人群使用,另外方剂比较大,需要辨证论治,有肺系疾病的患者可以咨询医师,给出具体剂量。

2.伏针外治补阳

上面是夏季养阳的内调之法,除此之外,外治之法其实对夏季补阳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王院长给我们介绍的外治之法名为“伏针”,这其实并不是一种针法,而是在夏季三伏天,用针刺、艾灸、温针等方法,进行补阳的外治法的统称,是一种在三伏天用针灸之法来补益阳气的治疗理念。

中医认为,后背是人体阳气聚集的地方,因为它有督脉,还有足太阳膀胱经,这二者都有大量的阳气通过,所以我们在三伏天以伏针之法固护阳气时,主要从背部取穴。通过临床观察,以伏针之法针刺后背部穴位确实可以起到调气血、舒经络、引邪外出的功效,但操作过程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需要由专业医师操作完成,大家千万不要自行模仿使用。

既然伏针不能在家自己操作,那么我们有什么在家就能补阳的方法呢? 针对肺虚、脾虚、肾虚,王院长教给大家3个有补阳功效适合自己在家按揉的穴位,让大家不用出门即可养好春夏之阳气。

(1)补肺——太渊穴

【定位】在手腕掌侧的腕横纹上,靠近桡侧,触摸到桡动脉搏动处,其桡侧凹陷即是此穴。

【取穴】手腕弯曲的腕横纹,靠近大拇指一侧,手指摸下去能感受到脉搏。

【方法】 用手指点揉即可,一天按揉3—5分钟,以自身感到酸胀为宜。

(2)补脾——太白穴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取穴】取穴时找到足大趾与足掌构成的关节,在关节的后下方,足掌、足背交界线的位置能找到一个凹陷,按之有酸胀感,此处即为太白穴。

【方法】平时在家可以点揉,每次揉两三分钟,有酸胀感即可。也可以用艾条灸这个位置,都能帮助我们补益脾气。

(3)补肾——太溪穴

【定位】位于足内侧,内踝的后方,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就是太溪穴。

【取穴】简便取穴法是由内踝尖向跟腱作做一根垂线,这根垂线的中点即是太溪穴。

【方法】平时做一做点按,有酸胀感即可,但是不要进行艾灸,否则可能损伤阴精。

3.夏季要补也要祛邪

冬天的邪气往往都是心肝之邪,治疗以祛风寒、祛风热为主,如果出现痰热、湿热,也要及时清热祛湿或化痰除湿。而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滋养和濡润人体四肢百脉、脏腑经络,所以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旦夏季出现脾脏的阳气虚损,水谷精微及气血津液就均会生化乏力,痰饮和瘀血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夏季祛邪主要祛内生之邪,以化痰饮、化瘀血为主。

痰阻于肺会使人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痰阻于心会使人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痰停于胃则会使人出现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涎等表现。因此,夏季祛痰邪讲究祛宿痰。

夏季祛宿痰应清热化痰,可选用黄芩、瓜蒌、连翘三味药材,其中黄芩、连翘清热解毒,瓜蒌润肠通便、祛痰。这三味药均有清热之效,针对的是夏季痰热交杂之证。

另外,王院长还给大家推荐了不仅适合夏季食用,还能化痰饮的食疗方——三白粥。

● 三白粥

【食材】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生薏苡仁15克。

【功效】健脾益气、养胃除湿。

【主治】暑湿热邪困脾导致的痰饮不化之证。

【方义】山药健脾益气,属于肺脾肾三补的食材;白扁豆健脾养胃,对体倦乏力、大便稀溏者有很好的作用;生薏苡仁健脾除湿,且清热解毒、排脓化痰,对于病毒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化脓性疾病都有效。三味药物均为药食同源之佳品,合用食疗既不伤身,又能养身。

【做法】先把生薏苡仁泡半个小时,再放入其他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即可食用。

【专家提醒】脾胃寒者可以将薏苡仁去掉,用其他两味食材做粥。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夏养阳肺系补益
小柴胡汤加减论治常见肺系疾患举隅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春夏养阳勿上火
?被误解的“春夏养阳”
近30年《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研究进展*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肺系疾病”中医特色疗法的体会
黄吉赓应用膏方治疗肺系病经验举要
蝉蜕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运用
中医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 20: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