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昱
中国有句老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与我们冬天喝热粥以驱寒或夏天吃冷饮消暑的习惯截然相反,看似有违常识,却体现了我们中医千百年来未病先防的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原文“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通俗地讲,“春夏养阳”是指在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这时人们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并不断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此亦即春夏养生气、养长气,以适应自然界阳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阳气潜藏、阴气盛打基础,不应宣泄太过或内寒太甚,而伤阳气。“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之时,由于万物敛藏,人们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此亦即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长打基础,不要耗伤阴精之气。
由此可见,春夏养阳十分重要,清明过后,气候转暖,患者朋友们更应该重视养生,充养阳气,调摄情志。但是养阳并不等同于吃补药、吃大补的食物,春季阳气渐旺,温补过度易生肝火,情志更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这里推荐几种食物,既可以养阳又不至于过度温补如香椿、芹菜、韭菜、鸡蛋、鹌鹑蛋、大枣、核桃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