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心理学浅谈传统博物馆的互动体验设计

2023-08-16 06:37:14朱明月宗晓萌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互动体验认知心理学交互设计

朱明月 宗晓萌

【摘 要】博物馆作为展示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平台,见证了中国文化千百年来的演变与发展,同时起到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和延续地方精神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传统博物馆设计的调研与了解,发现博物馆单一的观展方式已不能满足观者的需求。文章基于认知心理学对传统博物馆中观者的体验与状态、感知与尺度进行探讨,并对博物馆设计与交互设计关系进行研究,通过互动体验设计来提高观展感受,以此为传统博物馆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关键词】传统博物馆;认知心理学;感知觉;交互设计;互动体验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251—03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意识的提升与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使大众对博物馆的需求逐年增长。面对博物馆突如其来的机遇,发现其自身发展受到阻碍,特别体现在传统博物馆老旧的展陈设计及观者对于观展的真实心理需求。从设计心理学视角出发基于观者的感知觉,结合交互设计从观展体验上解决传统博物馆发展受限面临的问题。而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一方面通过心理学研究观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一方面通过设计满足观者对博物馆的功能需求,试图从两门不同学科之间找到联系,从不同视角结合已有理论知识创新出新的学科,对指导博物馆设计实践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设计心理学和互动体验设计以及观者与博物馆之间的联系,以期使博物馆为公众带来更精准的服务,推动博物馆在社会、文化及教育等领域的全方位发展与提升。

一、认知心理学与交互设计

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即人们如何得到信息,转换为知识,知识如何被储存,运用及沟通信息等。在认知心理学中,感知是人脑直接影响于感官器官的客观事件的个人属性表现,如听力、嗅觉、视觉等。知觉则是对事情总体属性的认识,如运动知觉、空间知觉等。感觉是知觉的基本条件,知觉是比感觉更高级的感性认知,它是对感官信息的初步加工,两者不可缺一。通过博物馆设计对观者的知觉体验进行引导,注重空间与交互等一系列连续性体验的塑造,试图调动人们的全方位感知觉系统,满足观者多感官的知觉体验。

广义来讲,交互设计定义了两个或更多个体互动以达成特定的目标,指一切存在物的相互配合并产生积极的联系,最终通过交互过程,设计出支持用户交互并且用户与产品产生交互行为的环境。通过使用产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使人们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改善使用者与事物沟通的方式及效果。如今交互设计正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满足以人为本的用户需求。而用户体验设计并不只是一个互动设计,还包括对用户需求的了解。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感知形式逐步刷新,如何通过设计让感知觉成为跨越沟通的桥梁,是交互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指导博物馆设计而言,通过科学的分析及感知觉的论证,从而改善博物馆的社会性公众问题以及传播性的信息问题,更好为公众服务。

二、傳统博物馆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的数量逐年增长,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到来,传统博物馆受到猛烈冲击,数量逐年上涨但与质量的提升并不成正比。馆内各方面的功能虽有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发展上的瓶颈。目前部分博物馆仍在沿用传统静态环境的陈列方式,缺乏互动交流的体验。因此如何吸引观者参观博物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作为具有教育科普意义功能的展馆,如何改善人员的固定化以及对博物馆固有印象,以及该如何激发观众对传统博物馆的兴趣。大多数博物馆一闪即逝的展示方式、过度突出历史时刻虽能加深观众对于历史的记忆,但更容易产生历史碎片化问题,说明博物馆的体验设计仍停留在最基础的感官层面,并没有从展示方式、观展路线以及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去审视、优化整个场馆观展的过程与体验,从而使观展过程逐渐固定。

三、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交互设计的迅猛发展,新的展示设计媒介的出现,信息交互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思考、交流与接受讯息的方式,意味着在博物馆中观者不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者。信息时代博物馆内利用各种交互媒介取代常规的陈列方法,引导观展群体主动走入历史并接收历史相关信息,更好的避免了无效观展。通过更自然开放的方式,让博物馆和观者之间形成交互,推动博物馆的良性发展。目前博物馆内较为普遍的交互体验方式主要有语音导览、手触摸屏幕浏览信息和学习问答等简单的交互游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往的图文介绍和封闭展柜的陈列方法相比较为新颖。但部分博物馆已发现问题并开始关注观者的参与程度和体验感受,主要通过调整观者的感官感受,增加互动性融入展示技术,促进观者在场馆内信息的良好互动达到更好的参与体验。在未来观展过程中,如何将交互用好使碎片化的历史节点串成连续性的故事,通过更多的互动体验设计使参观者变成参与者,赋予观者积极参与的意义和可能。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交互设计将为生活和感知带来更多新的体验。

四、设计心理学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今天博物馆不仅作为单纯的展示空间,更是肩负着教育与传播信息的重要社会服务作用。以往固定的观展方式逐步被交互体验、多感官的信息传播取代。多媒体技术如语音解说、视频展示等虽能提升观众的视觉感受,丰富展览的形式和内容,但为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交互设计,需要对感知觉进行深入了解并与实例结合进行总结,研究感知觉在博物馆互动体验设计中的应用,为更好的提升博物馆的观展体验以及博物馆的革新。

(一)提升感官体验,营造观展氛围

在传统的博物馆设计中,主要以空间、色彩和内容为核心来调动观者参观的感知觉。但问题在于观展时间过长且方式单调使观者产生视觉疲劳。随着现代博物馆不断地发展,其功能和属性也在不断革新。从最初的展示功能到今天开始强调体验与互动的参与,融入交互设计与观众进行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观者对观展的兴趣,弥补展览内容的单调,降低文物与历史之间的割裂感,通过全方位的感知连接激发观者的内心情感,提升博物馆的体验感。博物馆陈列方式的改变促进了观者、空间、展品、感知元素和装置的密切联系,并使它们相互融合增加互动性和娱乐性。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平面化的图文以及橱窗展示较为常见,博物馆中固定的观展行径单一且重复,观众被动的接受碎片化信息,很难通过感知和行为变化来激发观众的观展欲望和情绪,因此引入可以被观者认同的参与性活动成为博物馆实现交互体验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博物馆展陈中经常会利用互动装置为观众营造出感知觉语境。人机交互式装置是一种以多媒体形式,将陈列设计与声、光、电等技术融合在一起的特殊装置,使观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人机交互,从而使展览更加直观并贴近真实。互动装置最大特色就是可以让观者产生一种临场感,营造更强的交互性与沉浸感。互动属性的沉浸式观展的形式使文物活化,观者在观展过程中容易产生共鸣。

(二)强化叙述性交互,激发互动娱乐性

博物馆因其自身特殊功能属性,历史文化传播以及沉浸体验式的观展需求迫在眉睫。在传统博物馆中,文化的传播存在被动灌输的情况,观众无法在观展的自主选择方式上得到满足,观展体验的片段性也使观者很难对体验内容形成系统的记忆。博物馆应把握历史整体发展脉络,将历史事迹与对应展品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进行形象化的信息输出,博物馆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述,调动大众的多感官体验,对历史事迹进行辅助讲解,增强展览内容与观者、博物馆之间的互动联系,实现有效的叙事互动。有利于持续激发受众群体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叙述性的交互体验形式可以唤醒观众的情感共鸣,加强对历史了解的全面性。信息时代到来使博物馆由单向的文化输出转向与观者进行交流互动的共享文化,文化交流主要通过结合教育背景,积累历史知识以及亲身体验实现文化交流与分享。整合文字、图片、音频、高清、全景、全息影像、虚拟现实等多种媒介的文化资料,不仅能提升游客的参与体验感,还能更好地诠释和宣传博物馆的主题文化。

例如在“大唐西市”展览中,观者通过可互动3D设备获取唐代文化、服饰、艺术等方面信息,并加入互动投影设备,观者可以近距离观看到唐代的乐器和服饰文化。从“大唐西市”展厅入口处进入“唐代生活展”展厅,展览设置了一台“唐长安城百展图片展”的交互设备,该设备与“大唐西市”展厅相联结,观者通过该设备进入展厅后,不仅在展品中可以看到唐朝时期人们的生活场景与服饰文化的展示,还可以在展陈中持续体验当时人们的工作场景及生活状况。持续性的体验运用交互媒体从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干预下为观众营造出具有连续性、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这种沉浸式互动体验方式既是博物馆向公众提供文化传播服务的一种方式也是博物馆提升观众体验感和增加参观兴趣的重要途径。

(三)延伸观展平台,打破空间限制

博物馆在设计中除其考虑基本功能外,设计更重要的是服务于观者。线上博物馆的兴起使观者足不出户实现了线上观展。线上博物馆更偏向强调个性化、互动性和用户体验,也是对实体博物馆展品和历史信息的补充功能,通过电子设备支持观者自主浏览,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线上博物馆增添的便捷导览功能和社交媒体互动功能,充分考虑观者的社交需求,满足对博物馆的探索欲望,更好地发挥藏品展览和信息传播的作用。当观者利用视觉对线上场馆的空间,展品图像、文字、藏品数据等信息进行收集时,人们会自动对应记忆中的知觉行为,激发观者的联想。而线上博物馆充分考虑观者视觉获取信息的需求,适当增添互动體验可激发并增强观者对展馆及展品的了解欲望,特别是加强了展示内容与信息之间的互动联系,唤醒受众群众的记忆,激发心里共鸣,通过信息对观者个性化的精准传递,使展览的内容从单个使用者的单独经验转变为多个使用者的互动体验,从而实现对展览内容的共享与评论。

线上博物馆出现突破了空间的壁垒,其核心为数据资源。通过数字技术采集信息,展览不仅摆脱了展品实物,使展品信息用另一种传播方式进入观者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固定场所、固定时间观展,前所未见的观展形式更能调动观者对展品的兴趣。以敦煌艺术数字博物馆英文版为例,带领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敦煌艺术数字博物馆针对造型衍变、时代特征以及技法特点分为四个展厅和一个大厅。观众在观赏藏品的过程中,通过视觉交互功感受不同朝代的文化衍变发展,加入评论点赞等社交互动功能,构建线上浏览与交流平台。数字博物馆将为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从历史视角回顾人类艺术文明发展历程,揭示敦煌艺术中蕴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形式。在数字化展示基础上,通过交互方式与用户互动交流,实现文物知识、历史信息及数字资源的广泛共享。以一种全新的三维体验方式,打破时空、功能、内容与数据的限制,将藏品全面电子化、数据化、网络化。使观者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浏览和观赏馆藏文物,将为博物馆提供更多形式的数字化服务。

五、结语

通过设计心理学角度分析观者的感知特征与不同的心理需求,以及对空间环境的体验感受,并对人与博物馆中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空间语言等感知觉的交互体验结合,促进人与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信息之间的交互,使博物馆与观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情感交流。在观展同时创造匹配博物馆主题的感知体验环境,促进观者互动参与,通过使用更多形式互动充分调动感官,无疑是一种激发兴趣的方式。而互动体验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博物馆陈旧僵化的陈列方式,增强展览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互动体验是对传统博物馆设计理念的延伸和补充,独特的展示理念和高效的文化传播方式在博物馆设计中不可或缺。博物馆作为展示和传播展览信息的重要载体,充分了解观者需求基础上融入新技术和互动性体验方式,打破观者与展览之间的界限。顺应时代背景下对于博物馆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交互式的展示形式弥补展品单一信息传播的缺陷,有效带动观者的参与投入,激发深度思考与探究,最大限度提高博物馆的文化外延,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文化职能使博物馆在文化、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充分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袁春雷,谢勇.基于数字化的博物馆体验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1(12).

[2]郑励.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室内交互设计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2).

[3]徐俊.历史博物馆数字化互动叙事与身份建构路径研究——美国纽约历史协会博物馆蒂芙尼“设计一盏灯”项目个案分析[J].设计艺术研究,2021(4).

[4]张冰妍.认知心理学在历史文化数字化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1(1).

[5]王杨浩然. 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6]贾春艳.秦汉瓦当数字博物馆交互设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0.

作者简介:朱明月(1993—),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研究生在读,南京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艺术与科技。

猜你喜欢
互动体验认知心理学交互设计
初探科学传播活动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的效果及分析
未来英才(2016年13期)2017-01-13 18:00:03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浅谈运用认知心理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未来英才(2016年13期)2017-01-13 07:04:29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3:04:16
细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24:51
关于互动体验型户外广告的研究及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9:20:43
RRS交互机制分析及基于该机制的节水APP实现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莆田电子商务界面设计的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