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迅速发展,普通高校中的钢琴教学也日渐由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数码钢琴集体授课形式,这一方向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对提升普通高校的钢琴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在节约师资和教学资源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价值。数码钢琴集体课成为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新模式,但其教学效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为了进一步发挥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优势,深度强化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需要充分挖掘其教学策略,明确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意义和功能。基于此本文重点从备课环节的要求、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教学效果的鉴定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能够对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155—03
我国素质教育与教学工作在不断推进,为了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培养综合能力强、复合应用型人才,数码钢琴集体课受到不少高校的重视,成为音乐专业教学革新进程中的重要组成,以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或是非专业钢琴素养与弹奏技能,并能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力。然而,想要实现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有效教学,须加大对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力度,付诸实践,充分落实。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相关概述
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宗旨是促使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综合提升,教师须进行合理规划,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布置,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理想的教学效果。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也是一项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钢琴教学,融乐理知识、艺术史、文化史、钢琴演奏技巧等系列学习内容于一体,利用集体教学的方式推进钢琴弹奏基础知识的教授和音乐实践技巧的培养。数码钢琴集体课程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多元教学方法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
数码钢琴集体课自传入我国以来,逐步得到发展,同时还成为了高校培养专业钢琴音乐人才的重要课程,但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仍处于待完善状态,趋于成熟的课程教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深入探索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策略,革新教学模式,十分有必要。
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意义和功能
其一,在学生学习音乐自觉性方面,数码钢琴集体课可以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对音乐知识、钢琴演奏技能、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教授,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评价的开展。因学生的音乐底子不一,因此在学习方向和学习自主性方面也不一样,这门课程的教学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其二,数码钢琴集体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伴随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日渐加大,多元化的要求也层出不穷,数码钢琴集体课则是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音乐综合素养,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钢琴音乐人才。详细来看,包括读谱环节、视奏能力、钢琴独奏、重奏以及合奏等不同维度的能力,还包括知识记忆能力、模仿演奏能力、即兴创作能力、对音乐作品的自我理解能力、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相关的创作能力以及自我表现力等。[2]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数码钢琴集体课以开放的形式重点教学的工作内容,教师需要做的是借助信息化技术革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重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
其三,在相当程度上有益于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简言之,创造力与一个音乐人才能力施展程度密切相关,关系到诸多活动效率的呈现,对其有着重要影響,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造力,同样钢琴演奏能力的提升与创造力息息相关。数码钢琴集体课,在分组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即兴创作,凸显自己的优势,教师在内容设置时会重点考虑学生在音乐创作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的制定是教师应当优先考虑的问题,学生在有了目标之后再通过反复练习培养自己的创编能力,比如在对学生分组之后,依次让其即兴创作,展开连续表演,学生要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将课堂优势充分加以利用,进而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其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从业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师范类院校的学生,他们所担的重任包括钢琴教学,鉴于此,教师在面对这些学生时更要注重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模式,针对具备不同弹奏优势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同时还要重视教材方面的选择和应用,深度助力学生增强教学意识,助其系统性掌握读谱、视奏、独奏、重奏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三、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策略研究
(一)备课环节的要求
首先,教材选择方面很重要,第一类是组合教材,需要教师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搭配教材,传统钢琴课的教材有《哈农练习曲》以及《车尔尼钢琴练习曲》等等。第二类是专业教材,专门为数码钢琴集体课编写的教材,版本丰富,教师在选择使用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质。在课前,教师须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实施综合评估,在课前准备阶段选择多样的授课内容,像弹奏曲目的筛选、怎样利用数码钢琴的乐器性能创编曲目,如何高效独奏、默契合奏、有吸引力的即兴表演等。[3]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1.合理分组
对于数码钢琴集体课而言,合理分组十分有必要。鉴于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受教育背景、专业水平都参差不齐,因此因材施教很重要。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其理解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学习进度快慢不一,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会存有差异。因此,因此教学效果想要得到明确的保障,教师须应用好分组教学,合理划分组员,同时将综合能力的考察设定为有效分组的重要选择条件。相应的参照内容包括:键盘乐器的演奏能力、视唱练耳水平、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等,有了这些明确的依据之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以十五人的规模为上限,间隔一段时间,结合学生的表现再重新分组,水平相近的分为一组,方便教师展开针对性指导;也可以采取平衡分组,每一组都有水平不一的学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2.系统讲授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师既要具备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要有扎实且丰富的钢琴专业教学经验,能够实时明确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要更加严格,还要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科学利用教材和教学方法,展开系统化、完整化的教学,精准示范演奏,能够全面分析钢琴作品与演奏技巧。系统讲授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始终贯穿课堂的内容包括键盘理论知识,再增加视奏与移调、创编与模仿、即兴伴奏、弹唱等内容,全面教学,让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音乐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于相对复杂的一些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营造积极学习的课堂氛围提供保障,进一步敦促学生参与表演,激发实践的热情,传递丰富的信息,提升学生的认知。
以音乐专业的个性化特征来看,教师要依照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系统化编排授课内容,具体包涵键盘理论知识、钢琴弹奏技巧等。可以增加一些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作曲家的作品供学习和赏析,丰富学生的创作知识,如讲解独奏作品时,可选择巴赫、亨德尔的作品和中国钢琴作品《彩云追月》《浏阳河》等。[4]在讲解合奏作品时,可选择四手联弹《军队进行》,双钢琴作品以及钢琴伴奏等。另外,还可以讲解一些大调式、小调式、民族调式的键盘和声知识,在歌曲配弹伴奏部分增加作品体裁知识等。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丰富学生的基础底蕴和文化素养,为高质量教学提供基本保障。
3.协作训练
协作训练是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学生不仅透过这一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还能锤炼个性。同时,这一教学方式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团队精神, 例如,为学生安排学习拜厄NO.66时,采取分组练习的模式,一组中的学生合作完成左右手演奏,节拍要重视,其中一人左手伴奏时要弱节奏表现,另一人要重点突出旋律展示,相互默契配合,共同表达曲目情感主题。[5]除此之外,教师可充分借助数码钢琴六拍子节奏的功能,让学生实现更好的协作演奏效果。在协作训练之余,教师还要加强相关课程的教学,敦促学生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互补学习,提升自己的音乐理解力,进而提升自己的弹奏能力。
(三)教学效果的鉴定
1.公开回课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公开回课环节通过集体参与的小型演奏会形式,公开表演,进一步促使课堂的艺术氛围更浓郁,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敦促学生在实践环节踊跃表现自我,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演奏能力,又能及时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在未来登台表演中更能自如表现。另外,在数码钢琴集体教学策略中多展开集体公开回课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优化学习氛围,在钢琴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和演奏水平展示方面促使学生积极行动,同步于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吸取优势,发现自身的不足,增强主观意识,及时改变自我。
公开回课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方式,包括分组竞赛、接力演奏、独奏、齐奏等,深化群体效应,促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和精神力。比如分组竞赛,可以是一组学生进行演奏,一组进行观摩,相互探讨,相互评价,帮助参与演奏的学生纠正问题,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达到令人满意的演奏。接力演奏可以是一种小规模演奏会的表演形式,学生依次接力弹奏,使得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听众,让每个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2.集体讲评
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展开讲评环节,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同时融入定性分析法,将二者结合,促使讲评过程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具体讲评环节中,教师可借助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正面引导学生挖掘钢琴表演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和同伴之间的探讨与交流及时给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在学生集体探讨过后,依次耐心解决学生所遇窘境,深度助力学生获得进步。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点评实情展开进一步的总结和归纳分析,促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借助集体讲评之后,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所形成的被动学习的习惯被逐步推动改进,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是,深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对于在钢琴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持有积极改进的态度,谦虚学习,总结经验,从相互学习和点评中高效认识自己、提升自我。
另外,集体公开回课之后,总结环节十分有必要,教师要合理点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成为学生清晰认识自己的不足的催化剂。须注意的是,在集体讲评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以及情感要素要被纳入兼顾的领域,综合考虑学生的感受,以帮助学生提升钢琴演奏能力为终极教学点评目标。
3.考试考查
对于高校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教学评价环节同样需被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考试考查环节要创设多重评价内容,一方面注重理论知识测试,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实践考评模式,同步考查,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设置为着重考查的内容,深入探究专业理论知识。切不可将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以及综合素质进行测评,借助艺术活动、音乐会等多种方式展开相应的教学考评。
四、结语
现如今,高校的音乐专业课教学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数码钢琴集体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为钢琴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曲式结构、和声知识、视唱练耳、钢琴即兴伴奏等内容都是数码钢琴集体课重点教学的知识,深入探究相关教学策略,充分帮助学生强化综合音乐素养,稳步推进钢琴教育的教学发展,积极为培养高艺术水平的综合型音乐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雷晶.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目标设立的共性与个性——以师范类高校非钢琴专业为例[J].艺术评鉴,2022(4).
[2]魏熙畅.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
[3]王冬梅.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与钢琴集体课问题初探[J].北方音乐,2015(13).
[4]李里.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研究[J].艺术科技,2015(3).
[5]陈馨.浅谈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中四手联弹的必要性[J].戏剧之家,2019(32).
作者简介:章为(1982—),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音乐教育、高校钢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