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项目化学习为主的新型教育模式逐渐走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线,作为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对于小学美术课程而言,项目化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舞台,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基于此,文章以小学美术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概念、阐述问题、明确要点、给出策略的研究模式,阐述了美术教学与项目化学习有机结合的实践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美术教学;要点与策略
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内容,在小学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核心在于美术鉴赏能力、造型设计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的培养和基本美术观念的树立。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侧重点大多放在了美术鉴赏以及造型设计层面,对于合作探究能力及学习方法等能力的培养则涉及较少,导致教学大多流于形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较为科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固定的教学节奏,有助于学生在提升美术素养的同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契合了新课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将项目化学习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結合就成了促进美术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1 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概念与实际意义
项目化学习,即PBL教学模式,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基于小组合作形式展开,通过营造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课本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获取知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化学习更注重学生而非教师,更注重全程而非结果,一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虽然会遇到各种挫折,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但当探究结束之后,学生对这一过程的记忆会十分深刻,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其他知识遇到问题的时候快速找到解决方案,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于小学美术课程而言,项目化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广大教师转变传统教育思想,使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实践层面来看,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美术课程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养成观察、创造的意识和思维,而非单纯教授学生绘画和鉴赏的技巧,这样就达到了授之以渔的效果,学生即使在未来更加深入地学习相关美术专业知识或者其他知识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尝试将项目化学习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本末倒置现象较为严重
从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中不难看出,未来的教育将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以能力本位为主。但根据数据显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美术教师采取较为传统、保守的教学方式,即按照课本安排,让学生在鉴赏课本中美术作品的同时,进行临摹或者手工制作,从而为学生传授绘画和创作技巧。这种教学模式过度注重结果,教师在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时大多是以能否临摹或者制作出相应的美术作品,或者能否说出课本中美术作品的背景、鉴赏方法等为标准,导致许多教师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关注。许多学生虽然了解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但缺乏独立创作的意识和相应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仿制或者临摹现有艺术作品,但如果给定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自行创作,那么他们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由此可见,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末倒置现象较为严重,这将导致美术教学浮于表面,难以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
2.2学生互动学习环节较少
在安排课程内容时,许多教师都会安排大量的授课时间来确保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然而这种以教师大量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难以充分参与到课堂互动和学习中,看似教师事无巨细的讲解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绘画能力,但许多学生仍然对这些内容一知半解,具体表现为: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好,但另一部分学生即便存在问题,也会因为性格内向或者害怕麻烦而拒绝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会使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即便不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在鉴赏艺术作品或者临摹和自行创作时都要经过教师的详细指导,那么学生也会养成过于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缺乏独立自主探究的能力。另外,互动环节较少还会导致课堂形式单一化、课堂气氛相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从上述几个层面来看,学生互动学习时间较少会导致各类问题,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安排学习时间,以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参与。
2.3课堂时间利用效率低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尤其对于美术课程而言,小组合作进行手工制作,或者相互探讨灵感及想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在小组合作时,虽然在合作之前教师都会为学生布置任务,但是许多学生缺乏明确的探究方向,或者趁机讨论其他内容,导致课堂效率较低。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许多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仅有很少的时间得到了有效利用,而剩余的时间则被用于其他无关的事情,这就导致小组合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较为明确的主题,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和路径,这时就需要教师进一步为学生明确任务,以达到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目的。
2.4课程教学评价缺乏创新
教学评价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但是目前许多教师的教学评价模式仍然停留在考查学生的绘画或者手工作品之上,对于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则涉及较少。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考查方向过于单一,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发展需要。同时,如果仅考查学生固定题材的绘画作品,但未能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这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合以上四个主要问题不难发现,课堂时间的利用、学生能力的考查与培养,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目前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完善的方面,项目化学习具有的主题化、高效化、全面化的特点,恰好与这一需要相契合,因而引入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发展。
3 项目化学习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要点与路径
3.1项目化学习的应用要点
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来看,笔者认为项目化学习的应用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3.1.1注重小组合作形式的转变
原有小组合作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项目化学习本身是以教学情境为核心,通过延伸出一系列问题进行教学的模式,其能够有效地解决小组合作主题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在应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應该着重以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情景,这样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探究技巧,自行寻找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答案。
3.1.2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尽力避免出现教师一人包揽课堂,而学生仅负责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的现象。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美术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让学生从被动视角转变为主动视角,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1.3改进教学评价模式
为满足新时代教学发展需要,教学评价模式应该与时俱进进行完善。例如,教师可以在应用项目化学习的同时,增加合作互动以及问题探究过程,这样能够充分反映学生在课堂中从探究的过程到结果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一目了然,而非仅仅考查学生的作品,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
3.1.4强调教学观念的革新
当然,项目化学习的本质在于教学侧重点的转变,由只注重结果到注重全程,由成绩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教师应该摒弃固有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筑牢自身的理论基础,这样在应用项目化学习开展教学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3.2项目化学习的应用路径
项目化学习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步骤入手。
3.2.1梳理课程内容,确定教学主旨
在开展项目化学习之前,首先要做的自然是梳理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确定本次课程的教学主旨,这样能够为后续探究问题的设置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做好备课工作,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每个单元、每节课程的主题。
3.2.2激发学生兴趣,设置探究问题
在设置探究问题之前,教师需要明确什么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这些问题需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能够引导学生完成怎样的探究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等。对小学生而言,较为贴近生活,或者十分新奇的事物往往能够引发他们的好奇,进而激发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此为基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在探究问题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呈现递进关系,即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后一个问题的开始,这样能够保证课堂本身具有较高的连贯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逐步找到正确的探究方式。
项目化教学的应用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这样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这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徐意.项目化学习领域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导学单的设计与思考[J].小学生(上旬刊),2022(7):100-102.
[2]于梦璇.项目化学习在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2(2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