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琴
摘 要: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对幼儿总体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其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国家教育部门针对这一阶段的学习,发布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幼儿园指导要点》)。在此情况下,幼儿园充分重视大班有效衔接的课程,并选用合适的方法稳定落实,使众多幼儿适应未来学校生活。本文将概述《幼儿园指导要点》基本内容,重点研究《幼儿园指导要点》背景下大班有效衔接课程的实践,希望为教师提供思路,加强相关课程的衔接效果,为幼儿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指导要点;幼小衔接课程;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3-0081-03
幼儿园大班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幼儿幼小衔接教育,让其顺利进入小学,并适应未来小学生活。若幼儿园没有做好教学,会使幼儿在升入小学后,时常会表现出焦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情况,影响其未来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做好幼小衔接课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一工作中,幼儿园应严格遵循《幼儿园指导要点》,并将其中的核心思想落实于课程实践中,以加强教学效果。
1.《幼儿园指导要点》的内容与原则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文件《幼儿园指导要点》,该文件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幼儿日后小学生活中所需求的相关素质,其具体内容主要针对物质、身心、社会、学习准备这四个方面,而每一方面又由发展目标、教育建议、具体表现这三个部分共同组成。其中发展目标,表明了幼儿在准备入学之前最为关键的内容。教育建议部分阐述了发展目标的实际价值,并列举了一些有助于幼儿入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具体表现提出了对此阶段幼儿的合理要求。
在幼儿指导要点的背景下,实施大班幼小衔接课程应按照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全面准备。在此阶段的课程中,应以坚持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不能只注重幼儿的某一方面,要让其身心共同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的身心、生活、学习几方面的准备,而不是单纯的学习准备,提前让幼儿接触小学的课程更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第二,关注重点。大班有效衔接课程无法用几节课时达到理想效果,其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上升的过程。因此,幼儿园不应从大班才开始展开此方面的内容,要在小班、中班阶段做好相应的准备,要抓住每一个阶段的重点内容,进而达到更好的衔接效果。第三,尊重规律。人的发展是具备相应规律性的,每一个阶段的人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性。因此,幼儿园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尊重并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以此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加强衔接课程的成效。
2.《幼儿园指导要点》背景下的大班幼小衔接课程的实践研究
(1)重点加强心理衔接
对幼儿来说,未来的小学生活是一种陌生的生活方式、陌生的环境,幼儿对小学这一具体概念充满了未知,幼儿不知道小学生活既充满期待,但又非常迷茫。若幼儿园不能对针对幼儿的此种思想加以调整,加强其心理的准备,让其对未来的小学生活存在期待,将会严重影响其日后小学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幼儿,这将会对其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心理准备也是《幼儿园指导要点》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幼儿园指导要点》背景下,幼儿园在开展大班幼小衔接课程中,应重点加强幼儿的心理衔接。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课程活动中,与幼儿深度沟通、发放相应的问卷等活动,了解到幼儿自己认为的小学是怎样的。在此过程中,除了谈话和问卷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符合这一阶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比如让幼儿画出他认为的小学,这种情况下将能更加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当教师了解完幼儿当前的心理状态后,应针对其中所表现出的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让幼儿对小学的各方面内容如生活情况、学习情况等,都产生正确的认识,在未来能够以更加良好的心态步入小学。第二,在实际教学中,在大班的下半学期,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相应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针对主题活动,幼儿园应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重视其热爱玩耍的特性,增加趣味性,让幼儿对主题活动具备更高的兴趣,加强活动的具体效果。应避免形式单调、内容乏味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幼儿对整体的教学活动都产生反感,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展开参观小学的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应组织幼儿有序参观小学,让其观察小学的教师、操场、教室等。需要注意的是,参观时教师必须时刻看管幼儿,避免其出现安全问题,也防止幼儿参观队伍过于杂乱影响小学正常的学习。通过参观等活动,幼儿将能正确认识小学,小学对幼儿也有更强的吸引力,其内心深处的迷茫减少了,对日后的小学生活将更加向往。第三,为加强幼儿对小学的心理准备,让其更加期待小学生活,教师可以基于其年龄发展规律,运用听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教学形式,让幼儿在思想情感方面理解小学,明白在日后的小学中也有与当前类似的伙伴与教师,并且在活动方面更加丰富。通过这样的课程,幼儿会逐渐产生小学快点到来的想法,降低其对陌生环境的不适,为其日后小学阶段的到来奠定心理基础。
(2)培养幼兒相应的意识观念
幼儿园与小学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幼儿园阶段,各种教学活动都会充满趣味性,幼儿会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而小学阶段,幼儿在角色上产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之前的幼儿园小朋友转变为真正的学生,其在学校中的各种活动也转变为单纯的学习,学习活动的趣味性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若没有相应的素质,将很难适应小学中的各种学习活动,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指导要点》背景下,幼儿园在开展大班幼小衔接课程中,应加强幼儿相应的意识观念。所谓总体素质,主要指时间观念、任务意识、规则意识。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随地饮水、上厕所,但到了小学后,学校有着相对严格的时间管理,学生并不能随意上厕所或是吃饭喝水。若幼儿没有养成相应的时间观念,将会产生很严重的心理落差,影响幼儿在未来的日常学习活动。针对时间观念,幼儿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幼儿园应在课堂上引导幼儿认识时间,让幼儿明晰一分钟、一小时、半个小时的实际意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好相应的教具,让其通过实际操作认识时间。其次,教师还要在关键时间引导幼儿展开相应的活动,如在9点开始吃水果、在12点开始睡觉等。最后,当幼儿进行一些活动时,教师应要求其具体时间,如让幼儿在5分钟之内穿好衣服、20分钟画一幅简笔画等。通过以上的措施,幼儿将能逐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更加适应未来的小学生活。
除此之外,家庭作业是小学与幼儿园的重要区别,幼儿园阶段的家庭作业大多都是一些实践性、娱乐性的作业,并且其要求通常较低,缺少强制意识。小学阶段的作业是让学生巩固一天学习内容的重要手段,在时间和成果等方面都有较为明确的要求与标准。因此,幼儿园应在课程实践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一些任务性的内容,如完成1到10以内加减法、画一幅蜡笔小狗等,让其在课后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的内容不宜太过复杂,应谨慎调整难易程度,要让幼儿有信心继续完成,又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失去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提前与幼儿家长沟通,让其了解课后任务的真正目的,能够监督幼儿切实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幼儿将能在此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后续的小学生活。
(3)加强物质衔接
若想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物质方面的衔接也非常重要,妥善的物质准备能够有效加强幼儿与小学阶段的衔接。与此同时,物质准备也是《幼儿园指导要点》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幼儿园应通过相应的手段加强有效衔接课程的物质准备效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在大班刚刚开始的阶段与每位幼儿家长展开深入联系,让家长与幼儿园形成合力,为幼儿提供充分而又全面的物质准备。比如,在大班开始前,教师可以联系家长,让其为幼儿准备小学阶段的学习工具,并明确告知其中的具体内容,如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本子等。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学习工具,教师要与小学教师展开沟通,仔细考量哪种学习工具是真正有作用,且是幼儿所需求的,绝不能推荐一些无意义的学习工具。当学习工具准备完毕后,教师可以开展“学习小帮手”等教学活动,将每一种学习工具的名称、作用都讲述清晰,使幼儿能够了解每一项学习工具的作用,并能灵活使用。同时,教师还应开展书包整理教学活动,教授幼儿如何合理地整理书包。在此活动中,教师必须让幼儿多实践,让其真正具备此项能力。通过以上物质的准备,学生将会对小学生活产生更深的理解,并在教学活动中逐渐锻炼出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当幼儿到达小学阶段时,不仅不会产生畏惧思想,还能够更为迅速地适应当前学习生活。
(4)加强知识能力的衔接
当幼儿进入小学后,其将要学习的内容将显著增多,如汉字、拼音、英语、数学等,这些都是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内容,若幼儿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将很难应对之后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幼儿园指导要点》背景下,幼儿园在开展大班幼小衔接课程中,应加强知识衔接的同时,加强知识储备。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其并没有明确说明,幼儿园需要教授幼儿识字、算数等,但为了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教授其一些基础性的汉字与算数知识还是有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授学生相关知识时,应把控好知识的难度以及教授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知识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能灵活运用,为小学教学奠定基础。同时,为了与日后的小学知识更好地衔接,幼儿园可以聘请一些较为优秀的小学教师,让其到幼儿园中开展主题讲座,加强幼儿园教师对小学知识的理解,让其制定出衔接性更强的教学活动。
阅读能力也是小学阶段的一种必要能力,对其日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若无法掌握相应的阅读能力,在小学学习中将会遭受相当大的障碍。因此,在幼儿园的大班幼小衔接中,应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定期举办阅读活动。阅读活动主要有两种具体的活动形式,一是幼儿自由阅读,二是及时引导阅读。教师必须灵活运用这两种活动方式,让幼儿在自由阅读的同时能够受到教师的引导,在合理的规则内自由阅读。这样一来,将能切实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并产生热爱阅读的精神。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其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将不断提高,尤其是语文能力与理解能力,使其具备甚至超过小学衔接所需求的知识储备,使其能够妥善地应对日后的小学学习生活。如当幼儿到小学后,其将能够更加清晰理解教师的讲解,更深入理解通知内容,也能自主阅读教科书,进而更加明确课程内容。
(5)合理调整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是幼儿园与小学的重要差异,在幼儿园中,往往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相对较长,并且有一定灵活性,强调游戏互动与理论性教学交替进行。但在小学中,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授课时间,休息活动时间也是固定的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活动、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而进行理论教学的时间明显增多。许多幼儿在进入小学后,不适应其中的时间安排,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幼儿园应针对时间安排方面做出合理的调整,以这种无形的课堂改善幼儿的身心状态,让其能够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幼儿园应适当延长平时的理论性教学内容,然后基于幼儿所表现的状态,逐渐将幼儿园的日常各项活动的时间逐渐向小学靠拢,让幼儿对日后的小学阶段的作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指导要点》背景下,幼儿园在必须开展大班幼小衔接课程,为幼儿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能够体验小学生活,助益其发展。针对此项工作的实践,幼儿园应重点加强心理衔接、培养幼儿相应的意识观念、加强物质衔接、加强知识能力的衔接、调整活动时间。
參考文献
[1]陈婷.谈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新教育,2023(02).
[2]张琴.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大班数数活动[J].早期教育,2023(01).
[3]陈祎磊.幼小衔接视角下提升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2(36).
[4]王伊.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社会适应性准备的实践探索[J].文科爱好者,2022(06).
[5]张乃洁.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的关键素质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