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男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助力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可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人类发展理论等方面。其中,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交互构建知识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能在团队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共同构建认知体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交互性和建构性,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能在合作和互动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究和建构知识。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在团队中相互协助、相互学习,从而形成共同的认知。人类发展理论探讨了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上述这些理论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详细地说,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通过相互学习和合作,共同完成绘画作品或手工作品。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彼此的想法,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还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从他人身上汲取灵感和经验,进而实现美术素养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尝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感
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让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掌握并熟练地运用美术技能和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具体来说,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和
任务
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高效开展的前提,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意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设定目标和任务时,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
方面。
1.目标和任务的内容。教师应确保小组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内容与初中美术课程的要求和标准相符合,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目标和任务的难度。教师应确保小组学习目标和任务的难度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绘画需要的任务,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3.目标和任务的清晰度。目标和任务的清晰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目标和任务不清晰或者不够具体,学生就会感到困惑,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布置清晰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幅具有特定主题的绘画作品。
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制定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讨论,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师可以先设计一张文化海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5人,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一张海报。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让学生就海报的主题和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与选定主题和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共同设计出海报的草图。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各自自主制作海报,包括图片的修剪、文字的排版等,在制作完成后向同伴展示并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如此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确定小组成员和分工
确定小组成员和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合理地分组,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1.小组成员确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等,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的人数可以为3~5人。
学生的性格是划分小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为了确保小组内成员之间能够顺利开展合作学习,在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地考虑每个小组成员的性格,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性格互补。教师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划分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之间的总体水平相对平衡。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确保全体学生共同成长。同时,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分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在确定小组成员时,教师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小组合作学习。此外,教师还应考虑学生的性别,确保每个小组中男女生的人数大体相等,以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确定成员分工。教师可以根据任务的要求和学生的特长,为小组成员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反馈,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三)注重交流和协作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核心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通过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提高与人沟通、协商、合作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有益。因此,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成果,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和关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组讨论是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小组成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借鉴他人的优点,通过共同协商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共同解决难题,鼓励学生坦诚地交流,让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合理的小组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并及时总结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借此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交流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关注评价和反思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促使学生审视和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从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法,进而增强学习效果。
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员的个人表现等多个方面,同时确保评价内容客观和公正。评价的内容应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相对应,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评价的标准也应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相对应,且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易于理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评价结果。此外,评价还应具有量化和可比性的特点,以了解不同小组之间的差异和问题。
在反思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借此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反思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用写日志、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