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3-08-08 18:57:52余秋妹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余秋妹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同样重要。家国情懷作为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文章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爱国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主题。初中历史教学应该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备正确的国际意识和视野。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在历史课堂上贯彻家国情怀的教育,不仅能够给予学生全面的价值引领,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历史人物所展现的美德,这也是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实施家国情怀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体现。因此,教师要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以此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讨。

一、立足历史课堂,培养家国情怀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现阶段很多初中历史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滋养。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应当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落脚点。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家国情怀的培养。

首先,把握好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在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人和事。几乎每段历史都是围绕着人和事展开的。学习历史知识,其实就是在感悟过去的人和事中获取能力、提升素养并指导当下学习的过程。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必须把握好历史事件,以此激发学生思考,强化学生感悟。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史料让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结果等相关史实,并且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与历史意义,以此强化学生分析与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1919年爱国人士齐读《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场景,让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产生好奇,渲染民族危亡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学生家国情怀的孕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总结当时的北京学生发起了哪些爱国活动。在学生总结这些事件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其次,教师要讲好历史故事,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在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发展和培养不能只通过课堂中的讲解灌输而实现,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而讲述历史故事是教师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讲述故事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历史情境的营造与历史场景的再现,能够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再加上历史故事本身包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这些故事,自然能够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为学生讲述历史故事。教师需要提前挖掘历史,并将其整理成故事,再向学生呈现。讲述历史故事活动如果能由学生来进行,效果会更好。在讲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与孙中山相关的故事,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亲自讲述孙中山的故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刻体会孙中山大无畏的精神与坚持民主革命的坚定立场。

最后,教师要牢牢把握住历史人物,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有人才有历史。历史是人文类的学科,所以历史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有温度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引导学生感受时代的变迁。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余光中的照片与《乡愁》这首诗歌,让学生感悟诗人对祖国的绵绵怀念,以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与体验。

二、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家国情怀

学生的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所以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身心发展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开设适合且学生喜欢的课程,而校本课程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校本课程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的课程,能够淡化教育色彩,缓解学生的畏学情绪,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校本课程改革使课程目标更加多元化,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立足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增设校本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提前设定好教学目标,作好相应的准备,并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漫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种比较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教师可以借助漫画的形式开设校本课程。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几部有影响力的漫画,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为学生展示漫画《如果历史是一群喵》,让学生尝试通过漫画描绘的知识构建起漫画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正确看待历史。又如,教师可以在国庆节期间让学生以“欢度国庆”为主题画漫画,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国庆节的热闹场面,爱国情感从内心迸发。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对历史知识产生兴趣,家国情怀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三、组织研学活动,强化家国情怀

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渠道之一。历史教材内容大多数是图文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参观博物馆、自然遗产、名人故居等,并让学生感受当地的乡土历史文化,都是让学生接近历史文化,发展其家国情怀的关键渠道。一般来说,学生的历史知识很少来自生活实践,更很少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体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但是在研学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历史活动,并与同学分工合作,对已有的认知进行相应的调整。大多数学校所在地或者附近都有历史文化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游览参观、自主探究等形式完成研学的目标,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使学生对家乡产生热爱之情,形成家国情怀。

四、结束语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重视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够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效,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多样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立足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开发校本课程、组织研学活动,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伏军. 家国情怀应从现实困惑走向价值引领:以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5).

[2]张凯璇.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以“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J]. 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

[3]胡艳. 无须“说教”初中历史课也能渗透家国情怀:以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为例[J]. 名师在线,2020(33).

[4]翟玲玲.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J]. 教育文汇,2023(4).

[5]赵三东.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探究[J]. 教师,2022(36).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3:1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戏剧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8:37:07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及其对策
青年文学家(2015年6期)2016-05-09 1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