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佳佳
【摘 要】花鼓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受到不同地域风俗文化和时间的影响,在山西省形成了独特的花鼓文化。将花鼓文化融入幼儿园,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落实,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与内容,提高幼儿园课程的本土化,促进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发展,也进一步促进幼儿想象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为了将花鼓文化更好地融入幼儿园,可以采取积极开发花鼓文化园本课程资源、创新关于花鼓文化的教育与实践活动、积极营造花鼓文化良好氛围、家长与社区艺人共同参与的措施。
【关键词】花鼓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幼儿园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8-93-04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到了“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把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各领域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鼓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瑰宝,由于受到了不同地域风俗文化的影响,在时间的酝酿下形成了各地域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中,山西的花鼓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鼓类文化之一,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在于是一种集唱、舞、打为一体,并辅有道具使用的传统民间舞蹈。花鼓文化内容涵盖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其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将其融入课堂“是对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传承的手段之一”[1]。
一、花鼓文化融入幼儿园的价值
(一)花鼓文化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
1.有利于提高幼儿园课程的本土化
幼儿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其语言、智力、审美与身体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让幼儿从小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洗礼,既能培养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心,又能让他们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向他们传递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将花鼓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其独特的优势在于当地的一些教师和家长对花鼓文化有独特的感情。花鼓文化覆盖面广,汇集美术、音乐、舞蹈、语言等多种要素,这些资源将本乡本土的韵味与当地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增强和提高了幼儿园课程的可行性和本土化。
2.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幼儿园课程资源
花鼓文化来源于生活,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山西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将其应用到幼儿园教育中,不仅能够提升本土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能建构适合本地区幼儿兴趣发展需要的本土资源课程;既能丰富幼儿园课程表现形式,又能增强幼儿园课程的生成性与表现性,还可以为幼兒园课程内容增添多元性和趣味性,丰富幼儿园文化内涵建设。
(二)花鼓文化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地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周围的环境和文化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花鼓文化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写照。例如在每年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时,当地群众会聚集在一起表演“打花鼓”,表达对节日的庆祝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这时,幼儿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欣赏花鼓表演,感受热闹的场面。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不仅能进一步增强幼儿对这种乡土文化的了解,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涵,而且还能增强幼儿对自己家乡热爱的美好情感,从而增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有利于促进幼儿肢体协调能力发展
在山西,花鼓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有三种,分别是万荣花鼓、翼城花鼓和稷山高台花鼓。[2]此外,土沃老花鼓在山西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扮演形式,总结它们的相同点可以发现:鼓类主要分为单鼓和多鼓。在表演过程中,其动作姿态多变,步伐轻盈,节奏感较强,感染深等。花鼓不仅对击鼓者的手法有一定要求,对脚步动作也有要求。例如万荣花鼓低鼓的击鼓手法形式多变,适合幼儿模仿的有勾击、点击、绕击、撇击、戳击等。其中舞姿动作最出名的是“猴鼓”,讲究手脚的灵活配合。例如手部和头部都要有晃动的动作,呈现出“小而精干”[3]的特点,而“脚下动作则以双脚跳跃为主”[4],总体表现出猴子“上蹿下跳”“抓耳挠腮”[5]的特点,使得整个场景热闹欢快。猴子这一形象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模仿和击鼓的过程中,其肌肉与身体协调能力得到发展,还能在击鼓中产生愉快的情绪。
3.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
幼儿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知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这三项能力是幼儿发展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花鼓表演中的舞蹈服饰和人物角色别具一格,例如土沃老花鼓的服饰“吸收了宋元以来晋南一带戏曲角色生、旦、净、末、丑的扮相”[6]特点,并且人物角色也是从戏曲的生、旦、净、末、丑而来。服饰中蕴含图案之美、造型之美、寓意之美等,服饰色彩的搭配对幼儿的视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帮助幼儿开阔审美视野,树立美学认知观念。幼儿根据这些服饰色彩的感知和理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其审美与创造能力也相应地得到发展与提升,从而培养艺术气质并促进了个性发展。
(三)花鼓文化对教师发展的价值
1.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其文化素养
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到了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需要具备通识性知识,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历练”,“提高教师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的能力”[7]。在幼儿园开展花鼓文化教育,首先,教师需要多途径了解其内涵、内容以及精神,可以去当地文化传承基地考察,与传承艺人相互交流,丰富其知识经验。其次,教师对花鼓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需要筛选合适的教育内容,并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方案。最后,通过开发花鼓文化课程资源,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个人专业技能,体会传承花鼓文化的必要性。
2.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指个体或群体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善于用合理的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8]花鼓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花鼓文化的由来与发展,而且要求教师充分依据本园幼儿的发展特点来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为此,教师需要学习更多有关教育基础、发展心理学以及幼儿教学教法等方面的知识。在将二者进行结合的同时,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可以与其他教师一起商讨,充分挖掘花鼓文化中有用的价值,可见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投入花鼓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他们的专业意识,发展了专业思维和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教育机智与实践智慧。[9]
二、花鼓文化融入幼儿园的策略
(一)积极开发花鼓文化园本课程资源
发挥当地园所教师自身独特优势,重视花鼓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课程任务的执行者与实施者,其承担了多方面角色。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影响花鼓文化传承效果的关键因素,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来增进教师对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应用。[10]为此,幼儿园可以借助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邀请知名专家对教师进行园本培训,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花鼓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价值。在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花鼓文化中的元素加以改造和创新。由此来保证园本课程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幼儿的发展。
山西花鼓舞蹈表演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演,其内容、形式多样,其中的唱词大多数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教师需要将花鼓文化中的唱词加以筛选,改编成幼儿园早操律动音乐,使之更符合幼兒的特点。例如:“左手锣,右手鼓,拿起我的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不会,只会表演个花鼓歌……”这样的早操律动音乐朗朗上口,不仅幼儿易于接受,而且还凸显了花鼓文化的真实美感。
建立相应的花鼓文化资源库。幼儿园需要广泛收集花鼓文化资源,实施资源共享,但并非所有的花鼓文化资源都适合幼儿,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阶段特点及兴趣爱好来筛选。经过合理筛选,整理出花鼓文化资源适合幼儿的有五个方面,即花鼓文化中的动作资源、服饰资源、道具资源、音乐资源和语言资源。依据资源的不同,花鼓文化中的唱词可以被构建为语言活动“花鼓的由来”,服饰可被开发为艺术领域里的美术活动“别样的花鼓服饰”和手工活动“巧手做鼓衣”“美丽的刺绣”,道具可被开发为早操韵律活动“锣鼓舞”“花鼓乐”和体育活动“好玩的花鼓”等。
(二)创新关于花鼓文化的教育与实践活动
花鼓文化资源种类多样,要充分挖掘花鼓文化的潜在价值并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多个领域和实践活动中。
在健康领域,教师可以利用花鼓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将花鼓舞蹈的表演动作改编成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提供幼儿间互动的机会。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幼儿间的合作交流意识,而且还能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体质。
在艺术领域,教师可围绕花鼓这一主题开展相关活动。由于花鼓表演呈现出节奏感较强的特点,教师在开展艺术活动前,可为幼儿准备花鼓实物,出示图谱;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让幼儿在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节奏,并配合手、脚、花鼓来进行特定的节奏练习;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可以设计游戏“花鼓咚咚锵”,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加强与巩固所学的鼓类音乐的节奏型。
在语言领域也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首先,要注意环境氛围的营造,在这种积极的环境下,幼儿的心情变得放松,易于激发表达欲。其次,教师可以用童趣的语言讲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花鼓的历史由来和发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师也可以在本班幼儿发展的基础上,对花鼓文化中的唱词加以改编,让幼儿进行学习,以此扩充幼儿的经验,从而促进其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可投放与花鼓表演相关的材料和服饰。幼儿区角活动本身就具有自主、开放、灵活的特性,给予了幼儿很大的自主权。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投放相关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而且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以及自我学习与完善的机会。例如在美工区,幼儿可以参与有关花鼓图案的绘画活动,彼此之间分享交流;在科学区,教师可以投放大小、形状不同的花鼓、鼓槌、锣等道具,如土沃老花鼓中的口噙鼓、大锣、小镲、快板等,幼儿通过使用道具击打不同的花鼓来辨别声音的来源,发现花鼓中的奥秘;在表演区,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服饰、花鼓以及道具,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服饰与花鼓进行相应的角色表演,如土沃老花鼓中的“老丑”“小丑”“担鼓花姑”“腰鼓手”[11]等,这种表演形式能够引发幼儿兴趣并使其产生参与活动的欲望。
(三)积极营造花鼓文化良好氛围,浸润幼儿心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发挥自身力量为幼儿创设一种适宜的环境,既是园所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隐形资源环境的教育功能的需要。[12]因此,幼儿园在实施花鼓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环境中蕴含的隐性教育价值能够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就整体外部环境来说,可以对幼儿园环境进行精心布置。教师、幼儿和家长可以共同搜集相关的花鼓文化资源,将花鼓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几种类型展现在幼儿园的走廊和过道等。在楼梯处的墙面上摆挂一些民间艺人花鼓表演的画框,也可以摆挂一些幼儿花鼓图案绘画作品。走廊两旁可以摆设各种鼓、锣等实物道具,作为走廊的装饰。走廊半空中也可以悬挂一些有关花鼓的手工作品,使之构成一种隐性环境,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让幼儿在无形中认识与了解花鼓文化。
就内部环境来说,可以创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小环境。要注意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教育性、参与性、操作性和探索性。为此,幼儿园各班级围绕“我爱花鼓”主题设计主题墙,为幼儿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氛围。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各种有关花鼓服饰、道具的照片,然后一起讨论如何对这些照片进行布置和装饰。幼儿亲身参与主题墙的创设,表达自己对花鼓文化的理解。各班级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主题墙上展示幼儿表演花鼓的照片、花鼓图案绘画作品、花鼓服饰作品和有关花鼓的手工制作等,以此来加深幼儿对花鼓文化的认识。
(四)家长与社区艺人共同参与,共推花鼓文化发展
幼儿园应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集全园教师、家长和社区资源,共同推进花鼓文化在幼儿园的应用和推广,以保障花鼓文化在幼儿园开展的可持续性。
一方面,幼儿园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园所力量,争取社区与家长的支持。家长是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外部动力,想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园交流群、家长座谈会、园内宣传等网络平台和线下交流方式来大力宣传花鼓文化所蕴含的价值,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背景等。在幼儿园中可开展“亲子鼓趣”类型的活动,家长和幼儿能充分体验花鼓的多种形式表演。采取这些形式不仅能够获得家长对当地文化的认同与支持,而且能够让家园共育真正落到实处。当园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向外部延伸时,社会与家长就可以参与进来。家长的人际关系各不相同,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身边的人际资源和物质资源,为花鼓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帮助。
另一方面,邀请社区花鼓文化传承艺人定期来园为幼儿进行相关表演展示和指导。他们与幼儿面对面交流,为幼儿讲述当地花鼓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等过程。幼儿也可以与花鼓艺人共同参与花鼓的原材料制作。例如土沃老花鼓中的口噙鼓原本是用一截树干来制作的,但考虑到木制的鼓对幼儿来说太重,可以采用铁皮制作,整个制作过程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在参与制作花鼓后,艺人也可以亲自指导幼儿打花鼓的要点和基本套路,例如打花鼓的队形有基本的“双龙出水、双龙摆尾、双分头”等,在表演中形成“槌儿表现出真实性、动作体现出花样化、表情凸显出灵活性”[13]的风格特点。
花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文化,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蕴含的文化艺术使花鼓文化在山西民间文化中独树一帜。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教育和历史价值对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积极探寻花鼓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特殊契机,围绕花鼓文化,为幼儿创建适宜的环境,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培养幼儿对家乡民族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从而为幼儿更好的发展服务。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身的价值限度和幼儿在实践中的主体性限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張晓梅.试论传统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4):25.
[2]徐梦瑶.论山西“非遗”代表性花鼓的不同形态特征[J].中国民族博览,2019(7):46-47.
[3]同[2]47.
[4]同[2]47.
[5]同[2]47.
[6]张晶.沁水土沃老花鼓的文化学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增刊5):55.
[7]左雪,王婧.在幼儿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价值分析: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10):31.
[8]吴颖,崔玉平.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调查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6(12):78-85.
[9]陆娴敏.在园本课程建设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21(7):91-94.
[10]李志英.幼儿园教师地方文化素养的内涵、价值与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21(1):89-92.
[11]王玉娟,沈轶.山西非遗土沃“老花鼓”的活态传承调研[J].北方音乐,2018,38(2):29.
[12]钱琴.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7(6):67-69.
[13]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