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婷
【摘 要】随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农村高中生涯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高中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在探究农村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现状,农村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渗透生涯教育的价值、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可“以理论学习为开端引导教师重视学生生涯规划;以起始课为载体深化学生生涯规划认识;以教材为基础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准备;以丰富多样的校友真实案例拓展学生生涯认知;以课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生涯体验”,助推农村高中生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高中 思想政治学科 生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8-33-04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使得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生涯教育的内涵
生涯教育是关乎人的一生,彰显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它通过开展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提升对自己、对学业和对职业的认知,掌握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个体的生涯发展质量。一般来说,生涯教育以学生的终身生涯发展为目标,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既能实现自我满足,同时又有利于社会发展。生涯教育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了生涯认知、自我认知(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探索等)、职业认知、专业认知、生涯决策、生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实现了从关注学业到试图关怀人生的教育理念的重要转变。
二、农村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现状
农村高中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生涯规划能力,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不仅直接影响生涯教育质量的高低,而且也影响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为了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地在农村高中开展生涯教育,笔者以某农村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该校生涯规划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
该问卷以问卷星为平台,发放对象为该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共1063个学生参与了调查。其中,男生占30.76%,女生占69.24%;高一学生占36.03%,高二学生占42.62%,高三学生占21.35%。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在“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明确规划”这一题的调查中,有非常明确规划的学生仅占5.08%,有比较明确规划的占36.22%,规划不太明确、希望得到专业指导的占56.07%,认为现在规划尚早的占2.63%;在“是否会有意识地收集大学专业或未来职业方面的信息”一题的调查中,经常收集的学生仅占5.36%,偶尔收集的占48.35%,想过要收集但没有行动的占34.81%,没考虑过要收集的占11.4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半数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不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更多的只是被动接受教育,缺少对未来人生进行思考与规划的主动性。
三、农村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渗透生涯教育的价值
(一)发挥学科育人优势,促进生涯教育发展
就农村高中学生而言,要想提高生涯学习质量,必须具备相应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生涯教育指导。然而目前农村高中普遍缺乏系统的生涯教育课程以及专业的生涯指导教师,生涯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尚未得到有效的实施。
课堂是生涯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作为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学科,可以通过发挥其学科育人优势弥补当下农村高中生涯教育发展的不足,助推生涯教育的发展。在学科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农村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渗透生涯教育知识,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也要唤醒其生涯规划意识,使学生能够掌握生涯规划的正确方法,了解自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从而作出科学的生涯决策,为其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核心素养培养,助力乡村振兴
生涯教育是对德育内涵的丰富,更加突出理想、前途和人生目标的教育,更关注学生个体的内在需要,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帮助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愿望和社会现实要求相结合,有意识地进行未来人生规划。“高中生涯教育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关键能力,提升必备品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1]在农村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开展相应的生涯教育渗透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进而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优质的人才資源,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学科与生涯教育的相互渗透,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农村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渗透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不足,渗透意识不强
在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部分教师仍秉持陈旧的教学观念,更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学科知识、是否提高了学科成绩,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忽视了生涯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关于“你的政治老师在日常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频率”的调查中,认为教师经常渗透生涯教育的仅占21.45%。这一低占比表明,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渗透生涯教育的意识不足。
(二)缺乏理论学习,指导能力较弱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具有渗透生涯教育的意识,但是他们缺乏对相关生涯教育理论的专业学习,仅仅把生涯教育渗透的内容局限于生涯价值观的引导,这无疑陷入了对生涯教育认识片面化和狭隘化的误区。同时,部分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自身也缺乏生涯教育的实践经验,生涯指导能力较弱,在学生制定生涯规划时无法给予科学、有效的帮助。
(三)渗透方式传统单一,效果不佳
在渗透生涯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堂中,农村高中教师采取的渗透方式往往较为传统单一,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在关于“你的政治老师在课堂中渗透生涯教育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多选题)”的调查中,讲授法高达89.56%,讨论法占29.35%,练习法占29.35%,而实践法仅占16.93%。传统教学方式在生涯教育渗透方面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生涯规划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因而导致生涯教育渗透效果不佳。
五、农村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渗透生涯教育的策略
(一)以理论学习为开端引导教师重视学生生涯规划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想有效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加强生涯理论学习,培养生涯指导素养,提高生涯指导能力。“‘教师即课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教师的人格、学识、思想、经验、能力、行为习惯等对课程的丰富和创造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2]在农村高中普遍缺乏系统的生涯教育课程及专职生涯辅导教师的现状下,思想政治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转变角色,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已经从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育人,明确自身在生涯教育方面的主体责任,意识到教师不仅仅要“传道与授业”,更重要的是要“解惑”,教师是学生生活和生涯发展的启蒙者、引导者,是促进生涯教育发展的实践者。因此,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有目的地将生涯教育作为一个显性的、确定的目标融入学科教学中,既促使农村学生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其生涯决策能力。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生涯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例如积极学习舒伯生涯理论,掌握相关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性格的Disc性格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人格特质的MBTI人格测试,为学生高中选科和志愿填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的多元智能测评,能够为个人匹配出感兴趣的大学专业与职业发展方向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能够引导学生作出与自己价值观、内心真我相匹配的职业决策的职业价值观测试等工具。以上测试工具都有系统、专业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说,其操作比较复杂,难以有效利用。这就需要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并熟练正确地掌握相关测试方法,这样才能更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认知自我,了解自我,减少生涯规划的盲目性。
(二)以起始课为载体深化学生生涯规划认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科起始课作为在正式新授课之前对学科进行整体介绍的一种授课形式,在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起始课教学时,除了要对思想政治学科进行整体介绍,引导学生走进学科教材,熟悉教学主题,掌握学科学习方法,关注学科价值,还要借此契机,有意识、有目的地拓展学科介绍,以此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
例如在高一第一学期的起始课中,思想政治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以下学科探索:①了解大学涉及政治的专业类别,如政治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②了解大学政治相关专业开设课程;③了解与政治相关的具体职业、行业;④了解报考该专业所需具备的素质、能力;⑤了解现当代政治类专业的杰出代表人物等。在起始课中拓展以上内容,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明确思想政治学科在升学考试、专业选择以及未来职业中的重要性,启发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促使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合理选科。
(三)以教材为基础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重点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选科是否科学,影响其未来的就业质量、生活质量。由于缺乏生涯教育尤其是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大部分农村高中学生职业意识薄弱,选科带有极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與社会职业相衔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
例如《政治与法治》教材涉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法治政府、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内容,此时可以衔接社区工作者、公务员、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相关职业;《哲学与文化》教材涉及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创新,此时可以衔接考古工作者、文物修复师、艺术工作者、孔子学院教师等相关职业。在衔接的过程中注意渗透职业信息和行业发展现状,加强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同时通过相应的专业测试工具加强对学生职业选择倾向的指导,提高其生涯适应力。
(四)以丰富多样的校友真实案例拓展学生生涯认知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议题的确立必须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校友资源是弥足珍贵的人力资源与教育资源,对于同一所学校的学生而言,师兄师姐与他们有着相似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接受着相同的校园文化熏陶。优秀校友的事迹、成就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将校友资源引入设计、引入课堂,开展议题式教学,可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生涯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热情,树立正确的生涯价值观,从而达到生涯教育及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例如在统编版必修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课中,笔者在充分挖掘广西贺州市第四高级中学建校百年来优秀校友人物事迹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开展了议题式教学。该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总议题,下设四个子议题。子议题一:心中有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子议题二:眼里有信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子议题三:未来有方向——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子议题四:青年有行动——制订圆梦计划。其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导入环节:播放1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展示学校建校百年来,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作出贡献的优秀校友群像风采。设置问题:建校百年来,四高学子都在为着哪一个共同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由此引出本课的主题也即总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部分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充分利用优秀校友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子议题一:心中有梦想——中国梦的本质”讲授部分:以开国将军黄一平、眼科专家李绍珍、警察植志毅这三位优秀校友代表人物的详细事迹为议学材料。设置议学活动,让学生结合三位校友的事迹材料探究以下问题:①他们的中国梦分别是什么?其出发的角度分别是什么?②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此部分的设计意图是进一步以校友资源为议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国爱校、向榜样学习、为祖国作贡献的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涯价值观。
第三,“子议题二:眼里有信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讲授部分:继续深挖中国共产党员、全国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植志毅的事迹素材,以其参与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材料为议学情境。设置议学活动,结合植志毅警察的事迹材料谈一谈:①你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解;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此部分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继续在校友事迹中,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一知识点,同时突破“四个伟大”(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这一难点,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及法治意识。
第四,“子议题三:未来有方向——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授部分:以教材为情境。设置议学活动,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什么?②如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此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利用教材资源明确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第五,“子议题四:青年有行动——制订圆梦计划”讲授部分:播放本校毕业学子的追梦小故事及对当下学子的寄语视频,创设生涯教育渗透的情境。在此背景下,设置了教师参与指导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课上分享的议学活动:①请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完善个人梦想规划图;②为了实现规划,请你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制订一份与学业、健康有关的计划;③为了更好地树立实现梦想的信心,请在明信片上为自己写一段励志、正能量的寄语。此部分的设计意图是进一步充分利用毕业校友资源,与前面所展示的不同时代的校友事迹相呼应、相衔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代前辈们与时俱进的追梦精神,引发生涯共鸣,进而启发当代学子的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其生涯规划能力和公共参与能力,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纵观以上教学设计,其突出亮点即以校友事迹素材为议学情境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有效地发挥了宝贵的校友资源的价值,提高了生涯教育渗透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以课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生涯体验
由于教育资源、空间的局限性,农村高中学生往往缺少相应的生涯体验,也缺乏相应的生涯自信。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积极开展一系列的课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生涯体验,增强其生涯自信。
例如可以面向农村高中學生举办生涯规划思维导图大赛,让学生立足整个生涯,围绕自我分析、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生活规划、管理调整五个方面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同时要求参赛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生涯规划成果。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生涯规划“看得见”,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可以举办职业人物访谈微视频大赛,鼓励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积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组队采访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通过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既可以亲身了解不同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价值等信息,增强职业认知,开阔生涯视野,又可以进一步提升自我的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企事业单位资源,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单位人员进行交流、访谈,回校后要求学生交流分享实践活动的收获。在寒暑假期间,还可以借助学生家长资源,让学生在家长所在单位进行跟岗实习,或开展家长职业的体验活动等。一系列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既丰富了生涯体验,又在活动中增长了才能,提高了素养,增强了生涯自信。
总之,广大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学生为本,在立足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思想政治学科渗透生涯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助推生涯教育落地生根,最终促进农村高中学生获得长远发展,生涯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震,李锋.核心素养视域下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J].江苏教育,2020(19):64.
[2]赵世俊.中小学生生涯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J].江苏教育,201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