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倩
【摘 要】革命传统课文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蕴含的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文化自信极具现实意义。在小学语文革命传统课文教学中,应运用上下文语境、历史语境、现实语境,由总到分地把握文本,补充拓展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连接学生的生活实际等方式进行教学,以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革命传统课文 语境理论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8-71-03
一、语境理论分析
(一)语境的定义及分类
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或言语的使用环境。然而,学界关于“语境”一词的定义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学者张志公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将语境定义为“上下文,前后文”[1]和“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社会风习这一些”[2]。孔凡成等人认为:“狭义的语境指语言内环境,即上下文,有时又称作语言环境;广义的语境包括狭义的语境,指言语交际环境,即与具体的言语行为密切联系的、贯穿言语交际过程相始终的、对言语交际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背景。”[3]本文将语境的定义概括为言语作品的内容环境和交际环境。
由于对语境分类的角度不同,因此对语境也有不同的类型划分。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一种泛化的分类,即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陈治安、文旭将这种分类表述为言辞内语境和言辞外语境,认为“所谓言辞内语境指的就是交际过程中某个言语表达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言辞外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个言语表达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4]。通俗地说,言辞内语境就是构成某语篇的字词句段等,本文将其理解为上下文语境。言辞外语境就是不在语篇话语体系中的环境,如作家生平经历、写作时代背景、写作方式、读者经历等。本文将言辞外语境从创作者和接收者的角度划分为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历史语境即作者在创作某语篇时所处环境,现实语境即读者在阅读该语篇时所处环境。
(二)语境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言语的课程,而语言和言语又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的产物,因此,语文教学与语境理论本就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是由于语境理论发源于西方,过去常用来研究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随着语境学在国内的发展,语境理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学研究中,如孔凡成认为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5]由此可见,语境理论在语文閱读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于语境教学的研究主要围绕语境教学概念界定和语境教学策略两方面展开。不同研究者对语境教学的概念界定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语境教学就是利用文本语境、历史语境、现实语境引导教师教和学生学。语境教学策略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针对革命传统课文的语境教学较少。
二、革命传统课文教学的特殊性
(一)革命传统课文的地位
革命传统课文是革命文化进校园的重要载体,该类作品的教学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往往备受关注。其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蕴含的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树立文化自信极具现实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各学段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革命传统课文,在教学中通过这些优秀的革命传统作品渗透革命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程。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心性养成的重要阶段,革命传统课文所蕴含的价值观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成长意义。从作品分布特点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学低年段、中年段的革命传统作品根据各单元语文要素以单篇课文的形式穿插在不同单元,呈散点状分布,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此编排布局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革命传统精神,同时为高年段集中学习此类文本奠定基础。小学高年段的革命传统作品则呈集中编排的形式,主要分布在爱国情怀、责任与担当、重温革命岁月、理想和信念四个主题单元中。
小学语文教材以双线并进为特色,在各个单元设置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各学段目标相互呼应且呈螺旋上升态势。虽然各革命传统课文单元所设置的语文要素并非严格地相互照应,但是这并不影响单元学习中各语文要素的前后勾连。双线并进的特点也对教学提出要求:首先,在教学中将人文主题有机地融入各个环节;其次,在革命传统课文教学中要避免单一的思想政治宣传,要突出语文学科特质,即人文情怀的感知与语言运用的解读相结合;最后,可以在设计评估任务时将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相结合。
为更好地服务课文教学,促进学生内化革命传统精神,编者在多数课文后面设置“阅读链接”,补充同主题选文。革命传统课文后的“阅读链接”便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历史背景等,从而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对历史事件的感知,进而接受革命传统的感染和熏陶。
(二)革命传统课文教学现状
国家重视革命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各个方面都在努力渗透革命传统文化。学校也在努力将革命传统文化浸入学生的心中,但是语文课程中革命传统课文的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对革命传统课文的教学局限于文本而缺少价值观的渗透、学生与文本之间有较大的距离等。革命传统课文的教学停留在“信息传递”这一浅表的层面,使革命传统课文的育人功能未能很好地发挥。大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革命传统课文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但是在当下正朝着素养目标转变的课堂中,育人价值的实现仍然有较大的难度。
革命传统课文的历史情境难以创设也是当下教学的困境,尽管多媒体教学设备愈发智能,但是在相关资源的开发上还有待加强。当前语文课堂中多为教师讲述相关背景资料或播放视频来创设情境,此种方法不能引起学生与革命背景的共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的教学局限于文本而不能向纵深方向拓展,以致于学生对革命传统课文所展现的历史时期仅仅有一个片面的了解。由于时空的差距,学生对该类文本的精神链接较弱,革命传统课文的育人价值就更难实现。
三、语境理论在革命传统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上下文语境的运用——由总到分地把握文本
上下文语境是言语内部语境,是语言运用中由言语自身构成的环境,包括语篇中的字词句段等。上下文语境能够使言语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晰、准确,表现出语境的解释功能。在革命传统课文教学中,需要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把握课文中所表述的信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再对文本局部重点进行解读。这样既帮助学生把握上下文语境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又体现革命传统课文教学的“语文味”,避免红色思想的灌输和革命精神的单一宣传。
1.整体把握文章
整体把握文章就是要弄清楚文本具体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及该事情包含哪些要素。通过文字传达的信息,能够比较直接地感知到文本所叙事情及其要素,而要素具有怎样的特性需要抓住文中所用的形容词进行感知。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接触,把握文本内容,从而在内心构建文本的上下文语境。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形容词构建圆明园的表象。教师设计任务:①齐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②自由朗读课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思考毁灭前后的圆明园分别是什么样的。最终,学生得出结论:课文介绍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及其被毁灭的过程。
2.抓住局部重点
抓住局部重点就是要抓住文字背后的信息,这是需要读者通过咬文嚼字、分析文本才能够感知到的信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上下文对某一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体会词语的修辞手法和感情色彩,从而了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中“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一句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关键词“上自”“下至”等,由此得出圆明园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所处朝代众多,还写出了文物的数量多、品种丰富,强调了它们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易,这也能证明圆明园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历史语境的运用——补充拓展社会文化背景
历史语境,即语篇创作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作者生平等。历史语境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品不可能脱离历史的语境而产生,读者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也不能脱离作品的历史语境。革命传统作品产生于特定年代或围绕特定年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展开,这些作品的年代及其所叙述的历史事件往往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以至于学生对文本中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具有较大的陌生感,这成为革命传统课文教学中难以突破的困境。面对这一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将历史情境还原,对文本背景进行介绍。
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包括《少年中国说(节选)》和《圆明园的毁灭》两篇有关革命传统文化的精读课文,其中《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课后阅读链接中包括《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这几篇文选的历史渊源都在于近代中国受人欺辱的史实,教师可以采用观看电影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及其原因,帮助学生对那个时代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与把握,从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对革命情怀的感知。
(三)现实语境的运用——连接学生的生活实际
革命传统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以至于学生对文本陌生、对文本所传达的革命精神陌生。教师在教授此类文本时,常常从资料补充的课前导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所在的时代,将学生从现代生活带入事件发生的时代,从而走进文本。此种方式是一种“引子”,能够引发学生情感上的某种触动,但要真正点燃学生革命情怀之火,还需引导学生从历史走向现代,从文本走向生活。正如特级教师陈建先所说:“引领学生从课文中的‘一个人关联到‘一类人,继而升华为‘一种魂,完成‘语象→形象→意象的阅读建构。”[6]要真正实现革命传统课文的育人功能,还需要使该类作品与学生当下生活“对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归纳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蕴含的革命精神,由“一个人”到“一类人”的感知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那个时代革命精神的认知。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归纳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及其中所包含的革命传统文化,由对一个事件的感知上升到对一个时代的感知,使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革命情怀为线索,探讨现代生活中的革命精神、革命情怀之所在,使革命传统精神与当下生活相连,体现其价值,使熏陶真正深入学生内心,燃起革命情怀之火。
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在单元教学后,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单元中两篇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和《圆明园的毁灭》所蕴含的情感(《少年中国说》的凌云壮志、《圆明园的毁灭》的悲愤痛惜)。其次拓展那个时代中的类似事件,进一步感知清政府的昏聩无能及当时中国任人欺辱的处境,感受到当时爱国人士内心的悲愤及救国强国的壮志豪情。最后由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启发当下社会中的革命文化,深入感知在发展道路上应当不懈努力的革命精神。
綜上所述,在语境理论指导下,革命传统课文教学要抓住文本的上下文语境、语篇历史语境及教师与学生所在的现实语境,由总到分地把握文本,弄清楚文本具体讲了什么,借关键词句明确文本背后的信息;补充拓展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了解语篇创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连接学生的生活,由课文的“一个人”或“一件事”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类人”或“一些事”。由此实现革命传统课文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84.
[2]同[1]487.
[3]孔凡成,杨红梅,宋明镜.淮安中小学语境教学探索[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2.
[4]陈治安,文旭.试论语境的特征与功能[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4):23.
[5]孔凡成.语境教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J].语文建设,2014(4):22-24.
[6]陈建先.“三象”递升:人物类革命传统课文的教学突破: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军神》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