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摘 要】当前,劳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当下中小学对于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缺乏系统的认识。文章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收集全国各地学校劳动教育的典型案例,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工具,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模式,发现可以从开展理念、参与主体、实施的时间与空间、实施形式、实施原则、实施策略、保障策略七个维度构建我国的劳动教育开展模式。
【关键词】劳动教育 教育案例 开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8-01-04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诚然,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它是提升学生心理水平、实践能力、身体素养和情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应有新的内涵、语境及意义,探索新时期我国劳动教育应如何开展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过去几年,一些学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的号召或指引,积极主动地探索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开展方式。这些尝试为我们了解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模式,思考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启示。因此,本研究试图分析当前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些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模式,并对此进行深入总结与反思,提出进一步发展劳动教育的若干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来分析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模式。扎根理论是美国安塞姆·施特劳斯和巴尼·格拉斯两位学者共同提出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它以系统收集资料为依据,来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中心概念,并根据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学理论,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扎根理论操作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对资料的逐级编码,一般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1]
本研究采用NVivo11质性研究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搜集的劳动教育案例进行编码处理,自下而上地构建出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模式,并基于此提出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发展的若干建議。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检索50篇劳动教育报道作为分析案例。这些劳动教育案例或系统全面或生动活泼地汇报了全国各地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为本研究构建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于2019年上线,是一个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以及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该平台上的内容具有思想正确、内容权威且体现时代主旋律等特点,其有关劳动教育的报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从中窥探我国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因此,本研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搜索与收集最新报道的全国各地的劳动教育案例并进行预阅读,只有那些被认为能够从中获悉劳动教育是如何开展的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劳动教育是如何开展的案例才被正式纳入分析对象。最终搜集到50篇劳动教育案例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
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质性研究方法,将原始案例进行分解,赋予其概念,并确定类属,以新的方式重组,从而找到不同劳动教育案例之间的共同属性。
在对案例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对搜集到的各地劳动教育案例进行逐行逐句分析,尽可能多地标记能够反映各地劳动教育开展模式的语句片段,选择符合归因特点的原话,并提取出标签。也就是说,通过贴标签的方式对相关案例的语句进行初始概念化。例如将“劳动实践基地共开设九个劳动实践工坊,分别是传统木工坊、中医坊、食育坊、布艺坊、茶艺坊、纸工坊、现代木工坊、刺绣坊、编织坊”编码为“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江苏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塘头小学的劳动教育还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们和志愿者们一起清扫草坪、长廊、广场上的垃圾”编码为“采用社会劳动实践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活动”。遵循上述编码方式,最终从50篇案例中抽取出74节点。之后,对初始编码进行统合和分类,最后形成了劳动教育开展理念、参与主体、实施的时间与空间、实施形式、实施原则、实施策略、保障策略七个类别编码。
为保证编码的准确性,上述编码过程由两位研究者共同完成。在编码过程中,当两位研究者对编码有不一致的看法时,通过充分的协商解决,最终所有的编码都获得一致认同。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基于上述编码的结果,本研究从劳动教育开展理念、参与主体、实施的时间与空间、实施形式、实施原则、实施策略、保障策略七个维度对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开展理念
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明确、清晰的教育理念。本研究发现,在这50篇案例中,大多数学校都秉承着一种“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是劳动,生活处处是教育”的理念。的确,思想观念与人们的实践逻辑有密切的关联。只有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与生活的劳动教育理念,才有可能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推动学生的发展,将劳动教育切实落到实处。
例如江苏丹阳市窦庄中心小学加强了劳动课、劳动班会、劳动晨会、课后服务劳动时段活动等必修的课程活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一中学把劳动教育融入课堂,倡导“开心厨房”劳动实践,把烹饪带进学校课程中,既能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又能锻炼学生烹饪实操。从这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将“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是劳动,生活处处是教育”的理念贯彻到劳动教育中,不仅能让学生沉浸在劳动的快乐中,而且能充分发挥校园活动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二)参与主体
研究发现,我国劳动教育的实施或参与主体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反映了劳动教育是全社会的一项共同责任。本研究所选取的案例大多数涉及多个参与主体。例如浙江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推出了基于“1”个学校、“1”个家庭、“X”个社会组织的“1+1+X”研学路线。此外,在学校主导的劳动教育中,又包含了德育教师、食堂工作人员、各学科教师等来自学校多个部门或多个学科的不同参与主体。例如在2022年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秋季播种仪式”上,该校生物学教师热情地为学生讲解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加强劳动教育,绝不能仅停留在校园里,还要走进家庭、走向社会。例如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构建劳动教育新阵地,让家长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指导者、监督者、配合者。与此同时,各种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到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中来。例如江苏新沂市港头镇中心小学劳动课程负责人邀请种植专家张韶君,向学生科普多肉植物和有机蔬菜种植的相关知识。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各地推进劳动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的重要抓手。劳动教育不仅要传授实践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这一点上来说,家庭和社会都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和劳动环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言傳身教,让孩子们在心里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从而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社会各界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突破学校的局限性,为劳动教育打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三)实施的时间与空间
研究发现,不少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时间或空间中,而是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将其“泛在化”。也就是说,劳动教育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例如郑州艾瑞德学校连续十一年探索劳动实践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社区活动,如组织学生走进消防队、派出所、敬老院等地,实现劳动教育“全时空”“碎片化”“日常化”。
这种超越时空的劳动教育创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环境,帮助学生全景式、全天候地感知与体验劳动教育的存在与价值,促进他们热爱劳动、积极主动践行劳动的意识、情感和行为。
(四)实施形式
相对传统的学科教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更加多元化,具体包括班会、社团活动、趣味运动会、社会实践、主题活动以及主题课程等。例如江苏丹阳市窦庄中心小学结合镇区、社区相关工作和学生家庭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和推行寒暑假系列劳动实践课程、“和乐行”公益劳动课程及“居家劳动小劳模”课程。
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拓展了学生获得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情感以及发展劳动能力的途径,为他们提供了多元的学习体验。
(五)实施原则
尽管全国各地的劳动教育形式丰富多彩,但是仍然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实施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劳动教育课程化。例如江苏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塘头小学各学科教师以“花生节”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课程化,有利于系统地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态度、习惯和能力。二是重视劳动教育的体验化。例如湖南浏阳市高坪中学春天教学生播种育秧,夏季组织学生下地插秧、施肥等。这样的劳动课程使学生经历水稻从育苗、管护、收获到成米的全过程,从而体验劳动的艰辛。三是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化。例如武汉市江汉区学生既能学习采摘、种菜、认识中草药,也能体验做家务、烹饪武昌鱼。这种丰富的劳动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百味人生,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情。四是劳动教育特色化。例如河南黄店镇初级中学采用“学校+农户”的模式,结合该镇红薯种植的地方特色,把种植、浇灌、管理、收获、包装、销售红薯等环节都编排进课程,让学生全程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这样的劳动教育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把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劳动教育中。
课程化是劳动教育的立足之本,将劳动教育课程化有利于系统地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态度、习惯和能力。体验化是劳动教育之魂,只有在体验中劳动,才能发展对劳动的热爱,内化劳动知识,锻炼劳动技能,感悟劳动之美并培育劳动精神。形式多样化是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劳动即生活,而生活是发生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的活动,每个地方及每个人的生活又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劳动教育的形式必然也应丰富多彩。特色化则是劳动教育的生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内容、形式、策略等方面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特点相适应,劳动教育才可以长久地、旺盛地生长。
(六)实施策略
在具体的实施上,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采用以下四个策略。一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沐浴下,促使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劳动,并将劳动意识、精神和文化内化于学生的成长旅程之中。例如浙江湖州市德清县实验学校每周三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劳动选修课,通过传统技艺让劳动教育课程“活”起来。二是在跨学科融合中开展劳动教育,拓展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途径及价值,同时为学科学习注入活力。三是与公益活动相结合,将学生置身于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者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身体力行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发展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例如浙江金华市婺城区雅畈小学组建了校级公益社团,深入社区开展公益劳动,聚焦劳动教育主题“感恩奉献”,在社会公益劳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公德心。四是在模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理解劳动内容的丰富性和价值的多元性,发展学生以劳动者的身份规划未来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发现,我国劳动教育主要还是围绕着“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来开展。一方面将学生置身于传统的、文化的生活中,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民族意识、有文化内涵的劳动人;另一方面将对学生的教育拓展至社会大舞台,帮助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国家未来建设者。同时,将学生牵引至其未来的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劳动者意识和价值观。
(七)保障策略
各地为了促进劳动教育的长久开展,显性地提出或隐性地透露出一系列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一是系统、科学、全面地推进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既要统筹考虑诸如师资力量、学生实际情况、发展目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当地文化特点等因素,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对劳动的认知与情感发展规律,也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综合考虑课程或活动的设计,从而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二是以研究的角度探究劳动教育的本质、价值及开展形式,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三是以特色促长久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突出地方特色,才有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爱上劳动、践行劳动。
总之,科学地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学生的发展现状及需求,统筹现实情况、近期目标及未来愿景,系统全面地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是劳动教育能够持久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研究性的劳动教育是其可以茂盛生长的重要支撑,而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则是其永葆活力的动力源泉。
四、总结
基于研究结果以及相应的讨论,本研究构建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劳动教育开展模式(见图1)。其中,开展理念是核心,指引着实施原则、实施策略和保障策略的设计。劳动教育的具体形态则由参与主体、时间与空间以及实施形式共同决定,开展理念则通过实施原则、实施策略及保障策略影响着劳动教育的具体开展。
同时,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
第一,拓展劳动教育的外延,融入智力增强型的教育内容。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总和。然而,当前劳动教育主要指基于体力,或以体力为主、智力为辅的劳动。未来的劳动教育应增加智力型的内容,例如在校园中建立智慧劳动基地,带领学生开展智慧种植研究及劳作活动。这样的智慧型劳动教育既可以发展学生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情感,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及研究素养,甚至可以培养他们开展创造性劳动的意识和能力。融入智力增强型教学内容的劳动教育也是培养国家所提倡的知识型、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第二,开展地区校际间合作的劳动教育。每个开展劳动教育的学校在师资、课程、劳动形式或实践基地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色或优势,且同一个地区的学校没有地域上的限制,若能将同一个地区学校的劳动教育连接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专长、取长补短,必然能创设一个更宽广的劳动教育平台。因此,探索地区学校之间的劳动教育合作模式是未来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第三,探索跨文化或亞文化的劳动教育形式和途径。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具有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例如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体现的是父辈对儿女的养育理念与风格;地区的劳动教育传递的是该地区独特社会文化风俗下人民对劳动、生活甚至生命的理解与践行。不同文化情境下的劳动具有不同的内涵、特色和形式,因而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因此,将不同文化或亚文化下的劳动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处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情境的学生认识、体验或开展他乡的劳动教育(例如东西部地区的学生在夏令营期间交换空间生活,体验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劳动的兴趣,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理解,侧面实现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打通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沟通桥梁。劳动教育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应该关注劳动教育。将中小学生与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置于一个共同的劳动场景中,能够发挥大学生的眼界、知识及技能优势,更好地帮助中小学生成长。同时,大学生也能在帮助中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与意义,发展其社会责任意识,为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劳动教育不应仅限于在生活中对学生开展劳动知识、情感和技能上的教育,更要帮助他们在劳动中探寻、建构与反省生活甚至生命的价值。要让更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及不同年龄的人参与进来,还要借助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广阔的、立体的、富有创造力的全新劳动教育舞台。
【参考文献】
[1]李玮.基于NVivo 11分析的乡村优秀教师群体表征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