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题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思维,它驱动人们发现问题,深入思考,体现思辨特质。说理写作中,运用问题思维进行写作能有效改变浮华、苍白的说理文风,培育与发展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写作。今天,掌握问题思维在写作中的培育及运用策略,有其现实的迫切性。
关键词:问题思维;写作运用;培育策略
学生的说理性文章写作空洞浮华,说理苍白,脱离现实,反映出学生不具备思辨分析与缜密逻辑的思维特质,不具备与人对话交流的说理能力。写作教学中培育问题思维,可有效改变学生说理性写作说教、浮躁的缺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解决社会问题,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思维品质,为未来论文写作、交流思想打好基础。
一、现象:演绎附和、迎合观点的非思辨性写作
2023年教育部命题四省适应性考试作文命题,云南、安徽卷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文阅读I《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这是命题者阅读《这里是中国》的感悟,考生作文是对这个感悟自选角度做出思考。这不像吉林卷题目(见图1),引出对倡导简约还是肯定繁复的对比思考;也不是黑龙江卷(见图2),引出对“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的不同谚语的审辨思考。
很多学生认为只能论证或演绎“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这个观点,往往导向两种写作思路。
思路一:
题目:热爱美丽的祖国
①概念:祖国的胜迹与巷陌之美。②內涵:祖国是指我们的出生之地,父母之邦;胜迹是有名之地,巷陌是无名之地。③外延:中国的每一片土地都是我们的“祖国”,所以,不管是有名之地,还是无名之地,都是中国。④立意:中国景观多姿多彩,热爱美丽的祖国,既爱名山胜迹,也爱寻常巷陌,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一草一木。
思路二:
题目:点亮微光,造炬成阳
①引述材料,山河之美既有高山阔海之雄奇壮阔,也有平原涓流之绵延悠远。②联系现实,分析为什么人们总是对高山阔海趋之若鹜,对身边无名山河、寻常巷陌视若无物。③推物及理,认识身边美,不但要关注耀眼夺目,宏大雄奇之美,也要细品平凡浑厚、朴实深沉之美。这样的审美认识才能摆脱好高骛远、凌空蹈虚,规避浮躁功利、虚无空谈。④进一步分析:为什么有理性地认识美,才有创造美的可能。⑤创造美就要有理性地认识美: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登上时代的宏大叙事的舞台中书写云巅之彩,大多数人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做好身边事情,点亮个体微光,造炬成阳,擘画群体的恢宏画卷。
学生的这两种思路,都是浅表性的议论。第一种思路,演绎材料的观点:既爱名山胜迹,也爱寻常巷陌,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一草一木。这只是对命题材料观点的阐释、附和。第二种思路,肯定材料观点,然后推物及理,提出今天社会需要综合审视的审美认识,需要理性地认识美。这也是附和命题观点的延伸拓展,没有体现思辨、探究,不能和材料深度对话。两种思路均不见独立思考、观点。这样的写作,没有进一步思考社会对祖国之美的不同审美心态,以及背后的社会问题,无法彰显理性思考与强烈的责任意识,不能体现分析思辨的高阶思维,缺乏创造性。
二、问题思维,促成思辨性写作
问题思维理论由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提出,他认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1]157英语中的“问题”有question、problem两种说法。question指有答案、有共识的问题,problem指需要探索解决的、尚无共识的难题。说理写作中的问题指后者。结合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说理性写作说理逻辑应该是这样:文章指向解决问题,继而让读者接受自己的创造;而要解决问题,就从发现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逐个解决,才能最后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不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而是不负责任地附和、迎合命题者的观点,以致对材料浅表分析,或跳出思考而另起炉灶阐释对材料的迁移思考,写作就失去深度思考的空间和予人启迪的价值。
学生若没有问题思维,就无法思考命题背景材料、审视社会,发现值得探究思考的问题,进而实现与材料、社会的深度对话,写作也就难以进入思辨状态。何谓思辨?《汉语大词典》解释:(1)思考辨析;(2)哲学名词,即纯粹的思考。“普通人认识世界总是从经验开始,凭借自己的才智与努力,理解世界上种种现象,康德认为,与普通人不同,哲学家由逻辑思考抵达事物的核心与秘密,思辨具有犹如上帝俯视世界一切的智慧。”[2]185云南、安徽题,虽然不像吉林、黑龙江题那样引导对比思辨,但也可以思辨,比如考生可以质疑这个观点。即使不质疑这个观点,一个具有问题思维的学生,也是可以在“逼仄”的话语空间体现思辨色彩,比如图3思路。
这样,首先提出“很多人赞美祖国之美,只是赞扬名山胜迹、澎湃江河”的存在问题,然后分析其原因与“不妥”,从而让“平凡原野也是祖国之美”观点获得支撑;接着提出:这种审美心态与认知,不只是表现在对祖国河山的审美上。这就从社会层面思考同类问题,让思考走向深入。结尾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性思考。这种写作思路在有限空间里不断深入,演绎指向问题探究、层层推进,文章就体现针对性、思辨性。
这告诉我们:尽管有些作文命题材料提供的思辨空间不大,但若有问题思维,依然可以从现实问题出发找到思辨的空间,提出改变现状的建设性意见,表现写作的深度思考。
三、培育策略之一:引导学生将问题思维运用在写作中
议论文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教师在说理性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问题思维运用在三个部分的写作中。
(一)引论部分: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说理写作,一开始就当提出观点。但如果先提出讨论的问题,不仅更有针对性,也为自己的论证提供一个方向或抓手,让思考更为深入。
文章开头提出问题,有三类。一是问题现象。就如一个学生呼吁社会守护文化传承的责任,开头这样提出现象:任正曾如此感叹:“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在当今这个文化交融的纷繁时代,似乎人人都明白拯救消逝的传统文化迫在眉睫,然而提及做一名文化的传承者,却少有人站出来并为之付出。二是问题案例。一考生写“权利义务共塑严法‘堑洛”。不从名言引出,也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开头提出一个具体案例:广西来宾市某驴友擅闯自然保护区失联,政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实施营救,救援人员甚至也面临生命危险。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事件呢?这样就为说理论证找到角度,明晰思考起点。三是问题理念。如一学生提出“以他人之心,量自身之行”,开头提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总认为做好事之人应“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不在意功名利禄的“无名氏”似乎才是真正的无私贡献者,但果真如此吗?这就提出探讨的理念,也就为文章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二)本论部分:多层次、多维度问题的探讨
说理不是为了占领话语阵地而握紧拳头陈述,而是摊开双手对话。说理就是文明地辩论。辩论一词的拉丁词源的原义是“银”,其意是将意思说得明白清晰,就像纯银,可以折射出明亮、清晰的映像,也就是常人所说的银器越磨越亮,道理越辩越明。这也就要具有徐贲所认为的说理意识:“说理之文”(essay),它是作者写给别人看的,所以必须考虑到它的公共性,必须考虑到别人会要求提供什么论据,可能会有不同意见,如何才能说服他们。[3]18
这里的“考虑他人的意见”,就要考虑在说理过程中他人可能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归为二类,一类是对话方对论据本身提出的“疑惑”。如《六国论》中读者可能提出两个疑惑: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苏洵分析说理,释解读者阅读文章时或产生的两个疑问,促成读者的理解与信服。二类是对话者因社会不同层面、视角而产生的问题。董毓认为:“对这样的多层、多维、并在相互联系中运动的问题,准确的问题分析就必须是多维的和流动的,必须是构成、功能、系统、认知、历史、社会等综合的视角。”[4]如讨论“当代青年人要放下孔乙己的长衫情结”,思考问题可以从讨论者的身份出发,可从大学生、企业、高校与家长四个视角,讨论分析他们各自思考的出发点;还可以是从社会维度出发,是教育界、伦理界、经济界等对这个主题的不同看法。这样的多维分析,能促使问题的原因、性质等得到立体、全面的探究。
(三)结论部分:解决策略的问题分析
观诸目前中学生说理写作现状,学生对解决策略处于模糊状态。一般就是呼口号、表期待,不能提出具体策略。原因一是学生阅历不深、思想单纯,二是没有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如,一位大学毕业任贵州农村扶贫干部发表《在触摸乡村中收获一份家国情怀》的报告,一学生阅读后写感悟文章,结尾提出的“策略”为: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广袤乡村给予青年出彩的机会,扎根田野、回报乡村的青年助力故土发展,在这场乡村与返乡创业青年的双向奔赴中,青春之花必将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别样的芳华!这样的“策略”,空洞模糊,近乎喊口号,没有落实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后来修改为:
大学生回归乡村,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群众理解的问题,大多群众认为读书就要跳出农门,在体制内抱得铁饭碗。二是一时难以适应的问题,毕竟在象牙塔的中学、高校学习,接触社会的时间不多,走入乡村或会感到发展方向的迷茫与困难。于是今天鼓励大学生在乡村中发展创业,当地政府、社会媒体在营造改变理念氛围的同时,更要积极调研,主动指导、扶助大学生创业,这样才能让大学生乡村创业的事业,得到可持續发展。
这样分析了大学生回乡的社会环境,提出了回乡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为此,综合说理性写作的过程,问题思维可循六个步骤渐次展开(见图4),依此形成“问题链”与“思维流”,彰显说理的针对性、严谨性与深入性。
四、培育策略之二:在两个维度上培育问题思维
培育问题思维,教师可以施展的空间不只在写作教学中,还要在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两个维度中落实。
(一)课内: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不仅是引导学习语言、文章、文化,而且是培养阅读思维与思考习惯,培育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在阅读维度培育问题思维,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潜隐的问题意识。比如学习必修上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考:
1.文章鼓励学生未来要有工匠精神,作者在文章中解决几个问题,以消除读者心中的疑惑?
学生思考,可见作者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工匠精神,是否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或鼓励离群索居呢?二是工匠精神就是把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吗?作者对读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一一解释,文章就有针对性。
2.如果开头换成一企业家“慨叹”工匠精神缺失的问题,或“诉说”因工匠精神缺失造成困难的事件,文章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到有问题思维文章更有针对性、批判性与建构性,从中领悟到问题思维的写作价值与思想价值。
二要引导学生以问题思维阅读文章,对文章多侧面、分层次地进行分析,理性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如学习《喜看稻菽千重浪》,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维思考如下问题:①作者写这篇文章是针对什么问题写的?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选用这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还有更好的选择角度吗?③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题材料: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命题者为什么不选用这个材料呢?④有人说,小标题,若像第四个那样选自该部分中袁隆平或他人的话,这样会更好。对此,你是什么看法呢?⑤对比课文,我在写人物通讯时,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改正?这样不断提出问题,就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审辨思考。
(二)课外: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学习活动,主要分两类。一是写作前的活动,比如有材料提出:现在有的家长对学生就读高中的热情在减弱,甚至也不让孩子就读职业高中。你对此是什么看法?我们可以开展“青年为什么要(或不一定要)上高中”讨论活动,讨论时,提供思考支架:①就是否“就读高中”,你看到了哪个值得思考的问题?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③我提出这样的观点,他人会提出什么问题?④如何解决我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对问题就有直观的了解,在推动自己思考的同时,深刻理解问题意识的必要。第二类是课余的调查采访活动。如必修上第二单元的人物通讯,单元学习任务第四题为:写一个熟悉值得我们学习的劳动者。可以安排学生调查采访,采访时思考四个问题:①提倡这样的劳动者,是基于改变社会的什么问题?②为什么对这样的人物,社会上有不同的声音?③这样的人物也有不足之处吗?④我为什么欣赏这样的人物?这样深入社会,以问题思维思考社会与生命,其笔下的人物便具有真实性、丰满性,文章也就更有艺术张力。
总之,马克思认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289问题在人们思考中具有特别而重要的地位。《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主编张蕾给笔者提出论文写作的思路:第一步:现象描述。第二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症结在哪里?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第三步:原则、规律和理论呈现。第四步:问题解决。这样的写作首先是发现问题,继而分析问题,探寻问题解决方案,体现的是问题思维。可见问题思维也是将来研究必须具备的思维。很多大学老师慨叹大学生不会写论文,原因就是中学时期没掌握说理性写作能力,没有培育问题思维,不具备思辨分析与缜密逻辑的思维特质。中學时期培育问题思维,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解决社会问题,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可有效改变当前说教、浮躁的说理文风,为未来论文写作、交流思想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刚,陈静波,主编.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小川仁志.完全解读哲学用语事典[M].郑晓兰,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3]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4]董毓.批判性思维二元问题分析法初论[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石修银,福建教育学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编:张应中;校对: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