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需求融合的规范社交舞课堂教学模式创构

2023-07-28 03:26王亮清
关键词:教法社交规范

王亮清, 石 冰, 李 永

(1.河南农业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2.黄河交通学院 公共体育部,河南 焦作 454950; 3.黄城根小学 房山分校,北京 102488)

0 引言

2019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1],做好全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并由此拉开全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至今方兴未艾,改革成果层出不穷。不同的学者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程实施,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过程监督、教学效果评价等,都有深入研究,成绩斐然。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以下简称“双减”)引起教育行业极大震动。“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推进教育公平,主要内容是减轻学业和培训负担,将更多时间和精力让位于体育和美育等。政策的改变不但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商机,还给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就业创造了更多良机。能否抓住机会关键要靠学生自身综合能力,而学生综合能力的积攒与提高来自学校教育和社会历练。课程改革既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又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锚定核心不放松,着实抓牢持续推进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教学改革,对当今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建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 目前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短板弱项及成因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与价值主要通过课程实施和体现,可以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教育必须围绕学会求知、学会共存、学会做事、学会生存4个方面的学习能力设置课程[3]。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可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教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体育专业教学发展的需求,原有的一些惯性仍然不同程度地干扰着教学的正常进行。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短板弱项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家长、社会反响强烈。比如教师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为谁学?学什么?怎么学?就是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课程育人质量不高,方式方法创新不足,格局不够大,站位不够高,只看眼前盛况,忧患意识不足。以教为中心,“水课”时隐时现;单纯强调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教学内容陈旧,一本教案闯天下;教学手段落后,简单形式化利用现代技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喋喋不休,学生昏昏欲睡;划重点出备考题,高分低能,师生两安。以提升项目技能为幌子捞学分,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没书没笔记全凭脑袋记,脑袋记不住小抄来顶替;课堂无精打采,课间指尖飞扬;课考面前沾沾自喜,应聘考场面面相觑等怪现象不胜枚举。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核心原因首先是高等院校评教评学考核的指挥棒出现了偏差。唯论文、唯科研、唯分数盛行。硬科研软教学,重科研轻教学,辛辛苦苦一年课不抵年终一纸文,教师的注意力和精力焉能聚焦在教学上!毫无疑问,不下功夫的课堂教学只能是“水课”。“简单粗放式”的教育使大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灌装式”的教学让大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度发展,教师的无所为、少作为放任了大学生厌学懒学,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教法与手段更是雪上加霜。如果缺少课程内涵和课外提高的持续支撑,“欣欣向荣的盛况景象”终将昙花一现,学生四年“美好时光”转瞬即逝,剩下的唯有无奈的“囧途”。其次是对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结构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什么项目都会一点的“万金油”认识定式违背了“一专多能”的初衷,专项不专,多项欠能。认识的偏差最终影响到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具体表现为降低入学考试的体育技能要求,同时增加了入学后项目技能课程的数量,“一降一升”的结果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项目技能基础不扎实,学习不充分,整体水平出现下滑[4]。再次是大学生的迷失与不知所措。中国社会大的教育环境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生该玩的时候不能玩,天性被束缚;不该玩的时候任由玩,放飞自我,结果导致部分大学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丧失了大学期间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动力。

总而言之,新时代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只有牢牢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抓实抓细各环节工作,聚心、聚力、聚情,全面构建科学、精细、规范的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才能确保学生享受改革成果,使之更多地成为新时代体育事业栋梁之材,促进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3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教与学需求

需求释义为因需要而产生的要求。需要是指个体因对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是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5],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兴趣[6],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原因[7]。“双减”政策契机下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教与学需求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教与学的改革与发展。

3.1 教的需求

1)设置好“为谁教”的关卡,严把政治关。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能够讲出体育课程思政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知识鲜度、情感温度,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2)乐观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新时代体育教育工作者不是洪水猛兽,也食人间烟火,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谁能没有烦恼?谁又能没有困难和私利?有烦恼、困难和私利是人之常情,无需刻意回避或敬而远之。但是,教师一定要摆正位置,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具备乐观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

3)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怎么教”的基本需求,讲好课教好书站好三尺讲台单凭授业解惑的功力还远远不行,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诸如关爱、善待、包容、交往、合作等情商,启迪学生对专业领域的探索还应规范学生与同伴同事的交往合作。

4)继续学习、自我完善、适应社会的职业素质。业精于勤荒于嬉,成长的道路永远不会一帆风顺,继续学习没有终点,自我完善没有休止符,适应前进中的体育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永远在路上。

3.2 学的需求

1)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历史转折的重要节点,绝不能迷失奋斗的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宏伟目标是学的第一需求,校方理应千方百计满足学的这一需求。

2)保持专业兴趣。专业兴趣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是干好专业的“原生动力”,学子们能否持久保持“高强度”的专业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能否带领学生探索最前沿的专业领域。

3)提升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专业发展的基石,是实际运用专业知识的升级,是动手能力的具体体现,学子们专业技能的升级换代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细致传授、实践课堂教学的入微指导和实习行业的精雕细刻。

4 基于教与学需求融合的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构设计

4.1 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总目标

落实“健康第一、素质教育”教育理念和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完成“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加大课堂教学内涵建设,扎扎实实地解决教师教学中“以生为本、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问题,巧施新招促发展,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有、懂、会、能”问题,培养“学会、勤练、常赛”能力,养成“深学、细照、笃行”的品性。衔接主体思政教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技能传授,融合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行统筹创新与开发,畅通建立师生间、学生间、校生间信息推送和交流互动渠道,创构设计满足教与学需求的高水平、高阶性的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五位一体”课堂教学新模式,使学生享受课程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技能,为走向工作岗位筑牢基础。

4.2 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五位一体”课堂教学新模式就是“一体”统筹考虑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应聘技能、就业技能“五位”教学需求,精构教学内容,精组教学方法,精选教学手段,精布教学环境,凸显模拟环节,重视实践环节,合理分配教学时数,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打造一个更加有趣的课堂教学平台呈现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与训练,以此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1)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贯穿教学始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2)学情分析。本课程开设于体育表演专业二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舞蹈技能。通过与往届毕业生交流,了解到他们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体育教师、培训机构教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应聘命中率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仅仅依靠舞蹈技能是不够的。为此,把提升学生“两会一懂”能力即会说课、会教课、懂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3)教材分析。由于目前尚无统编的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教材。所以选用的教材是张瑞林教授主编的国家级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体育舞蹈》,根据该课程的需要,参考《规范社交舞等级考试教程》《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撰写大纲和教案。

4)教学目标。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概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学生掌握规范社交舞的知识、技术和技能;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以幼儿、少儿、青年、成年教学为例,模拟授课,启发引导学生学习规范社交舞的教学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挖掘规范社交舞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礼仪意识和文明行为,增强艺术修养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提高技能”。

5)重点与难点。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的重点:熟练掌握规范社交舞的技术动作,提升“两会一懂”能力,即会说课、会教课、懂学生的能力。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的难点:幼儿、少儿、青年、成年教学场景下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6)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不完全等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它有自身的特征,除了能动员多感觉器官协同工作外,还能使运动和休息合理交替,使感知、思维和联系活动密切联系[8]。所以,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场景,科学合理、组合选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对象课堂教学场景下教学方法选用矩阵见表1。

表1 教学方法选用矩阵

7)学时分配。一定量的学时是课程实施的时间保障。依据学校课程学时设置标准设置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为32学时(表2)。

表2 学时设置

4.3 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4.3.1 准备阶段

1)宣传教育,统一认识,达成共识。以宣传建设一流课程的重要意义为契机,统一参与本次课改师生对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堂教学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学明标、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2)深刻了解与掌握课堂教学改革要点与措施步骤,形成共振。全面了解领会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堂教学改革的科学体系,掌握与把握方法步骤与时间节点。

3)协调互助互动,形成校院合力与师生共力。凭一己之力、一部门之力不可能做好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学校部门间、学院内凝心聚力、集思广益,上下左右通力合作,才能协同共力,形成合力不断推进、落实和实现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堂教学改革。

4.3.2 实施阶段

1)团队共进,攻坚克难。依靠强大的团队力量,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踔厉奋发,勇往直前,直至实现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要讲授常见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应聘注意事项;二要模拟应聘场景,探究式和沉浸式并用,以此让学生亲身体验应聘的全过程及感受,尤其是在说课、教课、专项技能展示等环节表现出最好的自我;三要增设实践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充当教与学的角色,换位慎思教与学的内涵与需求。

2)及时总结,适时修正。及时总结和适时修正是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它能够帮助课题组明事理、辨方向,扬长避短、查缺补漏和少走弯路,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行动方案的修正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4.3.3 反馈阶段

该阶段是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堂教学改革实施闭环管理的末尾阶段,必须做好收尾反馈工作,避免虎头蛇尾。追踪课堂教学改革进程,跟踪课堂教学改革事例,密切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动态,及时、客观、准确地将捕捉到的不同类别的信息加以科学处理后通报给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每一位成员,并上报学校职能部门,有利于集最广泛的智慧、寻最广泛的支持,圆满完成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任务。

4.4 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方案

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是科学管理教与学的重要环节,编制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判定,为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和修正依据,激励教育学生,促进教与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和共进的效果。学生学习评价包括同行专家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就职单位评价,每一种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与判定学生学习效果,都能为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信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赢得广泛赞誉都是不可或缺的。

5 结束语

课堂是育人主阵地,课程实践是提升育人质量主渠道,现代课堂教学要突出智慧教学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紧紧围绕教与学需求融合做足做实做强,通过微信、钉钉、学习通、慕课、翻转课堂、“互联网+课程教学”等形式,促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使教师强起来、使学生忙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使管理严起来,发展“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应聘技能+就业技能”,规范社交舞教学教法课程“五位一体”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持续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教法社交规范
社交之城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