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劳模选树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2023-07-27 08:16钟文娜
山东工会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

[摘 要]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下,劳动观、英雄观、群众观共同构成了劳动模范产生的理论基础。评选和表彰劳动模范是一种以榜样示范实现社会动员的重要方法。上海劳模选树的演变过程折射出不同时代劳动形态与劳动创造价值机理的变化,蕴含着对“劳动”内涵和外延认识的深化,是不同时代的精神符号和上海社会变迁的重要见证。上海市劳模选树工作始终重视科技创新的劳动价值,评选表彰注重树立各行各业的模范榜样和发挥劳动模范的社会动员作用,把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劳模保持先进性与发挥社会动员作用的重要抓手。对劳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的阐释,对上海劳模选树历史演变规律及特点的分析,能够在价值理念、内容形式、路径方法等方面,为上海立足新的发展方位做好劳模工作提供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 劳动模范;唯物史观;劳动价值;社会动员

[中图分类号] G6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416(2023)

收稿日期:2023-02-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质量研究”(项目编号:19BDJ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钟文娜(1983—),女,河南平顶山人,哲学硕士,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社会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1]44要求。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46种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1]36。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带动作用的意见》,强调要支持劳模和工匠人才在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兼职教学,国有企业普遍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推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劳模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动员、推进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及结构分布反映了社会对劳动者和劳动价值的肯定与导向,劳模精神是激励劳动者的精神动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劳动模范作为社会劳动生产领域的杰出代表和先进典型,应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中发挥动员引领作用。

劳动模范研究在历史研究、理论建构、学科形态等方面多维推进,学界对劳模运动、劳模现象、劳模精神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但是,现有研究多以全国劳模评选为研究对象,聚焦省市劳模制度的研究成果较少,而研究省级劳模制度的变迁与发展,既能反映国家劳模制度的变化,又能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特点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地做好劳模工作、弘扬劳模精神。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阈下,阐释劳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分析上海劳模制度变迁的规律及特点,对于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信仰具有重要意义,以期在价值理念、内容形式、路径方法等方面为上海做好劳动模范工作提供思路和启发。

一、劳模制度建构的理论阐释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下,劳动观、英雄观、群众观共同构成了劳动模范产生的理论基础。劳模运动蕴含着对劳动价值的认同,劳模评选在群众中选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模范榜样,劳模表彰宣传发挥了劳动模范的社会动员作用,潜移默化地对群众产生影响,使多元化的个体价值观念逐渐趋同于社会共同体的劳动价值认同,使整个社会形成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导向。

(一)劳模产生的理論基石:劳动创造价值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同民族解放、集体生存、家庭和个人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劳模评选表彰,把劳动意识具体化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把劳动光荣深化到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事业中。马克思揭示了劳动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条件,高度认同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上的伟大意义,强调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指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2]同时,马克思提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总体性劳动的概念。他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从较狭窄的意义理解生产劳动,那么“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3]。“为了从事劳动生产,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4]。在总体工人劳动过程中,“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5]。因此,劳动价值应当理解为劳动交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一切劳动都应当受到尊重,既不能否认脑力劳动是劳动,也不能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而轻视体力劳动。劳模制度对塑造“劳动光荣”的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牢固树立了自身劳动阶级代表的形象,团结广大工农群众开创了通过劳动实现思想意识变革和民众自身革命的创举。

(二)劳模评选的理论依据:社会需要英雄模范

中国共产党评选表彰劳动领域的英雄模范,将其所倡导的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具象化为现实中的人,树立群众中的榜样。马克思在明确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肯定了历史人物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7]。这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动员中树立英雄模范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指南[8]。毛泽东在《一九四五年的任务》中,把群众英雄分为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指出“用群众民主选举的方法选出优秀分子,充当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给予奖励与教育,经过他们去鼓励与团结广大的群众。这种制度,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提高农业及工业的生产力,提高政府机关及一切其他机关的工作能力,数年来的经验已经证明是极有效果的,各地应该普遍地推广这一运动”[9]。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主体理性决定了由人构成的共同体需要具有同质性的模范群体的榜样示范,既在整体性上提升共同体维护其成员的力量,又在个体性上改善成员本身的生物生命和社会生命。劳动模范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出超过一般人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成果,影响和推动群众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把高的标准渐普及,把低的标准逐渐提高,使生产和工作不断进步[10]。

(三)劳模作用的实现路径:对群众进行社会动员

树立劳动模范,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社会动员而采取的一种治理策略和技术。劳动模范对劳动生产和社会改造的作用,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具体行动来实现。马克思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是群众和群众的实践活动,人类整体参与创造历史。“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1]604。群众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物质生产能力表现为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不管是以生产工具为核心的劳动资料,还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都是群众实践的结果。因此,作为生产实践主体的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恩格斯提出了“合力”的观点,“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的”“互相交错的力量”就会“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11]605,揭示了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力量是如何发挥的。历史的形成不是群众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11]605导致的不同个人意志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决定了历史的样貌。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每个人对历史结果的影响程度不同,但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和追随,少数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的“意志”是无法改变历史发展方向的[11]605。劳模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党通过表彰和宣传,发挥劳动模范对广大群众的动员作用,以劳模因平凡劳动而获得荣誉和奖励的社会事实,重塑群众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普通群众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回到群众中,既能凝聚强大的社会认同力,又能激发基层群众的劳动热情。

二、上海市劳模选树的历史演变

评选和表彰劳动模范作为一种以选树榜样实现社会动员的重要方法[12],起源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实践。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意志与国家权力高度整合的体制下,劳模制度在现代国家治理过程中继续发挥影响。1950年,上海第一次评选劳动模范。上海劳动模范评选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和社会各个阶层,遴选树立劳动领域的榜样。上海市劳模选树的历史演变,体现了不同时代劳动形态与劳动创造价值机理的变化,蕴含着对“劳动”的内涵和外延认识的深化。本文根据上海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的周期,分四个阶段考察上海劳模选树的历史过程。

(一)1949—1979年上海市劳模选树

20世纪50—60年代,上海召开了4次劳动模范大会和4次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评選表彰上海市劳动模范3618人,市先进生产(工作)者10472人。1963年以后,上海市劳模评选活动暂时中止。1977—1979年评选上海市学大庆先进生产(工作)者3975人,市劳动模范387人,召开了3次学大庆会议[13]。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逐渐成为门类较为齐全、协作能力较强、轻重工业比重较为合适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从与工业经济初期相适应的物质生产劳动,逐步延伸到与物质产品生产相关的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劳动。劳模评选表彰的重点从工农兵转移到工业系统的先进人物,再扩展到文教战线的先进人物,与国家恢复生产、发展工业,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需要紧密呼应。

1950年上海第一次评选劳动模范。当时《上海市劳动模范评选条例》强调的评选条件是,在生产节约、技术发明、护厂抢修、支援前线、恢复工厂企业等方面有特殊功绩者。20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评选条件突出节约原材料、创造代用品、增收节支、克服困难等[14]249。上海市劳模评选表彰紧紧抓住了社会秩序重新建构的核心人物,动员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国家和上海建设,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政治理念转化为城乡居民的劳动实践,实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劳动价值观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二)1980—1998年上海市劳模选树

1980年,上海恢复评选1979年度劳动模范。20世纪80—90年代,上海每两年召开一次劳模表彰会,劳模评选表彰常态化、周期固定化。这一时期,共召开10次上海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市劳动模范8710人[14]729-816。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经济建设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促使生产劳动的具体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创新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更加突出。创新劳动不仅可以提高同质的使用价值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能够创造新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新的消费需求[15],从而有效缓和供需结构失衡的矛盾。创新劳动的价值量应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基于人的需要的市场需求两种方式来度量[16]。

这一时期,上海市劳动模范评选条件重视增产节约、技术革新、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强调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14]249,生产力标准成为主要标准。例如,1979 年度上海市劳模评选条件,要求劳动者在超额完成先进定额和计划指标,提高产品质量,节约物资、资金、劳力和原料等方面有突出成绩,强调在“技术革新和推广先进技术方面有突出成绩”[17]。上海评选出的劳模,主要是通过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创造新操作法和工作法使生产达到先进水平的优秀劳动者。成为劳动模范就要做出超越一般劳动者的突出贡献,仅靠埋头苦干是很难实现的,需要依靠技术革新或发明创造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益等。1983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在技术革新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有377人,比1981 年度增加了28%[18]。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共有183项创造发明,开发了1194个新产品、新品种,18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1997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共有688项发明创造,是上届的3.76倍;开发新产品、新品种1604个,比上届增加34.34%;33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比上届增加83.33%[19]。这些发明和革新促进了生产发展,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三)1999—2010年上海市劳模选树

2001年,上海评选了1998—2000年度市劳动模范。1999—201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的周期延长至三年,共召开4次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①)3386人[14]816-852。

21世纪初,上海把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知识与创新来推动专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带动整个产业结构逐步升级。传统意义上文化水平较低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社会财富和为社会作贡献方面与知识分子群体的差距不断扩大。1999年,第三产业占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超过50%,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劳动比重下降,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部门范围不断扩大。劳动方式、劳动结构和劳动布局的变化,使劳动价值的认知得到拓展:人的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交换,不论是以物为载体的商品交换,还是直接由劳动提供的服务交换,所交换的都是劳动,“相互交换的劳动”都创造劳动价值[20]。尽管马克思从产业工人立场出发使创造价值的劳动局限于物质生产劳动,但是马克思所认定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形式,而是由这些形式所体现的抽象的人类劳动。三大产业的所有劳动,只要创造出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 (不论是实物形式还是非实物形式)就创造价值。

这一时期,上海市劳模评选标准更加注重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管理服务,以及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方面。例如,2001—2003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评选标准要求,在深化企业改革、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生活服务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21]。一方面,上海劳模的文化层次明显提高,劳模群体知识技能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不同类型的劳动创造价值的变化。1995年上海劳模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9.7%;而在2007—2009年度的上海劳模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到83.8%[22]。在上海劳模中,技能型生产(服务)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不断增加。这一变化表明,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正在成为上海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市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随着各种新职业的出现,劳模评选将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群体纳入评选范围,劳模结构多元化是社会分工的必然。2001—2003年度上海市劳模评选,外地驻沪企业的劳动者和持有“蓝印户口”的“新上海人”首次参加评选。在872名市劳动模范中,近90名“新上海人”首次荣登劳模光荣榜,“新上海人”占一成以上。2004—2006年度,朱雪芹等4名在本市就业的农民工首次跻身上海劳模行列[14]250。2007—2009年度上海市劳模评选,明确“要有农民工代表”[23]。上海劳模评选在户籍、行业方面逐步放宽,劳模评选范围的扩大体现了经济与社会结构变迁的语境变化,以及劳动价值认识发展的深层动因。

(四)2011年以来上海市劳模选树

2015年,上海评选2010—2014年度市劳动模范。从此,上海市劳动模范评选周期与全国劳模评选周期同步,每五年开展一次劳模评选表彰。2011年以来,上海市共召开2次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838名。

近年来,上海聚焦高知识密集、高集成度、高复杂性的产业链高端与核心环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科学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使得劳动主体和劳动形式日趋多元化,商品形态和经济形态产生深刻变化。科学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劳动者结合便形成了科技劳动、数字劳动、创新劳动。这些劳动形式作为总体劳动的“一个器官”,不仅在创造价值,而且作为复杂劳动形成倍增的价值,具有“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创造高知识含量使用价值的功能”[24]。这种认识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对劳动范畴的界定。在强调经济方面创新劳动的同时,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创新劳动也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这一时期,上海市劳模评选标准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大国重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强调达到全国和本市同行业先进水平,体现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全面性。科学劳动、精神劳动、管理劳动、公共服务的劳动都得到了重视和认可。例如,2015—2019年度的劳模评选标准,强调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建设,提升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空间布局,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标识度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25]。

上海不仅在评选劳动模范时注重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而且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发挥高技能创新型劳模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2011年,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了上海首批20个劳模创新工作室。2019年,市总工会印发《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修订)》,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管理。截至2022年,市总工会先后命名488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7个工作室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6]。

三、上海市劳模选树的历史经驗

上海市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评选范围、评选方法、表彰宣传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但劳模评选标准始终包含政治、能力和道德三方面的要求,劳模评选表彰始终被视作党和政府实现社会动员的重要抓手。劳模群体所折射的时代特点,见证了上海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是上海改革发展的领跑者、社会进步的风向标。

(一)重视科技创新的劳动价值

上海的劳模评选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每一个时期都有许多科技领军人才和“工人发明家”成为劳动模范。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复杂劳动形成倍增的价值,大幅提高了生产力,创造出高知识含量的使用价值。一方面,蔡祖泉、孟执中、梁晋才、孙敬良、林元培、王恩多等上海劳模围绕国家战略奋发有为,勇攀科技创新高峰,在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中奋勇前行,创造了一大批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朱恒、王林鹤、刘海珊、孔利明、徐小平、王军等从普通技术工人成长起来的劳动模范,用丰富的技术创新成果证明,工人也可以完成高价值量的创新劳动。2004年,包起帆曾言:“工人不要妄自菲薄。许振超、李斌以及我们这些劳模的成长轨迹,都证明工人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努力有所作为。”[27]这些在岗位上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劳动模范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都一再强有力地证明了劳动本身的价值,诠释了劳动神圣、崇尚劳动的理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结合的一个理论生长点。

(二)树立各行各业的模范榜样

上海劳动模范是上海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领跑者,是振兴中华、建设上海的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的工人阶级始终勇立潮头,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上海劳模起于平凡成于卓越。第一,从第一批上海劳模诞生至今,劳模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荣誉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追求。从为民纺纱的黄宝妹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从人民的“挑夫”杨怀远到“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徐虎,从抓斗大王包起帆到知识工人的楷模李斌,从“小巷总理”朱国萍到植物学家钟扬,不同代际的劳模们成为各个时期劳动者心目中的“时代偶像”。第二,上海不仅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也是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英雄牌钢笔、华生牌电风扇以及绿叶牌、海螺牌纺织产品……这些以经典、优质享誉海内外的品牌无不凝结着上海劳模精益求精的劳动创造。第三,上海践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在推进社会治理、文化体育事业及服务业发展等方面诞生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姚明、刘翔、吴敏霞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劳模,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上海劳动模范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提供了优质社会治理、精彩文体艺术、高品质服务,集中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精气神。

(三)发挥劳动模范的社会动员作用

除了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宣传劳模之外,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运用工会宣传阵地和宣传工具,借助各类社会宣传媒体,通过展览会、报告会、电视纪录片、文学书籍、实训基地、展览馆、网上直播课堂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的风气。1994年9月,上海市总工会举办上海市劳模事迹展览会。1997年,市总工会、上海电视台联合摄制《劳模风采劳模成长录》。2004年,市总工会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团市委联合召开李斌先进事迹报告会,并组织编写《知识工人的楷模——李斌先进事迹汇编》和报告文学《工人专家李斌》。2010年11月,由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与奉贤区总工会共同挂牌的“劳模宣传教育实训基地”投入使用,发挥劳模在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中的作用[14]250-252 。2018年,《时代领跑者——上海劳动模范风采主题展》展馆在上海市总工会开馆。2020年,上海职工直播课堂开播,通过现场大讲堂和网上同步直播,讲述劳模故事、工匠故事和上海工人阶级故事。2021年2月,上海成立全国首家省级劳模学院,搭建劳模学习与提升平台、劳模精神进校园进企业平台、劳模群体交流学习平台和劳模文化研究平台。上海通过各种形式的广泛宣传,以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唱响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广泛动员群众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四)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劳模保持先进性与发挥社会动员作用的结合点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劳动模范持续创造高价值劳动成果保持“领跑者”地位与动员引领群众的结合点。劳动模范不仅要具备技术和业务专长,还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实践经验、管理经验、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才能成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劳模创新工作室在遵从创新劳动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劳模的社会动员作用,特别是发挥高技能创新型劳动模范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全市各级各类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4万余项创新课题或攻关项目,带动一大批职工成为创新能手和高技能人才[26]。作为劳动模范发挥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培育精神等功能的实践载体和平台,劳模创新工作室把懂技术、会创新的职工群众聚集在一起,形成创新人才高地的群众基础。劳模创新工作室有针对性的推广先进生产理念、技术和方法,有利于以点带面地培养和造就更多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国家和上海建设建功立业。

四、上海市劳模选树的当代启示

劳动模范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动员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劳动生产的重要选择。上海劳模选树的演变过程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定阶级品质和精神坐标,是不同时代的精神符号和上海社會变迁的重要见证。上海劳模是工人阶级中的闪光群体、各条战线劳动者的“品牌”,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挥着动员社会力量、推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功能。上海要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凝心聚力,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社会动员作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一)劳模评选标准体现创新发展要求

上海市劳模评选应当立足上海发展新方位,充分体现发展高端产业集群、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人民城市建设的要求,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发现杰出贡献者。第一,劳模评选标准强调对于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的评价,完善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评选机制,加大对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的倾斜力度,激发劳动者创新热情。第二,在劳模评选中,既要重点关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以及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现代消费品等新“六大产业”,瞄准产业发展前沿的劳动者,也要持续关注处于领先地位的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发现对提高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做出贡献的劳动者。第三,关注数字时代劳动形态的演变,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共建共享,选树体现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为上海“人民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

(二)为劳动模范持续“领跑”创造条件

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行业技术创新的领头人,是企业的骨干力量和无形资产。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上海劳动模范要持续担任各行各业的领跑者,就要始终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创新理念,以忘我的拼搏精神做出卓越的劳动创造。同时,上海要贯彻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完善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为劳模立足上海改革发展大局再创佳绩创造条件。第一,加强劳动模范之间及其与科研院所、创新团队之间的合作,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突破。第二,鼓励企业根据需要,建立包括劳动模范在内的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领题”以及参与生产决策、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的制度,领衔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体现劳模价值。第三,利用劳模学院等平台,为劳动模范提供学习深造机会,组织开展研修交流活动,使劳动模范的知识更新与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业优化升级要求相适应。

(三)强化劳动模范的社会动员作用

发挥劳动模范的社会动员作用,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广泛宣传报道劳动模范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典型事迹,引导职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同时,在价值观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还要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青少年劳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以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展的调查显示:劳动模范在所列榜样类别中排在第18位,而排名前10位的榜样分别为父母、老师、运动员、同学朋友等同龄人、英雄或功勋人物、科学家、歌手、演员、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军事人物;在学校与家庭的榜样教育中,劳模分别为第8位第9位。[28]由此可见,劳动模范的榜样力量在青少年中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有限。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劳动者,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此时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学校劳动教育,对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多以身边可以经常接触到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为榜样。如果劳动模范通过讲座、座谈会、实践课堂等形式,更多地走入校园与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将更可能成为青少年努力学习、励志成才、报效社会的榜样。另外,劳动模范到职业院校兼职教学的聘请机制和管理办法应当进一步完善,畅通劳动模范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从教路径,深化产教融合[29]。这有利于发挥劳动模范在职业教育中的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产业发展,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深入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发挥劳模榜样示范作用,动员引领群众创新的重要平台,以发现和解决工作现场的急、难、险、重问题为重点,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群众性创新实践,让职工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追有目标。第一,推动企业建立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示范的各类创新团队。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业务培訓、重点攻关、示范授业、产学研相结合等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创新创造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关键问题和卡脖子领域尽快实现突破,而且能够动员培养更多职工成为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目前,全市仅有488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对于没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企业,也可以借鉴其运作模式,成立跨部门的创新团队,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第二,使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培养职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课堂。职工群众在劳动模范的带领下共同完成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业务技能,还能培育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和创新创优素质。第三,各区局(产业)工会或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创建同工种、同行业以及跨区域、跨领域、跨专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激发创新工作室之间的整体创新活力,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技术壁垒,填补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协作推进的空白点,增强重点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效应,推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注释

①从2007—2009年度劳模评选开始,“上海市劳动模范”授予企业职工、农民和其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授予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6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76-477.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0-101.

[6] 郭京龙,李翠玲.聚焦: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理论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8-9.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2.

[8] 张士海.强大的社会动员力汇聚磅礴力量[J].人民论坛,2021(27):32-35.

[9]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4.

[10]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农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752-753.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4.

[12] 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J].党的文献,2013(04):84-88.

[13] 第三节 劳模大会[EB/OL]. https://www.shtong.gov.cn/difangzhi-front/book/detailNew?oneId=1&bookId=4471&parentNodeId=56237&nodeId=42787&type=-1,2003-01-03.

[14] 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市志·群众团体分志·工会卷(1978—201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15]赵明霏.从劳动创造性到创造性劳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J].山东工会论坛,2021,27(05):1-8.

[16] 王天思.创新劳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创新[J].学术月刊,2012,44(12):30-37.

[17] 上海市评选办公室关于评选1979年度劳模的批复、规定、意见、名额分配文件[Z]. 上海市档案馆:B163-4-1079.

[18] 本市评出劳模一千零十四名[N].文汇报, 1982-4-17(001).

[19]《上海工会年鉴》编纂委员会.上海工会年鉴(1997)[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20] 刘永佶.现代劳动价值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43-251.

[21] 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总工会、市人事局关于评选2001-2003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劳模集体工作意见的通知[EB/OL].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941/20200815/0001-12941_1446.html,2003-10-23.

[22] 《上海工会年鉴》编纂委员会.上海工会年鉴(2011)[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3] 市政府批转关于评选2007-200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工作意见的通知[EB/OL].https://www.shanghai.gov.cn/nw24462/20200820/0001-24462_21171.html,2010-02-08.

[24] 傅軍胜.劳动价值论研究讨论综述(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04):51-57.

[25] 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评选2015-201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模范集体工作意见的通知[EB/OL].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00813/0001-12344_63361.html,2020-01-17.

[26] 上海建成488家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N].工人日报,2021-10-26(002).

[27] 时代呼唤“蓝领英雄”——许振超与上海劳模座谈[N].人民日报,2004-05-27(006).

[28] 让榜样为少年儿童成长注入精神力量[N].光明日报,2023-01-03(013).

[29] 张志元,亓雅楠.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J].山东工会论坛,2023,29(01):1-8.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Setting up Model Workers in Shangha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Zhong Wenna

(Shanghai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de Union, Shanghai 200082)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concept of labor, the concept of heroe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masses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mergence of labor models. The sel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model worker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social mobilization by example. The evolu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model workers in Shanghai reflects the changes of labor patterns and the mechanism of labor creating value in different times, contains the deepening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labor", and is the spiritual symbol of different times and an important witness of social changes in Shanghai. The selection of model workers in Shanghai has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labor valu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selection and commendation of model workers have always focused on setting a model in all walks of life and giving play to the role of model workers in social mobilization. The creation of model workers' innovation studio is an important step for model workers to maintain progressiveness and play the role of social mobiliz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model worker system, analyzes the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model workers in Shanghai,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ideas and inspiration for Shanghai to do a good job of model workers in a new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value concepts, content forms, methods and means.

Key words: Model worker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Labor value; Social mobilization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
分类训练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A Finite Volume Unstructured Mesh Method for Fractional-in-space Allen-Cahn Equation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