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回溯与展望

2023-07-27 16:44李中仁刘蛟龙
山东工会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关系知识图谱新时代

李中仁 刘蛟龙

[摘  要]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引发了社会劳动关系的深刻转型,梳理与探讨近十年来劳动关系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发展方向能为“十四五”时期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文章运用 CiteSpace 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劳动关系学界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究热情;工会、劳动法、劳动争议、劳务派遣、集体协商等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灵活就业、数字劳动等新现象也日益受到重视;在传统“劳—资”关系视角之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国家治理视角来考察劳动关系问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拓宽研究内容与思路,努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学说。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关系;知识图谱;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2023-02-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9CZZ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中仁(1985—),男,汉族,湖南株洲人,法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长沙市总工会、工人运动研究会特聘咨询专家,研究方向为劳工政治、国家治理、区域治理等;刘蛟龙(1997—),男,汉族,河南周口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劳动关系治理、工会工作。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劳动力使用者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1]。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各种重要的新变化,例如:劳动关系主体及其利益诉求愈加多元化、农民工等职工权益保障存在新的结构性困境、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相对不足[2]。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3]。在此背景下,海内外学者近十年来在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然而时至今日,学界对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知并不充分,各学科间的理论创新工作也缺少深入交流。为此,本文拟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2年间本研究领域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探索性评介,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研究事业发展。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高级检索功能,筛选出相关文献3958条,在手动删除无作者、新闻报道、论坛会议综述等与主题无关的文章后最终选定3818篇有效文献。检索条件如下:主题检索词设定为“劳动关系”or“劳资关系”or“产业关系”or“劳工关系”,同时选择“同义词扩展”,时间跨度为“2012—2022”,期刊来源类别为CSSCI、CSCD、北大核心。

(二)研究方法

使用陈超美教授研发的CiteSpaceV.6.1.R6軟件,将清洗后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通过CiteSpace软件处理得到源数据并导入CiteSpace软件中,设置基本参数:时间跨度(Time slicing)选择“2012—2022”,切片长度(Years Per slice)设定为1,其他各项均保持默认。

二、劳动关系研究的时空知识图谱

(一)年度发文量时间图谱

如图1所示,整体来看,2012—2022年学者发表在CSSCI、CSCD、北大核心期刊上的文献总量虽呈下降态势,但2018—2022年四年发文数量趋于平稳。

图1 劳动关系研究发文数量时间分布

(二)作者合作与机构合作空间图谱

1.核心作者及合作分析

首先,通过运行CiteSpace软件可得到作者共现图谱(如图2),其中节点的字体、轮环大小分别代表作者中心性强弱、作者发文量多寡,作者姓名间连线的粗细则代表彼此间合作的强度。从图谱中可知,劳动关系研究领域作者的整体分布呈现出小聚集、大分散的特征。概言之,2012—2016年间形成了以周国良为中心的作者合作群,董宝华与李干、何勤与孟泉、常凯与熊新发等学者也曾开展过合作。不过整体来看,现有研究大多还是以单一作者居多,大规模的研究者合作网络尚未形成,这对本领域研究深度与广度的拓展有所不利。

图2 劳动关系研究学者合作共现图谱

其次,结合作者发文量及相关公式可确定核心作者。核心作者是一个学科的领军者,具有重要影响力,通过确定核心作者可以窥测某一研究领域的“知识地图”。本文采用普赖斯定理,根据公式Q=0.749×C1/2确定核心作者。其中,Q为核心作者最少发文数,C为发文最多作者的发文数。经计算,近十年来劳动关系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应至少发表4篇以上学术论文,核心作者达83位之多,其中周国良发文最多(25篇),其次是孟泉(22篇)、再次是沈建峰(21篇),紧接着是董保华(19篇)、王天玉(16篇)、李敏(16篇)、谢增毅(14篇)等。

2.发文机构及合作分析

图3清晰展现了新时代劳动关系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及合作情况。图中节点、节点大小分别代表发文机构、发文量多寡,机构间线条粗细表示机构合作强度。

图3劳动关系研究机构及合作关系图谱

图3中的节点N为407个,连接线E为136个,网络密度D为0.0016,表明目前国内从事劳动关系研究的科研院所间关联性较弱,后续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创造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学术氛围。

进一步对研究机构的发文量进行分析可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文量最多(106篇),其次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64篇)、武汉大学法学院(36篇)等;按机构所处地区来看,发文量前15名中位于北京的研究机构占了9位,且其发文量占比更是高达68.41%。不难发现,劳动关系研究机构的实力及分布往往与其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格局密切相关。例如,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教育中心,也孕育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劳动关系研究的科研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

(三)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谱

关键词共现图谱能够揭示关键词间的互相联系以及论文研究主题的结构与变化[4]。图4、图5分别报告了劳动关系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4为关键词共现图谱。图中每一节点即一个关键词,节点间线条的多寡代表关键词间联系的紧密度,圆环越大表示关键词频次越高。关键词共现图谱中一共有532个关键词,1412条连线,密度为0.01,这就意味着虽然节点间的连线数量众多,即本领域的研究主体与内容广泛,但各关键词间的关联度并不强。

图4 劳动关系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5中,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Q=0.492(Q>0.3表示聚类是合理的)、聚类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tte)S=0.7935(S>0.7是令人信服的)。总的来说,关键词聚类结构质量较高,成效明显,这也说明本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前提。我们可以看出,11个关键词聚类分别是:#0劳资关系、#1劳动关系、#2零工经济、#3用人单位、#4农民工、#5劳动、#6劳动法、#7劳动正义、#9雇佣关系、#11转型、#12群体性劳动争议。

图 5 劳动关系研究关键词聚类图普

再将每个聚类的高频使用年份以及所包含的标识性词语进行统计(如表1)可知,劳动关系学界的研究重心紧跟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2013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正的《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后,涉及劳动合同签订、劳务派遣用工、工资集体谈判等新问题的研究成果迅速涌现。

表 1 劳动关系研究关键词聚类信息表

为进一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重心,本文进一步对关键词词频进行了统计。所用公式为T=[-1+(1+8I)1/2]/2,该公式由多诺霍提出,其中T为高频词的最低次数,I为关键词个数。计算发现频次大于32次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工会、劳动法、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劳务派遣、用人单位、集体协商、集体谈判、农民工、劳动者、社会保险,这些高频关键词涉及了劳动关系的主体、内容等多方面。进一步从中介中心性①来看,就业质量、体面劳动、工会组织、灵活就业等在劳动关系研究中的中介中心性也较高,同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四)劳动关系研究前沿追踪

陈超美教授指出,研究前沿是一组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与一般的高频次关键词相比, 突现术语更适合追踪学科的新兴发展趋势和突变特征[5]。图6展现的是2012—2022年间劳动关系研究领域的关键词的突现情况,其中,红色线条是该关键词出现频率变动最大的时间范围,即此时间段内该关键词影响力最大。

图6  关键词突现图谱

从图6可以看出,2012年至2014年,此阶段爆发了“用人单位”“社会管理”“对策”“中小企业”等关键词,其中“用人单位”突现强度高达13.32;2015至2017年,此阶段爆发了“新常态”“集体行动”“技术创新”“共享经济”等关键词,学者多围绕经济新常态下共享经济对劳动关系的影响而展开研究;2018至2022年,此阶段的研究多聚焦于新时代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关系、劳动属性等主题,说明近年来由于技术变革、生产组织方式改变对劳动关系的判定、劳动者的保护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鉴于关键词突现具有延续性特征,未来一段时间内,“平台经济”“新业态”“平台用工”“社会保障”“数字劳动”等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前沿及热点问题会持续受到学界关注。

结合突现词图谱以及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本文将新时代劳动关系现有研究成果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2014年):此时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②时期,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已呈现出过渡性特征。随着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以及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的颁布,学界开始关注国民经济转型对社会劳动关系带来的新变化与新挑戰。例如,周国良、董保华着重分析了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工、同工不同酬等现象的影响[6];常凯在分析我国劳动关系转变的动因时强调,新《劳动合同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劳动关系由个别向集体的转型[7]。吴清军、刘新宇则通过对政府劳动关系政策的演变轨迹的考察,指出应尽快完善细化企业、政府、司法等外部力量的集体劳动关系政策体系,有效保护劳工集体权益[8]。

第二阶段(2015—2017年):国民经济正式进入新常态,展现出经济增速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等新特点,学界的研究重心也由此转向新常态下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问题。例如:赖德胜、李长安指出,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关系呈现出劳企双方矛盾加剧、劳动关系主体愈加多元、劳动关系分化明显等新样态[9];杨鼎家认为,工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应从维权、维稳、创新几个方面出发切实做到维护劳企双方共同利益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0];袁文全、徐新鹏发现,共享经济催生出“企业+平台+个人”等更加轻便化的新型灵活雇佣关系,从而使得工人能够平衡家庭与工作、解决“时间荒”等问题[11]。

第三阶段(2018—2022年):得益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开始深度融合,各大产业部门纷纷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零工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发展迅猛,数字劳动、情感劳动等新就业形态也随即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例如,朱松岭提出,新就业形态是传统产业基于互联网条件而延伸产生的、尚未成为单独新形态的就业形态[12];郑祁、杨伟国试图从工作碎片化、合作远程化等六个维度来考察零工经济的生产与价值创造方式[13];董成惠则认为,互联网平台让劳动者获得灵活就业、劳动自由的同时,也让劳动者脱离了劳动法与社会保险的保护,不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14]。

三、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与评价

劳动关系本身是一个内涵多元、内容宽泛的概念,现有研究在视角、思路上自然也是各有侧重、丰富多样。总体来看,“劳动—资本”关系与国家治理业已成为近十年来本领域的两大主流视角。

(一)“劳—资”关系视角

作为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分析工具,“劳—资”关系视角在考察当代中国劳动政治问题时被广泛应用。一些学者运用案例研究、民族志等方法,深入企业生产现场或劳动一线,对微观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讨论。例如,徐林枫、张恒宇对街头直播乐队薪资制度的研究显示,平台直播公司通过“人气游戏”实现了对乐队劳动过程的控制,还致使劳動者产生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思想[15]。冯向楠、詹婧基于对平台外卖骑手的调研指出,平台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强了对骑手劳动过程的控制,而骑手也会通过合理利用规则、寻找成就感与身份认知等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和弱化平台的控制[16]。吴清军、李贞则运用混合研究方法考察了网约车司机的劳动过程,发现移动出行平台通过给予网约车司机劳动过程中的相对自主性以及为其设定的报酬和激励制度、星级评定机制,实现了对司机在线劳动过程的碎片化控制[17]。也有一些研究关注劳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能动性问题。孙萍在对外卖骑手劳动过程的研究中提出,外卖骑手虽身处算法技术严格的“规训”控制之下,依旧能够通过自身的社会文化进行自我赋权并形成“逆算法”的劳动实践和协商技巧,展现自身自主性与主动性[18];陈龙发现,外卖员在送餐过程中会通过“提前报备”延长送餐时间、“随机挂单”拖延送餐时间等策略来实现数字控制下的工作自主性[19]。周潇对于卡车司机劳动群体的研究表明,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平台颠覆性地改变了货运行业的生产组织形态,同时也促成了卡车司机群体有意识的再组织[20]。张铮、吴福仲通过考察网络文学写手群体的劳动过程发现,写手会运用“游击战”、跳槽等个体抗争策略以及在职业社群分享维权经验等社群联结策略来与平台管理方进行博弈[21]。

另外一些研究更加关注宏观层面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与新型劳动关系的发展。例如,戚聿东等学者指出,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力与数字平台等的组合打破了企业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形式、催生出了一大批新职业,也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方式更加自主灵活、劳动报酬支付形式多样、劳动关系发生剧烈分化[22]。韩文龙、刘璐发现,互联网企业为追求更多剩余价值往往采用“众包”、“零工”等“去劳动关系化”的用工形式,客观上会导致劳动者就业不稳定、相对贫困化等后果[23]。常凯、郑小静提出,互联网经济中的用工关系虽然表面上自由灵活,但实质上仍具有较强的经济、人格、组织从属性,因而依旧属于劳动关系[24]。肖竹则进一步指出,如果参照英国的“非雇员劳动者”、德国的“类雇员人”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劳动者与平台间的关系视为第三类劳动关系,会因我国独特的制度设计以及相对薄弱的理论基础, 使该制度在我国缺乏一定适用性和可行性[25]。

总体而言,“劳—资”关系视角作为中外劳动关系学界的主流传统研究视角,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展现出“百年老树换新芽”的新时代风貌。一些前沿研究成果已不再固守传统的“劳资二元分立”立场,而是更多地关注到劳资双方在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格局下的互动行为、科技发展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等新问题、新现象。不过,在探讨劳动关系新形态的生成机制以及国家力量在其中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时,这一视角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二)“国家治理”视角

随着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来探讨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现状与治理现代化之路。例如,周嘉欣、韩喜平在研究中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是要把劳动关系治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为主体的劳动法律体系和劳资纠纷调解体系,才能真正有效保护职工权益、约束企业经营行为[26]。谢增毅呼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和新就业形态层出不穷,传统劳动关系法律所坚持的“一体适用、同等对待”等原则在实践中已面临诸多困境,在调整相关法律法规时应尝试专门立法、区别对待等新理念、新模式[27];王天玉也强调,劳动法的调整应在国家的积极干预下,以社会权的实质平等为指引,采取分类调整模式,避免“一刀切”式的倾斜保护机制[28]。还有一些学者从政治学视角出发专门考察本土劳动关系治理问题。刘向兵等人提出,应当更加注重通过发掘本土经验、加强源头治理、扩大社会共识等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最终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29]。岳经纶、庄文嘉认为,西方民主国家采取的是法律渠道吸纳,威权政体采用的是刚性压制,而我国则通过构建劳动争议的大调解体系主动疏导社会冲突,从而使得国家面对劳动争议时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制度弹性[30]。孟泉则通过案例研究提出,我国沿海地区地方政府擅长运用政治资源与治理策略来平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通过协调型介入或压制型介入在劳资双方间塑造“缓冲地带”以缓和劳资矛盾[31]。闻效仪基于对S市总工会转型、介入、下沉三种“上代下”改革类型的分析,揭示了省市区层面的工会如何代替企业工会发挥作用并加强与工人的联系以缓和劳资矛盾[32];吴建平还通过对地方工会经费税务代收制度与工资支付保证制度的考察,指出工会干部会将权力、利益、情感、伦理等要素进行结合,进而向行政及相关部门“借力”以更好地缓解劳动冲突[33]。

从宏观上来看,国家的性质与发展路径决定了劳动关系治理模式。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党和国家(包括各级工会、地方政府)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的重视,有利于“十四五”时期决策层和学界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及其理论。不过,未来研究应加强对劳动关系治理行为、机制的深度考察,将研究主体拓展至政府之外的国际工会/劳工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同时更加关注国家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社会劳动关系的宏观与微观影响。

四、反思与展望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中国劳动关系研究领域在研究视角、研究主题等方面积累了诸多创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也应看到,现有研究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不足,具体表现为:首先,研究层次有待提升。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对微观生产领域或法律政策文本的分析,缺少在本土经验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劳动关系治理理论的尝试。其次,研究力量有待加强。本领域文献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现象,大部分论文的作者数量较少且所属单位比较单一。代表性的学术期刊虽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山东工会论坛》等,但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比较匮乏。最后,研究内容与思路尚待开拓。现有研究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地方各级工会的关系、各地劳动关系治理机制创新工作等重要问题关注较少,也缺乏从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视角出发来考察劳动关系转型的尝试。

有鉴于此,未来我国劳动关系研究领域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强化劳动关系研究的学科支撑与学理依循;增加各大高校劳动关系专业数量,培养更多的本领域研究人员。其次,要扩展研究边界,构建学术体系。学术体系是学科建设的内核与支撑,劳动关系学术体系要秉持新发展理念,围绕着党和政府在保障企业与职工利益、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维护新就业劳动者权益、推动工会组织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下功夫[34];批判地接受西方国家劳动关系学说理论,不断创新概念知识、理论体系、研究范式,同时系统推进本学科权威性、综合性、理论性的大型学术交流平台与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最后,要强化劳动关系研究的话语体系力量。劳动关系学界必须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筑牢党的执政地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确立自身地位与扩大自身影响;不断加强对数字经济与新就业形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會工作改革创新等新问题的研究力度,从而丰富与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学说。

注释

①中介中心性指的是一个结点担任其他两个结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桥梁的次数,一个关键词结点充当中介的次数越多,即与其他关键词之间连线越多,其中介中心性就越高(中介中心性≧0.1说明该关键词比较重要)。见赵蓉英,王菊.图书馆学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02):40-50.

②指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3.

参考文献

[1]常凯主编;郑桥,彭光华副主编.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1):6-11.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      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大,2022,No.561(21):6-21.

[4]刘冬旭,彭拥军.近二十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热点——基于定量与图谱的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4):48-61.

[5]转引自洪波,杨柳.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意识形态知识图谱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1):110-118.

[6]周国良.关于劳务派遣同工同酬与三性认定问题的思考[J].中国劳动,2012(06):26-28;董保华.劳务派遣的题中应有之义——论劳务派遣超常发展的“堵”与“疏”[J].探索与争鸣,2012(08):38-43.

[7]常凯.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J].中国社会科学,2013(06):91-108+206.

[8]吴清军,刘宇.劳动关系市场化与劳工权益保护——中国劳动关系政策的发展路径与策略[J].中国人民   大学学报,2013,27(01):80-88.

[9]赖德胜,李长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1):42-46.

[10]杨鼎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会视角[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30(06):72-76.

[11]袁文全,徐新鹏.共享经济视阈下隐蔽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制[J].政法论坛,2018,36(01):119-130.

[12]朱松岭.新就业形态:概念、模式与前景[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3):8-14.

[13]郑祁,杨伟国.零工经济前沿研究述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36(05):106-115.

[14]董成惠.零工劳动对传统劳动关系的解构以及应对措施[J].湖南社会科学,2020(05):100-111.

[15]徐林枫,张恒宇.“人气游戏”:网络直播行业的薪资制度与劳动控制[J].社会,2019,39(04):61-83.

[16]冯向楠,詹婧.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平台劳动过程研究——以平台外卖骑手为例[J].社会发展研究,2019,6(03):61-83+243.

[17]吴清军,李贞.分享经济下的劳动控制与工作自主性——关于网约车司机工作的混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8,33(04):137-162+244-245.

[18]孙萍.“算法逻辑”下的数字劳动:一项对平台经济下外卖送餐员的研究[J].思想战线,2019,45(06):50-57.

[19]陈龙.“数字控制”下的劳动秩序——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研究[J].社会学研究,2020,35(06):113-135+244.

[20]周潇.数字平台、行业重组与群体生计——以公路货运市场车货匹配模式的变迁为例[J].社会学研究,2021,36(05):47-69+227.

[21]张铮,吴福仲.创意流水线:网络文学写手的劳动过程与主体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20(12):5-13.

[22]戚聿东,丁述磊,刘翠花.数字经济时代新职业发展与新型劳动关系的构建[J].改革,2021(09):65-81.

[23]韩文龙,刘璐.数字劳动过程中的“去劳动关系化”现象、本质与中国应对[J].当代经济研究,2020(10):15-23.

[24]常凯,郑小静.雇佣关系还是合作关系?——互联网经济中用工关系性质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33(02):78-88.

[25]肖竹.第三类劳动者的理论反思与替代路径[J].环球法律评论,2018,40(06):79-100.

[26]周嘉欣,韩喜平.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基础与现实路径[J].理论视野,2021(10):46-51.

[27]谢增毅.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17(02):123-143+208.

[28]王天玉.劳动法分类调整模式的宪法依据[J].当代法学,2018,32(02):112-122.

[29]刘向兵,闻效仪,潘泰萍,窦学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34(02):1-10.

[30]岳经纶,庄文嘉.国家调解能力建设:中国劳动争议“大调解”体系的有效性与创新性[J].管理世界,2014(08):68-77.

[31]孟泉.塑造基于“平衡逻辑”的“缓冲地带”——沿海地区地方政府治理劳资冲突模式分析[J].东岳论丛,2014,35(05):47-54.

[32]闻效仪.“上代下”:工会改革逻辑与多样化类型[J].社会学评论,2020,8(05):18-34.

[33]吴建平.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过程、条件及局限[J].社会学研究,2017,32(02):103-127+244.

[34]庞嘉萍,辛宝英.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探索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20,26(02):66-73.

Review on Chinas Labor Relations Research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CiteSpaces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n CNKI Database during 2012——2022

Li Zhongren , Liu Jiaolo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81 )

Abstract: A series of remarkable changes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have triggered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in social labor relations. Sorting and understanding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on such topic over the past decade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on build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is paper has conducted a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n relevant literature,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as a tool. It finds that domestic research community has maintained a high level of enthusiasm on labor relations. Labor unions, labor law, labor disputes, labor dispatch,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have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New phenomena including platform economy, sharing economy, gig economy, flexible employment, and digital labor have also received rising attention.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holars start to apply the state governance approach to examine labor relations. In this vei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urther broaden the research horizon and thinking, so as to build a socialist labor relations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New Era; Labor Relations; Knowledge Graph; CiteSpace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湖南师范大学二里半校区公共管理学院景德楼

邮箱:1820155482@qq.com;   邮编:410081;    电话:19308484967

猜你喜欢
劳动关系知识图谱新时代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竞业禁止协议探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