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佛系”教师心态:行为表征、生成机理与伴生风险

2023-07-27 08:16刘斌志宋之航
山东工会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佛系高校教师

刘斌志 宋之航

[摘  要] 针对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出现“佛系”心态的现象,质性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佛系”心态一方面表现为“享受式”“逃避式”和“无奈式”生存样态;另一方面体现为事件发生、认知处理、行为实施、主体反思、信念形成等五个生成机理,而其核心动力是高校教师自身的非理性信念。针对高校教师“佛系”心态可能带来的教师信仰危机、学生成长风险、社会舆论压力以及教育“下行化”后果,要通过顶层制度设计、价值理念引领、社会政策引导和教师能力建设,真正实现教师、学生、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五位一体”全人全程全面发展的和谐局面,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校教师;佛系心态;行为表征;生成机理;伴生风险

[中图分类号]G645.1;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23)

收稿日期:2023-03-07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改项目“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13140)”、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课程思政类一流课程《社会工作导论》(项目编号:sz202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斌志(1980—),男,江西鹰潭人,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在读),硕士生导师,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宋之航(1998—),男,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实务。

一、研究缘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1]。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中的关键阶段,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推动科技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任[2]。

2017年末,随着一篇名为《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文章的问世,“佛系”一词在一夜之间火遍中国大江南北。一瞬间,几乎所有的现象都带上了“佛系”色彩,诸如“佛系生活”“佛系恋爱”“佛系学习”“佛系健身”等等,不少人更是以“佛系青年”自居。佛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是慈悲为怀和普渡众生,它不仅强调加强个人修行,断绝“俗念”,还强调通过个人善行以解救苍生,当下的“佛系”热潮与佛家文化在内核上相差甚远,并非“真佛”[3]。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心态总体保持积极向上。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由多元因素引发的负面心态日益凸显,大学校园里刮起了“佛系”风,一些教师自诩为“佛系”教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拥有良好的心态是高校教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和为国育才使命的基本要求。因此,准确分析高校教师“佛系”心态的现实样态、生成机制以及潜在风险,对于培育高校教师健康心态和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佛系”心态在不同的年龄段和职业群都会出现,因此出现了不同的“佛系”群体,诸如“佛系青年”“佛系职工”“佛系家长”等,并集中体现为以下五个维度和指标:心理上对自我的顺从、情绪上对压力的逃避、关系上对社会的疏离、行为上对任务的适度以及预期上对结果的接纳。而界定“佛系”高校教师,一方面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顺从自我、逃避压力、疏离社会、适度追求以及降低预期的心理及社会特征;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随缘、对教学的随性以及对教育的随心。

一方面,是“佛系”的相关研究。“佛系”一词并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學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解释。首先,是哲学的视角。“佛系”是一种处世哲学,大体是指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与世无争、看淡一切,甚至是能忍自安、逆来顺受[4]。“佛系”与向死而生、遁世主义、犬儒主义、快乐至上等存在主义的基本精神贴近[5]41。其次,是心理学的视角。“佛系”是一种“一切都可”的随性心态,隐含着“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和一种不争不抢、不喜不悲、甘于现状的处世方式[6]。其本质是个体面对快速变迁的多元高风险社会采取的自我退出策略,也是一种“随心、随性、随意”的精神应对法,反映了一种洒脱而乐观、复杂而虚无、无奈而抗争的社会心理状态[7]。再次,是文化研究视角。“佛系”具备明显的亚文化特质,个体用一套“都可、都行、没关系”的佛系话语把自身定义为无为,显著区分了主流文化中奋发有为的风貌[8]。“佛系”文化的内涵丰富,包括“无欲无求”的处世方法、“一切随缘”的心理认知和“不争不抢”的外化行为[9]。最后,是社会学视角。一方面,从社会运行的结构和机制角度来看,“佛系”心态的生成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是个性张扬、社会压力、文化多元以及从众心理等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0]。具体来说,高层次需求未及时满足导致成长需求失衡、后现代主义思潮使学生价值观迷失、张扬个性与传统规则的内在冲突所产生的心理落差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了不同的“佛系”群体[11]。比如,自身发展能力欠缺与方向迷失、焦虑与恐惧的社会心理浸染和多元思潮的群体化渲染导致了“佛系”员工的出现[12]。另一方面,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来看,“佛系”心态在舒缓个体心理压力和宣泄社会不良情绪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个体丧失原则、随波逐流[13]、功能退化[14]甚至脱离社会[15]。因此,“佛系”心态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更不能否认其背后所折射的原子化孤独加剧、懒人心态、犬儒与自嘲等负面情绪的广泛传播和流行 [16]。

另一方面,是“教师心态”的相关研究。学界对教师心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心态、社会心态和“佛系”心态三方面。首先,是职业心态的研究。职业心态包括对于职业的理想、价值和意义,反映的是职业心理层面的个性特点[17],职业心态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教育生涯有着导向和支配作用[18]。有调查显示,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心态在总体积极乐观、清醒理性、负责担当的同时,面对工作高要求、多角色冲突、科层制管理等所带来的冲击,也呈现出心理压力增大、工作激情消退以及职业倦怠等职业心态[19]。其次,是社会心态的研究。社会心态是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共识的总和,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宏观心情状态,也是对特定社会运行状态的直接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教师的社会心态出现了失衡,表现为思想开放性、意识自我性和行为逐利性[20]。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心态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欠强、团队协作意识欠强和社会责任感欠强等问题,要从丰富社会心态工作内容、畅通表达渠道、加强师德建设与提高业务水平相结合、创建以人为本的青年教师考评机制等方面加强社会心态工作[21]。最后,是“佛系”心态的研究。国内学界对教师“佛系”心态的研究不多。有研究者基于格林沃尔德的认知反应理论,从“不恼”“不管”“不争”和“职业安全感”4个维度22个条目编制了教师佛系心态量表[22],另有研究者使用该量表对H省的276名乡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乡村教师的佛系心态总体处中等偏低水平,佛系心态检出率13.04%,在分维度上“职业安全感和不争”均高于30%,“不管”仅占3.62%。[23]。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尽管诸多学者对“佛系”和“教师心态”等话题的内涵、表现、影响、成因和对策等作了积极的探索,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仍有可拓展之处。第一,学界对“佛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和青年群体;对教师心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群体。第二,学界虽对教师“佛系”心态有所探讨,但十分有限。并且,已有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因而不能做出更深入细致的分析。第三,尽管已有研究从多方面解释了“佛系”现象的生成原因,但这些解释都是静态的,并没有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佛系”现象的生成机制。鉴于此,本研究聚焦高校教师,基于质性研究的深度访谈,深入细致地刻画“佛系”高校教师的现实样态,从动态的角度揭示高校“佛系”教师心态的生成机制,并分析高校教师出现“佛系”心态的潜在风险,以期对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有所裨益。

三、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运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4]。本研究的目的是对高校教师的“佛系”心态进行微观分析,以深入细致地刻画其现实样态,并揭示其生成机制。因此,根据研究契合性需要,质性研究是最佳方法。

(二)研究对象

由于本研究的过程和内容涉及个人隐私,因此研究对象倾向于选择笔者熟悉的人。为保证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在综合考虑性别、年龄、专业、学历、职称等变量的基础上,采用目的性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最终选取了C市某师范类大学8名自认为拥有“佛系”心态,并且愿意参与研究的高校教师。为保护研究对象,研究者将其信息进行了匿名化处理,用编号T1—T8分别表示不同的研究对象,具体样本信息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三)研究过程

研究者紧紧围绕研究主题和内容,通过微信视频和语音通话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8名高校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每位教师访谈时间约为50分钟。在每次访谈前,笔者都会征得访谈对象的同意并告知相关重要事项,比如研究的学术价值、保密以及录音等。在访谈前半段,主要采用封闭型的方式,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提纲进行访谈,以便了解与研究关联性较强的信息。在访谈后半段,主要采用开放型的方式,鼓励受访者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便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还仔细观察并记录了访谈对象受访时的表情、语气和动作等。在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及时将相关记录整理成文字资料,并借助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辅助分析,以深入探究高校教师“佛系”心态的相关问题。

四、高校“佛系”教师心态的行为表征

拥有“佛系”心态的高校教师既是精致的中庸主义者,也是看似乐观但实则焦虑的理想主义者,安于现状、不争不抢、一切随缘是他们内心的信条。高校“佛系”教师心态表现为“享受式”“逃避式”和“无奈式”的生存样态,这些样态背后实则隐藏着他们消极的遁世态度、主动的自我矮化和习得性的无助。

(一)“享受式”佛系

“享受式”佛系是指个体自觉、主动地选择“佛系”并乐在其中。这类高校教师往往对工作、生活感到满足和舒适,享受当下,没有目标,不求进步。T4、T5和T7就是该类型的代表。“我在高校已经很多年了,也有事业编制,每个月工资还行。除了上班时间,其余时间我想干嘛就干嘛,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还去折腾啥子?”(T4)“我觉得当前的这种工作和生活状态很巴适!每天只需要把该完成的任务完成、按时上下班。至于什么教师技能大赛、科研活动等,我一般不参加。参加这些活动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还不如把这些时间花在享受生活上。”(T5)“自从我佛系以后,才发现教师是一个多么轻松的职业,没课我就干自己喜欢的事儿,看小说、健身、追剧,相当的舒服,没有那么多追求”(T7)佛教确实有遁世的一面,宣扬看透红尘和目空一切,尤其是在古代的时候,统治者为了愚化百姓,刻意宣传佛教中遁世的思想,以引导百姓不要有太多的欲求,从而更好地做“顺民”,尽管佛教具有遁世的一面,但它总体上倡导积极的修为和人生,而不是消极地放弃一切[5]42。这类高校教师有意误读遁世主义修为,享受当下、呆在“舒适区”中,并宣称自己安于现状、无欲无求。如果任由这种心态蔓延下去,只会让人注重当下而毫不关心未来、沉溺于安逸、不思进取,极易养成惰性思维,最终消耗意志与斗志。

(二)“逃避式”佛系

“逃避式”佛系是指为了“避世”而主动佛系。这类高校教师较少参与社会分工,以“出世”的姿态远离现实中的各种压力和竞争。T2、T3和T8就是该类型的典型代表。“前不久,我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每个月要还很高的房贷,那边的物价也非常的高,我压力非常大,工作中的事情我一概不想管。”(T2)“学校对我们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考核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科研方面的要求,本来我在科研方面就存在弱势,我觉得压力非常大,还是‘佛系好。”(T3)“不是我不想去评职称呀,谁不想荣誉等身,只是太难评了,要熬年限,要等政策,要盼名额,要跟几十个同事去竞争,难的让人失去了耐心,我不想去和谁争,也不想去和谁抢。”(T8)當前,我国社会正处于“421”(夫妻双方、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向“422”(夫妻双方、四个老人和两个孩子)家庭结构过渡的阶段,青年人承担着养老、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他们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而自身又无能力改变,因而逐步陷入一种缺乏责任与担当的困境[25]。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面对无力改变的痛苦感面前,其惯性思维往往是惰性甚至逃避。高校教师“佛系”心态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高校教师在面临激烈社会竞争和压力时,进行自我泄压的一种方式,是面对现实无力感时的主动自我矮化。

(三)“无奈式”佛系

“无奈式”佛系是努力无望后的被动“佛系”。这类高校教师曾经也努力拼搏,但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体验中消磨了激情,在备受打击之后倍感失望、无奈,甚至是无助。久而久之,他们就不敢再直面现实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较少憧憬未来之事,担心再次行动会带来风险,担心努力的回报无法弥补付出,产生了“佛系”心态,给自己留下喘息空间。T1和T6就属于该类型。“关于评职称这件事,我来学校已经好多年了,断断续续评过几次,我每次都信心满满的去参评,但最后一次也没有評上,太失望了。今年的文件又下来了,我看都不想看,万一又评不上,那不是白白浪费我的时间吗?还是随缘吧!”(T1)“前段时间,我在论文写作上耗费了许多精力,很不容易写出了论文,给投了出去。但是,结果却不像我预期的那样,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稿,我感觉非常无奈。我认为自己在学术这条道路上压根就走不远,以后也不想再写了,随缘吧!”(T6)这种“无奈式”佛系与Seligman和Maier提出的“习得性无助”本质上是一致的[26]。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的大部分行动能够带来预期的效果,那么当这种预期的事实被否定,就会感受到“失望”甚至是“无助”的体验;如果这种预期一再被否定,那么无助感就会逐渐积累,人们就不会再有期待,从而放弃努力[27]。

五、高校“佛系”教师心态的生成机理

机理是指事物发展的阶段、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当中的一些基本特征、影响因素或核心动力等。具体而言,高校“佛系”教师心态的生成机理主要包括事件发生、认知处理、行为实施、主体反思、信念形成五个阶段。

(一)事件发生阶段

事件发生是高校“佛系”教师心态生成的导火线,事件即诱发事件,它意指高校教师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既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既可能与高校教师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密切相关,也可能与高校教师所处的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包括家庭、群体、组织、社区和文化等。“我现在已经在这个学校快20年了、有事业编制,并且现在已经是副高职称了,每个月的收入也很可观。此外,我的丈夫也十分疼爱我,女儿马上也大学毕业了。”(T5)对于该教师来说,工作非常稳定、物质基础良好、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就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我们学校是一本高校,学校对教师的科研水平要求较高,我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是很突出。再加上学校对教师的各种考核逐渐增加,我也才工作一年多,没有什么教学经验,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此外,我去年刚和丈夫结婚,我们在主城区买了一套新房,我们俩的工资都不高,生活压力也蛮大的。”(T3)对于这名教师来说,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正困扰着她。“前不久,我刚从隔壁学校调过来,我觉得自己应该在工作上多花功夫,毕竟作为一名新员工,我渴望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于是我想通过发表论文来证明自己。”(T6)对于该教师来说,努力发表论文是她当前最紧迫的事件。

(二)认知处理阶段

认知处理阶段是指高校教师基于自身的认知,对正发生的事件做出评价和判断。认知的最表层是自动的思维,最深层次的是图式。自动的思维是指大脑中自动产生的思维、想法和观念,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所形成的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图式是关于个体如何看待他们对事件、世界、人和环境的假设,是人脑中已有知识经验的网格,图式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28]。“我朋友常常跟我说,你现在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家庭生活美满,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生活上,好好的享受这种快乐,没必要那么拼。我也很赞同朋友的观点,我认为人应该活在当下、懂得知足。”(T5)在该教师的认知里,当具备良好的条件时,人应该活在当下、知足常乐、享受生活。“从小到大,我一直觉得逃避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只要我不参与到其中,我就不会那么痛苦。”(T3)对于这名教师来说,“遇到问题时选择逃避”的认知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她的脑海中。“一直以来,父母都给我灌输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的观念。我从小县城考到了重点大学,然后又顺利保研,一路生花。所以,我认为只要努力了就一定能够写出论文并发表。”(T6)从该教师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在她的认知中,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

(三)行为实施阶段

行为实施阶段,意指高校教师将自己的认知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我反正每天提前五分钟到达教室,到点我就准时下班。平时不上班的时候,我几乎都是和我的姐妹们去公园、商场这些地方玩儿。最近学校组织了各种学术提升讲座,我是能躲就躲,实在是躲不了我就坐后边,能不发言就不发言,实在要发言,我就中规中矩的说两句。”(T5)该教师既没有奋斗的目标,也不追求上进,她将享受生活的认知体现的淋漓尽致。“现在一提到做科研,我就觉得脑瓜疼。只要我身边有人提‘科研二字,我立马叫他闭嘴。我们学校也会经常组织一些教学技能大赛,我们每次都是轮着去参加的,这次轮到我了。上周院长给我说了这件事,叫我去参加,他说让我去学习一下,我压根就不想参加,我以身体不舒服为理由把他给拒绝了。”(T3)该教师既不开展科研工作、也不愿意承担上级交代的任务,遇见事情就选择逃避。“自从我决定开始写论文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心理就紧紧的绷着一根弦,一刻也不敢放松。在学校,如果我不上课,一般都会呆在图书馆里,查文献、读文献、写论文,回到家以后,我也不敢放松,常常加班到凌晨,周末更是不敢懈怠。”(该教师的论文投一次,被拒一次)(T6)。从该教师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她对发表论文高度重视,并且也十分努力。

(四)主体反思阶段

所谓主体反思,是指高校教师在经历了一件或者多件事情之后主动对该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回顾、思考和总结。一般来说,高校教师在经历了事件发生、认知处理、行为实施等阶段以后,会对自己的心路历程有诸多的反思,而这些反思将直接影响高校教师信念的形成。“最近的一段时间,我和闺蜜一起去公园打了卡,我还做了很多好吃的甜品,我非常喜欢现在的这种状态。学校那边的事儿我也没有落下,每天按时上下班,其余时间都是我自由安排,我想一直呆在这种‘舒适区当中。”(T5)从该教师的自述当中,可以看出她对当前的这种工作和生活状态感到的十分满足。“自从我不做科研、也不去参加教师技能大赛以后,我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一头,除了在房贷上边还有一点点压力外,其它各方面都挺好的。以后遇见类似的情况,我还是会继续这么做,我不争也不抢,挺好的!”(T3)从该教师的自述当中,同样可以看出她对当前的这种工作和生活状态非常满意。“这段时间我已经非常努力了,没日没夜的查文献、读文献、写论文,最后换来的确是一场空。发表论文可能不适合我,我在这方面不行,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一切随缘吧!”(T6)从这名教师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付出付诸东流感到叹息,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五)信念形成阶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它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其形成机制包括内在驱动力水平和认知协调的本能。在一般情况下,个体的行为与其认知体系是相互协调的,当认知协调时,人们会感到平静和快乐的情绪。当个体执行违背个人认知的行为或者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认知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进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不适,个体为了避免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会尝试通过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等各种方法追求认知协调[29]。高校教师“佛系”心态的形成是高校教师对自身认知和行为进行反思的结果。对于T5教师来说,享受生活、活在当下是她所持有的认知,而她的种种行为就是对这种认知的践行,她的行为与认知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产生了愉快和满足的感觉。对于T3教师来说,面对压力时进行逃避是她所持有的认知,她对工作的逃避就是对这种认知的践行,她的行为与认知也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产生了轻松的感觉。无论是T5教师还是T3教师,她们认知和行为都是相互协调的,因而都感受到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会强化她们固有的认知。而对于T6教师来说,努力就会得到回报是她所持有的认知,因而她在工作中十分卖力。但是,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她所预想的那样,她在心理上感到不适。于是,她对“努力就会取得回报”这种认知产生了质疑,并且形成了一切随缘的新认知。实质上该教师是采取了改变原有认知的方式来使自身的认知达到协调,从而缓解不适的体验,这种方式本身会对新产生的认知起到一种强化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这种活在当下和享受生活的认知、面对压力时进行逃避的认知,还是努力无望后一切随缘的认知,本质上这些认知都是一种非理性的信念,正是由于这些非理性信念的存在,才会导致高校教师出现“佛系”心态。

六、高校“佛系”教师心态的伴生风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佛系”教师心态虽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其潜在的、慢性的危害更值得我们关注。高校教师存在“佛系”心态会给自身带来信仰危机,给学生带来成长风险,给社会带来舆情危机,并导致教育“下行化”风险。

(一)教师信仰危机

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人们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坚定信念,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高追问,构成人之思想灵魂、精神风貌,是人们生活价值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30]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求教师个体在社会中积极扮演好自身角色,主动承担个人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教师出现“佛系”心态,这意味着他们没有扮演好思想传播者和文化传承者的角色,也没有承担好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使命,更表明他们的信仰出现了危机。“信仰危机是人类精神领域的存在危机,是人类关于人生意义和生活价值的需求性危机和选择性危机。”[31]高校教师的“佛系”心态,容易导致他们自身疏远理想信念,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产生怀疑。马克思指出,人不但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也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更是一个具有意识的精神存在物。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其根本在于人作为有目的、有意识的精神存在物。人如果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自身精神生命的关照,那么人和动物就没有区别。高校教师出现“佛系”心态,会使他们疏远理想信念,使他们精神世界“沙化”,最终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终日过上无意义的生活。

(二)学生成长风险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32]。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引领和心理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要使学生树立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甘于奉献的价值观。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青少年求学、求知的关键时期,更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在大学校园里,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对象。“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倘若一个教师思想水平高、理论功底扎实、心理倾向好且人格魅力强,那么这个教师对学生必然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则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高校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安于现状、不争不抢、一切随缘等“佛系”心态,会误导学生的价值判断,使其偏离主流价值取向,导致健康心态消退,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极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三)社会舆论压力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加速迭代,微博、QQ和微信等各类社交媒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拓展了公众获取、传播信息的途径,同时也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宽松的空间。在我国,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它涉及到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福祉。作为社会舆情一部分,教育舆情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媒体时代,教育舆情主要以网络舆情的形式传播,教育网络舆情意指在一定社会空间和时间段内,公众围绕教育政策、教育现象、教育行为、教育事件等中介性教育事项,采用互联网来表达和传播的各种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33]。近几年来,部分高校爆发的“天价住宿费事件”“学术不端事件”“研究生導师权限问题”“师德师风事件”等一度引爆网络,成为高校教育舆情的热点,给高校和社会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高校是立德树人和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因而高校教育舆情是公众关注的重点。高校教师出现“佛系”心态的形象完全不符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形象,也不符合社会公众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因而极易激起难以预估的网民负面情绪反应,引发社会舆情危机,进而不利于社会稳定。

(四)教育“下行化”后果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基础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我们办教育,就是要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34]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能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相反,消极、不良的社会心态则会导致社会发展停滞、文明衰弱。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其著作《下流社会——新的阶层集团的出现》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下流社会”的概念,意指在空前严酷的竞争压力下,大量的年轻人选择逃避做事业和家庭中顶梁柱的职责,在学习、工作和婚恋中自我放弃,最终导致从社会中层往下滑落[35]。正如他所言:“下流社会最大的特征并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生活能力、沟通能力、学习意愿、消费欲望、工作热情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36]2借鉴书中“下流社会”概念及其含义,倘若高校教师的这种安于现状、不争不抢、一切随缘的消极“佛系”心态风靡教育界,那么可能引发教育事业的“下行化”风险,进而导致整个社会向下流动。到那时,人们会陷入一种没有梦想、没有欲望、没有干劲的“低欲望社会”,这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极其不利的。

七、新时代高校“佛系”教师心态的风险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37]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強则国家强,教师发挥着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重要作用。站在新时代,面对新形势,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踔厉奋发,系统性策略性地应对高校“佛系”教师心态及其所带来的风险,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首先,健全顶层制度设计。一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系列论述,建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系统性工程和制度安排,引导各高校通过党史学习、政治学习、继续教育、专业教育以及课程思政等方式,引领高校教师做学生的领路人和模范者。二是要在“破五唯”基础上,建立更为多元、更为人性化的教师职称评价和工作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化潜能为力量,化个性为特长,让高校教师都能够以一技之长服务学生成长。三是进一步扩大“金课”的类型和层次,深化产教融合的深度和维度,促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社合作以及师生合作,以更为包容、更为多元、更为弹性的方式服务高校教师,激发其内在潜能,促进其积极行动,承认其社会贡献,实现其“佛系”心态的升华与转化。

其次,注重价值理念引领。一方面,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被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真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高校要认真落实教师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切实提高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缺钙”,得“软骨病”。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讲奉献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教师立德树人的首要之义。教师只有自身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承担起培育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重任。因此,高校应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铸就理想信念。

再次,加强社会政策引导。高校有必要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引导他们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一是要建立健全教师荣誉制度,组织新教师入职、退休教师荣休仪式;持续和深入开展选树表彰优秀教师工作,突出典型树德;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品质和精神,号召全体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形成浓厚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和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二是要加强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持续开展高校教师十项准则的宣传解读和教育部公开曝光案例的警示教育,定期组织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意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严格监管自己的言语和行为[38]。三是要规范教师管理制度,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人才引进、资格认定、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聘期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先、项目申报的首要要求和标准。

最后,促进教师能力建设。高校可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对教师开展能力建设,协助其排解压力,提升他们的抗逆力。一是可以通过个案工作与高校教师建立一对一的专业互助关系,采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等专业方法,协助高校教师改变非理性的信念和错误的认知。二是通过小组工作将具有相似问题或者共同需要的教师组织起来,通过有目的性地沟通和互动克服职业倦怠感,激发教师对教育的梦想和潜能,增强教育的回报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三是通过社区工作促进高校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服务,链接更多的社会资源提升教师的自我规划和发展能力、人际沟通与社会互动能力、情绪控制和压力管理能力、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能力,让高校教师融入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融入学校发展事业,融入学生成长志业以及教学相长的职业,真正实现教师、学生、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五位一体”全面和谐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12.

[2] 李传兵.全面做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N]. 光明日报,2019-10-30(006).

[3] 吴朝进,张金荣.“佛系”与“杠精”:社会变迁下的青年心态困境[J].思想教育研究,2021,324(06):113-118.

[4] 潘铎印.青年党员干部勿当“佛系”人[J].领导科学,2018(03):40-41.

[5] 宋德孝.青年“佛系人生”的存在主义之殇[J].中国青年研究,2018(03):41-45..

[6] 覃鑫渊,代玉启.“内卷”“佛系”到“躺平”——从社会心态变迁看青年奋斗精神培育[J].中国青年研究,2022,312(02):5-13.

[7] 赵翠翠.“佛系”:当代社会私人化心态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9(05):70-78.

[8] 周凤梅.低欲望社会症候下佛系亚文化群像的认同危机与身份建构[J].中国图书评论,2019(11):45-52.

[9] 孙群,王永益.大学生佛系文化面面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6):25-27.

[10] 缪笛.“佛系青年”现象生成机制与引导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09):102-106+53.

[11] 陶志欢.高校“佛系青年”现象的生成机制与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05):100-103.

[12] 宋涛.“佛系”员工的消极表现、生成原因与情感突围方略[J].领导科学,2021(23):100-102.

[13] 董振华.“佛系”现象缘何而生[J].人民论坛,2019,618(01):85-87.

[14] 周海燕.佛系现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06):246-253.

[15] 徐小跃.“佛系”是伪佛: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消解佛系[J].探索与争鸣,2018(04):47-50.

[16] 蒋建国,李颖.“佛系”亚文化的动向、样态与社会观照[J].探索与争鸣,2018(04):128-133+140+144.

[17] 朱璋龙.积极职业心态对人力资源开发前提作用——以教师职场学习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10):23-28.

[18] 朱璋龙.职教教师职业心态对工作场所学习投入和成效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36-37.

[19] 阎光才,闵韡.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倦怠与学术热情[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09):65-76.

[20] 闫琛.教师社会心态的失衡与调适[J].教学与管理,2018(12):50-52.

[21] 李春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心态调查及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2):151-154.

[22] 周向欣,尚元东,田春艳,杨春.教师佛系心态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未来与发展,2022,46(05):51-59.

[23] 尚元东,张惠芳,邸千桐,李春英.鄉村教师佛系心态现状实证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46-55.

[24] 陈向明.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25] 戴仁卿,杨殿闯.“90后佛系青年”文化现象的反思与解构[J].当代青年研究,2018(03):31-37.

[26] Maier Steven F & Seligman Martin E P.Learned helplessness at fifty: Insights from neuroscience.[J]. Psychological review,2016,123(4):349-367.

[27] 吴美霖,尧丽,李永丰,等.习得性无助是习得的吗?——对习得性无助理论及其反思的评述[J].心理科学,2021,44(02):419-425.

[28] 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20:99

[29] 刘琪琪,黄奇,袁勤俭.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现代情报,2020,40(06):154-162.

[30]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001).

[31] 李东坡.当代青年信仰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82.

[32] 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01).

[33] 鲁杰,王媛,赵媛.全媒体时代教育舆情发展态势与风险防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0):1+4-5.

[34] 习近平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  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451(10):9-10.

[35] 高庆.谨防“下流社会”化:都市青年问题的新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9(08):64-66.

[36] (日)三浦展.下流社会[M].陆求实,戴铮,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2.

[3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38] 李一苇.教代会参与公立高校教师师德失范处理程序机制的完善路径[J].山东工会论坛,2022,28(01):23-31+111.

(责任编辑:庞嘉萍)

"Buddha" Mentality of College Teachers: Behavioral Representatio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Associated Risks

LIU Bin-zhi,  SONG Zhi-hang

(Social Work Research Cent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401331)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 "Buddhist-related" mentality among som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qualitative research finds that, on the one hand, "Buddhist-related" mentality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anifested as "enjoyment", "escape" and "helpless" survival mod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embodied in five generative mechanisms, such as event occurrence, cognitive processing, behavior implementation, subject reflection and belief formation, and its core driving force is the irrational belief of college teachers themselves. In view of the crisis of teachers' belief, the risk of students' growth, the pressure of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nsequence of education "bastardisation" that may be brought by the "Buddhist" mentality of college teachers,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situation of the "five-in-one" whole-process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students, schools, education and society through the top-level system design, the guidance of values, the guidance of social polic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bility. We will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s; Buddha mentality; Behavioral representation; Formation mechanism; Associated risk

猜你喜欢
佛系高校教师
Z世代:拒绝内卷,不再佛系
佛系
法系妈&佛系爸
三国漫——佛系
佛系枪手
佛系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