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创、技能融创”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07-27 21:56郜海超
科技风 2023年21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创新创业

摘 要:双创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心,把双创教育放到每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专业课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形成课课有创新、课课有思政,课课有衔接,课课有特长,不断把双创教育向前推进。针对在当前职业教育中出现授课质量不高、课程衔接不紧密、教师创新素质不高、竞赛成绩不突出问题,提出了构建以专业课融创、实践训练促创、技能竞赛激创、双创大赛驱创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质量和双创成果的双赢。

关键词:技能大赛;竞赛辅导;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时代的灵魂,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进程中,双创教育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就业结构改善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双创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双创教育的现状、双创教育的问题、解决双创研究的途径等。多数学者认为双创教育应侧重创新理论,比如TRIZ理论等,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也主要侧重宏观的调控,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基于此,本文提出“以赛促创、技能融创”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具体把“赛”“技”融入到“創”中,在匠心中积累、在技艺中拓展、在赛中开拓,使双创不再浮于理论,在培养技能型双创人才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一、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与双创教育脱节

经调研,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对双创的涉及较少,融合度不高,具体体现为:(1)教材更新较为落后,许多专业还在使用10年前的教材,知识陈旧、案例古板,知识点主要按照课程章节进行设置,按照从基础理论到抽象概念的知识框架进行,与当前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代学徒制等教学严重脱节,大量的学时在基础知识、抽象概念上,对应用案例很少涉及。(2)专业课教师缺少企业和实践锻炼的经历,许多教师从研究生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课堂上讲的案例也主要是课本上较为陈旧的案例,素材的时效性较差,如有些老师在讲解机械制造课程时总是沉浸在普车如何加工一个圆柱类零件,而对3D打印、数控加工、粉末冶金技术、机器人技术却很少涉及,这样学生很难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3)双创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客观原因因资源限制,多数双创课程大班授课,以理论为主,课程内容主要是创新的方法、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缺少对失败的案例和双创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进行剖析,严重脱离实际创新。

(二)双创实践资源不足

实验室的设备是进行双创教育的前提,经调研,部分高职院校设备严重陈旧,存在的设备也只能完成教学中经典的案例,在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足。因为实验经费不足,使用的软件无法更新,软件性能老化。教学网站相对滞后,更新较慢等。上述实践教学的不足,造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高,双创实践目标的完成度较低。

(三)双创效果不明显

据调研,多数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对双创感觉很陌生,普遍认为双创是高学历学生的专利,他们自主创业能力不足,设计研发实践水平匮乏,多数从事流水线、机加工、装配等创新含量不高的工作。在校学习阶段,双创能力薄弱,专利授权极少,双创竞赛成绩不高。

二、构建“以赛促创、技能融创”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赛促创、技能融创”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借助技能大赛和双创平台,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编撰新型活页式教材、课堂革命等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专业课融创、实践训练促创、技能竞赛激创、双创大赛驱创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架构,促进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完善。

(一)以专业课融创,奠定双创基础

在双创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不但要掌握双创的基本理论,而且要掌握双创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比如在一款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中,对机械制造、机械设计、三维建模等知识匮乏的情况下,设计的作品很难得到应用。因此,在专业课的设置中,应重点考虑双创的重要性。在制定专业课的课程标准时,应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创新设计案例为主线,通过项目的任务化,实施每个具体任务时注重把握时政要点,比如大国工匠、大国制造等。在专业课中设置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评价专业特色的标准,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依托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的技能转化资源进行,教学内容不再像以往教材中内容是本科教材的简化版方式,教学内容应体现项目的时效性、具体性,避免抽象的概念以及复杂的理论推导,比如设计一款电动小车,应考虑小车的整体尺寸,连接部件的装配关系、部件之间的配合要求、零部件的加工工艺、遇到问题独立解决与团队协作完成的处理方法、设计完产品后分享展示设计的成果,这些都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每个学期的专业教学研讨必不可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师生比较小原因,每个老师承担两门专业课,甚至更多,备课时间和专业研讨时间不充足,这就造成每门专业课按照任课教师个人对专业课程的理解进行上课,无法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的专业课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专业课之间的前后衔接关联度不高,因此每个学期的专业研讨重点应该充分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标准,形成前后专业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对于专业课程老师来说,每个老师要具备一门优质的专业课,每门专业课需要有多个经典的示范性教学案例,每个教学案例需具备素质提高、知识完善、课程思政味浓、创新能力培养示范性强等特点,同时制定每年案例扩充计划,经过几年后,每门专业课都具备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学完专业课程可以从事该专业的设计、加工、装配、改进设计的流程,这样就奠定了学生的双创基础。

(二)以实践训练促创,实施双创设想

双创是结合实践案例进行的,双创的合理性要通过相关实践训练进行体现,笔者团队近年来多次辅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发明杯”“振兴杯”大赛等,通过辅导大赛实践发现,只有理论上的设想很难在比赛中胜出,双创的设想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加工、委托加工等形式进行样品制作,新颖合理的双创思路和能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样品是近年来获取大奖的前提,因此,要加强学生实践训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应着重强化机械传动的实践训练,学生首先根据任务要求,设计机械传动草图,然后借助机加工、3D打印技术,让学生在从草图设计、三维建模、加工装配中,体验设计师实际设计过程,能在后续的设计中避开设计的误区,设计出较新颖的作品出来,成为双创的关键。

高职院校实践训练的场合主要是实验室,因此实验室建设是促进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适合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室是必需的,该专业开设的课程有三维建模、数控加工、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课程,因此便于开发设计的实训器材,如三维扫描仪、3D打印机(塑料、金属)、五轴数控机床等,这些设备的完善,能让学生在三维机械创新设计完成后,通过机械加工验证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充分发挥学生双创的积极性。充足的耗材,完善的耗材管理制度,在机械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指导学生完成机械加工后完善的成果分享机制,等等,都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保证。

经实践发现,高职学生对实践认识较深,普遍不愿表达,因此教师在项目化教学时,让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后,借助PPT、视频、图片等展示设计成果,进行成果分享,通过分享成果,不断激发学生双创的积极性,分享的成果,不仅仅是概念性的或者理论新的,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通过设计、加工、装配后的产品分享更能够让学生得到真实的双创体验,比如做一个电动小车,电动小车的轮子、支撑轴、轴承支座、传动系统、外壳结构等,彼此的创新设计是相互影响,通过不断地调整尺寸、形状,最终完成具备一定功能的电动小车,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能身临其境感受到设计的优点、缺点以及今后改进的方向,这种方式相比传统的展示分享,能够让其他同学借鉴。另外,以三维机械设计课程为例,学生分享成果时,重点阐述在实施三维建模时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如何进行,零件的设计策略,装配后实现的效果,建模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是如何克服的,团队协作情况等,从而不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双创核心素质目标的达成。

(三)技能竞赛激创、双创大赛驱创,展示双创成果

随着学科竞赛和双创大赛的蓬勃发展,双创型人才培养成为关键一环,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赛项为例,大赛考核的数据采集、逆向建模、机械创新设计、数控加工、3D打印、装配修磨等技能,在这些技能环节中,创新占分比例最高,获得一等奖的也主要是创新设计最好的,因此在技能竞赛辅导中应把重心放在机械创新设计上。如何在机械创新上有所建树呢,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创新型人才的选拔

创新型人才的选拔最为关键,应该在专业课实践中,创新实践能力较强的选手选择,比如三维机械设计课程中,不拘一格,想法新颖,不脱离机械加工工艺,这是較好的学生;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大胆心细的学生,对加工感兴趣的学生,总体上来说,对课程学习透彻,能独立从事创新设计的学生,是选拔的对象。

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通过专业课程培养专业创新型人才,通过课程项目化、案例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语言表达能力强,形成学生双创核心素质。其次,辅导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技能大赛是高于大众通识技能教育的,辅导教师在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重心放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结合往届赛题的设计理念,进行拓展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关注最新设计案例,建立分析、验证、再创新、验证、再改进的创新培养环节。

3.辅导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辅导团队,经调研,目前辅导团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原因主要是辅导教师教学业务占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没有过多的精力从事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假期主要参加省培、国培,因管理等方面原因,教师获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普遍不高,无法把这些所学知识转化到教师今后的创新教学实践中;学校激励政策和部门协调不到位,造成教师创新热情不高,据调研,有些部门上课,机房不允许上网,多媒体授课不允许师生用手机,限制老师只能采用相对单一的授课方式,把丰富的网络资源拒之门外,国家慕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只能课下观看,因学生的自觉性不够,因此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不利。因此,应加强校企融合,订单式培养教师创新设计能力,通过提高课时津贴、优先评优等方式激励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加强部门的协调,可以通过试点方案,把好的慕课引入课堂,但是不能极端化,不能全面播放国家慕课,那样失去了现场教学的意义,同时需要创新设计时开放网络,或者借助手机搜索相关新思路,辅助创新设计,可以用手机拍摄努力完成创新的过程瞬间,便于分享展示创新设计成果。

三、双创教育实践

笔者所在教学团队,主要从事教学改革、技能竞赛、双创竞赛,通过近10年的教学研究,充分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技能竞赛辅导过程中的经验、双创竞赛出现的案例,进行充分融合,把竞赛的知识点融入到教学项目任务实施中,实现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的良好氛围,因此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双创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结语

双创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心,双创教育不能简单限制在双创课程的理论教学上,应把双创教育放到每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专业课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形成课课有创新、课课有思政,课课有衔接,课课有特长,不断把双创教育向前推进。针对在当前职业教育中出现授课质量不高、课程衔接不紧密、教师创新素质不高、竞赛成绩不突出问题,提出了构建以专业课融创、实践训练促创、技能竞赛激创、双创大赛驱创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双创意识的达成,在教学实施和技能竞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续可进一步完善该理论体系,形成可执行、能执行、执行效果好的双创教育新理念,为国家双创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郜海超.构建逆向工程实训室促进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21(07):5455.

[2]郜海超.以TRIZ理论为导向的“三维机械设计”课程改革探究[J].南方农机,2021,52(01):137138.

[3]郜海超.基于技能竞赛和TRIZ理论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9(04):3133+54.

[4]许礼刚,周怡婷,徐美娟.“学、练、竞、践”四位一体“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7):1722.

[5]李双寿,李乐飞,孙宏斌,等.“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111116.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技能竞赛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效能提升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2YB0564);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21年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创新为基、匠心竞赛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效能的探索与实践”;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22年双创项目“‘以赛促创、技能融创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SC08);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首席技师”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0SXJSJD02

作者简介:郜海超(1982— ),男,汉族,河南汝南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创新设计及创新创业。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创新创业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激励效应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