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
摘要:指出了技能大赛是目前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竞技平台,对于教育改革模式,课程改革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改革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很深远的意义。以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多年参加技能大赛为分析论证背景,从现实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期为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教学改革;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144-04
1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综合发展现状
技能大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是每个院校之间的竞技和展示专业建设水平的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赛逐渐从区域化向全国化转变。原先是赛项单一,学生参与的数量也少,更没有一个省部级单位组织或是牵头,都是院校之间的自行竞技。后来随着各院校对技能大赛结果的认可,规模逐步扩大也得到上层部门的重视,演变成由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全国技能大赛,更能得到职业院校的认可。竞赛项目也从原先的少数几个类型发展到现在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多角度、多层次的竞技赛项。实现了由零散到集中,将点逐渐上升到线、面的过程。早期的大赛比拼还只是停留在烹饪、插花等这种动手实践,简单的纯技能水平上,目前已经上升到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汽车应用与维修、楼宇智能化、建筑识图、工程造价等技能大赛这些高水平、高专业技术的赛项上,大赛的更新与拓展得到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支持和参与,也得到了良好的口碑和认可。
随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教育中不断的完善与创新,近年来,大赛的规模逐步扩大,社会参与度、认可度不断提高,主办单位由最初的11家增加到37家,承办地由天津市一地扩大到全国19个省市,赛项数目由起先的24个增加到100个左右,参加决赛阶段比赛的选手达到1.2万多人,参赛指导教师近9000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进行形成多元化的模式,更有利于各个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技术的互通。竞赛的内容的丰富,与当下企业现状相匹配,也更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 开展技能大赛对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了8届,在宏观层面上是实现教育的实践技能化,实现院校与企业的双赢,实现新的教育发展模式;在中观层面上有效提高专业辐射面的设置、课程内容的正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度的制定;在微观方面强化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树立了学院的良好的学习风气,增强了学院的专业知名度。
2.1 技能大赛推动了高职教学改革模式
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很大,注入了很多的正能量,从最开始理论化教育到现在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的最大影响是理念上的转变。从早期传统的理论教学,逐渐加入了实践、实操的部分,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最终成果的筛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通过产教结合切实为企业提升了人才和技术的支持。例如2016年在河南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测量大赛,比赛项目有“二等水准测量”、“一级导线测量”和“1∶500数字测图”3个赛项。要求选手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正确无误,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完成测量、记录、计算、校核这一完整工作流程。在测量环节既要独立准确完成测量数值,又要体现团队整体的默契配合,争取最大的时间优势;在计算环节要做好每个选手的合作沟通,并按照正确的规范得出数值;最后一个环节要做好数值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校核。测量大赛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操作的基本技能、理论技能,更要体现较高的团队合作技能,这些综合技能是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无法培养的,将课程体系由“知识体系”转变为“工作体系”,构建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大赛的人才选拔模式。
虽然高职教育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也清楚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的体现还是比较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都是学术型人员,从学校出来又进到学校,对于企业实际生产很陌生;②传统教学的惯性思维转变很难,这需要教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和提升自身的教学方式。而技能大赛恰恰是以企业实际生产需要为背景选取的实际项目案例作为焦点,所以综合以上两点,教师应主动下到企业一线,去学习企业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理论,结合自身的教学内容,有效的融入到课堂中去,提高教学综合能力,拓宽大赛的指导经验。
2.2 技能大赛促进了高职课程设置的调整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要求是竞赛项目设计要紧贴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而参赛对象是全国各高职院校的学生,这就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要求。各个院校的参赛选手一定是在专业技能方面突出的,具备比赛基本素质的,符合比赛要求的各项条件的。因此参赛院校会根据大赛需求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在课程设置上做出符合当前实践教学的调整。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根据工程造价技能大赛的要求,调整专业课程的考核标准,模拟企业中的工程案例,对相关课程融入项目整体化训练、项目分组化训练、项目模块化训练等几大部分,不仅对日常教学增加了实践训练,还有效的丰富了技能大赛平时的基础训练内容。这不仅对参赛选手专业技能的一种强化,也是对普通学生专业课程的一种优化,对造价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了提升。在2015年“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中,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取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还有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识图大赛,学院决定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加入大量的结构识图,这使得有些院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要融入附加专业课程,以适应对大赛的人才储备需求。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是考察参赛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与实践技能,更是对职业院校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做出的有效评估,通过这个平台的竞技和展示,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内容的调整,从而提高学院的专业教学质量。
2.3 技能大赛提升了高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高职院校应该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明确,既不是培养纯理论型人才,也不是培养纯技工型人才,应该是以技能为主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性的培养,提升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而技能大赛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水平的同时,更能体现或是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这是目前大多企业需要现在人才所具备的重要基本素质之一。学生在平时练习中互帮互助,有问题有困难能一起面对一起解决,在实践中互相学习,在实战中共同成长,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也为他们培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率搭建了良好平台。
3 技能大赛对高职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3.1 转变职业院校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的学生个体差异性大,学习基础薄弱,整体情况参差不齐。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生源多样化。除了正常高中毕业的秋季高考生,还有春季高考,三二分段等不同方式的学生。这就造成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水平不一样;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上课不能集中精神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的现象是常态,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大多学生来说根本被忽视;③综合素质偏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过早的接触社会,加上思想意识单纯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很容易盲目自信,对于这样的生源群体,高职院校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所以要从这样的学生群体中选拔参赛队员,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高职学校应树立“一专多能”的培养理念。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一专”指的是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和学业范围内的各方面知识有一个综合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多能”指的是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对于相关专业和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1]。只有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这样的特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和就业相融合,不脱节的现象,也能使得学生找准自我存在目标和价值感,并且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为当下社会缺乏高级蓝领的市场填补空白。
那么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否也随着培养理念所改变呢?答案是肯定的。市场的需要才是决定教育方向的关键,以市场需要为立足点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企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学习达标值。所以传统单一的板书理论授课方式已经不适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思考新的教学方式,而技能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职业技能的方式之一。技能训练是运用一定量的理论知识通过智力动作和肢体动作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课程。目的是强化和有效的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学生执行严格的规范标准来体会一项工作完成的过程,在这过程能够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方法和思维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这也是技能大赛对选手考核的主要点之一。
3.2 改革职业院校教学管理
3.2.1 以赛促教,保障技能教学
教师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水平。技能大赛看似是对学生进行选拔考核,实际上是对各高职院校从侧面评测教育教学质量,对各个院校的教师水平也是一次排名比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要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具备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达到教学对“双师”素质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出自研究生学历,学校出学校进,很少有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和阅历,即使有些学校外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出于企业考虑到安全和效益问题,也不愿将重要工作交给挂职的老师完成,导致大多数挂职锻炼都流于形式。尤其是特殊专业的教师就更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像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宝玉石专业,就必须要求老师有丰富的鉴定实操经验,否则无法完成专业课程的教授。从以往几届技能大赛举办的过程上可以看出,在设施设备操作上,以及在实战经验上,指导老师在给与学生知识点传授上显得很吃力,缺乏经验缺乏素材,因此多数学校为了参赛需要聘请企业一线人员承担实操讲解教师。在比赛训练中,可以使专任教师学习到实战经验,丰富自己所欠缺的那部分动手操作知识,在备战技能大赛中不断提高自己,一定要打造成为理论、技术都精湛的骨干教师,并且不断训练出一支拥有专业带头人、专业师资、兼职师资组成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2.2 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宗旨是培育出技能型人才,应该往会操作、懂管理的一线基层管理人员方向培养。而技能大赛正是服务于高职院校的这一目标,也是出自于企业一线的教学案例。例如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大多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是会操作、懂管理的一线基层管理人员,其基本技能是将建筑图纸信息以最准确的过程转化为实际的操作工程中。所以该专业毕业生应该定位在能够实际操作,并掌握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同时了解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具备有效组织施工现场生产的能力。因此,把和技能大赛相关的识图类、结构类、设计类等题目再结合能够体现安全、质量意识,施工技术精度,解决现场具体问题的案例作为比赛的主要训练对象才是最正确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另外,可以从大学一年级新生培养专业课程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培养现场分析决策能力,综合体现学生在三年级毕业学期顶岗实习中的技能需要。
4 在技能大赛的推动下提升学生技能培养的环境
专业技能是职业教育的特质和灵魂,技能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进一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强化技能教学,增强毕业生对新技术与新的市场环境的适应性,确保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使学校在较高的发展平台上高质量运行[2]。
4.1 创建校企合作环境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各个行业传达了最新的行业需求,为各个高职院校也指明了风向标,所以高职院校应该运用企业技术调整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让行业需求和职业教育做有效的对接。由于学校本身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时很难找到一种企业环境的感受,学习往往和实际应用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联系,久而久之,学习就成为一种纯粹的行为,这种技能培养模式下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大多是零散的和难以实际应用的[3],而学生学习的结果也是比较差的。所以校企合作的建立是为学校提供了学习平台,也是优化资源的一种方式。
一方面从学校角度出发,能够吸取企业的丰富案例和前沿技术;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出发,与相适应的培养机构对接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方便企业节省在社会中招聘的时间,节省企业成本。而目前大多企业正是看中这一点,积极参与各类高职院校进行的技能大赛,不断的出资赞助支持技能大赛,不仅有效地推广了产品、提高了企业知名度,而且也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作用。校企合作订单班就是很好的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方式,学生一进校门就能够选择专业订单班,让学生更有目的和方向的学习,从学习的最初就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上岗的机会,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建筑设备系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就是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们毕业后就能进入电梯公司工作,达到100%就业率。
4.2 加强实训基地综合性建设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校内实训“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和校外实训“工学结合岗位”两大部分。目前“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学校化”是高职院校为学生建设实操训练的发展趋势。技能大赛的有效开展正是充分发挥了这些实训基地的优势资源,并更好地结合这一特点来深入项目化比赛。
校内实训基地在目前阶段全国各类高职院校都已经建设的非常到位,具有很强的功能实用性了。而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是一个新的发展,目前在天津地区完成的最好的是天津职业大学,无论是眼视光技术专业还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他们与企业建立的学校实训基地是很完整和成熟的。校内建立企业一线所需要的一切设备,包括维修机械设备,运营平台,甚至营销模式的软硬件都一应俱全。很好的为学生展示了该专业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所有经历的过程。
4.3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应该重新修订,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导向,具有社会性、情境性、优化性和多元性等特点,通过技能大赛的要求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检验自我的平台。
要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在整个评价体系上,要充分考虑企业或行业的参与,在具体的考核中,要注重学生单项操作能力、综合操作能力的考核,重视对于培养过程的监控和考核,把理论考核作为辅助考核内容,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考核为主,适当考虑团队协作、创新等综合能力的考核,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4]。
5 结语
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专业学生就业的根本,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评价和展示高职院校办学成果,引领专业建设和学校品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深化职业教育发展,创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针对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论证了一系列的管理改革方式。职业教育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用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办学,丰富实践教学理念,创新和拓宽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 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中职学生技能培养方式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2]杨 杰.技能比赛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5).
[3]吴连香.基于技能大赛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4]王公强.创新技能大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J].价值工程,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