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芬
摘 要 本文以提升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为目标,基于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和要求,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教学案例,从搭建教学框架、细化教学流程、展示教学成果三个教学步骤出发,探究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与学习任务群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 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学习任务群”教育理念,并设计了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分别安排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群文阅读教学是以课堂议题为核心,将多元关联阅读材料勾连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可以多角度地、灵活地组织议题进行教学,在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延展学生学习视域方面独具优势。将两者融合起来,可进一步优化高中语文课堂。
统编版教材本身即有很多关联度较强的文章,本文以《屈原列传》《离骚》《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将任务群与群文阅读教学融合以提升教学效果。
一、学前准备:以目标设计建立课堂框架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对课前时段的教学安排要求较高,课前时段的教学设计对整体课堂教学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二者融合的课程前期,教师首先明确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根据群文文本特点,寻找二者的契合处展开融合设计,确立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使之成为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教学整体,起到协同效应。
《屈原列传》与《离骚》同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鸿门宴》属于“思辩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与《屈原列传》同出自《史记》。我们首先明确这两个任务群的要求,结合三篇课文的特点确立群文阅读教学目标。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屈原以身殉道,生以理全,死与义合。我们将《屈原列传》与《离骚》进行组合,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屈原的情与志;司马迁与屈原实有同心,两者融合,可更深刻地了解文本背后的作者。《屈原列传》与《鸿门宴》均属经典史传文本,但分属两个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我们将这两个任务群进行融合,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中凸显思辨阅读的属性。
同时,《屈原列传》为“太史公变调”,何谓“变调”,为何产生“变调”,如何更好地理解“变”的内容,通过与《离骚》《鸿门宴》的对读,我们可以更充分地理解《屈原列传》的艺术特点。不同于《鸿门宴》的客观叙述,《屈原列传》叙述中穿插议论与抒情,两相对照,特点立现。《屈原列传》中“变”的部分文约辞微,《离骚》可作直接的诠释,如《屈原列传》评述《离骚》“怨诽而不乱”,《离骚》中“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即可解释该评述;再对比《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这样直接咒怨君王的诗文,学生能清晰地理解“怨诽而不乱”。史传的议论抒情与诗歌的直抒胸臆交相辉映,尽显《屈原列传》的“变调”之美。
融合两个任务群的要求,根据群文文本特点,最后确定《屈原列传》的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为:领略人物风采,把握人物精神品质;体会作者态度,形成史识与史评;探究叙事艺术,鉴赏叙议结合艺术;梳理文言词语,归纳常见文言现象。确定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后,设计群文议题,明确群文议题探究主线,设计贴合主线发展需要的学习任务,构成“目标-议题-主线-任务”这一完整的教学设计流程。教师按照这一整合式教学设计路线展开教学准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本课群文议题为:“变调”之美。围绕议题,形成以《屈原列传》为主,《离骚》《鸿门宴》为辅的群文閱读教学。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群文阅读为课堂主体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习任务群是组织群文的基础,群文阅读教学是学习任务群学习目标的外显化形态。学前立意分明的教学结构,为打造高品质课堂做好前瞻性准备。
二、学习过程:以细化流程强化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是最终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过程中,在前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教学流程,能将课堂教学发挥更高效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教学品质。以《屈原列传》教学活动为例,课堂上,教师按照教学主线设计学习任务如下:
1.基础阅读任务:精读《屈原列传》,梳理屈原的生平,结合《离骚》,深入理解人物精神品格。
2.思辨阅读任务:从群文的传主中选择一位,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辩证分析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并谈谈你对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3.新知探究任务:探究《屈原列传》的叙事艺术,揣摩作者在叙事中融入议论的原因及作用;对比《鸿门宴》的叙事艺术,理解《屈原列传》写作艺术的独特性。
4.总结汇报任务:梳理文言词语,归纳常见文言现象;结合前期所学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史传类文本的阅读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学情进一步细化以上任务。比如思辨阅读任务,我们通过问题探究进一步细化该任务,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入思考:
(1)司马迁说:“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渔父提出:“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屈原进退有路,为什么选择自投汨罗?
(2)《屈原列传》中还刻画了哪些人物?通过这些人物反映出楚国怎样的社会现状?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
(3)司马迁对屈原、项羽、刘邦的为人、才能、命运的评价,你赞同吗?请选择一个人物或一个方面发表你的看法。你如何看待司马迁评判人物的态度?
(4)《屈原列传》中的“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中的“夺”,教材解释为“强取为己有”,我们一般理解为“改变”,结合人物的社会地位与性格特点,怎样解释更合理?
(5)项羽不杀刘邦仅仅是因为“为人不忍”吗?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述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二)
《史记》本身确是最佳的文学作品,但在高中阶段,我们不能局限于文学性阅读,通过任务的细化,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一位同学阅读思考后写下了《〈屈原列传〉里的楚国人》,将楚怀王、顷襄王、子兰、上官大夫、靳尚、郑袖、宋玉、唐勒、景差、渔父等人分为君主、近臣、妃嫔、后学、隐士五个群体,一一梳理他们的所作所为,通过楚国人物群像,揭示楚国令人绝望的现状;另一位同学强调,屈原用崇高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人们的思想层次,进而影响了我们整个民族。在教师的点拨下,同学们还意识到进行思辨性阅读可关注“五处”:文本含蓄精微的“妙处”,互相矛盾的“疑处”,不合常理的“异处”,模糊留白的“空处”,众说纷纭的“议处”。 这个发现,来自课堂实践,又高于课堂实践。
三、学后展示:以总结回顾整合教学成果
学后展示环节旨在以总结回顾、归纳整合的方式提炼本课教学的重点和收获,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价值、应用方式产生整体性认知,有助于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教师可以在新知探究结束后进行总结性质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屈原列传》教学中,教师布置总结汇报任务,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后总结学习活动。任务如下:重读群文,围绕“‘变调之美”的议题,选择一个角度,写读书札记,分小组交流讨论,每组推荐2-3篇读书札记,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
活动一:围绕课堂教学重点,确定主题,写读书札记。可从下列主题中任选一项进行,也可自定主题。
1.谈谈你从传记人物身上获得的启示或借鉴。
2.分析、归纳司马迁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3.了解司马迁在历史叙事中体现出来的进步思想和抗争精神。
4.从史传文本的艺术特点中选择一个方面,结合文本进行鉴赏。
5.归纳总结进行思辨性阅读的方法。
活动二:小组交流讨论,每组推荐2-3篇优秀读书札记,提出修改意见,根据意见进一步修改读书札记,力求观点明确,论据翔实。
活动三:制作PPT,要求观点明确,结构清晰,排版雅洁。
活动四:组织汇报语言,进行小组汇报,介绍小组阅读思考成果。
交流会上有学生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如《〈屈原列传〉里的楚国人》《谈司马迁评论人物的标准——以道德善恶而非地位与成败》等优秀读书札记,在细致梳理史料,比对、分析人物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思考;也有学生作感性的情感抒发,其中一个小组进行了戏剧表演,表演深入人物内心,给同学们带了极强的心灵震撼。一位同学用一首小诗表达对屈原的崇敬:“结齐合纵系正途,赤心拳拳却遭逐。沧浪水浊兰芷志,安能苟且濯吾足!”另一位同学在《我们就是屈原》的读书札记中写道: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人,汨罗江中的这个人, “茫茫人世啊不相容,直上九霄问天公,夕临天门啊击天鼓,渺無回音啊门不动。”就是这样一个人带着他的豪情,带着他的痛苦,走了,走了。正因为这份遗憾,在岁月流逝了两千多年的今天,此时此刻,与我们重逢。优秀的作品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去走进伟大的灵魂。不,不是我们去走进屈原,而是屈原这个不被理解,独孤徘徊的人,借助我们的身躯重回人间。……我们走进屈原的时候,只是学着去说,去做;但我们走出来的时候,我们便成了屈原。
在这个任务中,教师不是旁观者,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明确了交流的方向和重点,同时,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及时评点、总结。如在进行《〈屈原列传〉里的楚国人》的读书交流中,教师引用史料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楚国贵族与屈原的矛盾冲突点,《史记·张仪列传》中陈轸曾为楚怀王分析局势与利害,劝谏楚怀王勿信张仪,楚怀王回答,“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可见楚怀王的武断和贪婪;《战国策·楚策二》记录了靳尚游说郑袖的言辞,尚曰:“……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沐邑,欲因张仪内之楚王。楚王必爱,秦女依强秦以为重,挟宝地以为资,势为王妻以临于楚。王惑于虞乐,必厚尊敬亲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从这段文字,同学们能清楚看到郑袖所维护的利益。教师的评点起到了点拨和提升的作用。
综上所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切入课堂教学,聚焦一个议题,以1+N的形式整合文本,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与学习任务群的融合设计贯穿于学前、学中、学后的全过程,两者始终保持高度关联,议题与类文高度集中,最大程度地使文本与文本碰撞、思维与思维碰撞,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滋养学生的精神和心灵,点燃学生的表达热情,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者通联:南京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