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以美育德的教学实现

2023-07-24 07:43卓淳
中小学德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美育课程标准德育

卓淳

摘 要艺术教育承载着“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的强大育德功能。立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以美育人的理念,艺术教学要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发展,着力开发教材内容的德育元素,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创新艺术实践路径,拓展艺术实践场域,从而深化道德价值认同,实现“以美育人-立德树人”。

关 键 词 艺术课程;以美育德;核心素养;艺术实践;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3)07-0063-03

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承载着“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的强大育德功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以美育人,将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纳入课程内容,突出课程综合,力求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养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这对中小学艺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育德要求。德育一方面是日常伦理道德教育,即思想提高认知、陶冶情操、锻炼思想意志、确立坚强自信的信念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教育;另一方面是现代审美气质的确立,国家对当今复兴民族文化包括美学精神的时代性要求,即“以美育人-立德树人”[1]。两方面在艺术教育中可同时产生与实现。

为了解中小学校艺术课程实施情况,我们对广东省广州市和汕尾市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教师普遍对艺术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信仰、价值观等育人价值都比较认可,但在课程实施过程对艺术课程的育德功能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自觉。许多艺术课程被简化为音乐课,存在教學方式模式化、方法单一化,忽略内在的育德价值等问题。艺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并非思想道德观念、政治理论等的生硬灌输,而是强调“以技入门、以美育人、以德树人”,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能力等,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以美育人。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道德感知理解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从所有艺术学科的综合关联到艺术分类综合,再到整体“乐剧”的设立,形成了一个递进的知识系统。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培养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承载着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形式。教学要凸显课程所具有的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和人文性等特点,开发学习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元素,灵活采用多种审美方式,引领学生走进艺术世界增进道德感知和理解。

以美术学科艺术实践课程为例,设计有“欣赏 ·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2]4类学习内容。其中,“欣赏评述”作为基础内容,重在让学生学会解读美术作品,理解美术及其发展概况。已有美术教材通常会将中国画、油画等优秀作品作为重要的素材,这些作品各有其富有意味的表现特征,以及不同的艺术语言、形象、风格意蕴和情感表达等,指向审美感知素养的培育。教师可深入开发不同的审美方式,引领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与评述中增进文化理解和道德情感。

此次调研中不少教师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例如,有教师在“奥运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教学时,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互动提问奥林匹克相关知识,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深入认识、理解奥运精神。借助奥运会这一盛事,引领学生立足作品欣赏,全面感知国家在维护和平,增进国家间友谊方面所具有的大国形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又如,有教师在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七年级)一课时,以王式廓的油画《血衣》鉴赏为主要环节,通过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引导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审美理解;进而通过与《格尔尼卡》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家创作的不同心境。由此,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情感展开审美感知,理解作品的情感表达,学会珍惜美好生活。

结合美术作品教学,教师要着重开发其蕴含的社会思想、价值和理想追求等,引领学生通过欣赏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不同形式的作品,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可结合地方艺术文化生活,拓展教学。如在教学“民俗文化展”时,教师通过观赏民俗文化的纪录片,分享、展示自己去过的名胜古迹照片等方式,引领学生深入鉴赏,感受民间文化的变化,理解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富有的文化意蕴和风土人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家乡民俗文化宣传画,深入挖掘生活的情趣和诗意,在艺术创作中感受生命,激发热爱生命、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

二、创新多元实践路径,丰富道德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必须与社会生活及其他学科课程进行“联系”,这种“联系性”在某种程度上比综合的边界更加宽泛。这为艺术教学实现与德育的融合,提供了“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实施空间。艺术专业工作不是机械式地让学生学会专业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欣赏、体会艺术的乐趣与魅力,全面提高鉴赏能力,在艺术世界中不断丰富求真、崇善、尚美的情感认知。

以音乐学科艺术实践课程为例,其包括欣赏、表现、创造、联系4类艺术实践[3],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4类艺术实践相依相生、层层递进,立足欣赏和表现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激发审美创造与联系迁移,助力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因此,教师要着力创新多元化的艺术实践方式,如趣味唱游、情境表演、小型歌舞剧表演等,深入分析其音乐色彩和情节中蕴含的情感元素,以此展开教学。例如,奥尔夫编写的小音乐剧《小跳蚤和小虱子的故事》,由德国奥尔夫小学的音乐教师施奈德夫人引入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其课例分析见表1。

故事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随着音乐色彩的变化,跌宕的故事情节逐渐展开。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在聆听故事解说和表演戏剧过程中不断产生情感共鸣,从平静、有爱到低落伤心,担心人物的命运,同情心、爱心与同理心不断被唤醒。这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认知,将对学生产生更加持久、纯粹、长久的影响。

三、拓展艺术实践场域,深化道德价值认同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课程综合,其丰富的课程内容对于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课程资源是“艺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和艺术活动的重要载体”[4],课程标准特别提出了开放课程资源的建议,鼓励开发和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资源和地方、社会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无疑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学校应积极协同社区、社会相关机构资源等,为艺术课程学习实践提供更多支持,以此拓展艺术实践场域,引领学生在富于生活气息的艺术世界中深化道德认同。

此次调研中,许多学校都注重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如特色非遗音乐文化进校园等,包括汕尾的西秦戏、佛山的醒狮、广府的粤剧、中山的咸水歌等等。这些联合视觉与听觉的综合审美艺术,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更通过切身的艺术实践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学校可大力开拓系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艺术教师从课堂走向课外,走进社会、社区,与兄弟院校进行联动拓展艺术实践场域,在纵向深化的过程中精进艺术教学能力[5],从而更好地促进艺术教学建设。

为此,学校要更新、提升校本艺术教师培训研究,探索艺术-德育一体化校本培训方式,鼓励艺术教师到乡村学校开展教学、联系和巡教等,通过“帮带”山区教师指导艺术教学等,接触更多的民间艺术资源。通过多种教师实践,拓展艺术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视野和实践空间,鼓励教师深入挖掘能够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艺术与美育资源,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实践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6]。以此坚持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的正确导向,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更好地实现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的育人功能。

中华文明是礼乐文明,艺术课程以美育德的实现既离不开教师对课程与教学体系的精心研究,更离不开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不断促进高质量的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发展的拥有完整人格的“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檀传宝.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

[2][4][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2022:48,120,121.

[3]杜宏斌.聚焦核心素养凸显美育功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02(05):1.

[5]徐賽飞.中小学民族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J].许昌学院学报,2020(11):3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美育课程标准德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