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清水河流域壮族“化衣”习俗

2023-07-24 08:17韦亮亮
寻根 2023年3期
关键词:师公逝者壮族

韦亮亮

广西上林县白圩镇位于桂中地区,当地壮汉杂居,壮族大多沿红水河的支流清水河流域居住。广西唐代的壮族遗址——智城遗址位于上林县白圩镇的清水河流域,“唐朝前期,今广西上林县所存的《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碑》,是壮族文人留下的最早的文字。二碑文字上承南北朝文字的粗放简朴,下现盛唐文字的绚丽,既道明了那时在汉族文化影响下壮族文人的文字风格,展示了壮族社会的发展图景,也反映了中原一呼、岭南一应关系的密迩”(白耀天:《〈六合坚固大宅颂〉、〈智城碑〉通译》,《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上林唐城唐碑文化作为当地壮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林清水河流域的壮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本文在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对广西上林县白圩镇清水河流域壮族的“化衣”习俗进行“深描”,拟探寻其文化内涵,而后对其当代价值进行探讨,以求为乡村振兴和乡风建设提供精神上和文化上的助力。

清水河流域壮族与“化衣”习俗溯源

清水河流域一带的壮族人自称“布侬”,称自己所讲的话为“讲侬”,他们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和上林县其他“讲壮”“讲蛮”的壮族地区差异较大,具有一定的特色。“化衣”在当地壮族方言中通常称为“烧衣”,在师公或者道公的经文和表中称为“化衣”。“化衣”习俗是当地丧葬习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化衣”即当地人在人(此处指36岁以上的人,当地人认为人36岁后去世才能进入神龛,享受后人的祭祀和香火,才能为其举办“开丧”“化衣”“捡骨”等仪式)去世后,于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三,由师公或道公选择一个吉日,在当天请道公或师公主持“化衣”仪式,唱诵经文,给去世的人焚烧纸扎,诸如纸糊的金山银山、房子、马及衣柜等物品,让逝者能在阴间拥有一定的财产,生活过得顺心如意。根据当地老人和道公所述,“化衣”和“开丧”一样重要,基本上开过丧的人,都要为其举行“化衣”仪式。当地丧葬习俗的基本流程如下:人去世之后开丧,随后入殓下葬,到逝者去世四个月及以上,遇农历七月以前满四个月则可以“化衣”,如果在农历三月之后的月份去世,则“化衣”要在翌年举行,逝者埋葬三年肉体腐化后,在清明、重阳或大寒日方能用骨缸捡骨头,寄存在某处,然后则是请风水先生择吉日吉时宝地,安葬骨缸,一套流程下来,丧葬仪式才算是完整。总而言之,其丧葬习俗共有四大流程:开丧—化衣—捡骨—葬墓。正常情况下,四个流程不可或缺。

“烧纸钱是中国民间社会里一种稀松平常而又长盛不衰的习俗。”(蒲涛:《〈烧钱〉: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新高峰——兼论其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几点启示》,《青藏高原论坛》2021年第3期)广西上林县白圩镇清水河流域壮族地区亦是如此,不过当地还会焚烧其他纸制品。“化衣”既是一种习俗,同时也算是一个仪式。“化衣”仪式中所焚烧的物品,会因逝者的性别而有所不同。当逝者为男性时,焚烧的物品中必须要有纸马,即用竹子编织出马的形状,后用纸张包住竹子,糊成马的形态。当逝者为女性时,焚烧的物品中必须要有纸柜子,即一尺多长和高、两寸左右宽的纸糊的小柜子。在当地人看来,传统社会中,男性一般主外,拥有骏马是其财富的象征;女性一般主内,要有足够的柜子装纳衣服、首饰等物品。直系亲属在当天要和丧礼中一样,身穿白衣、头戴孝巾,在焚烧的时候,直系亲属还要哭送,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不舍,也向外人证明了他们的孝心。

“化衣”习俗文化的物化形式展演

“化衣”有着一套较为系统严谨的仪式和流程,其仪式和流程可分为如下六点。

择吉。所谓择吉,即主家(举办“化衣”习俗的人家称为主家,下文同)在家人逝世后,请负责丧礼的师公或者道公(当地人称“拿头”师傅)在离世者去世的时间四个月以上的农历七月,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来进行相关仪式。如在当年农历三月之前去世的人,其家属可以在当年农历七月请人择吉举行“化衣”仪式,在当年农历三月之后去世的人,要等到翌年才能为其举办“化衣”仪式。根据道公讲述:当地盛行土葬,传说认为人去世后四个月心脏才会腐化,只有心脏腐化了,灵魂才能从肉体中脱离出来,化为神仙享受子孙后代的香火,享受到“化衣”时的物品。如果过早“化衣”,則会被认为是给逝者增添负担,逝者带不走“化衣”的物品,同时还会让其负担沉重地前往“阴间”,从而可能会给家中带来不幸,所以当地人特别注重时间的选择,并严格遵守这一习俗。

置办“化衣”所需物品。“化衣”仪式中所用到的物品分别由逝者本家、逝者的女儿辈的亲戚及其他亲戚来准备。视其身份来置办不同的物品。其分工大致如下:主家要置办当天所需要的食物和祭祀时的用品;逝者的女儿辈们则要筹钱买纸房子、纸制的金山银山及纸制衣物,购买房子的数量视其能力而定,一般是一套至两套纸制房子或别墅。而其他亲戚则要根据逝者的性别购买物品。参加“化衣”的亲戚们还要准备好一只鸭子(生熟均可),一吊猪肉(一斤多)以及一些糖果饼干等当作礼品拿到主家。而且鸭子和三牲(猪肉、鸡肉、鱼)是“化衣”中的必备品。鸭子在“化衣”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当地人看来,鸭子在仪式中意义重大,煮熟的鸭子作为祭品,被用于祭祀。而舅亲一方拿来的鸭子,必须是活的母鸭,称为“鸭舅”(即舅舅拿来的鸭子)。这只鸭子在“化衣”仪式中起到了“伴龙”的作用。当地人认为,鸭子有翅膀有脚,既能在天上飞翔,也能在水里游水,就像天上的龙一样,故而称之为“伴龙”,这只鸭子被当作护送“化衣”焚烧的物品的使者,充当全能型的“保镖”。

干龙。在买回纸房子后,师公或者道公要先举行“干龙”仪式,所谓“干龙”,即师公或者道公摆下供桌,在供桌上摆放鸡鸭鱼肉,焚香点蜡。这意味着仪式的参与者,即师公或道公和平常世界分离,他们作为仪式的主持者和中心,做好仪式开展前的准备。他们念诵对应的经文,将逝者的魂魄请回家中享用供品。道公或师公在这个过程中和他们进行交流,为其举行沐浴更衣的仪式,念诵经文完毕后,焚烧五色纸裁制的衣服,从仪式上让逝者“换上”新衣。与此同时,在逝者的“见证下”,用簸箕盛白米和稻谷,分别将米摊出两条龙的形状,即一条“金龙”、一条“银龙”,用鸡蛋当作龙珠,用银币当作龙鳞摆放在稻米中。在一旁放置雄鸡,念诵开光的经文,为逝者的新房子举行开光仪式,以表明新房可以启用,平安入住。

修契。“干龙”仪式结束后,道公或师公则会用白纸制作出约一尺高的纸人,并为其画上眼睛。纸人在“化衣”仪式中扮演着护卫的角色,护送所焚烧的物品安全送达逝者的手中。他们要和纸人进行约定,用白纸书写“七月”,以表示正式和纸人定下书面约定。写好契约文书后,师公或道公会一边念诵经文,一边象征性地给制作好的纸人喂饭喂酒(连续三次将祭品递到纸人嘴边),让纸人“吃饱喝足”。“招待伺候”好纸人之后,道公或师公还要将“化衣”仪式中的所有要焚烧的物品列出清单,并贴上封条,封条上写明逝者的信息,盖上印章。随后和纸人重申契约,让他们安全护送“化衣”仪式中的物品到逝者所在的地方,确保清单上的物品能一件不落“送到”逝者手中。

化衣(烧衣)。做法事完毕后,由仪式参与者将需要焚烧的纸制品从家中抬出,拿到距离逝者家不远处的路边或者空地上进行焚烧。仪式的参与者多为逝者的直系亲属,直系亲属在“化衣”前还要像开丧时一样,披麻戴孝。在焚烧纸制物品的过程中,参加仪式的年长妇女还要像出丧时一样哭丧,哭得越大声,证明和逝者的感情越深厚;作为女儿辈,哭得越大声,则证明子女越孝顺。焚烧结束后,要燃放鞭炮,表示“欢送”逝者,并由上述的“保镖”护送“化衣”的物品去到逝者所在处,同时也象征了“化衣”仪式的结束。在当地人看来,“化衣”仪式中,纸制品必须要焚烧殆尽,这样逝者才能收到完整物品。

分鸭、吃饭。“化衣”仪式结束后,主家招呼宾客入座就餐。在此之前,主家要将亲戚们带来的鸭子对切成两半,有鸭头的一半留给亲戚带回家供家人食用,没头的一半,用于“化衣”仪式结束后,供在场的亲戚们食用,酒足饭饱后,亲戚朋友们才陆续散去。

“化衣”习俗的文化内涵

丧葬仪礼作为一种民俗事象,乃最后一道人生礼俗,它标志着某一家庭成员即某一社会成员从此脱离了他的家庭和社会。有“死”便有“葬”,有“葬”自然就有“丧葬仪礼”。通过丧葬礼俗,我们可以窥视人生礼俗、生死观念、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价值取向、人生哲学,以及家庭结构、亲属制度和社会关系。壮族对生死大事极为重视,无论是生还是死。“化衣”习俗作为上林壮族丧葬习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万物有灵观和追求群体永生

壮族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灵魂的,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壮族对于自身安全或生存常常会举办一些相应的仪式,其目的是祈求平安、驱邪禳灾。但是对于那些邪神或者“异鬼”,则采取“先礼后兵”的方法,先请师公作法祭祀,若无效,则采取驱、打、撵等法与之斗争,同时也会举行一些仪式来安抚死者,使鬼魂“安居乐业”,不扰乱生者生活,所以丧葬仪式是非常隆重、严肃的。在壮族人民眼里,灵魂永恒不灭,人死其实是踏上新的旅程,开始自己新的生活,相信现实社会中还有另外一个世界,死后都到那里一起生活。所以在丧葬仪式中,追求着群体永生的观念随之产生,基于这观点,丧葬仪式也就固定下来。而“化衣”作为丧葬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体现着壮族人的世界观。

(二)浓厚的人文关怀

壮族人民自古以来注重孝道。当地壮族人认为,丧葬习俗是展现孝道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待逝者最为体面的事情便是给逝者“开丧”。所谓“开丧”,即以逝者家庭为主家,以自然村为单位,集体协作为逝者举办一系列的吊唁仪式,以期逝者能入土为安,在死后既不打扰逝者的家庭,同时也让逝者有一个更好的归宿。“化衣”习俗作为当地丧葬习俗之中的重要后续,是当地壮族人举办丧葬仪式后不可或缺的仪式和习俗。“开丧”仪式一般是举全村之力,由主家牵头,村民们自发组织。主家指定丧事的总务和总指挥,由他们二人统筹协作,安排全村村民,协助师公或者道公把丧礼的相关工作完成。在当地,村民们不仅会在丧礼举办中出力干活,还会在出丧下葬之前,视个人能力自愿乐捐一定的钱款给主家。在“化衣”习俗中,同村的村民们或出于远亲的亲情,或出于身为同村人的道义和情谊,也会购买纸衣服、蜡烛,以及合资购买纸衣柜或者纸马,送到逝者家中,等待师公或者道公完成法事后,统一焚烧。他们的做法不求回报,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村民之间彼此的关怀。丧葬习俗中的礼节互动,是当地人情往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维系人际关系的手段之一。不论逝者是正常死亡还是意外死亡,家属和邻里均会为其举行“化衣”仪式,哪怕是村中的绝户,村民们同样会合力为其料理后事。他们不仅会协助主家把丧事办好,让逝者“走”得体面;同时,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尽力抚慰生者,让生者感受到邻里之间的温暖和关怀。他们认为“化衣”之后,逝者方能在阴间安定地生活,弥补在阳间所得不到的。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关怀和尊重,同时也是邻里之间互相关心、互帮互助的表现。

(三)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化衣”习俗体现出了当地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中国成立前,当地壮族人民的生活相对较为贫苦,人们在生前的生活条件艰苦,只能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寄托在去世后的世界,“化衣”习俗便是这一向往的重要表现。当地人相信灵魂不灭,人死后去到阴间,也要像在世时,在阴间拥有生活物品和一定的财产。“化衣”习俗的存在和延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既维护逝者最大的体面,同时也让其在生前对生活更有信心。

“化衣”习俗的当代价值

“化衣”习俗作为当地壮族丧葬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

(一)宣扬孝道的重要途径

“化衣”习俗是孝道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途径。在“化衣”习俗中,“孝”始终贯穿着整个习俗和各个仪式,逝者的子女和后人出于尽孝要为逝去的先人举行“化衣”,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有房可住、有衣可穿,拥有一定的“财富”。“化衣”的过程中,在师公或者道公念诵完毕经文,将要焚烧的纸马、纸房子、金山银山等物品拿出去焚烧时,逝者的直系亲属还要像逝者“开丧”时一样披麻戴孝,头上缠戴着白色的头巾,或是戴上草帽,身穿白色的衣服,又或者在手臂绑上白布。在师公开始点火焚烧时,妇女们便要开始哭,类似于丧礼上的哭丧,这被当地人认为是尽孝的一种形式。是否为逝者举办“化衣”仪式,也是当地风俗中衡量子女和后辈是否孝长敬亲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维系亲缘、邻里关系的纽带

在当地乃至其他地区,亲戚之间的走动会根据家庭成员在世的情况来决定。本家和外戚之间的联系取决于嫁到本家来的人是否尚在人世,一般来说,嫁入本家的女性如果不在世后,本家和外戚的联系频率会逐渐减少,彼此之间的联系局限于红白喜事,“化衣”作为丧葬仪式的最后一個环节,要求以舅辈为代表的外戚必须到场参加,和“开丧”一样,“化衣”当天,舅方亲属被视为最尊贵的客人,必须要招待周到,同时仪式结束后,还要赠送煮熟的猪肉和鸭子,以及糖果饼干作为答礼。“化衣”仪式的举办,既要依靠邻里之间的力量,也要亲戚之间的相互配合。亲戚邻里作为参与者,在仪式举办过程中良性互动。在协助仪式开展的过程中,借助仪式举办的契机,亲戚邻里可以面对面交流,从而认识加深,进而联络感情,可以说“化衣”是维系亲缘、邻里关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化衣”习俗中,既贯穿着孝道文化,同时也具有和睦邻里、劝人向善、追求真善美的功能。“化衣”对于参与者自身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首先是对于仪式的主办人的要求,如果主办人平时与邻为恶,道德品质和自身素质低下,为亲戚邻里所不齿甚至是厌恶的话,那么其亲戚邻里在很大概率上是会拒绝或者抵制参与逝者的“化衣”,同时也包括拒绝参加逝者的丧礼。以拒绝参加主办人的红白喜事作为“制裁”,是当地常见的对待道德低下者和为非作歹的人家的方式。在当地,村民们基本上会遵守当地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包括“化衣”习俗在内的丧葬习俗对村民的制约和规范是最为明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风建设。

——————————————————————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师公逝者壮族
逝者师友二题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仫佬族师公调音乐的现状及传承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石头记
非遗语境下南宁平话师公戏传承问题考辨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非遗“武鸣师公舞”的活态传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