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云
摘要:借助地理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改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一是要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增添教学趣味性;二是要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手段,激发教学活力;三是要设计提问式课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四是要融入生活元素,丰富学生生活经验;五是要延伸地理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六是要重视提升教师能力素养,优化教学机制;七是要开展多元化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教学改革;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9-0053-04
基金项目:云南省普洱市2022年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高中自然地理核心概念教学研究———高考一轮复习策略研究”(立项编号:22Y002)
地理课程是一门与社会联系极为密切的学科,但传统地理学科教学模式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核心素养培育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深远影响。高中地理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年龄特征,通过地理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念,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参与兴趣,创新教学形式,为高中地理课堂注入活力。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为学生能够运用地理思维观察社会环境、了解自然变化。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重要影响。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1.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学科知识
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地理或者外国地理区域环境中概念性的地理知识以及相关环境认知等。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与背诵的知识相当多,还需要对部分知识进行总结与区分。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使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形成正确的地理认知。
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实践能力
在提升核心素养视角下改革高中地理课堂,引导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人地关系,解决人地矛盾。
3.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帮助学生利用地理学科知识对外部环境进行观察与分析,发散学生的思维并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动态地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
在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优化教学方法,增添教学趣味性,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手段,激发教学活力,设计提问式课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融入生活元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延伸地理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重视提升自身能力素养,优化教学机制,开展多元化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1.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增添教学趣味性
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包括自然、天文、人文等多方面内容。由于内容组成较为复杂,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也较大,再加上学生对地理学习也不够重视,使得地理知识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兴趣不高。为此,基于提升核心素养视角改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同感与对地理课堂的参与兴趣。第一,开展情境教学,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促进地理课堂教学与地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可在课前导入环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境,如表演、音乐等,为高中地理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对洪水灾害的景象进行呈现,并向学生详细讲述洪灾的形成原因以及洪灾的防治措施。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沉浸式教学的开展,还能触动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记忆地理知识,进而促进地理课堂质量的提高。第二,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地理课堂中。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教师要提高对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较为抽象性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具体性、形象性的知识,使地理学习内容更丰富,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融入教学过程中,将学习重点与难点利用小视频或者趣味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已掌握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播放地理学科纪录片,使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与大自然的神奇,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手段,激发教学活力
当前,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讨论,对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不到有效培养[1]。为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方式,为地理课堂注入活力,提高师生交流频率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第一,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问题讨论与交流互动中,发展自身的地理思维,加深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思考、讨论等方式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进行回答。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第二,开展分层教学。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学情、能力水平等设计多样化的地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能使地理教学更具针对性与个性化,巩固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第三,实施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维对自然宇宙、人文环境进行讨论与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时,教师可以将“桂林山水”作为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桂林山水的成因进行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深入了解喀斯特地貌,并为学生延伸更多相关地理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第四,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教师将思维导图融入地理教学中,对碎片式的地理知识进行联合,形成地理知识体系,能辅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地理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时,重点是让学生自主寻找不同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引导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设计,创新学生的学习思路。例如,在讲授“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大气的组成及作用”“大气圈结构”“大气运动”“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大气热力作用”等多个方面对大气圈进行分析,再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同时融入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自然现象的特点与形成原因,最后组织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了解更多的天气现象,鼓励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3.设计提问式课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受高中地理知识较为复杂的限制,一些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主要采用画重点知识、讲解重点知识、让学生背诵重点知识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能机械式地记忆知识,创新思维、实践思维无法得到有效培养,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此,基于提升核心素养视角改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学习思路,而课堂提问是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有效途径。第一,教师可根据地理学科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提问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在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地理知识。例如,在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能够正确判断并画出晨昏线、掌握物体运动时方向发生偏转的规律”“了解地方时、日界线的产生原因以及时区的划分”等。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地球自转主要有什么地理意义”“晨昏线的特点是什么”“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所在国家的时区是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对相关问题深入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第二,教师要把握好提问时机,在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若学生遇到困难,则要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第三,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设计个性化的问题。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可设计略有难度的问题,对于知识掌握一般的学生,可适当降低问题难度。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问题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融入生活元素,丰富学生生活经验
地理知识中存在大量的生活元素,如交通、河流、地形、植被等,这些都与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与实际素材融入地理教学中,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3]。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素材不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还有助于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丰富阅历,培养生活能力。例如,在教学“城乡内部空间结构”一课时,教师在进行教材知识讲解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与思考,如:自己所在城市有哪几种功能区?功能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己所在城市的商业活动一般在什么地方举行?在那里举行的原因是什么?自己所在城市的工业区分布在何处?原因是什么?教师结合生活元素对学生进行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爱上地理。
5.延伸地理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传统地理教学无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地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面、多层次分析,设计实践活动,使学生突破课堂的限制,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例如,在教学“从宇宙看地球”时,教师可以利用周末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天文馆、博物馆等社会机构进行参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知识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如“天体系统是怎样形成的”“太阳初升时的视直径大于中午的原因是什么”“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关系最大的地理因素是什么”等。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参观天文馆,提高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又如,在教学“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所在城市废弃土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并观察废弃土地的周边环境与交通情况。教师可设置相关课后作业,如要求学生绘制城市荒废土地的地理示意图并对相关图片进行整理。这样,能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感受到地理科学的魅力,培养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综合探究能力。
6.重视提升教师能力素养,优化教学机制
教师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高素质的地理教师团队,对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地理核心素养的根本性保障。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性,提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性。为此,教师要主动探究,加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深入掌握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4]。教师还要通过参与培训活动,如知识讲座、学习交流会、研修会、地理教师小组交流等,不断丰富自身的地理知识储备。除此之外,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如利用中国知网、网络图书馆、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等电子平台学习理论知识,并参考网络讲师的授课思维与讲课技巧,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学校也要根据地理教师的教学需求合理安排教学量,减少与地理教学无关的工作,设置高效率的教学课时与完善的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教学氛围。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才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开展地理教学。
7.开展多元化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运用课堂反思。课堂反思是落实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地理教师要做好知识整合工作,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合理评价,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并做好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地理教师课堂评价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容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与学生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外部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进行评价。开展教师评价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方式,能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第二,科学制定评价机制。教师要将教学评价合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良性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综合应用表现性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档案,并让家长参与评价,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其一,表现性评价是基于当前教育要求而新兴的评价方式,其与传统评价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地理课堂表现性评价时,主要评价内容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能力发展情况,如学生学习态度、课外实践参与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是否具备独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等。其二,教师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情况档案卡,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成果、思维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反馈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其三,教师可以让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实现家校共育。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改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重要发展趋势。对于学生来说,要提高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转变地理学科是副科的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地理课程学习,保持对地理课程的探究热情,为自身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地理教师来说,要不断创新地理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更好地开展地理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曲培波,慕金娜.创设高中地理思维课堂,全面提升地理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2(03):49.
[2]许浩峰.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教学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9):60-62.
[3]俞彩加.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文科爱好者,2020(01):95,97.
[4]张飞.高中地理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 2018(20):87.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Competencies
Yang Wenyun
( Puer City No. 1 Middle School, Yunnan Province, Puer 665000, China)
Abstract: Utilizing geography classroo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eaching reform. Reform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is to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and increase teaching interest; secondly, we need to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in geography classrooms and stimulate teaching vitality; the third is to design a questioning style classroom to cultivate students exploration ability; fourthly,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elements of life and enrich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fifth, we should exte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geography to help accumulate students practical experience; sixth,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improving teachers abilities and qualities, and optimize teaching mechanisms; the seventh is to carry out diversified evaluation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core competencies;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reform; thinking ability; practical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