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023-07-23 00:13金燕
成才之路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机电控制器

金燕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要实现全面育人,必须从上而下,从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到每一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进行改革,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文章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为例,结合专业特色和岗位特点,对理工科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进行研究。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可以给予其他理工科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鍵词:课程思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9-0117-04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课题;江苏省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项目;江苏省高校境外研修计划资助项目

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过程中,有效提炼出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法治意识和创新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再合理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便在向学生传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做好价值引领,促使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这已经成为现阶段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风向标[1]。下面,笔者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为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引导学生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有效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一、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逐步推进,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而言,其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技术层面的要求: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掌握机械设计和电气控制相关理论知识,具有机械和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护能力,又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思政层面的要求:在工作岗位上锐意进取,勇于探索与创新,树立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意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从行动上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以实现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培养。

2.专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调查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企业需求及信息反馈发现,企业对人才的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远大于对其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从21世纪初,高职院校开始尝试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的诸多学校纷纷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此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大部分课程也逐渐开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以够用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确实解决了一部分实践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学生的规矩意识、职业态度、工作作风等不仅制约了他们的进一步上升,也束缚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引领,使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就显得十分必要[3][4]。

3.学生对思政学习的主观需求

当代大学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对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是抵触的,甚至抗拒的。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融入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内容能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逐步培养起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在现有教学过程中有效挖掘出与专业课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是专业课教师面临的难题。专业课教师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不但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深入企业一线,联系机电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行业新动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保证自己设计出来的课程教学内容既能体现职业性,又能结合价值引领,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性。

2.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会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专业背后的故事,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参与度,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课程思政理念,逐步实现全面发展。

3.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实效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载体非常明确,教师将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通过工业发展进程中正反两方面实例的对比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逐渐成长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胜于“填鸭式”的灌输。

三、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中,部分工科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深层联系,表现为为了讲思政而讲思政,缺乏成功案例,也没有形成可以推广的优秀经验。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全员育人的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思政课教师负责的,自己教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可,因此他们不关心也不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这与“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严重不符。还有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认识到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联系实际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导致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纪律观念、规矩意识和职业素养。

第二,专业课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实施能力。一方面,大多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师都是工科背景,长期与科学实验为伴,缺乏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敏感度。另一方面,受思维定式影响,部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的过程中,课程思政挖掘意识不足,平时也缺少积累,不能很好地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因此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不理想。

第三,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状况。而机电类课程实践性较强,学生初识时可能会因新鲜感而表现出喜欢和乐于进行各种尝试,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会逐渐出现畏难情绪,不愿意钻研,也不愿意动手动脑,甚至出现放弃的念头。这使得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效果都不理想,更不用说融入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了。

2.解决对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从而实现教学相长[5]。

第一,优化课程体系。教师可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顶层规划与底层落实相结合,构建“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课程体系。专业平台课程要重点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学生追求真理的意识和勇气。专业核心课程重点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专业拓展课程重点强调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能,融入家國情怀,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志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与专业课程体系并行的公共课程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第二,搭建思政资源平台。专业课程教师、思政课程教师、校外企业专家三方共同组建专业课程思政开发小组,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企业用人需求等方面,收集整理具有代表性的思政资源,如照片、音频、视频等,并将其上传到课程思政平台的相应模块中,实施全方位思政教育。

第三,修订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体现课程质量的唯一标准,决定了检验和评定教学效果的方法[6]。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要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有效依托“智慧职教”平台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并按照“项目—任务—知识点”的课程结构制定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然后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并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合理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中。

四、“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学情,通过精心设计,将课程思政元素合理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课程思政实施具体方案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思政实施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教师先在课程思政平台中寻找合适的课程思政元素,如中外国家发展对比、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息息相关的内容,并将其合理融入课程目标中,使知识点与思政点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创新教学模式,采用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度进行测评和反馈,从而螺旋式达成课程思政目标。

2.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可编程控制器(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课程教学中由于PLC指令众多以及实践性强,只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学生往往理解困难,因此将枯燥的指令讲解、程序设计融入实际工作任务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课程设计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专业特点、课程特色及课程思政要求,从以下四个方面挖掘课程思政点。第一,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促使学生树立坚定投身工作岗位的信念和目标。第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和批判性思维[7]。在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入的过程中,教师要寻找恰当的时机和融合点,做到自然结合、隐性育人[8][9]。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立足实情,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将课程分为六个项目,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结合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具体的思政元素和课程体系融合点如图2所示。

3.课程思政实施情况

课程平台自2020年建立至今,已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356名,通过实施课程思政,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实训室的课外学习时间远超课内学习时间,学生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具体如下。

(1)突出课程教学与企业职业能力的深度融合。“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教师通过对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等多方调研,基于典型工作任务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新标准注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强调深入挖掘专业应用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2)以项目小组的方式承担工作任务。项目小组通常包括5人~7人,小组成员分别担任技术员(编程员、程序员)、秘书(记录员、材料员、计时员)、检查员(找茬员、反馈员)、协调员(控制员、组织者、联络员)等角色,成员具有一致的目标,以及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在讨论时还能够互相促进,每个成员对自己、对他人都有极强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

(3)結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案例展示,播放现场视频、原理动画,交流讨论等形式,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实施课程思政。在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项目化教学,课前下发任务工单,课中进行演示教学、案例分析、交流讨论、小组合作等,以多种教学手段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课后总结提高,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4)优化创新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任务训练完成后,教师可以闯关的方式,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每一次的任务考核都由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互评三部分组成。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每一次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等合理融入考核评价体系中。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综上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有规律、有计划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可以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传授中实现对学生的精神指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影响,从而有效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王瑾.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 2021(30):104-106.

[2]杨亚飞,任玲,王国强等.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J].现代农机,2021(06):90-92.

[3]郑宏亮,牛彩雯,张晶等.机电类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21(04):34-38.

[4]张翠云,陈晶,聂虹.电气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223-224.

[5]杜伟伟,吕改玲.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的建构与实践———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 23(01):35-38.

[6]王福龙,赵丽.高职院校《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9):149.

[7]黄震宇,张佳.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研究与教学实践—————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67-70.

[8]蒋兵兵,罗丹.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PLC应用技术”课程思政研究[J].成才之路,2022(16):130-131.

[9]胡灿,刘媛杰,王宪磊等.新工科背景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2(38):76-79.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urse of Mechatronics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the Application of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Jin Yan

(Xiann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Hubei Province, Xianning 437100, China)

Abstract: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from top to bottom, from the formula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to the formulat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each professional course, so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The article takes the core course of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major - "the Application of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d combines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characteristics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s. Practice has proven that this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while ensur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o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major; the application ofprogrammablecontroller technology; foster character and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机电控制器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及MATLAB仿真
MOXA RTU控制器ioPAC 5542系列
倍福 CX8091嵌入式控制器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