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方 李秀美 刘苏涛 宋旭峰 牛继强 刘明华
摘 要:传统复习课往往以知识为核心,注重单元课时知识的梳理、整理和记忆,复习效率低下且枯燥。单元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中学教师对“单元教学”的相关概念认识不清,不能较好地运用于地理复习课。在明确单元复习课的内涵、设计原则以及操作步骤的基础上,以“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为例,从单元主题、教学目标、情境创设、作业设计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实践,使教学真正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期为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单元复习;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7-0046-05
近年来,随着学科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改革的蓬勃发展,中学地理教学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迫使课堂教学转型[1]。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型就是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螺旋式”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的复习课程大多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整理,复习效率低且枯燥,难以有效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能够将零散的知识与技能重组为“新单元”,并以此为单位进行单元复习课教学,通过连续多个课时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新授课知识的基础上,从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2]。因此,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一、单元复习课教学的内涵
单元教学中的“单元”不是指书本上的传统自然单元,而是指学习单元,即以“核心概念”为逻辑主线,将跨章节、跨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组整合的学习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依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创设出真实的情境,并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整合重组教学内容从而组成教学单元,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复习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整合、运用和提炼的过程[3]。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把有关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复习课以系统的方式综合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本研究中单元复习课教学的内涵为:以单元核心概念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创设真实的情境,将知识内容重构、整合成具有特定主题的、有组织的学习单元。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究,建立起知识结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以提高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原则
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要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师通过“学习单元”的设计,相应地培养学生一项或多项核心素养。同时,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单元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整合教学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要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逐渐养成核心素养,从而弥补传统复习课的缺陷,达到最优的复习效果。
1.素养导向原则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重新认识地理学科教学,用“核心素养”来指导复习课单元教学。
单元复习内容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载体,所以要对复习内容所承载的核心素养要素进行剖析,厘清复习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时,要让各部分要素相互依存、环环相扣,从而实现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量化和实施,提高学生综合思维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复习课教学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的目标,体现其教育价值。
2.学生为本原则
单元复习课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复习课的单元教学前,应从学生的认知层次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在进行复习课单元教学设计中,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并通过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回答、多合作、多表扬等方式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全部的单元复习后,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知识的掌握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3.系统科学原则
依托系统论指导,要重视单元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各因素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与功能,使教学设计的各要素有序安排,使之成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其次,要对教学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设计,以核心概念对单元知识进行重组,用多个连续的课时来完成单元复习课教学,并妥善处理好复习内容与各课时的关系,使整体教学效果高于单课时效果总和,实现高效教学。
4.层次递进原则
学生认知不断从低阶向高阶发展。在复习课单元教学设计中,应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重视单元教学设计的内部层次递进关系,并对各环节进行科学的安排,使课程设置呈“螺旋阶梯式”。另外,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层次分明的设计,建立与之对应的知识层次,并按知识逻辑结构进行编排。从易到难,由浅到深,形成一个逻辑紧密的问题链,使教学活动彼此联系,有条不紊地进行[4]。同时,各个课程的教学时间也要互相衔接,体现出不同的梯度。通过单元复习课教学,使学生形成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学会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将知识转化为智力并发展为能力。
三、单元复习课教学案例设计——以“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为例
复习课教学不是单纯地重复以前的知识,而是要把以前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激发新的思维,推动新的发展。此次单元复习课内容以选择性必修三“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为例,操作步骤包括以下方面:确定单元主题、编制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习活动、设置课时作业和多元评价结合(图1)。
1.选取复习内容,确定单元主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关于本节课的内容要求是:“3.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3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这部分知识包含三方面逻辑关系,即自然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以及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图2)。首先,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多种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种植的基础;其次,耕地资源的变化会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影响;最后,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自然资源的利用风险。自然资源、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三者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构成本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
结合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标,将本单元教学主题确定为:保护自然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国家安全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一方面需要国家发展层面做出一系列调整与改革,另一方面,需要个人树立节约意识并做出行为方面的改变和努力。由此,汇聚个人力量才能实现国家层面的既定目标——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因此,本单元主题既符合新时代国家与个人发展需要,又体现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新版课程标准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教学组织理念。因此,本“学习单元”尝试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统摄整个单元教学。在具体的三课时内容中,分别将人地协调观演绎为自然资源系统、人地关系系统、国家安全体系三个地理学科核心概念。并明确与单元内容学习相关的重要概念,即自然资源、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将大的“学习单元”划分为三课时具体内容(图3)。
2.依据学情分析,编制教学目标
从学情来看,虽然高二年级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学生对国家安全、粮食安全等相关概念不熟悉,处理真实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差,而且不同个体之间的认知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本单元复习课将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在内容上,引导学生分析概念间的关系并统摄整体内容;在过程上,三课时体现从单一到多样、简单到复杂、从结构不良到结构良好的能力进阶,进而弥补或解决学生存在的不足。
本单元的出发点是地理学科相关基础知识与能力,落脚点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技能习得、价值观念落实、思维水平提升三个维度展开设计。其中,前两个课时主要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素养;第三课时主要提升学生对国家安全这一大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其思维水平的提升。各课时的目标并非对单元学习目标的简单拆解,而是更细致的具体演绎和落实。三课时之间有密切联系,综合构成了整体的教学目标(图4)。
3.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习活动
本单元复习课总体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依托真实情境构建核心问题,并将核心问题拆解为九个有密切逻辑关系的具体问题,串联整个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设计主要学习活动与任务。在学习对象上,三课时是并列关系;在内容逻辑上,三课时具有因果关系;而在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上,三课时是递进关系(图5)。
第一课时的主题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依托部分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遭受“资源诅咒”的真实情境,围绕“自然资源系统中各种资源分布和开发与人类生产生活相互作用”的核心问题,重点利用不同时期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用辩证思维分析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双向关系。设置核心问题链驱动学生主动学习:①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具有什么特征?②自然资源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③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相关影响?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主要依据教师提供的图表和简单情境材料进行分析,说出不同时期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方式的变化及对人类的影响;能够按照属性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绘制表格,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双向辩证关系。
第二课时的主题是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依托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人口的真实情境,将核心问题设置为“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影响”,进而引出国家安全的概念。将问题链设置为:④我国耕地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⑤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关系?⑥国家粮食安全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使学生了解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间的变化关系,為第三课时做好铺垫。在具体学习活动中,需要学生根据文本、视频等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小组合作绘制较为复杂的思维导图,对能力的要求有所提升。
第三课时的主题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依托世界粮食计划署称2022年是饥饿之年,38个国家的4 400万人将饱受饥饿的真实情境,将核心问题设置为“粮食安全对于国家安全影响;我国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途径及措施”。将核心问题分解为:⑦实现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哪些资源基础保障?⑧国际国内不同角度应对粮食安全的具体途径?⑨我国为何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如何保障该目标实现?学生活动中,对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需要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类型的主体,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模拟国家粮食安全局会议,完成相关任务。此外,还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提出我国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途径与措施。
4.践行“减负提质”,巧设课时作业
“双减”的大环境下,作业设计应多样化,实现“减负提质”。本学习单元主要有两方面作业,一是在第二课时结束后的过程性作业:学生分组分别扮演不同类型主体,为模拟国家粮食安全局会议搜集相关资料,并形成所代表主体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基本立场和应对措施。二是终结性作业:单元学习完成后,撰写简要的个人学习总结和体会。据此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通过此方式,可有效减少复习内容机械重复、讲解乏味,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5]。
5.关注学习过程,多元评价结合
在单元复习课教学中,为了系统地巩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必不可少。过程性评价是一种贯穿教学始终,对学生学习的动机、过程、效果及其他因素进行全面点评的评价方式[6]。因此,本节课在学习效果评价方面,设计了三项过程性评价和一项终结性评价(表1)。
过程性评价除了针对学科知识与技能方面,还重点强调了学生对相对复杂问题的学习理解及表达过程的评价,以及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精神的评价。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表现评价、小组打分互评和教师现场点评,使学生尽可能获得各方面激励。
终结性评价则结合学生所提交的学习感受,评价整体单元学习目标,尤其是价值观念落实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结合课后作业,从不同角度总结单元学习的收获,并相互分享,教师给予书面点评并选择优秀作品展示,通过班内分享,进一步激励学生思想观念与认识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结合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真实情境,紧扣我国提出的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利用地理核心素养统摄单元内容,利用单元教学模式,设计长链问题,从而挖掘思维深度,实現深层复习。案例选取紧扣新课标,结合单元教学特点适当深化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问题链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在新授课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从而提升思维水平,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使复习课教学更加有效。
单元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复习课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复习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复习课教学不应是简单再现教学内容,而应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对已有知识结构进行优化构建,实现深度学习。这要求地理教师及时转变复习课教学方式,强化单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并在地理复习课中积极应用单元教学设计,更好地开展复习课教学,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知识与素养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朱丽珍.大概念视角下初中地理单元教学实践探索——以“北方地区”为例[J].地理教育,2022(2):16-19.
[2] 丁丽娟.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复习课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21.
[3] 叶慧.例谈地理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以“自然灾害”复习课为例[J].地理教育,2022(11):54-57.
[4] 冯志旭. 核心素养导向下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施优势探讨[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 2021(1): 28-31.
[5] 魏伊,王学涛,宋勇波,等. 基于生命在场的初中地理复习课单元教学设计——以“地形”学习单元为例[J]. 地理教学, 2022(16): 23-27.
[6] 黄榕青,陈杰.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过程性评价探究——基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例[J].地理教育,2017(6):10-12.
通信作者:李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