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

2023-07-21 23:08:49杨玮刚
家长·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双减布置知识点

杨玮刚

“双减”政策的颁布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要求教师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而要做到提质增效,就要从作业布置上下功夫,避免布置重复机械和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无益的作业,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作业设计,通过作业改变学生抄袭作业和厌学行为。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一、“双减”政策下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作业布置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作业反馈中了解其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而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会为班级所有学生布置统一的练习题,或者让学生完成统一的试卷,这样的作业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让学生在题海中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优化数学作业布置,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人性化和智慧化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完成作业,从而使其在更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作业形式中得到高效练习,写作业不再敷衍,最终提升学习欲望。

(二)有助于“培优转差”

在传统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这种单调、陈旧的作业布置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但优化作业布置,采取分层设计的形式布置作业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作业,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此外,在优化设计的同时,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反馈对其进行针对性和精细化指导,从而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在潜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合理的作业安排中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培优转差”的目标。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单一

“双减”背景下,所有学校都在强调优化作业设计,教师也通过培训、比赛、教研等多种方式了解优化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布置形式仍然比较单一,大多数教师以布置书面练习作业为主,这样乏味、单调的作业极易让学生产生敷衍应付的心理,阻碍了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内容缺乏创新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但仍有一些教师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作业设计缺乏梯度,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使作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设计的作业内容往往是统一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作业设计还出现内容重复的情况,虽然对学生起到了锻炼的效果,但毫无新意的作业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简单

作业布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在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作业评价环节是被许多教师所忽视的,教师只是针对作业的对和错进行简单评价,并没有深入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导致作业反馈功能逐渐丧失。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

“双减”中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对小学数学而言,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认识到相关知识的特征,并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和归纳总结中提高数学能力。此外,小学数学知识点间的关联性很强,优化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将不同单元的知识点关联起来,从而更好地夯实基础知识,为今后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提质减量,合理控时

“双减”政策下,布置作业首先要控制作业量和完成时长,对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双减”政策,明白作业布置要求,减量的同时确保提质增效。

第一,布置适量作业。现如今,许多学校依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这导致许多学生在无止境的题海中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对此,教师要把握好作业量,避免重复的同类型题目、课标不要求掌握的题目以及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无效的题目等,引导学生在海量的数学题中提炼出“干货”,使学生通过完成适量的作业也能较好地达到学习要求。另外,教师应该在布置作业之前,对课本和教辅资料中的练习题进行筛选和重组,再布置给学生。

第二,严格控制时长。“双减”政策提出学生完成各科作业的总时长不能超过60分钟,但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担心学生不能掌握知识点,布置的作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对此,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控制作业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作业完成时长,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提高课堂质量,讲练结合,能够在课堂完成的作业绝不留到课后。同时,学校还应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辅导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剩余简单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第三,确保提质增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有的教师因对“双减”政策中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理解有误,认为减轻作业负担就是少布置作业,有的家长认为作业量减少,教学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在这些顾虑的影响下,教师很难把握布置作业的度,最终导致作业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作业布置的度,避免布置“偏、难”的作业,要布置有广度和有梯度的作业。此外,作业内容应达到让学生练一知十、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在确保提质增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融入游戏元素,提升学生学习意愿

第一,小学数学中有些内容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而是布置重复、机械的习题训练,就会让学生认为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不断刷题,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对此,教师要寓教于樂,以玩促学,在数学作业中融入游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完成数学作业。例如,在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做题,可以让其动手做一做数字卡片和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然后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组合,并在小组内进行口算训练或小组间进行口算竞赛。这种“游戏+作业”的形式不仅灵活有趣,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了专注力,更容易对数学概念产生具体认知。

第二,教师可以将游戏元素延伸到课外作业,让作业形式变得多样化的同时,促使学生由“要我做作业”变成“我要做作业”。例如,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易错题,设计“数学医院”的作业,让学生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送到数学医院,并通过填写病例和与其他同学交流“会诊”的方式,分析做错的原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仅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还能在交流“会诊”中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第三,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点。在学习完某一知识点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成若干小组,并设计“闯迷宫”的游戏,每个小组分别就所学知识点出一道数学题,放在迷宫的房间里,这时教师要充当“审核员”,对学生提供的数学题进行审核,并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布局,将简单、基础性的题目放在最开始的几间房里,将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题目放在最后的房间里。当迷宫的房间都装满数学题后,教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比赛,哪一组先走出迷宫,哪一组就获胜。经过激烈的竞赛,学生通过探究、协作完成比赛,收获了友谊,掌握了知识点。

(三)根据学科特点,创新作业布置模式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明确“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打破传统作业布置模式的束缚,创新作业布置方法,从而确保“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地。

第一,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应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教学内容相联系,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主动性。因此,在作业布置上,教师也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内容。例如,在学习“元角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试着帮家人购买一些东西,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物品的价格,也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换算。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作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并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二,总结归纳学生易错和易混淆的知识点,并通过作业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弄懂知识点。作业的布置还应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将学生易错题和易混淆的题目归纳在一起,改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效学习。例如,在“混合运算”的学习中,许多学生经常因为粗心而混淆运算顺序,如计算8+5х9时,会先计算8+5,再计算13х9,很显然这样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改善作业设计,强化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记忆。

第三,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主。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开发学生智力和拓展学生思维的练习题,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会独立思考,提升演绎推理能力。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思考为什么1米=10分米,而1千克=1000克?这样的作业布置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抄写或反复练习的作业,让学生针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激发其探究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完成作业。學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半命题式的作业:五一班有男生21人,女生24

人,则      ?要求每个学生在横线上填写三个问题并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完成题目。可以是“全班共有多少名学生?”“男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乘坐荷载6人的船去游玩,最少需要多少条船?”等。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正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

(四)优化作业评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能够从学生作业反馈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所以,在检查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优化作业评价过程。首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要尽可能详细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次,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和抽象性较强,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也会有所不同,教师不能以简单的对错来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而应明示出现错误的地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其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例如,在“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对基础较好、已经掌握基本计算方法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难度的习题,并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评价作业完成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而对中等生,教师可以选择考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题,并通过反馈检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对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如0.125х8=1、0.25х4=1、99可以写作(100-1)、101可以写成(100+1)等,这样固定数字的组合一定要让学生熟记并融入练习题中。在此类题目完成后,学生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误,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再对其做错的题目进行一对一讲解,让学生自我反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减负”不是一句口号,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双减”政策,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作业,让学生通过数学作业进行自我检查,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双减布置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早期教育(2016年5期)2016-08-23 12:05:08
关于G20 的知识点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