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任务统领下的大单元学习目标设计与实施

2023-07-18 01:57赵海霞
甘肃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大单元学习目标实施

赵海霞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基于小学语文教材,围绕学习目标,以大任务为统领,对单元学习目标进行设计,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比较关注的课题。文章从发展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论述了以“大任务”为统领的单元教学设计目标和实施过程,并通过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内驱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百花深处收获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任务;大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0—0113—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相比以前,其课程设计思路、结构框架、改革方向、基本理念等都有了较大突破和创新。其中,在“课程理念”部分指出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而语文学习任务群又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在此背景下,教师应整合学习内容和资源,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笔者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单元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一、依据新课标,确定学习目标

开展任务群教学,教师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以及提升的要求,确定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表达、交流、探究的自主活动,体验并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发展个性,培养思维能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而大单元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统整,它能有效避免碎片化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现行语文教材单元,如果没有一个‘大任务统领,没有围绕学习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由课内文本加课外文本组成的学习任务群,并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成素养目标,那它就不是我们所讲的大单元概念。”[1]由此可知,一个“大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而又相对独立的课程细胞。而依据新课标,提炼单元目标,引领教师对整个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和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它由单元导语、三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一篇略读课文《月迹》、习作以及语文园地构成。单元导语中点明了语文要素,通过四篇具体的课文,告诉教师应如何具体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并在园地交流平台中梳理总结,在习作以及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进行实践。在这一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依然“合二為一”。

“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四时景物皆成趣”通俗地说,就是一年四季的自然景物,有很多“情趣”在里面,可以让人在其中体会到“快乐的情趣”。“四时景物”可以理解为一年四季的景物,也包含着景物的四季变化。我们来看这一单元的课文,有秋景、雪景、夜景、月景、树景等等。“皆成趣”,需要我们观察景物或者在读书的时候去感受、去思考,感受大自然景物的变化,产生美好的情感,并由此产生美好的遐想。

“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目的是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表达作者的感受。如《古诗词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静态、有动态,有静动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描写不同时间作者眼中不同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不同地点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研读语文教材,我们发现三至五年级共安排了十次写景文章的“读写结合”。因此,在确定本单元学习目标时,教师先要从整套教材入手,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教材要求,分析三至五年级教材中写景课文要落实的要素和学生的训练点,还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水平和未来的提升空间。通过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梳理,以及写景文章“读写不分家”的特点,教师将单元主题“自然之趣”,进一步提炼为“赏四时美景,书景物之趣”。把本单元的目标提炼为:“在阅读中感受自然之美,能联络上下文,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之不同,并能写出景物变化。”[2]当教师提炼出与本单元主题相匹配的学习目标,也就为整个单元活动创设了真实的情境,明晰了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围绕此目标任务,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学习中逐步形成单元知识体系,进一步达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于阅读和实践的目的。

二、结合学情,细化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单元教学的灵魂,所确定目标至少应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达成,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情,从学生的兴趣、需求、态度等角度出发,细化学习目标,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设计单元目标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要使学生明白“我是怎样学会的”,而不能让教学设计变成教师要告诉自己“我该怎么教”的方案。

学习目标的设计应整体谋划,分步落实,要打破单篇课时主义,一定要描述清楚本节课学生可通过何种方式,去完成什么任务?要达到何种程度?也就是培养了什么能力,指向核心素养的哪个方面?在单元学习任务群中,目标设定越精准,活动任务的开展才越具有实效性。因此,教师要把关注点放在提升学生能力素养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五年级学生接触过许多写景的文章,能够有序观察并写出景物的特点,但是如何在课文的语言训练中渗透习作教学,写出景物的变化则是一个难点。如果我们将习作教学的目标细化在每一个相关阅读文本的语言训练中,并逐一破解,突破单元习作的重难点,就能避免习作设计的随意性、盲目性。因此本单元学习目标可以这样细化:

一是通过默读、精读、速读等多样化的朗读,理解整组文章的内容,品味和积累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动静态描写的语句。

二是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写出景物的变化,并尝试把画面写具体。

三是运用星级评价表,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并能根据参考建议修改习作。

四是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整理、编辑班级习作集,并制作宣传海报,用多样的形式展示成果,在实践中拓展自己的语言世界。

这几个目标中,有一个共同的指向:表达。这样的目标有梯度,注重整体性,改变了以往单篇设计不注重评价的弊端。在单元写作任务群中,目标越贴近学情,精准且富有層次,指向性越明确,学习活动才更具实效性,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才会呈进阶式上升。

三、任务统领,实施学习目标

研读新课标,笔者提炼出三个关键点:一是核心素养,二是以生为本,三是任务群。新课标强调,授课内容要以任务群的方式呈现。中国教师写作教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王岱对学习任务群下的大任务做了这样的阐述:“学习任务群下的大任务教学是指,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下设计一个明确清晰的探究大任务,并通过结构化的设计,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有意义的讨论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有具体意义和目标的学习任务,这是实现任务群教学价值的关键。”[3]可见,大任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为了明确学习任务。它既要关注单元导读中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还要将单元学习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形成一个由课内外文本组成的学习任务群。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组织学生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去落实单元学习目标,从而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原来的单元主题“自然之趣”,根据课标和学情进一步提炼为“赏四时美景,书景物之趣”,并以此主题来整合和贯穿整个单元。从单元大主题出发,创设一个单元大情境:学校文学社希望五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出一期《四时景物皆成趣》的作文集,以按不同顺序写景物变化为主要内容,进行全校评选。在这样一个大情境任务的统领下,围绕单元主题和单元学习目标,对本单元的文本集群进行统筹规划,把单元教学具体化为单元导读课、主题学习课和综合实践课三类课型,并以1+X的方式,从课外吸纳按不同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文章进行扩大重组,构成一个更大的阅读任务群、一个逐层细化的梯级结构,来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

课型确定好后,可将主题学习课分为四个情境模块,形成四个子任务,即“精彩片段”创编、按“时间顺序抒写景物变化”创编、按“空间顺序抒写景物变化”创编、我的习作秀——习作评改、交流。这四个子任务构成一个学习任务群,指向“创意表达”。

任务一:完成“精彩片段”这一栏目的创编。这一任务需要四课时完成,前三课时通过精读《古诗词三首》和《鸟的天堂》,重在让学生体会动静描写的写作手法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通过精读习得方法,落实“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阅读要素,为学生的表达搭建支架。第四课时通过“1+X”群文阅读,将课内文本《鸟的天堂》片段和课外文本《山中访友》片段以及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二”进行整合,形成一组小群文。通过相同内容的对比统筹,获得读写知识,引导学生借鉴、迁移内化所学的写作方法,完成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二”,并尝试写一个小片断,降低习作难度,落实本单元的习作要素。

任务二:完成按“时间顺序抒写景物变化”这一栏目的创编。用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精读《四季之美》,重在学习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通过景物变化来感受其独特韵味,为习作提供范例。第二课时以《四季之美》为例文,组文《三峡之秋》片段+《夕落》片段+《第一场雪》片段+小练笔,从一篇到多篇,进一步提取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通过多个文本,一步步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通过对大量信息提取、整合和消化之后,掌握系统化的阅读和习作技巧,学会按时间顺序抒写景物变化。第三课时,构建习作支架,完成一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完整习作。

任务三:完成按“空间顺序抒写景物变化”这一栏目的创编。其中《月迹》是一篇略读课文,发挥着运用写作方法、整合不同文章的功能,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体会移步换景的写作技巧,丰富阅读视野,为习作积累素材、开阔思路,提高学生按空间顺序写景的能力。

任务四:我的习作秀——习作评改、交流。让学生拿出在前期分步训练中写好的按时间和空间顺序抒写景物变化的两篇习作,进行评价,同时也为单元习作集提供素材,优秀习作入选作文集《四时景物皆成趣》。

这几个子任务在单元大任务的统领下,构成了一个更大的阅读表达群,但这几个模块不是平行滑行的,而是一个逐层细化的梯级结构,指向表达能力的提升。学生在“编辑班级作文集”这一真实任务驱动下,通过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连续性的课时学习,把自己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获得的真实言语经验进行主动而积极的梳理和输出,从而完成自我语言建构。

四、以评促学,落实学习目标

当教师把从知识为纲的教学转向以素养发展为纲的教学时,学习目标的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是教学最终目的。那么,怎样有效达成目标呢?笔者认为,主题引领是基础,任务载体是手段,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路径。

大单元教学中,提倡教、学、评一体化,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评价是一种学习方式,评价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同时评价也是一种成长方式,评价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基于评价的两大作用,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将评价嵌入到学习任务中,以具体的量规评价学生的学习。如果一个单元只设置一个总评价量规,针对性不强。鉴于此,我们可以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将评价前置,依据课时学习目标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份评价量表,从而确定评价依据,最后再设计教学活动。

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教学评价嵌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成为教学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目标、内容和评价高度一致,确保评价客观真实,并在教学过程同步帮助学生产生内驱力,将前期的学习转化为深度的、持续的、真实的学习,确保核心素养目标高效落地。

总之,“大单元教学”关注知识的整合设计,关注问题探究的全过程。它以其均衡协调和多元整合的特点,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之间找到了一条学科、活动相互兼顾的捷径,既做到了对教材的重构和延伸,又弥合了学习与实践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大观念和核心学习任务统领下的大单元设计[J].语文建设,2019(21):11-15.

[2]庄丽贞.加强阅读策略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20(38):51-52.

[3]王岱.研究课标,践行课标[J].语文学习,2018(03):19-20.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大单元学习目标实施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