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清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量感”这一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但目前数学量感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针对不足现象展开分析,提出发展小学生量感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量感;策略研究
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了小学阶段一个新的核心素养表现,即量感.“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量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认识度量单位的学习中,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不足,需要进行解决问题的探究.
1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缺乏量感培养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一些度量单位,但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浅薄.有的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在讲到一些跟量感有关的生活常识时,教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视度量之间的换算,忽视了对度量单位本质的感悟.
在教学中,教师忽略学生通过实践发展量感的过程.如在教学单位“厘米”和“米”时,有的教师用PPT出示仓鼠身高6厘米,长颈鹿身高6米,可由于PPT上的图片不是等比例缩放,长颈鹿看起来只比仓鼠高一点,这反而导致学生产生了混淆,不能准确建立相应长度单位的概念表象.
量感具有随机性和个体性,教师很难在教学中对学生做出妥善的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师生在“量感”认知上的不同步,影响学生量感的发展.
学生对量感的感悟止步于数学课堂,难以获得持续的量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对学生课后的实践活动关注和要求少,学生对量感思考的积淀不足.
2 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量感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建立了量感,进而可以从度量的角度选择标准、工具、方法,根据头脑中形成的有关量的直觉感知进行估测.但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不进行研究,只顾抓教学进度,在讲到跟生活有关的数量常识时,没有很好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间的关系,不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学生不具备良好的量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3 解决问题的策略
3.1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发展学生量感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对“量”的感知,只是还没有全面系统地形成“量感”.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经历的生活情境带入课堂,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这既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也能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同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小学生对于一些“量”的常识不够清楚,甚至可能存在误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常识,要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一课时,教材上对此的定义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但是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很难切实地感受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在学生的作业反馈中,甚至会出现课桌的桌面面积是8平方厘米或者8平方米这样的答案.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1平方厘米大概是我们的一个手指甲盖那么大”“1平方分米大概是我们的1个手掌那么大”“1平方米大概是我们教室里的一块地砖那么大”,这样的例子让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直观地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并且这些形象的例子学生不容易遗忘.通过这样的新授后,学生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时,他们会联想到自己的手指甲盖、手掌、教室的地砖,几次联想后,能正确地选择出合适的单位,这个过程就是在发展学生量感的过程.
教学中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展开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利用教育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让学生通过对抽象概念的直观感知,获得感性认识,促使具体形象和抽象概念相结合,减少理解抽象概念的困难,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3.2 开展实践活动,发展学生量感
“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为了发展学生的量感,教师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操作活动.通过活动,学生沉浸式体验“量”,获得量态感受,真正地利于量感培养.例如,在《认识千克》这一课中,发展学生的量感,最重要的就是对1千克重量的直观感知.在教学这一课前,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超市买来1千克重的物品带来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课前,学生在超市寻找1千克的物品,这个过程就让学生在课前做了良好的预习工作,在生活情境中了解1千克的概念.有的学生带来四个苹果,有的学生带来两袋盐,有的学生带来一瓶水,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印象深刻,这时候学生在实践中发展了量感.在课堂上,让学生掂一掂他们带来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同桌带来的1千克物品,就加深了“1千克”拿在手上的感觉,切身感受了1千克的重量,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的数学知识,会让其更有欲望把这些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去,進一步提高了数学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3.3 通过提高估测能力,发展学生量感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开展估测训练,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从而发展他们的量感.学生对量的估测能力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于其对量的敏感性,以及其直觉思维的进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量的估测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认识千米》这一课时,让学生估测从学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比比谁估测得最准确;在教学《认识千克》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拿出或放进书本,估测书包的重量为1千克,然后再自己称一称,比比谁的书包最接近1千克.在这样的估测训练中,学生根据自己对1千米、1千克的了解,进行估测,估测完毕后,再进行测量,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估测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学生可以据此调整自己量感的误差,进一步加深对1千米、1千克的认识,逐渐增强提升量感.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又进行了实践训练,再次巩固发展量感.这样的探究形式能够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思维素养获得一定的发展和提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形成较好的量感.
3.4 在反思内化中,提升学生量感
真正的量感是一种“内觉”,仅仅靠实践和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反思、辨析,只有经过思维的、内省的、应用的,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最终才能形成准确有效的“量感”.预留给学生反思、内化成自我量感能力的机会,既要重视策略、方法的运用和引导,让学生积累更多的量感经验,又要提供思考、对比、辨析的机会,帮助学生明确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学生量感能力的发展.
在认识“米”时,教师提问学生,请你估计一下我们的教室从前面到后面大概多少米?有的学生回答7米,有的学生回答8米,有的学生回答9米.又提问学生,你们认为1米大概有多长呢?果然,刚才回答7米的学生比划的1米最短,刚才回答9米的学生比划的1米最长.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用米尺测量,结果是8米.这时候,学生就可以据此来反思调整自己的量感,从而形成更加准确的量感.
总之,教师在培养学生量感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在兴趣中提高学生估测能力,在实践和反思内化中促进发展,从而不断培养提高学生量感.
参考文献:
[1] 何金凤.小学阶段学生“量感”的培养[J].家长,2022(20):78-80.
[2] 周婷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J].名师在线,2022(19):22-24.
[3] 曾伟福.有效“感”量 深刻“悟”量——发展学生量感的几点思考[J].天津教育,2022(2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