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反例教学 提升教学品质

2023-07-13 02:35顾长留
数学之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深化

顾长留

摘 要:反例教学在促进知识深化,提升学生纠错、防错能力,培养思维严谨性、深刻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重视整理归纳反例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辨析、纠错等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使学生的发散性、逆向性、辩证性思维得到训练和提升,有效提高数学教学品质.

关键词:反例教学;深化;教学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知识若从正面去讲解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有些题目从正面思考很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时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反向出发,借助反例的作用来化解困惑,优化认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适当地选择一些反例让学生去辨析、去探索,充分发挥反例特有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1.另外,恰当地应用反例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效避免重复讲授的所带来的枯燥感,提升教学有效性.那么反例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应如何实施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了几点粗浅认识,供参考.

1 反例在教学中的意义

1.1 利用反例有利于促进概念掌握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对于初中生来讲,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但是从现有的认知水平来看,大多学生很难认清知识的本质特征,因此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可能是比较浅层的,有时候难免会出现混淆和错误.为了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的理解,在概念教学中不妨引入一些反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辨析,帮助学生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清晰、深刻、准确地理解概念,有效避免混淆和错误,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2.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定义时,部分学生容易忽略“在同一平面内”这一限定条件.若在教学中仅仅让学生反复背,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意义,因此在教學中教师不妨从反向出发,借助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发现若两条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它们虽不相交,但也不平行,如长方体上底面的短边和下底面的长边.以此借助图形的直观强化学生对平行线定义的准确理解,这样既能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又为后期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又如,在概念教学中,学生常常会为概念添加一些关键词,从而使概念出现错误.如学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后,学生将“点到直线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硬性地嫁接在“点到点的距离上”,认为“两点之间垂线段最短”,要知道垂线段是相对点与线、线与线、点与面、线与面之间的,两点之间根本没有垂足,又何来垂线段呢?可见学生因为对概念的理解模糊而出现了错误,为此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时,教师应多列举一些实例,强化学生对垂线、垂线段、垂线的长、垂线段的长等相关概念的理解,并引入一些反例,以此增强学生对概念本质的重要性的认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严谨性.

1.2 利用反例有利于提升纠错能力

众所周知,错误在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纠错自然也就成为了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纠错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反例就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总结归纳一些典型性错误,引导学生通过经历自我纠错、生生纠错、教师纠错等过程进一步理解知识、积累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在“因式分解的复习课”教学中,课前教师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结合练习反馈总结归纳了一些典型性错解,并将其摘录整理成课件的方式进行展示,以便学生通过对错误的再认识,进一步理解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

问题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________的形式,叫做多项式的分解.

问题1所考查的就是基本概念,其正解为整式的积,不过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如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多项式与单项式的积,等等,可见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并未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问题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 x(x-1)=x2-x;

(B) 6x2y=6x2·y;

(C) 2x2+4xy-6y=2(x2+2xy-3y);

(D) x2-4=(x+2)(x-2).

本题正解为D,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为B.

复习课是比较难上的课,若在复习中仅仅进行知识的重现,那么复习课堂可能就变成了“炒冷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本课教学中,为了淡化数学概念的抽象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以课前练习中的典型错误为切入点,充分利用错解资源,让学生通过对错解的反思和感悟,深化对概念及方法的理解,为后期的拓展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利用反例有利于提高思维品质

利用反例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反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概况,培养学生自我纠错、自我反思等优良品质[3.

例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m(a+b)=ma+mb后,部分学生得到了错误的类推:m÷(a+b)=m÷a+m÷b.若在教学中仅仅告诉学生没有除法分配律,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可能妨碍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利用错误,引导学生通过反例进行检验,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主动纠错.

师:在学习中,我们的学生很有想法,根据乘法分配律m(a+b)=ma+mb,联想到了除法分配律m÷(a+b)=m÷a+m÷b.如果想验证这个公式是否成立,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生齐声答:特值法.

师:很好,请大家用特值法验证一下,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呢?(学生积极验证)

生1:令m=30,a=2,b=3,30÷(2+3)=30÷5=6,30÷2+30÷3=15+10=25,所以30÷(2+3)≠30÷2+30÷3.

师:非常好,通过反例验证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齐声答:除法没有分配律.

师:很好!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若将30块糖平均分到5个盘子里与30块糖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及30块糖平均分到2个盘子里有什么关系呢?

生2:盘子越少,每个盘子分得的糖块也就越多.

分析到此,学生恍然大悟,彻底消除了“想当然”的错误,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实在学习中以上现象有很多,若从正面去验证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不利于理解,而通过反例可以打破这一困境,大大提升纠错效率.

2 教学中应用反例的策略

反例在数学教学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反例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或者作业里的反例,并对反例进行深度剖析,从而通过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点燃学生思维,提升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反例,让学生知道这些错误是真实存在的,并非教师的臆造的,这样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为全面地、深刻地理解知识.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学习中的反例,以此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承认课堂的主人.例如,在学习方程的概念后,学生在自己举例时难免会给出一些形如“8+3x”,“18-6=12”的反例,教师可以展示学生成果,让学生进行自主辨析,自主纠错,以此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再次,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给出一些反例,让学生进行改错练习,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假命题,让学生通过寻找反例加以说明,以此消除在学习中可能产生的错误认识.如对于“互补的角是邻补角”这一假命题,可以利用正方形或同旁内角等反例加以解释.

总之,在反例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认真引导学生进行正例、反例对比,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产生错误的原因,规避错误的方法,以此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建构良好的知识体系,提升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巧用反例益处多——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反例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师,2020(S1):119.

[2] 万亮兵.反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6):143-145.

[3] 李如俞.探析反例在初中數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26):61-63.

猜你喜欢
深化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深化应用SG186营销业务系统提高计量资产管理水平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之我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永川模式十年发展给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深化国企全面改革
浅析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企业项目预算深化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