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珣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助推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渠道。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和开展者,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在具体落实中,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要求相关高校把握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加以应对,加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助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新时代需要的优质人才。基于此,以下就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的偏失以及应对路径展开探究,希望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对未来职业的迷茫,同时生活中可能遭受人际冲突、恋爱受挫、经济危机等问题,使得不少高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是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开展者,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学生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对此,高等院校必须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有效落实,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一)及时性
同学们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了,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因此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动态都能被第一时间及时掌握。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反常行为和突发事件时,辅导员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二)沟通有效性
辅导员身处学生管理一线,经常深入到寝室,所做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因此很容易和同学形成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相比较其它老师,学生普遍更加信任辅导员,更愿意将自己的情绪波动和挫折等与辅导员诉说。而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也更容易被学生所采纳。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越来越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偏失,以下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能力不足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等工作的“主力軍”,他们学习的专业各不相同,有些辅导员并未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储备有些不足。而就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它有着极强的综合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包含了多个方面,如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内容。再加上现在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更加地复杂化和隐蔽性,很多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所以遇到问题常常会采用自我解压、网络寻找倾诉等方法缓解自身问题,但是当问题显示出来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微笑抑郁”“空心病”等已经屡见不鲜,而辅导员工作任务重,精力有限,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过于被动,往往依赖于大学生心理普查或者被动等待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缺少学生集体心理健康的提前干预意识。
(二)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
高校针对辅导员群体开展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这些培训不能满足于辅导员能够很好地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就以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来看,工作手段比较单一,即常常是通过班会开展讲座的方式、个人谈心谈话,或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心理健康教材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现在的学生群体大多数是成长于知识爆炸年代的“00”后,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困惑也在发生变化,这种简单枯燥的健康教育手段使得教育效果微乎其微,学生很容易萌生抵触、畏惧等情绪,难以令辅导员与学生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长此以往,学生不愿意真正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这显然会丧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三)辅导员角色定位混乱
辅导员在高校一般担任多重角色,他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同时还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很多辅导员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处理日常事务工作,查寝室、班会活动、学生请假、评优等,有些辅导员还承担了一定的教学任务。他们在现实环境中分饰了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等众多角色,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扮演心理咨询者的角色。这种角色上的多变,导致辅导员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在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产生冲突,不能准确切换角色,管理教育工作需要辅导员在思想引导、违纪违规、班级宿舍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正确的判断,而心理健康教育又需要辅导员坚守中立,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隐私等要求,这种冲突使得很多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同时高校中又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有心理辅导老师,使得很多辅导员认为自己并非专业人士,只需要负责最简单的个别学生的突发心理问题,更专业的交给心理辅导老师去解决。
(一)明晰角色期望,加强角色规范
首先辅导员应该明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期望值,他们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也要认识到学校对他们的角色要求,再依据不同时期的不同人群对他们不同要求,统筹兼顾,抓住重点进行科学合理划分角色预期类型。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自身应该认识到其角色的重要性、权利、义务等。当角色期望和自身的角色认知发生冲突时,辅导员需要找到重合点,以立德树人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为依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细化阶段性工作目标来达到角色预期和认知的协调。如果辅导员一味按照角色预期来工作,不考虑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承受力,往往会适得其反,反而会使得工作非常被动,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埋下隐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根据实际调整角色定位,注重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转化,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做到工作到位但是不越位,成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活动的组织者、心理问题的倾听者和心理干预的保障者”。
其次辅导员应加强角色规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员的职责是最大程度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不随意透露学生隐私,处理好“保密”“保密例外”等之间的关系。因此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文本规范来规范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行为准则,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岗位要求、考核评价和专业发展,保证辅导员能够根据高校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执行。高校还可以通过在辅导员中树立优秀典型,学习他们的优秀案例的做法,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角色认知和行为规范。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强的综合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必须具备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地,那么就必须要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达到这一目的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活动。首先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作为辅导员培训的必修课,例如可以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学者进校园,举办“做学生心理的守护人”的专题讲座,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讲座积累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学习优良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也可以及时提出,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答,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步进行。通过学习一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得对于学生身心特点、发展规律等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他们在各个阶段可能会有的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等形成大致把握;其次定期的案例交流和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提升辅导员心理辅导、危机应对的实践能力,在实施指导、教育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张弛有度”[2]。
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教学反思、课题研究等的作用,从中学习教育学理论,探寻教育教学规律,积累丰富经验、技能,促进自身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高校辅导员可以参与学习那些阅历深、经验多的优秀教师在讲课过程的教学方法,感知其教学风格、艺术;在课后,还可以积极与其交流、互动,从中受到启迪、启发[3]。再次,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会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开展教育技能大赛,邀请教育工作者参与技能大赛。这个时候,高校辅导员就可以线下观摩大赛,学习、借鉴部分优秀教师在心理健康疏导、教育工作中的态度、方式等,并根据实际教育情况,在教育中灵活运用,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收集一些相关的素材、资料,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对于心理健康技能比赛,高校辅导员也可以试着参加。当然,参加这些比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勇气,通过参与心理健康技能比赛,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技能都能够“更上一层楼”。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并不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还包含管理、服务等模块,所以,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进取,灵活掌握管理学技能,为日常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创新工作方式,做到点面结合
传统的心理健康活动例如讲座、班会课、团课等由于互动性不强、趣味性不高等特点,学生的教育效果收效甚微。因此辅导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是“00”后获取信息和宣泄情绪的主要途径,他们遇到困惑更喜欢在网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辅导员要关注学生们的网络动态,透过他们在朋友圈、微博中的情绪表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同时辅导员也要借助于互联网,利用班级公众号、微博微信等,搜集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恋爱、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案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做到普及性,面向全体同学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班级内以班级活动为抓手,发挥班委力量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常态化,发挥朋辈教育力量,避免同学们的心理困惑转变为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到重点人群重点关注,做到因人而异。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情况的学生要做到一个问题制定一种方案负责到底的工作态度,做到及时识别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问题。
(四)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素养,增强教育热情
现如今,高校辅导员肩负着日常教育、管理职责,还需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而且,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挫折,渐渐地产生心理压力,萌生消极情绪。这个时候,高等院校就应当发挥自身的作用,尽可能地保证高校辅导员的利益,以此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让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日常工作之中,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力。首先,高等院校应当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支持,并且积极配合,给他们搭建良好的学习、进修平台,深层次地挖掘、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其次,积极与高校辅导员交谈,了解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规划”,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最后,设置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高校辅导员,不能“吝啬”赞美和奖励,在起到激励作用的同时,带动其他辅导员的积极性,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此外辅导员要及时评估自身的心理状态,积极调整。如果遇到心理问题,应该主动寻找专业心理人员帮助,避免“带病上岗”。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工作的落实,是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有力举措,更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必由之举,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日常工作中,高等院校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有效解决传统工作中的问题,优化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工作,培育出更多优质的高校辅导员,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PR
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协同育人机制下学前‘大实践模式建构和路径探索”(项目编号:2021JSJG45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禹.高校辅导员嵌入心理咨询工作的“两难选择”及破解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S5):227-228.
[2]高大红,陈莹,李爽.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研[J].北京教育(德育),2020(10):77-80.
[3]马丽.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46):17-18.
[4]李自玲.关于高校导师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3):76-78.
[5]王默.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品位经典,2020(12):103-105.
(作者简介:謝珣,职务: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责任编辑:姜秀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