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逻辑关联

2023-07-12 02:50:20廖小明杨懿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价值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

廖小明 杨懿

摘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内在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价值逻辑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一致,需把握其与认识追求科学真理的关联;理论逻辑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继承创新一致,需把握其与探索遵循客观规律的关联;历史逻辑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一致,需把握其与掌握历史主动的关联;实践逻辑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性与中国的时代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一致,需把握其与回答解决现实问题的关联。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3.01.001

[中图分类号]A81;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3)01-0005-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把握“两个结合”与认识追求科学真理的关联、与探索遵循客观规律的关联、与把握历史主动以及同回答解决现实问题的关联,是守正创新、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根本要求。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把握“两个结合”的價值逻辑及其与追求真理的关联

从根本上说,价值是人与客观物质世界发生联系而形成的一种意义关系。从社会发展进程看,一定社会总有特定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这种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既内在于一定的社会理想之中,也蕴含于一定的社会文化之中。近代中国社会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都十分突出。这体现在社会发展方面就是追求社会进步和发展,体现在文化方面则是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价值精神转化为先进文化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是追求社会解放和人的全面解放,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科学和价值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学说,具有与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价值逻辑。深刻理解这种价值逻辑,有助于把握“两个结合”与认识追求科学真理的关联。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价值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真正主人,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具有历史进步价值和意义。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具有独立自强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国历史前进发展始终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和价值。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的多次侵略战争,使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追求社会进步发展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方向,仍然是历史的主流和主导。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价值意义与马克思强调的人类社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具有历史价值的一致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阐明历史前进发展的科学理论,这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追求进步的价值要求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这种规律集中表现在历史总是前进发展的,历史总体上向着积极进步的方向发展,这种历史规律和历史前进发展的价值是可以认识把握的。从中华民族创造的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来看,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总体上体现的历史前进方向和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观高度吻合。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最崇高社会理想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目标价值与中国社会大同理想主张的一致。《共产党宣言》的正式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具有历史远见的社会价值追求。中国历史发展中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表现历史前进发展的价值追求,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价值具有根本方向上的一致性。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历史价值,才能把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中国本来的价值论的一致,认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追求科学真理的关联,正确把握这种历史必然性,提高历史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相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包含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生存智慧、人生哲学等各领域、各方面。这种价值追求源远流长,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和人的发展而赋予时代的意蕴和旨趣。邓小平曾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2]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其价值追求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和价值意蕴之中,这种价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具有内在融通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突出人民主体的政治价值文化,这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民本价值高度一致。同时,马克思主义从强调人的社会性本质,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真正主人”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集中体现了人民的主体性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舟民水”等,体现了尊重民本的价值要义。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价值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具有一致性。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突出人的主体性价值与自然的客观实在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具有价值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为人类社会最终会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主张自然的先在性和人与自然的适应与和谐,尤其是道家“无为而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这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的统一性,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的一致和融通。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真正建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的思想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和“友爱”精神是高度一致的,体现了一种人类社会相互关爱、命运与共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社会命运与共,各地区各民族各种文化要交流融合,全世界联合起来,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解”。这种价值观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和合”思想和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具有高度的价值一致性。正是这些价值理想和追求的一致性,使得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很快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历史价值观和人本价值观以及社会发展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必须把握追求科学真理的价值理想一致性。中国人民追求进步发展的潮流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高度统一,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武器进行自我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价值观上的一致,促使中国社会掀起了追求进步和真理的新高潮和革命行动。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把握“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及其与探索规律的关联

作为具有解释实践和改造世界作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只有在理论上对接中国社会发展在理论方面的需要,才能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并产生“精神变物质”的作用。规律是客观事物的内部的必然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反映科学规律。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和改造中国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始终遵循理论发展的逻辑和规律,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中国社会理论发展的要求一致,提供了探索规律的逻辑关联

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不仅是解释世界的学说,更是改造世界的学说。这种学说的应用需要与具体国家实践相结合。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诸如中国该往何处去,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该怎么办等重大现实问题,必须通过科学的理论发展才能认识清楚。这就需要理论上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解释和指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引人们探寻规律、改造世界,这恰好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需要真正彻底的革命理论的时代之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自然、社会与人的思维的学说,其科学性已经反复被实践检验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其革命的彻底性和真理的透彻性。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证明了其科学性和真理性。近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粉墨登场,但都不为中国社会所接受,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没有找到武装人民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适应了中国人民发动真正彻底革命急需科学理论指导的需要。历史和实践证明,不是所有的理论都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坚持奠基于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唯物史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列宁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4]经过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这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是真正能够武装中国人民,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革命的理论、建设的理论和科学的理论,而这恰好是近代中国最急需的革命理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学说,本身要以文化价值观念的形式呈现,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现代化,需要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引领,实现推陈出新。因此,二者具有理论基础上的契合。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内含丰富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的科学理论,也富有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能够引领一切时代价值和文化形态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内含的文化价值观、时代精神等,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形态和文化表现形态。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文化发展上的理论根基和依据,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观念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也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不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具有强有力的实践指导作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这一思想提供了探寻历史规律的钥匙,也推动了近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符合规律性、先进性的前进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与中国理论发展的人民主体建构一致,提供了探索规律的主体依据

一切科学的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实践的伟力。毛泽东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说,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同近代中国理论建构发展的人民性要求和特征根本一致。一方面,实践证明,近现代中国,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理论一定是能够唤醒人民群众并进行理论武装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具备这个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被人民所接受,根本在于它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代表人民的心声和利益,是人民的理论。以这样的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必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不仅在物质上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小事、难事、大事,而且还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符合群眾需求的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华,始终保持对时代重大问题的解释力和改造力。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都需要这样的理论,对重大问题作出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发挥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探寻历史发展奥秘,遵循理论与实践互动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且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既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依据规律引导和规范社会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社会理论方法创新要求一致,提供了探索规律的方法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社会理论发展的方法创新具有一致性,这就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探寻理论发展规律的方法依据,真正提供了中国人民认识改造中国传统社会的最有效理论武器。一方面,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理论必须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变革。尤其到了近代,客观和特殊的中国国情使原有的传统社会理论式微,而现代西方社会改造理论并没有切合最广大人民对真正科学的革命理论的需要。因此,中国社会既要批判扬弃一切旧的理论和学说,又急需一种真正可以改造传统旧社会的革命理论。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视野之中,一切传统的社会理论都要经过彻底的批判后,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引领下进行重构,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一种社会革命、改造和建设理论,代表着无产阶级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和最广大人民对先进文化发展的需求,在中国发挥作用既要引领文化发展,又要以文化再造社会和人的发展形态。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视野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精神沃土,在这一片土地上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文化和思想的重建重构,必定会孕育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形态,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既使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充分显现,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创造中熠熠生辉。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把握“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及其与掌握历史主动的关联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总是形成一定的历史画卷。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坚持历史思维,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思考。马克思主义指明的社会发展历程和规律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总体进程相一致,与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奋斗历程相一致。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能够更好地把握其与表现历史主动的关联,推动历史进程和发展。

(一)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与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吻合,把握解释历史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进程,历史辩证法是认识把握历史前进规律的根本方法。为此,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主张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事实上,中国历史也高度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和认识这种规律的方法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彻底批判近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的方法论,提供了“两个结合”的可能和必然。20世纪初期,中国各种社会思潮非常活跃。其时,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严重,经过几十年中西文化的交汇与碰撞,终于在这一时期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激烈论争。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展示了当时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也体现了众多思潮式微留下的选择余地。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大多数“主义”销声匿迹,只有马克思主义在经过“论战”后显示出强大的解释力和社会改造能力。马克思主义主张辩证看待历史发展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进程及规律,这与那些激进派彻底否定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张不同,也与那些保守派固守中国历史政治遗产不敢接受新鲜事物有异,恰好能够提供多层面、多角度,辩证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另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实践,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实现“两个结合”的历史实践依据。当一种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的时候,它就不再仅仅是理论,而是科学真理以及带来的历史事实。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成功绝不是偶然,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展现,这对正处于迷茫和黑暗中的中国人民意义非凡。它点燃了希望的火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这样,十月革命就自然地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且实现“两个结合”,促进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重新思考革命方向和革命进程,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在比对中国革命和苏俄的社会革命道路之后,中国进步阶级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不断开辟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进程,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与中国革命历史的总进程相吻合,显示了历史的必然性。总体看,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吻合,提供了解释历史进程的方法论。

(二)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性与中国历史变革实践要求的一致性,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指引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第一次实现了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的结合。列宁在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各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批判马克思主义“多国胜利论”的基础之上,列宁根据俄国国内外的具体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一国胜利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并带领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世界的理论,从实践中产生,还要到实践中去,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要求高度一致。一方面,近代中国的各种革命实践纷纷失败,呼唤一种真正彻底的革命和变革的实践。什么样的革命理论才能真正形成彻底的革命运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武装人民群众的科学理论和根本原则,突出实践的决定性和创造性。但是,各国情况不同,马克思主义不能提供具体的、现成的答案和方法,要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引领社会改造的功能,就必须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时代在发展,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也随之变化,马克思主义不能为一切时代变化之中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需要各国在具体的实践和时代背景以及重大问题中加以创造性运用,提出新的解释和新的答案,这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要求使我们明白中国的事情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概莫能外。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才能解决具体的实践难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与中国历史变革的实践要求一致,能够更加明晰认识中国历史进程的方向,并且按照这种方向指引,积极推动历史实践和变革,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尊重历史规律,注重统一性的历史进程,突出实践创新创造,真正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历史。

(三)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一致,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也是一种社会思想,还是一种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伴随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历史发展也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体现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之间的一致性。首先,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反映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先进文化,这与具有民本依据和民本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具有内在的融通性。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思想,本身不能等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价值依据、主体依据和实践特色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些方面的本质、特色具有融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本依据和实践特色,始终要依靠人民大众的创造赋予新鲜的活力和特色。其次,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思想可以引领文化发展,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居于重要甚至引领地位相一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固本培元的基础作用和发展前进的支撑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代表先进文化前進方向的思想文化,对这样的思想文化具有整体的归导和引领作用,从其要求和作用表现看,具有一致性。最后,从文化前进方向看,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前进方向,优秀传统文化要按照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续发展,二者的方向和作用力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引领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本身就是要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传统文化之中的固根本、管长远、彰显优势和特色的文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引领又体现了对整个传统文化发展的整体引领。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既是宝贵的经验总结,又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绘制了一幅文化前进发展的时代画卷,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就能有效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把握历史主动和文化前进方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把握“两个结合”的实践逻辑及其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联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6]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迫切需要在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把握“两个结合”的实践逻辑,找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答案。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的实践逻辑,把握其与解决问题的关联,有助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作为实践路径来淬炼文化精华,推进理论创新,符合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符合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一)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握其与推动理论守正创新的要求

首先,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结合具有实践的必然性。新时代的实践基础为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坚持“两个结合”,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引。历史发展至今,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仍然在起作用,未来人类社会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引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根本性问题。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不同的时代会面临不同难题。立足当下,人类社会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逆全球化思潮、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世界之问,国内仍然存在如城乡发展差距大、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于这些难题,从来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坚持“两个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两个结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在结合当地具体实际的过程中找寻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找寻古人智慧,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答案。其次,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新的生命力。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理论的先进性在于与时俱进。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需要创新的理论作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承前启后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次飞跃就是坚持推进“两个结合”,坚持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见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进行理论创新要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1],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最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党的建设。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思想建党的关键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统一全党意志,凝聚起磅礴伟力,在实践中不断取得胜利。因此,要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党的理论武装提供最鲜活的科学理论指导。

(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关联,把握其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强调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也要实现精神富裕。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提供了实现路径,符合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要求。首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坚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用先进文化引领人民群众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精神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丰富精神世界、繁荣精神生活的内容载体,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切实增强精神上的归属观和幸福感,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坚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以文化现代化为依托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时代要求。文化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彰显“中国特色”的重要作用。因此,实现文化现代化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根基,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再次,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发挥好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的作用。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不同的时期都会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和挑战,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的事业推进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凝魂聚气的载体,携起手来共迎风险和挑战。一方面,发挥好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的作用,既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实践结合,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的基本方法淬炼文化精华、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精神合力,以文化现代化凝聚中国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另一方面,发挥好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的作用,要深刻领会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导向,以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引领,辨别前进方向,在世界民族文化中找准属于中国人民的文化站位,坚决反对文化霸权、文化渗透等图谋。从根本上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结语

“两个结合”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进方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规律,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作为一种科学的创新思路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内在的价值、理论、历史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其中,始终贯穿着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和历史自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两个结合”的重要价值内涵和各方面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继续做好“两个结合”这篇大文章,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具有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6.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5.

[6]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2022-01-12(1).

责任编辑:刘菊香

收稿日期:2023-01-21

作者简介:廖小明,男,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平正义、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杨懿,女,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价值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中州学刊(2016年12期)2017-01-17 15:53:17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中国“文明新形态”发展理念的演进逻辑
理论探索(2016年4期)2016-07-26 07:27:26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人民论坛(2016年17期)2016-07-15 10:33:42
“随你定”大学生生活综合服务平台盈利模式研究
北方经贸(2016年2期)2016-07-15 10:25:52
我国农村治理的历史逻辑及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51: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与价值逻辑
商业模式典型概念模型的对比分析及其研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