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做学: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路径

2023-07-11 14:29黄秀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做中学学前教育

黄秀娟

摘要:玩做学意指“玩中做,做中学,学中玩”。玩做学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任务性和操作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其目标追求为:具有动手能力,拥有会做事情的自信;丰富合作经验,体验做成事情的喜悦;提升自理能力,培养能做事情的劳动习惯。可以基于幼儿兴趣、游戏需要和节日活动等为幼儿提供玩做学的体验通道。

关键词:玩中做;做中学;学中玩;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1-0071-03

3~6岁儿童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他们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学习是主动探索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自己特有的方式”可以理解为玩做学,即玩中做、做中学、学中玩。在玩做学活动中,教师要倾听幼儿,发现其兴趣爱好,了解其能力水平,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观察、操作、创造,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知、学习,并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和乐趣。

一、玩做学的意蕴内涵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1]。从中可以看出,先生非常重视“做”的作用,不管是教还是学,都要通过“做”这个媒介来开展。《幼儿入学准备指导要点》中“动作协调”“生活自理”“参与劳动”“任务意识”等方面也明确了“做”的重要性,而“做”却是目前幼儿园日常活动中不太关注的。

玩做学意指“玩中做、做中学、学中玩”,这三者不是孤立分离的,而是互融共通的。玩中做,指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做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可用于區域活动和户外活动的物品。做中学,教师提供低结构材料,引导儿童按照要求,自主操作,完成既定的任务,并在活动过程中个体得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经验提升和能力发展。学中玩,儿童专注地投入学习中,初步体验解决问题后的精神愉悦,并产生期待下一次活动的热烈向往。如组织小班幼儿捏橡皮泥做“面条”投放到角色区使用,成人的目标是“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为接下来的小学生活做好身体准备,但儿童感觉就是在玩。

玩做学活动有三个特征:第一,游戏性和趣味性。爱玩游戏、会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能满足幼儿的需要,释放幼儿的情绪。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展一系列活动,幼儿毫无压力和负担,相反更觉好玩和有趣,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二,任务性和操作性。根据幼儿日常活动需要,经过教师的统筹安排,分类制作玩教具。儿童能独立做的就让儿童自主做[2];儿童经过指导后能做的,教师就和儿童一起做。教师在做的时候进行讲解和演示,儿童边看边学边做。第三,发展性和创造性。儿童通过探究性的劳动操作实践活动,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直接经验,发展精细动作,养成专注、坚持、计划性等能力品质,实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顺利进入小学生活与学习做好全方面准备。

二、玩做学的目标追求

玩做学致力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顺乎天性、道法自然,具有树德、启智、健体、育美、爱劳的综合育人价值。

第一,具有动手能力,拥有会做事情的自信。“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3]。在“做”的时候,幼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体。遇到困难选择面对并加以解决的幼儿能获得自信,自信的幼儿面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和向往,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勇敢面对困难。

第二,丰富合作经验,体验做成事情的喜悦。制作时有可能会把材料做坏了,幼儿面对这样的失败,能通过同伴的安抚控制自己的情绪。每一次的制作在借助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使用材料、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进一步感受同伴间合作互助情谊。每一次的合作成功,都会引发下一次的合作,共同营造出温暖的集体氛围。

第三,提升自理能力,培养能做事情的劳动习惯。幼儿制作活动后会产生很多垃圾,包括零碎纸屑和胶带等,属于没有危险的干垃圾,可以让幼儿用捡拾的方法进行及时清理。这有助于幼儿进入小学后的课桌、书包等学习物品的整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规则意识。

三、玩做学的体验通道

玩做学的体验通道重点落实在“做”上,即幼儿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进行实际操作,制作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获得个体发展。玩做学活动的直接体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追随儿童兴趣,制作他们喜欢的物品。例如在“年”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对年兽这个形象很感兴趣。于是,教师提供了制作年兽需要的各种材料,幼儿通过十来天的连续制作,同伴间互学互帮,终于完成。他们戴上亲手制作的身份标识,化身为年兽,在户外场地玩年兽追逐游戏。

第二,利用传统节日,制作爱心礼物。如在春节前组织家长谈谈“你想收到孩子什么礼物”,然后确定礼物清单。教师根据清单,提供相应的工具,指导并协助幼儿制作。幼儿面对自己做出的礼物非常兴奋,家长也特别珍惜,亲子情感升华,幼儿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坚持性也获得锻炼。

第三,根据游戏需要,师生共同制作玩教具。骰子是很多游戏区域都需要的材料,它体积小,容易丢失。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将制作骰子需要的十一种平面图打印好,幼儿再通过剪折贴一系列操作做出属于自己的骰子,画上个性化的标志。在此过程中,幼儿能直接感知图形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发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把幼儿当作有能力的独立个体,创设机会让他们动手动脑。幼儿做的玩教具也许简单粗糙,但是教师要认识到“做”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促使幼儿从玩具使用者变成玩具制作者, 组织师幼协同制作玩教具的活动。幼儿做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他们使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又会有“我能行”的自豪感。

由此可以看出,玩做学活动能让幼儿养成专注做事的习惯,在做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事情,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他人”,想办法和小伙伴一起完成,在使用做事工具时又锻炼了动作协调性。

幼儿园教育应该是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应该使幼儿保持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规则意识,有积极主动做事情的态度和认真专注的能力品质,不怕困难。玩做学就像三个圆,有时相交有时重叠,在“学玩相伴,做学共生”的活动中,儿童欢快地开辟新领地,充满信心地走向更广阔的未来世界。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85.

[2]刘焱.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的意义、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J].学前教育研究,2007(9):28.

[3]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M].上海:华华书店,1948:2.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做中学学前教育
技校“项目教学法”的讨论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做中学”和“做中教”中的“学”“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