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事件:激活教育过程的契机性因素

2023-07-11 23:01:31骆冬青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摘要:注重美学事件的课堂,必会以偶然打破必然,重构可能;必会让知识成为奇遇,成为生命自我成长的关键;必会激活已有的经验,生成灵动的生命智慧。教学中的即兴是即时的感兴,即时的生发和升华;教学中的举例,则是预设中的选取,所“举”之“例”为“之一”,为的是例证其背后的原理、原则、普遍的东西。即兴,所面对的美学事件,则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一个”,是唯一的、独特的、偶然的,是突发的事件。这些美学事件的情节,由细节生发而成,需要扩张、推动、延伸“细节”为“情节”,从而令师生在“事情”中创造、成长。如此,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既包括可以“言传”的公共知识,更有深入内心的意会知识。后者是真正属于每个人的个人知识。

关键词:美学事件;教学实践;田野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1-0055-05

让人成长的不是时间,而是事件。我们内心被触动的“心事”,往往在某个事件的发展中,令心灵转变为新的形态。师生的成长,也不例外。若干年后,很多知识,很多过程,都忘记了,就是这些事件留下来,汇聚为心灵之泉。触动内在情感的事件,即美学事件。哲学家海德格尔将德文的“事件”(Ereignis)提升为哲学概念,阐发出别样的意蕴。美学事件,是在实有或虚拟的事件中,包孕着深邃复杂乃至意蕴无穷的美学思想,既具有感性的丰富,又具有理性的明晰和无限。[1]

将美学事件视作课堂的重要部分,可以使工业化、格式化的机械课堂,变化为灵动的心灵事件发生之场域。现有的学校规制、班级体制,既是以往政治-社会体制的缩影,又与工业革命有着密切关系,是现代化的产物,具有规范、平等、同一的模式化特点,也有着知识传授的工业化、机器化等特征。这种生产性、模式化,使得培养人与制造产品有了相当多的一致性。课堂,有可能被机械化、模式化操作。因此,让课堂生成“事情”“事件”,让知识、思想、情意、经验成为师生心灵的“奇遇”,就可以使课堂“活”起来,课堂上的“心”灵动起来,甚至,课堂不再是那个狭小的空间,而是成为无限延展的心灵之“诗与远方”!也就是说,注重美学事件的课堂,必会以偶然打破必然,重构可能;必会让知识成为奇遇,成为生命自我成长的关键;必会激活已有的经验,生成灵动的生命智慧。生命中那些偶发的事件、特别的时刻,正是任何单调的理念都“除不尽”的调皮的、活跃的智慧火种。

一、即兴/举例:课堂中的灵感

课堂是需要认真规划、精心设计,以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为核心而实施的,教科书和教学进度则是重要依据。课堂中的举例,往往也是事先设计好的。备课就绪,一切按章办事,“一切如常”,即是一切都有预定的常态化的教学目标。因此,课堂上的偶然,课堂上的事件,在这样的课堂设计中,就成为必须避免、必须消除的不利因素。所以,传统的课堂,需要秩序,需要计划,需要有条不紊,而那些的事件则应当消弭于不知不觉之中,最终几乎“无事”,成为似乎不存在的偶然。

“大家快看,窗帘怀孕啦!”——这是南京市力学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的课堂上,一个学生突然发出的惊叹。显然,这是“孕育”诗意的话语。也就是说,在科学课课堂上,发生了一个美学事件。这“触发”了梁玲老师的思考:“当我顺着孩子们的目光看向窗帘:凉爽的秋风吹过来,窗帘下端被金属横栏阻挡着,在风和横栏的双重作用下,窗帘鼓鼓的,可不就像一个身怀六甲的孕妇吗?”这是对学生话语的欣赏,更是在此刹那,在耳目所及之处对感觉与心灵呼应的敏感。但是,若止于此,不过是将此作为课堂上的不谐“插曲”。梁玲老师即刻赞叹:“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教师对科学的纯粹认识,升华到新的高度,如爱因斯坦的名言所述,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于是,“灵机一动”,课堂变成了一个富于灵性的共振,变成了师生共同体在偶然的当下所悟到的一个诗意的科学境界。

或许,有人会将此归为启发式教学,但我以为不然。这是由美学事件而触发的灵机和领悟。触发与启发相似,都是在某个事件中触动、启动了某种关键、某种机巧、某种智慧的窍门。但是,所谓“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者以某种事例、示例去启发学生,是一种带有居高临下性质的单向的传输。师者自然而然地扮演了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触发则不同,所谓“一触即发”,乃是在瞬间的事件中,师生共同感觉、共同感悟、共同体会到突然的灵感,是这个瞬间在师生双方心灵里“灵光”的显现。心扉互启,慧心共发,乃触发之要义!在“传授”“启发”“耳提面命”中的知识,往往是死的,是教条。而心灵的活动是源头之水,是创生性的,更是具有整体意义的。童心是性灵之灵,发挥童心之童兴,正如遇见花开。以捕捉代替推动,以滋润代替定格,才是育人美学之意。教师的尊重,不在于居高之灌输,而在于平等之求问。教师之“问”,是真实的求解,是对自己无法触及之“灵”的思维的好奇,才会收获童心之内在逻辑。

《诗经》赋比兴之“兴”,是面对事物时突然兴起的感动,不可直接述说(赋),不可喻说(比),而是一种直感直觉的抒发。即兴,是面对事件时即刻的智慧发生,是诗意,更是某种创造性的直觉。稍纵即逝的即兴,需要灵手从空中一把抓住,迅速放飞。这是美学事件的创造性特质,也是任何一种教学都需要的“灵机一动”。无此“灵机”,课堂成为机械的机器运行,看似一切如常,却恰恰失去了心灵的感发。失却了灵魂和精神浸润的课堂,缺乏的是活泼泼的生机和灵动的意趣。即兴是即时的感兴,即时的生发和升华;举例,则是预设中的选取,不追求也很难生成新的感悟与理解。例,所“举”为其中之一,可代替,为的是例证背后的原理、原则、普遍的东西。之一,是可以选择的现成事物。即兴,所面对的美学事件,则是可遇不可求的“這一个”,是唯一的、独特的、偶然的,是突发的事件。其实,即兴就是美丽的邂逅,是一种美学事件的发生和生成。直寻似还包含了寻诗的过程,邂逅则是一种遇合,是生命中小小的奇迹。邂逅是诗性的即兴生成,较之直寻,更是“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的巧合,是邂逅而忽然相即相投的兴起,可谓:即兴的诗意时刻。

如何注意这样的邂逅,让即兴的触发所带来的震撼,成为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与有意注意乃至留心、有心的精神积累有关。这不同于一般的所谓情境教学,而是以美学事件带动师生进入即兴的美学沉浸之中。经历是最重要的门槛,跨过去就是另一个天地,进入一个师生互振共启的境界,别有洞天。性灵说、童心说,追随的就是这种美学偶发性的自然之意。童心与童兴不可预知,不可阻断,一旦阻断则不可挽回。而教师要做到的就是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即兴。即学童之兴,抒自身学识之兴。对于教师来说,“童心事件”不可预知,但并非不可有为,即兴是在诗意课堂的营造下,在合适契机的触发下,可遇而不可求的生发。其背后是诗境的积淀、教师自身诗性的支撑。

知识教学培育逻辑性,想象教学孕生创造性。课堂教学中的弊病不在忽视,而在割裂。若无美学事件的浑然一体,理性与感性间则缺少了“点亮”与“触发”,缺少了在同一时空的邂逅,导致教学过程中感悟不深,缺失了感性的直觉,教学变成了机械的举例。美学事件则开发了启智的一瞬间,这一瞬间,既是学生心头的“无声惊雷”“石破天惊”,又是教师认知中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待此花开处,一时明白起来,师生顿悟的遇合,内蕴性灵的智慧。

二、细节/情节:教学中的灵机

让知识成为奇遇,是教学中最高境界。奇遇是心灵的历险。其要义在于教育主体进入某种情节之中,在跌宕起伏之中,感悟领会心灵的冲击,知识不仅被激活,更成为进入内心的体验,成为无法言说但已经被转换了的智慧。这是固守着制造产品式的机械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寓物于事,寓人于情,寓知识于事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智慧,更是一种变革与创新的思路。也就是说,以美学事件化对抗机械格式化,是活化教学过程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现场中,师生均为活生生的人,在教學中,如何让心灵处于活跃状态,让灵机获得一“动”?正如我们以上所言,必须注重教学中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可能性,这些变化是开启灵机、激活灵机的核心和关键。所谓灵机,是灵动而微妙的时刻,是某种特别细小的机缘,如转瞬即逝的意外一瞥,如细小无痕迹的波心一荡,是冒出头来却又极易消失的苗头,总之,灵机就是细节。细节是一道光,唤醒了沉睡的心灵,照见了不可见之物,生发了那幽微恍惚的灵韵。所以,重视细节,正是把握灵机!

细微之处见精神。发现细节,注重感性的细微灵妙,乃精神自我成长的重要素质。教学亦如是。尊重自身感受,尊重学生感受,是教师因材施教的首要特质,是教师人文素养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素养的彰显。体察“不一样”,感觉到某种“意外”,发现“特别”,让“瞬间”绽放出某种“恒久远”的光华,是教师修养的体现,更是教学素养的映现。力学小学李琳校长体会到:“生命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都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都有它相当的位置。”这就将教学中对于细节的重视赋予了时间哲学的意蕴。一刹那,是转瞬即逝的时间,却蕴含着情思意兴遇合的星火,沉潜着平凡而又不凡的细节碎片,故而,需珍视其独立的意义和价值。

美学事件,对于教育的意义甚至类似于原子弹爆炸,“原子”言其微细,“原子弹”的爆炸,在于“原子”成为能够迸发巨大能量的“弹”,遇到合适的“触发”而在一瞬间升腾为“蘑菇云”。“细”节,炸开为事件,为“情”节!

若是将时间中的事件平庸地连接,那就会使得事件之间产生情节——情节是以因果逻辑连接的事件。不起眼的细节,突然被凸显为最重要的契机。尤其重要的是,因果连接造成的错觉,让我们顺理成章地认为,一切都是具有正常的逻辑关联的,没有什么是不一样,不寻常的。这种正常、通常、平常形成的惯性,往往消灭了我们的感性的鲜活,使我们不注意、不关心、不在意生活中新颖的事物。而某些事件中,有情感和时间的流动,有出人意料,有小小的机巧,有微不足道的尘埃,就好比无数线段衔接出完满的圆,将平庸的事件穿引成美学教育的载体。

力学小学的教师,从细微之处着眼,发现教学生活中的美学事件的细节,扩展为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和素养培育的情节。美学事件之中,需要扩张、推动、延伸细节为情节。这个独特的细节,包孕着丰富的感性内容,故可不断推进,形成情节;但是,细节之“细”,却是萌芽,是由头,是突然绽放的“毛细现象”。对于人来说,这种毛细现象,是以感觉、情意、思绪为由头而发展出的情节。人不妨说,是感性精神的细节演化为叙事情节。教育中微不可见的“毛细现象”在叙事情节的无限放大下具有改变宏观教育宇宙的力量。

教室里,层出不穷的小事情,如何演化为教学中的美学事件?或许,需要重视的倒是“情节”的“情”字。敏锐于师生情感的细节,倾注心力于这些细节,廓张细节成为情节,才是关注美学事件的课堂所应有的追求。当这些情节成为忘不掉的情感之节奏、节点、关节,也就进入传授知识的极高境界,成为知识进入人生的关键环节,孕育自我教育的无限能量。此时,教学随着事件的美学节奏而进行,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既成竹在胸,又面临着陌生、未知,令人好奇的接踵而至的事件。事件之间,时地有别,或许不一定呈现因果逻辑,但于冥冥之中蕴藏着极强的美学意味。

在这样的推演、生发、观照、交流……中,在从一件小事儿演变的情节中,美学事件释放出的教学上活泼而灵动的美感,具有某种“拔节”的作用,美学的升华演奏着生长的节律。这就是美学事件触动师生“心事”的方式:在细节中生长,蓄积能量;在情节中迸发,升腾成长!

三、意会/言传:教学里的灵悟

学校中,作为个体的儿童,必须在集体中存在,与同学相互交融、交流,与教师,与学校,乃至与更广大的社会、世界,发生种种关系。学校的体制设置,具有特定的程式、格式、方式,这是实现其教育功能的必要手段,是社会规模性培养人才的最佳方案。知识、技能学习,乃至生存实践,均需掌握重要的公共性认知。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群体性学习模式中,天然地具有集体生活的基本要求,但是,新时代的儿童是千差万别的,是各具个性的,是充满着无限可能性的“未完成的人”。那么,如何重视“人”的个性,让个体的“人”得到自由发展?

这里的“故事”,若换为“事件”,换为“美学事件”,那么,力学小学无疑是创造美学事件的教学载体。当心灵凝聚于特定的美学事件时,产生的就会是属于师生个体的另一种知识,另一种感悟,另一种创造,以及另一种成长。这是属于事件中所有人的,但是,所产生的感悟与知识,又是只属于一个人或每个人的。铸造的千差万别的个性,则是由美学事件沉入每个个体心底的深刻感悟所凝成。这里,可以言传的,与只可意会的,在教学中显然具有不同的作用。而后者,是置身于美学事件中才可得到的个人知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将知识化为每个心灵的独特体验,这才是教學的真正目标。

任何知识中,均有意会的成分。所谓意会,是无法言说,却心中有数的知识,这种心中有数,是指知识中渗入了个人所具有的情感、倾向、信念、直觉、天赋、文化背景等因素,从而使得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必然性-可靠性”与“个人性-主观性-随意性-虚假性”之间产生了对立,也产生了交融。波兰尼总结其意会哲学的要义道:“我们所能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2]。所能知道的,最重要的是从事情本身,从美学事件之中所感触、激活、体会、领悟到的,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在中国的相习已久的教育传统中,所谓身教大于言传,其实从根本上看,那是以在美学事件中发生的一切,来实现教/学的目的。这里,需要具备体会言外之意的能力。在特别的细节和情境中,突然心领神会,在一刹那中,感悟到了无言的智慧。

力学小学学生的美学讨论、美学判断,转化为了美学创造。他们贡献的方案,出自各自内心的灵机和妙思,而自己创作的作品,对于他们自己,才是最深刻的知识获得。教师将这总结为“创造性成长”,是非常恰切的。但是,这种创造性成长,其根源在带领学生进入美学事件,更重要的是,让美学事件发生后,不可掐灭她燃起的小火苗,而是以意会童心的教学机智让小火苗燃成智慧的火焰,不仅让学生保持着那种超出语言表达的敏感,更将自己本身的感悟投入其中。

其实,任何学科,都需美学事件开启内心的想象力。“你的语文是数学教师教的”,是贬低一个人语文水平的说辞,且充满学科偏见。力学小学的美学事件化教学,则打通了学科界限,让不同学科之间,产生了美学的通感,如此,才会极大地开启波兰尼所谓的“非言述的智力”。在师生均置身其中,在激活感性的、情性的、智性的“美学事件化”教学中,真正达到将教学互动中生息灵动的“一刹那”凝聚到内心深处的“会意”。背诵识记于口,抄写识记于手,而事件之于一个人,是多维的,是漫长于记忆的,是统摄于诸感官灵识的,是通感甚至通灵的全面激发。

音乐教师是否能上美术课甚至数学课?这是否正是一种生成性的“跨学科”学习?《涂鸦里的小美好》《“画”数学》《奇思妙想说“称象”》《算面积,动起来》《意外的发现》等等,这些课,由于以创造性的想象为由头,打破了学科界限,让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中,有着事件牵引着的感性的丰富运转、想象力的张扬,知识通过美学事件而转变为智慧。

师生的心灵在美学事件中凝聚——庄子所谓“其神凝”。这就超出了言传,甚至超出了身教,而带着不可说的细节灵韵进入属于每个个体的美学事件。确实,班级、年级,乃至学校,均有着普遍的、共同的、同质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结构,具有相同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最终的培养人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如何让每个人的个性,让共同、共通的知识,活化在具有差异性、特殊性的心灵中?意会,即通过美学事件的教学,无疑是重要途径。可以言传者,当然是重要的;但难以言传,需要深刻著名的美学事件来交融化成,乃学校更重要的任务。美学事件,必然给予超出知识的东西。剩余的某些无法定义的感受、不可言说的体验、饱含着生命气息的“灵机一动”,会成为永久的酵母。多出来的这“一点点”,正是美学事件所赐予的“神的一滴”。

中国美学以神韵为最高境界,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指具有美学意蕴的作品所产生的长久效应。“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那种乐音沉淀到心底,不知何时,忽然破蛹而出,成为新的美学冲动。我以为,力学小学以美学事件为载体的课堂,必然成为每个学生在心底留存的永久的精神活火。

一位同事说,想写一本给孩子们的书,教授或许读不懂,孩子却会很喜欢。为什么呢?我想,力学小学的实践,似可令我们“意会”而“神思”。

参考文献:

[1]骆冬青.论美学事件[J].江苏社会科学,2021(4):201.

[2]波兰尼.波兰尼讲演集[M].彭淮栋,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170.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应用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45:12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低年级卫生习惯的培养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3:49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9:29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51:33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