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特征、价值与模式

2023-07-11 23:01:31刘炜杰周晓瑜虞志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职业教育

刘炜杰 周晓瑜 虞志平

【编者按】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混合式教学逐渐受到关注。混合式教学主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有接近55%的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运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和资源创设教学场景,解决实训难题。《本期聚焦》围绕“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主题,分析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价值与模式,研究支持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探索混合式教学赋能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路径。

摘要: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是为更好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而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范式,其发展经历了从技术本位到学生本位的嬗变。混合式教学的特征表现为定制化学习资源供给,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人本化师生交互支持,搭建自主化学习模式;多样化教学模式融合,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集成化信息平台服务,提供共享化学习资源;全程化学习成果评估,呈现精细化能力表征五个方面。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的价值体现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深化跨界融合布局,实现学科整合创新;实现精准适需施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职教类型定位,增強学生实践能力四个维度。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数字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1-0003-0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颠覆传统的力量,它不仅推动了传统行业向数字化转型,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平台,使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出台,要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将教学改革推向纵深。

混合式教学在传统面授教学的基础上融合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在线教学,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与多元性等特征。由于职业教育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工作世界的不确定性,同时面向的受教育者具有较大的主体差异性,因此混合式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职业院校开展“三教”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抓手[1]。

一、从技术本位到学生本位: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历程

自21世纪初“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的概念被引入国内后,混合式教学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2]17,经历了从信息技术在传统面授课程中的简单叠加转向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嬗变。“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起初主要基于技术本位,关注信息技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常将其界定为“面对面与在线教学的结合”[3]。而后,对“混合式教学”概念的讨论逐渐转向教师本位,关注混合式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模式变革,并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简单应用演进到对在线教学占教学内容具体比例的明确,甚至认为“混合式教学”是指30%~79%的教学内容采用在线方式的教学[4]。步入“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的概念侧重点再次转向学生本位,更加关注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的改善,认为“混合式教学”应是将课堂讨论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等相结合的教学[2]17。

混合式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较为广泛,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有将近55%的职业院校教师采用了混合式教学,目前混合式教学侧重于通过“线上+线下”的组合,教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拓展。职业教学混合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模式,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特征、价值意蕴与模式分类。

二、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的特征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必须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目标。一开始,在职业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旨在发挥其解决大班授课有效性欠缺、教室空间不足等问题的应急性与补偿性功能,然而随着对混合式教学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混合式教学已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定位。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提质培优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更加追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教学效果的强化。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要求通过教学模式的革新,超越纯粹的线下教学或纯粹的线上教学,培养更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定制化学习资源供给,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

处于“拔节孕穗期”的职业院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和认知的发展,生涯发展愿景不断变化,存在着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混合式教学通过融合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互补和交互,摆脱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实现一对多的供给和弹性化的资源组合,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集成与开源服务,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人本化师生交互支持,构建自主化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面授教学中,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无法自由选择学习时长和学习内容,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观照。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实习实训时间,对能力提升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而混合式教学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学习规划和安排,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构建自主化学习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此外,混合式教学还可以通过在线互动、教师答疑等方式提供更加贴心的学习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三)多样化教学模式融合,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

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体验传统教学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在线教学模式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此外,混合式教学还可以通过在线测试、课程评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总而言之,混合式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并提升自身竞争力。

(四)集成化信息平台服务,提供共享化学习资源

混合式教学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等方式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不同的学生、学校及教育机构所共享。比如,一门制造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在线课程,可以为多个学校和教育机构所使用,从而降低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共享学习资源,获取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总之,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服务。

(五)全程化学习成果评估,呈现精细化能力表征

混合式教学能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等方式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这些方式不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反复练习,也记录下了学生的学习轨迹和学习效果,比如学习时间、答题正确率和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完整收集和分析展开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进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混合式教学还支持在线测验和考试,并且这些测试和考试可以自动化评分和评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加精细化地呈现学生的各项能力水平,掌握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和进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調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的价值

混合式教学的重要价值已经得到研究者们和实践者们的普遍认可。随着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普及与及时性教学(just-in-time teaching)等理念的传播,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在不断降低,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也为进一步开展混合式教学铺平了道路[5]。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蕴含着无限科学性的教育样态,其丰富的价值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涌现,实现了课程平台功能、线上资源建设、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过程、考核方法的混合[6]。

(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教学模式变革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新冠疫情更是出乎意料地推动了混合式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了职业院校教师线上教授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支撑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实现。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正在从一种临时应急措施转型为新的常态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不仅可以打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问题,协助教师及时洞察学生学习成效[7],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等。同时,混合式教学融合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技术提供更加便利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深化跨界融合布局,实现学科整合创新

职业院校的混合式教学坚持职业导向,将线上和线下、不同学科、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和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了学科的整合和创新。

在学科整合方面,不同于传统教学依据学科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混合式教学能够将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利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综合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某个职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在学科创新方面,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多样地获取和使用学科资源,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同时,混合式教学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和针对性。

(三)实现精准适需施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混合式教学有助于破解统一教学与学生不同需求间的矛盾。职业院校学生具备独特的学习者特征,尤其需要因材施教。当前,“00后”是职业院校学生的主体,他们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特征[8]。具体而言,“00后”学生重视自我身份的表达,习惯自己做决定并挑战权威;手机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喜欢基于移动互联网探索不同领域;对于碎片化的信息通常习以为常,关注事物独特性;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得到了很好甚至过量满足[9],个人发展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高职扩招不仅扩大了职业院校的学生规模,也丰富了职业院校的生源类型,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非传统生源的加入,都对传统的班级授课提出了挑战。

混合式教学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开放的学习空间,更好地针对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受教育需求,实现了在线教学的精准化施教,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混合式教学的育人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精准定位教学内容。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类和定位,从而实现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学习阶段的精准教学。其次,个性化设置学习要素。在线教学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再次,实时反馈学习效果。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同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了在线教学的精准化施教。最后,紧密结合线上和线下。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将在线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优化职教类型定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教育类型,尤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教育中进行混合式教学,有助于优化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也强调实践教学和职业导向,更加贴近实际职业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第一,混合式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混合式教学不仅提供了线上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借助虚拟或增强现实技术开展实验室实践、实习、社会实践等。这些实践机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第二,混合式教学能够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混合式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被赋予更加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将线上学习资源和线下实践环节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第三,混合式教学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实践指导。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实践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第四,混合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混合式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例如,利用线上资源和社交网络平台,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实践项目的设计、策划和推广,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四、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的模式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从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这一广义角度来看,如果把“线上”与“线下”看成一条坐标轴的两端,那么不同的混合式教学则是这条坐标轴上的不同的点,“线上”与“线下”的侧重和偏向各有不同。当然,在线上、线下这两端中间,也存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完全融合的模式,如何平衡、安排、落实线下的面对面教学、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和移动学习等是这一模式能否实现真正“完全融合”的关键。而在“线下”与“线上”构成的坐标轴外,混合式教学开展的过程、方式、保障等也是开发与区分混合式教学不同模式的重要因素(如图1)。

(一)翻转课堂模式

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是指将传统教学中的“讲授”环节放在课堂之外,通过在线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在家里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和交流讨论。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打破了时空的束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互动性,具体来说,翻转课堂模式包括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步骤。课前,教师在在线学习平台上提供预习材料,如视频、文本、图片等,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预习和学习。教师可以针对预习材料设计相应的任务,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等,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和互动。课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和评估,如作业、测试、小组报告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更好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预习和准备,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实践和评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

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的实践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职业教育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整合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验、实训实习、仿真模拟等,并利用网络平台、虚拟实验室等工具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教师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通过整合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利用网络平台、虚拟实验室等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再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实践教学。最后,教师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和进步,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学习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和评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融合式教学模式

融合式教学模式是将面授教学、在线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让学生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融合式教学模式是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传统的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创新,实现教学目標的全面达成[10]。

具体来说,融合式教学模式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评估和技术支持四个方面。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适合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学习资源等,从而实现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有机融合。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小组讨论、项目驱动教学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评估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如作业、考试、实践操作、小组报告等,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在技术支持上,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如在线学习平台、网络会议、教学视频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从而保证混合式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融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和教学能力。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融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与职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妮,李香勇,黄柳萍.“三教”改革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校企协同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2,3(32):56.

[2]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

[3]BONK C J, GRAHAM C R, CROSS J, et al. 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global perspectives, local designs[J].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9(4):181.

[4]庄西真.工作特征·目标定位·培养方略——关于“如何培养新型职教教师”问题的系统思考[J].职教论坛,2022,38(7):77.

[5]杜淑娟.论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开展[J].教育与职业,2011(14):83.

[6]谭永平.混合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7.

[7]于歆杰.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9(5):15.

[8]刘炜杰.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7):49.

[9]杜沙沙,谢青松.学分银行服务职业教育: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4):70.

[10]邵志明.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实现“双线融合”的价值意蕴、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基于共建式课堂生态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25.

责任编辑:贾凌燕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职业教育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36:50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5:30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8:03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略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