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安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下面,笔者以《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创设情境,以“境”生情。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适宜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时,笔者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故事情境:“一对铁钉兄妹突然较起劲来,他们要比一比,一个月后谁增重多。他们来到天平山‘烧杯洞这个神奇的地方,铁钉哥哥说:‘我要敞开洞门(烧杯口敞开)吸收万物之灵气。铁钉妹妹说:‘我要关闭洞门(在烧杯口盖上玻璃片并密封)吸收洞内之精华。一个月后,铁钉哥哥高呼:‘哈哈,我增重了!铁钉妹妹疑惑,自己明明长胖了,为何称起来却没有增重呢?”故事情境呈现后,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抓住故事背后的化学本质并质疑:同样是铁钉生锈,指针的偏转情况为何不同?笔者顺势提出挑战性学习任务: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什么关系?
实验探究,以“疑”激情。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以开展探究性实验为主,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强化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情感。
教学中,笔者首先安排三组学生分别进行如下实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利用敞口烧杯,分组探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学生经过初次探究后,得出相等、增大和减小三种相互矛盾的结论。到底哪一种结论正确呢?笔者适时点拨:今天我们要探究的是反应前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在实验结论为增大和减小的两组实验中,我们称量的是否是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呢?学生茅塞顿开:在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如果没有称量吹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结论为“增大”;如果没有称量生成后散逸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结论为“减小”。这两种错误结论都错在只称量了部分反应物的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而非全部。笔者趁热打铁,启发学生:如何保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全部被称量?学生思考后回答:为了杜绝反应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反应应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经过笔者点拨,学生改进了实验装置,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二次探究,一致得出“相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发现并领悟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联系实际,以“用”育情。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把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就会体验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由此产生崇尚科学的强烈情感。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笔者联系生活实际出示如下3道思考题:①为何煤球燃燒后质量减轻?②为何菜刀生锈后质量增加?③为何网络上的不法分子鼓吹的“点石成金”“变水为油”为谬论呢?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确: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煤球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气体,气体散逸到空气中,故其固体质量减少;菜刀生锈质量会增加是因为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了铁锈。以上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更加崇尚科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责任担当”的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张敏